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往事秘聞(2)

第16章 往事秘聞(2)

“看看你這邊有關于苗歷五十年到苗歷五十二年這三年中祭祀的詳細記載嗎?”夏青溪又拍了拍餘穢,他自己那邊沒有關于祭祀的記錄,應該也是在餘穢負責的這邊。

餘穢翻了翻面前櫃子上的冊子,片刻,從中挑出了一本遞給夏青溪。

夏青溪接過冊子,一目十行的讀下去。

不多一會兒,夏青溪合上了手中的冊子,心裏也有了個大概。

格南苗寨之前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聚落,比現在的巫祈苗寨還要大上不少,人口也衆多。

因為這裏與外界交通不便,再加上外面的社會比較動亂,他們大多過着自給自足的避世生活,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以前的生活一直是自給自足生活美滿的,雖然都沒有什麽積蓄,但他們所種出的糧食還是夠滿足他們的需求,偶爾有些富餘的,還可以同別人進行交換。所以日子過得也算幸福。

但這一切,在苗歷四十三年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他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苗歷四十三年,這一塊世外桃源突逢大旱,需水量較大的作物因灌溉不足,産量都有了大幅度的下降。但禍不單行,屋漏又偏逢連夜雨,在大旱的同時又遇上了蟲災,這一整年的農作物收入可以說是還不夠滿足自家生活需求的。

就像之前提到過的,在人力無法解決困難的情況下,他們會将希望寄托于神靈。寨民們在九月份舉行了祭祀活動,祭蝴蝶媽媽。

本以為會有所好轉,但誰知,一個月的作物生長期過去了,仍舊是沒有降雨。此時的作物一般會有兩個月的最佳生長期,也是最需要雨水的時候。現在還有一個月,如果這個月降雨了,作物就還能補救。

因而,苗歷四十三年,七月,他們又再一次舉行了祭祀蝴蝶媽媽的儀式。可惜的是,從記錄來看,仍沒有作用。

幸好前幾年的收成還不錯,大家家中都還有餘糧,還能夠撐上那麽些時候。只是作物一直沒個好收成,他們的糧食也越來越少,最後只能坐山吃空。

其實從記錄來看,往後的幾年裏他們也依舊有進行祭祀活動,但無奈一直沒有成效。

直到苗歷五十年,這是一個轉折點,他們開始祭祀雷神。

祭祀雷神這個提議首先是苗巫提出來的。苗族其實除了信奉蝴蝶媽媽之外還信奉的自然界中的神靈,雷神,風神,樹神等。

因為前些年一直大旱,即使祭祀神明了也沒有任何效果,寨民們開始對主持儀式的苗巫有意見,認為都是他做事不利,這才使得蝴蝶媽媽抛棄了他們,看着他們遭受的饑餓與苦難。

其實之前苗巫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可以說是整個寨子的領導者,他們自然是不甘心看着自己的權利被瓦解,于是他們想盡辦法去破解眼前的困境。

終于,在任的苗巫提出了祭祀雷神。為什麽是雷神而不是雨神呢?因為在其他分支的苗族有記載,他們便是祭祀了雷神,才使得他們風調雨順作物收成良好。因而他們就決定今年祭祀雷神看看,反正也不會有更糟糕的結局了不是嗎。

其實寨民們會同意祭祀雷神還有一個原因,在苗歷四十九年時他們換了一個苗巫來主持祭祀儀式,但結果仍沒有不同。

他們原先怪罪于苗巫,現在,近在咫尺的災難與如影随形死亡的威脅使得他們開始懷疑起了蝴蝶媽媽。現在有一個先出聲決定換一個神靈祭祀,那他們就死馬當活馬醫,反正真的不行也怪罪不到他們身上。

照着記載,他們準備好了祭品,但有一點與之前大不相同,他們需要一個活人祭品。這個祭品必須是未出閣的少女。

寨子中有适齡女兒的家庭都不願意這件“好事”降臨到他們身上,但在大的利益面前,少部分人的不贊同沒有絲毫水花,最終由苗巫拍板,抽簽決定。

最終被抽中的是寨子裏木匠家的女兒——喜娘。他們家人丁稀少,家中就這麽一個女兒,定然是不願意的,于是想着鑽規則的漏洞。

他們不是說要未出閣的少女嗎?那他們就趕緊把女兒給嫁了,這樣就不符合要求了,也能逃過一劫。但寨子裏就怕祭祀會出現什麽意外,所以是在祭祀的前一天晚上才抽簽的,第二天就要進行儀式了。

木匠家裏連夜商讨的辦法,最後決定第二天中午偷偷的成婚,幸好喜娘有個自幼一起長大的竹馬,他們互相愛慕,男方也願意抓緊時間偷偷成婚。

但是事與願違,他們的做法還是被發現了。寨子裏其他有女兒的人肯定不會願意這種事輪到自家頭上,為避免出什麽意外,大家都緊緊的盯着木匠家裏。雖然木匠家做事已經很小心了,但無奈人多,最後還是被發現了。

