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 在下生性愚鈍,從來不愛琢磨……

60.  軟禁   在下生性愚鈍,從來不愛琢磨……

寧大夫一連幾日不曾回過安置陳渝的院子。陳渝心如止水, 看着樓中魚貫穿梭着訓練有素的蒙面仆役,知道要謀劃逃跑堪稱徒勞。

這麽多日都沒法離京,看來柳肅和孫康或許察覺到什麽, 或許過不了幾日就會徹底将京城翻個底朝天。

可底朝天就一定能如願以償麽?

陳渝依稀記得, 自己度過一本書,講的是與戰争有關。戰争中最有威懾力的辦法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孫康如果真的毫無謀略, 仗着權勢就将這京城擾個雞犬不寧,那才是她該頭疼的, 至少該重新審視他們之間的關系。

等待二字, 于感情于人性, 都是一種莫大的考驗。她嘲笑自己的樂觀, 自從锒铛入獄,她對自己的定位已經從“利用專業知識打造模範監獄”、“逃避封建包辦婚姻”變成了活下去, 如果還有什麽期盼,那就是盡量自由地活下去。

如果孫康能夠順利救出她,那也就算通過了考驗。畢竟, 這證明了他有能力也有心護她周全。在這個男尊女卑的時代,她和孫康的身份地位又如此懸殊。陳渝暗下決心, 若孫康這次能救她出水深火熱, 日後無論前路如何, 只要他需要, 赴湯蹈火她也會陪他走完。

在之前, 陳渝最瞧不起的一類女生是在感情中拖泥帶水再三試探的“作”女, 她認為這種輪回反複的掙紮從來毫無意義, 更不明白為什麽有人會沉湎其中樂此不疲。

若是孫康沒能救出她,難道真的要跟着寧大夫去那千裏之外的蠻夷之地生存?雖說穿越前她也曾和警院同學去西北旅游過,弄了輛SUV沿着河西走廊一路西行, 一路吃美食賞美景在異域風情裏歡樂無比的玩鬧着,可她對這個時代的西域一無所知,看到寧大夫某些堪稱變态的舉止更是打起退堂鼓來。

“阿嚏。”一聲響亮的噴嚏在楊宅堂屋中響起,楊清寧忙把桌下燒的正旺的火盆踢了過去,“大人您好好暖暖。”

“唉,不知是不是有人在默默的惦記我。”孫康随意地把手湊近炭盆邊烘烤着,“我說你也是的,好歹也是個京官,自家宅子連地龍都不用,看數九寒天你如何熬過去?”

“一年年的,再難也都慢慢過來了。”楊清寧大方的微笑着,清瘦的臉頰上沒有半點促狹之感,

“地龍固然是好,可想到那麽多的紅籮炭火無聲無息化為灰燼,總覺得是在燒銀子。”

“你這是拿自己的身子骨與老天爺硬扛!”孫康掃視着屋內屈指可數的幾件舊家具,無奈地搖頭道。

“可不是這樣,風霜霧雪,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再怎麽樣都得受着。”楊清寧語氣平靜,對答如流。

“你這話,不知蘊藏了多少怨氣。朝廷既沒有将你下獄,也沒有直接革職查辦,只是暫時軟禁府中,你可知其中用意?”

Advertisement

“在下生性愚鈍,從來不愛琢磨。”楊清寧一板一眼地回答。

“那你這些時日困在家裏都幹了些啥?難不成真的吃了就睡,睡了就吃。”孫康看着楊清寧一本正經的樣子,打趣道,“早知道這樣,不如送你去做苦力,至少還能打發打發日子。”

“這主意聽着也不錯。”楊清寧聽出孫康話中的諧谑之意,“近來在家中不過讀讀書練練字,打理打理院子,還腌了幾缸新鮮的雪裏蕻。這些都是以往沒有時間做的。”

孫康放眼望向院子,白皚皚的殘雪中幾支翠竹迎風而立,碧綠枝葉在無聲空曠的院子裏更顯舒展。屋檐上吊着一溜銳利的冰錐,幾個還帶着泥土的大瓦缸靜靜的靠在檐下,上面蓋着些洗的看不出顏色的舊布和棱角都磨圓了的石頭。

“下官出身微寒,很多事打小親歷親為慣了,說起來登不得大雅之堂。”楊清寧面色平靜如水,

“比如這腌菜,不是我自誇,京中很少有人能比我做的更爽口。尤其是在大雪紛飛的夜晚,腌筍腌菜用一點花生油炒香,配以雜糧薄粥,趁熱吃下,爽口又服帖。”

“你自得其樂,很好。”孫康看着楊清寧臉上不自覺漾出的些許笑意,“不知楊大人肯不肯割愛,讓我也嘗嘗你的看家本領?”

