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 刷分把觀衆刷暈
9 刷分把觀衆刷暈
◎我看我也暈◎
見到江霧集時,其餘人恍惚間還以為她剛擠下春運的火車,她們用面部表情生動地辟謠:
#辟謠 仙人裏這種類型的也不多見#
舒笑笑去了14樓,拿到4根蠟燭,裴芊和周玲一起去了34樓,拿到2根,至此,44根蠟燭還差4根。
代價是,周玲手臂受傷,裴芊大力丸消耗一空,舒笑笑蹲在廚房哐哐哐喝水。
周玲眼巴巴瞅着江霧集,一臉可憐,舉着手臂任由她包紮,說:“我們上去以後遇到了,嘶,遇到了一個醫生,他告訴我們,他見過24樓的男主人就醫,說是最近頭一直很痛。”
“他說:‘誰知道是不是被下毒了呢。’”裴芊雙手撐着臉,重複道。
裴芊問:“霧集姐,你覺得他是被下毒了嗎?”
江霧集沉吟道:“很有可能。”
裴芊好奇:“那他去醫院檢查,應該就知道自己被下毒了吧,為什麽還會死呢?”
舒笑笑的聲音遠遠傳來:“以這家男主人的強迫症程度,我會懷疑他檢測到毒素有0.7的時候,會主動服毒到1.0。‘哎呀,一不小心喝到了1.1,再服到2.0吧’,就死了。”
馬姐沉穩道:“笑笑。”
舒笑笑走過來,閉上嘴,做了個拉拉鏈的手勢。
周玲轉述舒笑笑的經歷:“笑笑姐去14樓,遇到了兩只鬼,一個是長嘴大耳朵,一個……”
“毛臉雷公嘴?”舒笑笑說。
Advertisement
馬姐:“。”
舒笑笑:“……額,這個形容詞實在太熟悉了,沒忍住。”
她說:“好吧,另一個是個一臉刻薄鬼,嘴賊損,很煩人。那個長嘴大耳朵的住25樓,聽語氣,兩個鬼好像經常一起八卦。它倆告訴我,這家男女主人有矛盾很久了,而且這家女主人其實是個瘋子,不是人類,男主人被弄得很慘,最後居然被逼死了。”
江霧集若有所思:“25樓我來的第一天就見到它了,看來這家夥就是想告訴我這個。”
舒笑笑癱在桌子上:“還差四根。好在這個副本的核心在24樓,其它樓層雖然有鬼,但是也大多是新形成的鬼,力量不強,但是這樣的話,明天晚上到了任務結束期限,會比較棘手。”
馬姐為三個新人解釋道:“這種副本一般都是會有一個核心,其它鬼有的是核心形成後依附來的,有的是核心形成後自然形成的。這種小鬼一般都不會太強,因為強大的鬼會自己成為一個核心。”
“但是這也是相對來說,我們現在都還在偏遠的副本領域,這裏都是新人,鬼能吸收的人少,也弱。等你們以後自己強了,遇到的鬼也都吸收了很多力量,難度就會截然不同。”
周玲大驚失色:“這還不強?滿打滿算進來不到一天,我們已經失去兩名隊友了。”
江霧集心說要是算上精神狀态,在她看到那個-5380時,你們就已經失去了三名隊友……
-5380啊嗚嗚嗚。
虧她一開始還以為,講筷子使用技巧加的兩分是一筆巨款來着。
這冰冷的數字,這恐怖的世界,真是對囤積癖太不友好了。
江霧集垮着一張臉。
舒笑笑喝完兩杯水,感覺又有了戰鬥能力,站起來:“剩下四個蠟燭我去弄吧,你們盤一盤線索。”
劉讷悶聲說:“好的。”
他開口:“看起來比較明顯了,就是黃芳投毒,殺了這個男主人。”
喜在田間拔草,聽到這句話,赤着腳仰頭看:“為什麽說明顯了,按仙人們說的,應該還不能得到這個結果。”
她父親遠遠喊:“喜,把這的草拔了,然後回家拿飯。”
喜放下思路:“來了。”
劉讷解釋道:“已經可以确定了,1樓得到線索,兇手在24樓,34樓得到線索,男主人頭痛,被投毒,14樓得到線索,女主人是個瘋子,一直在迫害男主人。很明顯了。對了,還有4樓,女的殺了丈夫,很明顯的提示。”
周玲和裴芊面面相觑,總覺得推理過程還缺點什麽,把目光投向江霧集。
江霧集卻提起來另一件事:“昨天晚上,你和張力翻桌子上的本子了嗎?看到了什麽?”