彼時的喜娘已經換好了喜服蓋好了蓋頭,正在家中滿心歡喜的等着她的未來丈夫。但未來丈夫沒等到,等到的反而是憤怒且沒有理智的寨民們,他們決不允許自己的利益被觸碰。

寨民們直接将喜娘帶走關起來,派多人守着,等到夜晚再把她關進雷神廟內,最終完成祭祀儀式。

其實一定要活人做祭品嗎?不見得。但是記載就是這樣,他們要按照記載來一絲不茍的完成儀式,記載中的祭品最終的結局是死亡,那麽他們這次祭祀中的祭品就不會活着。

最終,喜娘死了,寨子當年也确實天降甘霖,他們當年也确實有個好收成。

看着木匠夫妻倆郁郁寡歡整日以淚洗面,寨民們都去安慰。說你們夫妻倆多幸運啊,女兒被神給看中了,喜娘不是死了,她是被帶去天上享福啦。這是件多麽好的事啊,你們應該高興才對啊。

當災難沒有降臨到自己頭上的時候,人人都是站着說話不腰疼的說着閑話的旁觀者,也是殘忍的加害者。

下一年,也就是苗歷五十一年,他們懷着僥幸心理,想着不用人做祭品是不是也行。畢竟寨子裏大多數都是有女兒的,誰也不願這種事落在自家身上。于是,少數服從多數,他們這一年祭祀雷神的時候并沒有推出少女做祭品。

但不幸的是,苗歷五十一年,大旱。

因此,下一年,他們再也無法懷有僥幸心理,一切都悉照舊制,甚至連當時喜娘曾穿着婚服戴着蓋頭的裝扮也都有樣學樣,他們無法再承擔一次大旱的後果了。

苗歷五十二年,祭祀圓滿成功,天降甘霖。

自此,這個祭雷神的活動從此就這麽定了下來,最後以未出閣女子為祭品的那項流程也被稱之為——“送喜娘”。

夏青溪看着手中的這些記載,嗤笑一聲,眸中滿是冷意:多諷刺啊。

夏青溪扭頭看向身邊的餘穢:“真的有這種用活人做祭品的祭祀儀式嗎?”

餘穢想了想,出聲回複道:“我記得好像是有這個記載。但是第二年他們這個祭祀儀式就被否定了。”

“其實正統的祭祀儀式是不會出現用活人做祭品這種事的,這種通常被認為是禁忌,大多數是只有那種邪門歪道祭祀邪神的人才會想用這種方式。”

“被禁止的事現在倒是被他們給發揚光大了。”餘穢眸中滿是嘲諷。

“現在只能說找到了一些線索,繼續找找看吧。”

“好。”

-

夏青溪又回到了自己負責的櫃子面前翻找。

據之前的記錄來看,原先的格南苗寨是一個很大的人口衆多的寨子。但現在的格南苗寨規模卻很小,其中的女性尤為的少,孩童也少。

夏青溪打算從人口的記錄入手。

如今是苗歷204年,從苗歷五十年到苗歷一百年間人口都是屬于增長型的,但自苗歷一百年後,出生的人口逐漸減少,死亡的人口逐漸增長。至苗歷150年,出生率與死亡率持平。且從那以後,死亡率逐漸高于出生率。

就這樣,一年又一年,格南苗寨已經從當初規模最大的苗寨之一變成如今這個小寨子了。在當下,人口的出生率已經創了一個新低,死亡率倒是自苗歷150年後有所控制。雖然依舊比出生率要高,但沒有了最初的那麽誇張。

這顯然又是一個關鍵的疑點。夏青溪暗自沉思。

稍後夏青溪又翻到了一些資料。

因為一個寨子裏的人大多數都是沾親帶故的,所以每個苗寨都會有他們的族譜。

通過翻閱族譜,夏青溪發現自從苗歷一百年後,女嬰的數量就大幅度的減少。是女孩不允許上族譜嗎?也不是,畢竟之前族譜就有女孩的名字。

而且很多都是記載了一對夫妻生了很多個孩子,但最後記在族譜的只有寥寥幾人,女孩更是少之又少,幾近于沒有。

看到這,再結合之前了解到的信息,也不難推測到可能與祭祀有關,但應該也只能說是部分原因。

舊社會時期,大多數家庭都是重男輕女,他們認為養女兒沒有用,遲早是要嫁出去的。而嫁出去的女兒就相當于潑出去的水,對他們來說,就是白白給人家養了十幾年的女兒,這種賠本的生意他們可不願做。

也就是如此,很多家庭都會在生出女兒時将其掐死,悶死,或是丢棄,運氣好點的可能會給別家沒有孩子的養。

當時的整個時代背景就是那樣,女孩的減少也是無法解決的難題。再加上有“送喜娘”這個習俗,大家就更不願意生女兒了。

女性數量大幅度減少,彩禮更加高額,越來越多的人娶不上媳婦,就更遑論延續下一代了。

雖然可能也有人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大家都不願意去做那個所謂的“犧牲者”。由此,原本規模巨大的格南苗寨就變成了當下的這個小寨子。

何其可悲,但并不可憐。

這是他們咎由自取。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