第52章 . 陳姑娘,緣分使然,咱們又見面了……

52.  暗室   陳姑娘,緣分使然,咱們又見面了……

陳渝醒來, 覺得渾身酸軟無力,環顧四周,伸手不見五指。

她回想起來, 失去意識前自己貌似正倒在榻上酣睡, 朦胧間貓叫聲哭喊吵鬧聲混作一團,似乎還隐隐約約聞到一些燒焦的味道。

等到眼睛适應了暗處, 陳渝驚恐着打量着周圍,一切陳設都極為陌生。她發現自己正躺在一張從未見過的胡床上, 周圍三側設有圍欄, 頂端垂着帳子, 伸手摸摸, 材料應該是綢質的。

陳渝吃力的撐着床坐起,雖然木制胡床不如軟榻舒适, 但還算溫暖,僅憑觸感可以判斷出,應當是某種動物的皮毛制成。她又轉身敲了敲靠床的牆壁, 發出了幽深的回響,應該是空心的。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自遠而進, 陳渝心裏忐忑, 忙躺下來裹緊被子裝睡。

“哈哈哈, 陳姑娘你別裝了。”熟悉的聲音傳來, 陳渝一驚, 莫非是熟人, 卻又一時猜不到是誰。

“你說你多不夠意思, 把我喚來,又這般不理不睬,真是令人傷心吶。”

陳渝心想自己既然已經被識破, 不如大大方方打個照面,看看對方有何貴幹。

她翻了個身,扶着床欄靠坐起來。來人随即燃了燭臺端過來,身材修長,深目高鼻,獸裘短靴。一頭長發編成小辮垂下來,飾以骨雕,是最典型的胡人打扮。

“陳姑娘,緣分使然,咱們又見面了。”阿寧葛薩青庫痞痞地說。

“寧大夫別來無恙。”陳渝有氣無力的應付道,她做夢也想不到,尋找多日的胡醫竟這樣自動出現了,只是眼下情形分外詭異。

“托姑娘的福。一切都順利極了。”寧大夫把燭臺擱置在床頭櫃上,火苗明暗跳動間,陳渝迅速的看清了周圍的環境,這是一間沒有窗戶的暗室。

“別看了,我知道你在想什麽。”寧大夫伸出渾厚的手掌摩挲着陳渝的頭頂,“這可是個好地方,空牆可以透氣卻又暖和保溫,旁邊就是庫房,一應吃喝我都會給你送來,還能保證你好好歇息不受外界打擾。”

陳渝側過頭想避開寧大夫的手,卻被寧大府一把握住了脖頸。

“不受外界打擾?我們是在昆侖往生裏嗎?”

Advertisement

“那醫館早就被衙門的人盯上,我又不蠢,怎麽會自投羅網。”寧大府不屑道。

“那,咱們是在哪?”陳渝試探着問道,盡管她認為寧大夫不會跟她說實話。

“極樂之地,一個人跡罕至的寶地。”寧大夫移開手掌,得意洋洋的環顧着自己的傑作,“至少在這裏,你沒有那麽多俗事煩擾,也不會再睡不好覺了。”

“你把我抓過來,肯定不是為了治我睡不好覺的。說吧,謀財還是害命,讓我有個心理準備。”

“哈哈哈,陳姑娘怎麽那麽幽默,你把我當什麽人了。我帶着手下費了大力氣把你從火場裏弄出來,你卻這樣揣測。”

“可你把我藏在暗室裏,分明與綁架無異。”陳渝覺得自己既沒有被捆起來塞住嘴,還給了她床褥安寝,無論眼前人真實目的如何,至少一時半刻不打算要她性命。不如激将一下,就此套出更多信息來。

“思慮過重對身子不利,小美人兒。有時候我想,如果你不是廷尉府的顧問,會不會咱們之間打叫道會更愉悅些?”寧大夫半開玩笑道。

“是你把我從火場裏弄出來的,你說新獄着火了?”陳渝咀嚼着他方才的話語,冷不丁抛出了這麽一句。

“沒錯,既然能把那裏點燃,就得把你完好無損的弄出來吧。”寧大夫頓了頓,“用你們漢人的話說,叫解鈴還需系鈴人。”

“你既然知道我是廷尉府的顧問,同時還是關押在新獄的嫌犯。那趕緊送我回去,找我的人一定不少,你托人去找廷尉大人,沒準他一高興,還會賞你一大筆銀子。”

“銀子,哈哈哈哈哈。”寧大夫低下頭湊近陳渝的臉,“在你心裏,我居然是個能拿你去換銀子的人。你的眼睛很美,可遺憾的是,你看人的水平真糟透了。”

“銀子這東西,無論是誰都是多多益善。”陳渝聳聳肩,“你既然說把我弄出火場,也是你該得的。”

“買椟還珠的是傻子。”寧大夫不急不躁,用玩味的眼神打量着陳渝的全身,“你說他們一定找你找瘋了,可據我的手下說,無論是孫廷尉還是楊典獄,一個都沒有問起你的下落。”