劉讷有點不情願分享線索,半遮半掩:“是男主人的日記本,他說他已經忍不了了,每天都被黃芳折磨。他覺得他要死了。”
其實日記裏還說他如果死了,頭七一定會回來。
但萬一鬼回來就一定要吃幾顆人頭呢?
現在說出來,其他人有了防備,他自己不就危險了。
李斯看了一眼,就失笑道:“他藏了話。”就這水平,還想藏話。
放在沒統一的時候,六國裏随便拉出來一個不知名大臣的不知名客卿,都比他會演。
李斯想,倘若天師把他叫去,他馬上就能把這人口中的話套出來。如此一來,不但解開迷局,得到天師的另眼相看,更能問出更多有價值的東西,還能向陛下顯示他的能力。
誰被叫上去,一定會青史留名!
……除了蒙恬。
他上天只問了個刀名。
再看天幕,裏面似乎達成了共識,也沒有人再問,各自散開了。
裴芊煮了一鍋雞蛋,每個人湊合吃幾個,就當一頓飯。
江霧集從巨大的塑料袋裏掏出幾本書,轉換直播視角,開始刷分。
-5380分……嗚嗚嗚。
八千塊一株買來的細胞死了她都沒這麽傷心過。
從左到右依次排列着三本書,一本八開的彩印《家常菜食譜》,一本厚厚的《初級會計實務》,最右邊是一本看起來粗制濫造的《如何高情商說話》。
這是4樓那個裝飾性的書櫃裏,好不容易挑出來的勉強能用的三本書。
-5380……
江霧集堅強微笑。
積分系統尚且算是人性,在危機出現時,允許積分使用至負數,直到眼前的危機解除,召喚才會停止,但是變成負數以後,她就無法再次召喚人過來,除非再次把積分刷成正數。
一個人一秒鐘就要100分,真是昂貴。
更可怕的是,在系統提示課堂積極度提升後,她查看課堂積極度定義後發現,課堂積極度除了維持連接以外,還有個很重要的功能——判定被召喚對象的技能水平。
也就是說,當前課堂積極度是20%,召喚來的人會覺得“隐隐約約有點技能”。
到了50%,進來就會擁有一個升級到中位數水平技能。
到了100%,理論上來說,召喚來的人技能水平可以達到滿級水平。
不過,被召喚人的技能水平的上限,受到她自己的技能水平的影響。
其實光看這一點,倒是還不錯,她的技能就像一張反面不确定的X牌,她可以随時花積分翻牌,獲得一個或者幾個全新的,約等于她自己技能水平的技能。
她可以指定召喚對象,但會貴一些。
也可以随機,只确定大致的方向,比如指定“武力值高”。在符合的人裏,進入副本意願強烈的被抽到的概率大一些。
蒙恬就是這麽召喚來的。
——然而。
然而被召喚人如果使用技能的話,每秒所需要的積分又不一樣了。
那是成倍的往上滾。
-5380嗚嗚嗚嗚嗚嗚,她以為-5380已經很貴了,但是沒想到,蒙恬甚至沒使用技能啊!每秒100分居然是原始狀态!
江霧集很想速速講十遍高爐煉鐵。
她巡視桌上的三本書。
食譜,這個可以講各種農作物,延伸到植物種植養護方面。
會計,這方面她完全不懂,但理論上來說這本書對所有古代王朝都很有用。
至于高情商說話,她原本打算用來當識字大課堂的教材,但考慮再三,決定暫時只用來介紹标點符號。
江霧集拿起食譜,随手翻開一頁。
8K的銅版紙彩色印刷,色澤豔麗,左邊的拔絲紅薯看起來熱氣騰騰,晶瑩剔透的糖裹着勻稱漂亮的紅薯塊,一看就特別好吃;右邊是一道鹽焗大蝦,粗鹽顆粒裏躺着數只一拃長的大蝦,紅彤彤的色澤讓人口舌生津。
“拔絲紅薯,和鹽焗蝦?”
江霧集手指在紅薯上點了點,裴芊湊過來看到她的動作,小姑娘有些好奇:“霧集姐,你想吃紅薯嗎?我家種的紅薯可好吃了,要是下次副本咱倆還能再見面,我給你拿點。”
馬姐說:“也不用下次副本。你們出去以後,系統會給你們結算積分,積分可以用來在系統那裏兌換現實活動時長,不過時間很貴,差不多要5分一小時。”
江霧集心痛問道:“5分一小時?”