“哎呀,孫大人想要多少就有多少,把我那幾口缸搬走了也沒事。”

孫康笑着為自己添上茶。他今日登門楊宅,一來為着楊清寧尚在軟禁之中,前來查看關心也是他作為上司的本分,更為重要的是,正是那日胡人少年略顯狂妄的一番報人名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一行殘茶寫就的人名中,幾乎囊括孫康身邊除柳相外的全部人。那胡人少年只說這些人見過他家主人,并未細言。包括陳渝和林大柱在內的所有人一起淪為細作?這實在令人啼笑皆非。但其中的因緣際會,肯定與新獄發生的五石散案與之後的起火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

七歪八扭的字烙印在孫康腦海中,夜不能寐食不知味。該如何尋找突破口?除去下落不明的陳渝與溘然長逝的秦威,每個人看起來都多少有些形跡可疑,貿然行事卻又太過張揚,反倒讓躲在暗處的那些人更加了解自己的動向。

既然投鼠忌器,對名單上這些人只能按兵不動,不如另辟蹊徑。孫康想到之前陳渝無意中提過的一種排除法,意思是等到排除一切不可能的,最後剩下的那個再不可思議也必定是答案。

孫康悲哀而欣喜的發現,名單上少了一個本該赫然在目的名字:新獄典獄,現被軟禁在家的楊清寧。

楊清寧既然與兩件事無甚瓜葛,不如前去一問,或許能得到些不為人知的真實情況。再說,孫康內心裏對楊清寧還存着幾分賞識。至少他是個有底線的人,有所為有所不為,雖然棱角分明在官場上并不是件好事。

“看到你過的自得其樂,我也寬心不少。其實你比我有福氣,能全憑自己的意願行事,至少落得胸懷坦蕩,問心無愧。”孫康感慨道,“柳相,秦寺卿,本官,都奈何你不得,”

“大人這是拐彎抹角的罵我又臭又硬?”楊清寧玩笑道。說來也奇怪,昔日做下屬時他對孫康的纨绔做派頗有些看不慣,也心知肚明孫康是柳相一手帶出的心腹,可如今軟禁多日,再見面反倒生出一股親近之意,或許是無人問津了太久。

“沒有。其實你這樣挺好,三餐保暖一枕香甜。我今天登門其實就是過來問你一句,在新獄的時候,可曾發現過什麽古怪?”

“在下接手新獄時間不久,一切都還在熟悉中就猝不及防發生了太多事,簡直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其實,新獄的制度從一開始就運行的井然有序,林典獄也治理的清明,因為五石散的事一下子被牽連,的确可惜。”楊清寧思索在新獄發生的點點滴滴,絮絮訴說着。

如果說有什麽不同尋常之處,那就是下官在平日裏偶然發現,新獄的獄卒所從事的工作相對單一,位置分配之後幾乎是一成不變的。比如看着陳姑娘的永遠就是那兩三個獄卒輪換,比如出門送信的基本上也都是一個叫李秋的,還有,守夜的幫廚的記錄的,都有固定的人選。”

孫康點點頭,“新獄的制度當初是我主導的,既是為了獄卒能在最短時間內熟悉自己所負責的,也是為了便于監管,防止中途換人頻繁,一旦出問題不好追責。說起來,這還是陳姑娘的主意呢。有什麽問題嗎?”

楊清寧皺着眉頭想了一會兒,“在下一開始按照林典獄的辦法嚴格執行,确實上手很快,很多時候幾乎不用盯着獄卒們就會很自覺的完成分內事。後來才發現,這其實是一把雙刃劍,每個環節清晰明了,個人對自己所做之事也一目了然,日久天長熟能生巧,容易鑽漏洞來為自己謀利。輕則偷懶,重的話可能會想方設法謀取銀錢、女色之類,雖然後者下官也不曾有确鑿憑據。”

“沒有憑據的事,就只是猜測而已,說給本官也就罷了,在外人面前且莫信口開河。”孫康不由自主地板起臉,“不過仔細一想,你說的倒是有道理。畢竟一件事做久了熟能生巧,想歪心思就容易了。”

“下官不是亂嚼舌根之人。”楊清寧低着頭,眉眼間浮現出委屈的神色,“比如一個叫李秋的獄卒,無意間被在下發現似乎與女囚走的過密。”

“你如何發現?”孫康只覺得李秋的名字頗為耳熟,一時間又想不起具體是誰。

“幾個獄卒值夜時閑聊說起。那日天降大雪,山路難行,我便在新獄裏将就了一晚。”楊清寧顯得略有點不好意思。

孫康明白了,其實楊清寧是在蹭新獄的地龍。新獄設計之初就考慮過氣候變化,除了普通罪犯所關的囚室,一應房間上設通風管,下埋地龍,力求冬暖夏涼。楊宅沒有地龍,所以天寒地凍的時候,楊清寧會找機會待在新獄裏。

“女囚?這獄卒是不是有點饑不擇食?”孫康打趣道。

“不過我留心過,那女犯長相确實清秀,獄卒有個別心猿意馬也算正常。”楊清寧接話道,“好像叫什麽小月,是奴籍。”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