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陳暖冬真沒想到家裏有這麽多人, 爺爺奶奶和叔叔一家三口竟然都來了, 常言道擇日不如撞日,今天可真是撞了個好日子。
但來都來了, 他們總不能不見。
嘆了口氣, 她無奈又帶着些忐忑地對阿姨說:“要不你先去跟我爸媽他們說一聲吧,顧望還帶了挺多東西, 還要搬一會兒呢。”
其實阿姨也有預感今天的家宴八成不會太平,畢竟二爺家裏的那兩位女眷可是出了名的刻薄尖酸, 而且還小肚雞腸, 只要有她們兩個在, 誰都別想安心,但她還是好心安慰了暖冬一句:“放心吧,老爺子和老太太都在呢,他們二老這輩子都是自持身份的人, 今天一定不會給你們難堪。”
陳暖冬感激地看了阿姨一樣, 輕輕地點了點頭。等阿姨回去後, 她又牽着女兒的手回到了顧望身邊, 緊張地說道:“我爺爺奶奶和叔叔他們一家都在呢, 怎麽辦?你可真是選了個好日子。”
顧望也沒想到自己的運氣能這麽“壯”,随便選了一天就選了個這麽“好”的日子,但他卻不擔心,從容不迫地說:“該怎麽就怎麽辦吧,反正都是遲早的事兒。”
陳暖冬實話實說:“我可沒你那麽好的心态嗎,我有點怕。”
顧望笑了一下, 低頭看着女兒,溫聲道:“你和媽媽說,不要怕,我們兩個會保護她。”
陳聽勸雖然不知道媽媽在怕什麽,但她很聽爸爸的話,立即揚起了小腦袋看着媽媽,奶聲奶氣地安慰媽媽:“媽媽你不要怕,我和爸爸會保護你噠!”
陳暖冬不可否認,她确實被他們父女倆安慰到了。
顧望帶來的上門禮确實很多,而且考慮的很周全,幾乎給陳家老小都準備了禮物,一家三口合夥搬了兩三趟才把東西全部搬到門口。
在他們搬東西的時候,沒有一個人從家門裏面出來幫忙,從這點上陳暖冬基本就知道了家裏人的态度。
陳家老小都在客廳裏坐着,陳老爺子和陳老太太坐在正位,陳瑞銘和穆亞芳坐在二老的左手邊,陳涼夏和琪琪坐在左邊的沙發上,陳瑞铎和王汀蘭坐在二老右手邊的沙發上,陳涵涵坐在她媽身邊,軟綿綿地靠在沙發扶手上,一直在低着頭玩手機,直到陳暖冬和顧望牽着孩子走過來,她才翻起眼皮看了一眼,不屑地冷哼了一聲,而後繼續低着頭刷手機。
王汀蘭早就知道自己女兒喜歡顧望,更知道幾個月前針對雲轉的那場輿論風暴就是她寶貝女兒的傑作,但是她向來護食,從不認為自己女兒有錯,反而覺得是因為陳暖冬這個小不要臉的搶了女兒的男人,惹她生氣了才會這麽幹。
雖然這男人是個被女人包養過得小白臉,王汀蘭壓根就看不上,但只要是女兒相中的東西,誰都不能搶,不然被她女兒算計也是活該,而且她也不認為顧望在教訓了耀星後卻唯獨放過她女兒是因為看在大哥的情面上,反而覺得顧望本來就不該找她女兒算賬——一個小白臉,算是個什麽東西?也敢打她女兒的注意?當他們陳家沒人了是吧?所以王汀蘭一看到顧望就沉下了臉,冷哼了一聲,陰陽怪氣地嘲諷:“好大的架子,說來就來,真把這兒當自己家了?”
其實顧望和陳暖冬商量過回家之前要不要給家裏打個電話這件事兒,但是被陳暖冬否決了,因為她太明白家裏人對顧望的态度了,如果事先打電話,那麽後果就只有一個——永遠別想進家門,所以還不如先斬後奏,最起碼還能有個機會進門。
Advertisement
聽到王汀蘭的話後,陳暖冬有點生氣,剛要開口為顧望辯解幾句,然而這時陳老太太卻先她一步開了口,面無表情地盯着王汀蘭,冷冷道:“這兒也不是你家,主人還沒發話,輪得着你來指手畫腳?”
當衆被老太太訓斥了,王汀蘭的面子上挂不住,心裏憋氣,卻又不敢頂撞自己婆婆,只好紅着臉忍氣吞聲,發正嫁到陳家這麽多年,她也忍習慣了,因為她知道公公婆婆看不上她,又怕被趕出陳家的門,所以才會選擇忍耐,好在這兩個老東西也沒多少年的活頭了,她馬上就熬出頭了。
但是陳涵涵可沒她媽想的那麽多,而且她從小就被慣壞了,幾乎是天不怕地不怕,不然也不會給雲轉捅出那麽大簍子了,聽到奶奶訓斥自己媽,她當即就不高興了,直接把手機扔在了沙發上,神色淩厲地盯着老太太,咄咄逼人地開口:“您那顆心就不能端端正正的跳一次麽?為一外人,你就這麽對我媽?合着我媽幹什麽都……”
“涵涵!”王汀蘭見狀趕緊打斷了自己女兒,語氣難得嚴厲了起來,“跟奶奶道歉!”