陳渝咬着嘴唇,一言不發的閉上眼睛。

“因為,我準備了一個跟你身形差不多的女人,先把她熏暈燒死,又讓人把你身上的東西全部移了過去。據說孫廷尉傷心了許久,往大理寺跑了好幾次,終于把那燒焦的屍體領了出來,在京郊買了塊墓地葬了。”寧大夫依舊是那副玩世不恭的語調,“你放心,沒有人會去尋找一個死人的。”

“你這個瘋子,變态。”聽到眼前人把殺人放火的惡事用喜氣洋洋的口吻炫耀着,陳渝再也忍不住,開口唾罵道。

“我之前本來不瘋,但見到美人你,求之不得輾轉反側,不得已用了些小手段。還請美人見諒。”

陳渝見他油鹽不進,加上頭暈目眩的感覺一陣陣襲來,便靠在枕上不再搭理他。寧大夫看她一副體力不支的樣子,丢下一句“吃的和水都在桌上放着”就起身出去了。

寧大夫走遠後,陳渝松了一口氣。除了之前在警校課堂上教授案例裏講過的天生犯罪人,無論在古代現代,哪怕是監獄裏帶着手铐腳鐐的重刑犯,她沒見過有誰會把殺人放火這種傷天害理的事情視作“小手段”。哪怕是罪大惡極的搶劫殺人犯,在認罪伏法之前也是無一不痛哭流涕,說來世做牛做馬也要償還今生所造的孽。

而且這寧大夫貌似智商還挺高,找了個體态相似的女人李代桃僵,反正燒的焦黑也沒人看得出相貌。看這樣子,他對自己有把握志在必得,這才是令陳渝最不安的一點。

陳渝握着燭臺巡視一圈,發現四周的青磚牆上皆透有微小氣孔,看來這就是室內密不透風但并不憋悶的原因。這間暗室不大,陳設也簡單,僅僅只有一張案桌,兩把椅子再加上窗邊立着的床頭櫃和衣櫃而已。

桌上放着銀盤銀碗,裏面分別裝着餅和清水。陳渝早已饑腸辘辘,便坐下來就着清水吃起餅來。

餅質幹硬,上面撒着些芝麻和核桃碎,口感有些像波斯鋪子裏賣的烤馕。之前杏花樓從波斯人的店裏買過,切成小塊擱在八角的青花瓷盤子裏,配上辣椒和酸梅兩種醬料,一盤要賣好幾兩銀子。

陳渝吃了兩塊餅,又喝了半碗水,覺得有些撐,便回到床上繼續冥思苦想。寧大夫承認新獄起火的事與他有關,又幾次提到手下,證明他可能是某個組織的頭領。

作為胡人,寧大夫來京城的目的本來不是自己,陳渝靜靜的梳理着這一系列事件的來龍去脈。首先,從時間節點上來看,就非比尋常。她第一次遇到寧大夫是為着新獄瘾症一事,寧大夫準确判斷出了少年們瘾症緣由,然後又送了自己安神的器物。

瘾症一事自始至終都是意外。新獄的建立是她穿越後與孫康的第一次合作,如果沒有新獄,那些少年犯繼續待在诏獄裏,家人們也會想方設法往裏面偷運五石散。這樣針對的就是李泉和秦威。

但陳渝從直覺上能判斷出,李泉和秦威與這位神秘莫測的寧大夫并非宿敵,沒必要大費周章加以陷害。

寧大夫與陳渝第一次見面的時機非常微妙,那時候孫康被封鎖在大理寺別院裏,任何人不得傳遞信息。而莫青衡也從新獄被轉移到了大理寺中。

在此之前,诏獄曾經也發過一場緣由詭異的大火,幸好林大柱和劉三機靈,帶着莫青衡趁亂轉移到了安全的地方,救了他一條性命。當時孫康的做法是把莫青衡搬到廷尉府看管起來,就算旁人有什麽非分之想,那是他自己的地盤,看守的也是知根知底的人,能夠确保莫青衡安全。

陳渝不曾忘記,這一切的導火索是廬州遭北羯劫掠,莫青衡醉倒府中,被押解京城受審。她記得莫青衡說過,北羯商人曾違反禁令私自夾帶磷火石入城,試圖謀取暴利。而磷火石,在廬州劫案裏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她開始疑心這寧大夫跟北羯有所往來,可即使如此,眼下最關鍵的是得想方設法逃出去才行。這暗室密不透風,出口處的門設有機關,只有寧大夫本人才能操作自如。

即使逃不出去,也得搞清楚寧大夫究竟為何扣下她來。如果說是以她為質要挾孫康,一是分量不夠,在外人看來,一個沒名分的随侍女子,本就是紅袖添香的消遣所用,是做不得數的。二是對她有非分的企圖。這點上寧大夫表現得十分暧昧,但是不是他的真正用意還得兩說。

口舌之争算不得數,焉知不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陳渝思忖着,忽然聽到牆那邊傳來了雜亂的腳步聲。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