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沈眉莊投誠
第29章 沈眉莊投誠
年世蘭透過銅鏡看向蹲在地上的沈眉莊,帶着譏诮道:
“昨兒皇上翻了你的牌子,一夜承寵,這時候不好好歇着,來本宮這裏做什麽?”
【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炫耀什麽?要不是本宮,你能得這頭一份寵?】
沈眉莊曉得華妃生了誤會,立刻謙虛道:
“嫔妾不過是區區貴人,不如娘娘身份貴重,能得一夜恩寵。”
按照規矩,貴人只能得半夜恩寵。
“嫔妾方才按規矩去給皇後娘娘請安,這會子特意過來,是來謝華妃娘娘恩典。”
還真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皇帝昨兒突然過來又突然離開,竟然叫前世處處與自已作對的沈眉莊來翊坤宮……謝恩?
“沈貴人這話倒叫本宮聽不懂了。”
年世蘭是真的不理解。
沈眉莊既然來了,便不打算打啞謎。
“嫔妾聽聞昨夜皇上來了娘娘這裏,皇上盛寵娘娘,若非娘娘為嫔妾說話,只怕嫔妾便要演繹一場完璧歸趙,成為整個後宮的笑話。”
【完璧歸趙?這出戲可不歸你唱,歸你的小姐妹。】
“你倒是個懂事的。”年世蘭道。
懂事嗎?
算是吧。
以沈眉莊的性子,她是不會巴巴兒跑來巴結華妃的。
只是她确實如華妃所料,成為新人裏頭最先承寵的,這說明華妃內心的聲音,八成是可信的。
也就意味着自已的未來,也極大可能如華妃所想般發生。
對于沈眉莊這樣一個未受挫折的大家閨秀來說,私通實在叫她難以接受。
她只怕自已有朝一日真的做了,更怕事後真相大白于天下,到時候自已名聲盡毀不說,沈家全族都要遭殃。
像她們這些入宮來的女子,哪一個是為自已活着的?
後事如何她不清楚,但她決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所以比起沈氏全族,巴結華妃也就算不得什麽。
或者更直白一點說,她不是來巴結華妃的,是來偷聽華妃心聲的。
瞧着頌芝從妝匣中挑了一枚金釵,沈眉莊起身。
“嫔妾替娘娘簪發。”
年世蘭最喜歡被人捧着順着,看到本該與自已針鋒相對的人,對自已如此低眉恭順,她也只當沈眉莊因昨夜之事,拜服在自已的能力之下。
“難為你有這份孝心~”
她餘光瞥了眼頌芝。
頌芝會意,立刻将發簪交給沈眉莊。
沈眉莊柔聲誇贊道:“娘娘國色天香、雍容華貴,後宮無人能及,嫔妾能夠侍奉娘娘,是嫔妾的福分。”
類似的話沈眉莊前世便同年世蘭說過,只不過是在合宮觐見的時候說的。
那時候年世蘭與皇後水火不容,為叫皇後難堪,故意刁難,才在“國色天香”上做文章。
現下皇後不在,她也沒必要對來投誠的人為難。
周寧海進門,低着頭的目光,朝沈眉莊的方向瞄了一眼,而後近身同年世蘭耳語。
年世蘭不由看了眼沈眉莊。
沈眉莊面色如常,但她猜想自已應該知道周寧海說的是什麽事。
【沈眉莊竟然主動喝了避子湯?】
年世蘭是個藏不住心事的,忍不住問道:“是皇上不留的?”
司寝的劉嬷嬷昨夜已經告訴過了,承寵過後,皇帝說留,便是允準妃嫔要子嗣,若說不留,便是要喝避子湯藥。
所以裏邊沒有華妃心聲,沈眉莊也能聽得懂華妃的話。
她蹲了下去,“娘娘恕罪,是嫔妾擅自做主,不願留的。”
華妃提過一句假孕,沈眉莊不知道假孕的詳情,但她相信自已決計不會去假孕争寵,那麽只有一種可能,便是被人陷害假孕。
只要自已喝了避子湯,不可能懷孕,便就不可能中計。
再者,世間之人,誰又嫌自已命長?
她也擔心自已真的懷了孕,提前難産。
年世蘭心思繞的彎不夠多,以為這是沈眉莊投向自已的誠意,對她有些刮目相看。
【前世若這般懂事,不處處與本宮作對,本宮又何至于讓人推你落水?你又何必春寒料峭吃那一陣苦頭?】
前世?
華妃娘娘竟然是……重生回來的!!!
沈眉莊心跳怦怦,難怪華妃娘娘什麽都知道。
落水……
翊坤宮果然是來對了。
沈眉莊暗自慶幸,手心卻因為激動,有些發涼。
年世蘭也不是個小氣的人,她瞧了眼妝奁盒,随手拿了一支寶石金簪賞給沈眉莊。
【這般聽話乖巧,本宮才能放心讓你學習協理六宮事宜。】
“本宮聽聞你喜歡菊花,花房培育了綠菊,回頭讓人都給你送去。”
左右皇帝都會賞她,何妨做個順水人情?
“避子湯性寒,以後承寵不必喝了。”
沈眉莊定定看着華妃,有些不敢相信。
【你若有福氣生便生吧,本宮這輩子是沒有福氣了。】
“下去吧。”
沈眉莊從翊坤宮出來的時候,握着錦盒的手,有些微微顫動。
“小主,您沒事吧?”采月緊緊扶着沈眉莊,“可是華妃教訓您了?奴婢就說華妃娘娘嚣……”
“住口!”
沈眉莊及時打斷采月的話,訓誡道:“後宮人多眼雜,日後不管人前人後,不許胡說,尤其不能非議主上!記清楚了嗎?”
“奴婢知罪,奴婢再也不敢了。”
采月采星都是沈眉莊的陪嫁,沈眉莊自然曉得這二人的忠心,她明白采月是關心自已,也不願叫采月擔心,便解釋道:
“華妃娘娘只是看似嚣張跋扈,其實……其實是個……”
沈眉莊也不好說“華妃是個極好的人”,畢竟她是在知道自已恭順聽話之後,才對自已很好。
若非如此,便該是春寒料峭被推進水中的下場。
可話又說回來,人與人之間相處,若不恭不順、處處對着幹,人家何必要對自已好?
沈眉莊半是自言自語,帶着思忖,聲音徐徐道:
“她不是個壞人,或許日後還會變成好人。”
她所說的好壞,并非是指華妃棄惡從善之類,而是華妃于自已而言。
回到常熙堂,采星歡歡喜喜迎上來,“小主快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