陳涵涵難以置信地瞪着她媽:“我在維護你,你還讓我跟她道歉?我看你也是活該被她壓榨一輩子。”
“陳涵涵!”這回發怒的是她爸陳瑞铎,怒不可遏地沖着她吼道,“跟奶奶道歉!”
陳涵涵瞬間咬緊了牙關,不敢再開口了,她天不怕地不怕,就是不敢忤逆她爸,雖然心裏七個不服八個不滿,但她還是沖着老太太嘟囔了一聲:“奶奶對不起。”
老太太一直沒說話,直到聽到陳涵涵這句道歉後,冷笑了一下:“我這個壓榨你媽一輩子的老太太,還能聽到你的道歉,不容易啊。”緊接着她又将目光轉向了顧望,神情淡漠,語氣倨傲地啓唇,“第一次來就讓你看了我們陳家的笑話,是不是覺得,攀錯了人家?”
陳暖冬不由蹙起了眉頭,什麽叫“攀”?但是顧望的反應卻很從容,平靜而又随和地回道:“親人之間難免會有磕絆,磕絆不是笑話,有磕絆才是家,而且我經常聽暖冬說起您和老爺子治家有方,有規有矩的人家風調雨順,自然是誰都想高攀。”
這一番話說的很有水平,既擡高了陳老太太和陳老爺子,又巧妙的化解了那個“攀”字帶來的難堪。
陳老太太聽後雖然沒說什麽,但冷漠的神色卻不由化解了幾分,一直沒開口的陳老爺子也被這番話說動了幾分,原本還想再難為難為這小子,現在也不打算繼續難為他了,而是開口對大兒子陳瑞銘說道:“來者都是客,讓廚房加雙碗筷,輕慢客人不是我們陳家的家風。”
陳瑞銘立即從沙發上站了起來:“我這就去安排。”
陳暖冬擡頭看了顧望一眼,想笑,但是忍住了,心裏開心得不行不行,他能被留下來吃飯就是好事,說明爺爺奶奶那裏還有商量的餘地。
陳家的家宴,人多,餐廳的方桌已經換成了15人座的圓桌。陳家二老幹什麽事兒都講規矩,所以陳家的家宴上,席位座次必須要按長幼尊卑排列,顧望這個外人被安排在了最下首的位置,他左邊的兩個椅子被撤了下去,留作上菜的地方。
陳聽勸原來吃飯的時候一直坐在姥爺身邊,席位特別靠前,連帶着陳暖冬的位置都跟着提前了好幾席,每次都能坐到她哥前面,其實這也是陳瑞銘故意這麽安排的,為的就是給她們母女倆一個照應。
但是今天陳聽勸卻一定要和爸爸坐在一起,因為她覺得爸爸一個人好孤單,于是就陪着她爸坐到了倒數第二個席位上,陳暖冬當然是緊跟着他們父女倆坐在一起,這樣一來座次的順序倒是徹底标準了,顧望的最下首也不顯得見外了,反而成了外姓女婿該坐的位置。
陳瑞銘看在眼裏,難受在心裏,女兒和外孫女還是頭一回距離自己這麽遠吃飯,但他也沒辦法,雙親都在,他不能為這點小事兒計較,而且身為一家之主,他也不能對客人太過苛刻,不過等到廚房上菜的時候,他還是不放心地提醒了顧望一句:“我們聽勸不吃魚,你不要給她夾魚吃,她會過敏。”
顧望和陳暖冬同時僵住了身體,不約而同的想到了要和家人坦白的事兒,然而就在這個時候,陳聽勸這個小家夥卻搶在爸爸媽媽前面開口了,一臉天真地看着姥爺,小奶音脆脆地說:“不會噠,我爸爸也不吃魚,還有我姑姑也不吃魚。”
她的聲音不大,但是卻亮,如同一記洪亮的鐘聲,震顫了餐桌上所有人的心。
爸爸不吃魚,姑姑也不吃魚……
剎那間,所有人的目光全部都集中到了顧望的身上,緊接着他們發現,聽勸和他,長得真的很像。
空氣似是凝固了,陳暖冬已經無法順暢的呼吸了,但她還是鼓足了勇氣将頭擡了起來,正視家人的目光。
陳瑞銘一言不發地盯着顧望,忽然明白了許多事兒,五年前的那份策劃書,不是女兒從兒子那裏偷拿過來的,是直接從這個男人那裏拿過來的。
他們早就認識了,和幾個月前的那場相親,一點關系也沒有。
聽勸的爸爸,就是他。
但陳瑞銘必須要親口聽到這個男人承認,深深吸了一口氣,他壓下了滿腔怒火,面色鐵青的看着顧望,沉聲質問:“你是聽勸的親生父親麽?”
顧望沒有否認,也沒有遲疑:“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