馬姐憐愛道:“別擔心,你這次副本表現評分應該在A以上,拿個二十幾分還是很容易的。”
一個100分一秒,一個5分一小時。
系統,你糊塗哇!
江霧集痛心疾首努力刷分:“來,咱們講講紅薯吧。”
-5380閃了閃,瞬間變成了-2200。
江霧集:?紅薯這麽厲害嗎?
剛提了個名字,就有這麽多分?真不愧是穿越神器。
大秦
治粟內史托着一盤黑麥粉,一碗面條,和一個蓬松的黑饅頭,高高舉起:“陛下,成了!以宿脫殼,研磨成粉,果真能制成麥粉!不僅更容易食用,食用後,頂饑效果不輸黍、粟,且味甘不弱于稻!‘饅頭’和‘面’也成了!”
始皇用手撚起一撮黑麥粉:“先在鹹陽城郊試種,若果真優于黍、稷,便發麥種于各郡,以後稅收可用麥交。”
然而驚喜居然還沒完,天邊徐徐傳來講述聲:
“紅薯,能當主食,能當菜,味道不錯,耐儲存,容易繁殖,而且畝産4000斤。”
外面傳來一片器物落地的聲音。
一千多萬人支棱着腦袋,目瞪口呆朝天上看。
畝産多少?
另一個年歲小些的仙人補充:“也不是啦。”
秦人齊刷刷松了一口氣。
倒不是聽到這個數字不高興,而是這個數字實在是超出他們的認知,本能之下就會懷疑這個真假。聽到不是,他們反而安心。
當下,哪怕經歷過鄭國渠的改造,都江堰的修整的土地,那些沃壤裏糧食的畝産,也不過二百斤左右,而這已經是大部分普通農人欣羨不已的數量了。
四千斤,騙人的吧!
還沒松完這口氣,就聽到那個年歲小的仙人接着說:“四千斤差不多是平均産量,我家地還不錯,照顧也好的時候,能畝産八千斤。”
江霧集瞥了一眼技能面板,大驚失色:
在線人數突然從20546437變成了20043813。
怎麽一下少了五十萬人?
秦人:被紅薯吓暈。
作者有話說:
麥子很早就開始種了,但是秦朝的麥子種植不廣泛(《禮記:月令》:“孟春之月,食麥與羊”。)
麥子要到漢朝才開始廣泛種植。
“西漢時期麥類科植尤其是冬小麥的種植獲得推廣。關中地區大規模推廣種植小麥始于漢武帝朗。《漢書·貨志土》載董仲舒上書說:“今關中俗不好種麥,是歲失《春秋》之所重,而損生民之具也” ,建議武帝令大司農“使關中益種宿麥, 令毋後時”。其後, 輕車都尉氾勝之又“督三輔種麥,而關中遂穰”,冬小麥的種植在關中地區逐漸普及。
——《中國風俗通史》
面粉這個點暫時按照秦時沒有被發現來寫。因為查了一下,大多都說面粉是漢代出現(或者說面粉漢代被記錄),但是我看到2010年中國新聞網發了一篇文章,标題是“磁山遺址發現白色粉塊若是面粉将改寫歷史”,大概是說有可能研究出來結果後,面粉在中國的歷史能往前推一推。
然後我又去查了一下《中國古代物質文化》,上面寫磨面制餅戰國時開始推廣,漢代常見。
上兩點,大致确定,面粉可能更早也有,但是至少在秦朝是不是主流,我認為應該不是,秦朝更多的可能還是吃黍(黃米,好吃的,我愛吃),小麥本身也不算多,面粉應該就更少了。
能确定的是,發酵技術要到東漢末左右。
“生活于3世紀上半葉的何曾,“性奢豪”,“蒸餅上不坼作十字不食”。他要求蒸餅上面得裂開一個“十”字,看來和現代北京地區說的“開花饅頭”差不多。這時的發酵面食已如此講究,則它的出現或當不晚于東漢末。”——《中國古代物質文化“》
另外關于黑麥粉和黍(黃米),熱量差不多都是350千卡,黑麥粉蛋白質高于黃米,脂肪也略高,碳水黃米高,差距不大。但是發酵以後的黑面饅頭和黃米飯對此,黑面饅頭大部分數據都高一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