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對于李蘇來說,不會玩牌沒關系, 能看得懂, 學得會就行。
先前對着趙陽和黃娟, 是李蘇大意了, 沒把兩個小孩放在心頭。可對周靜雲,李蘇暗地裏做了點小動作。
她只是在坐下去的那一刻, 手在桌子底下快速的劃了一道好運符。
好運符一旦被催動, 李蘇這邊的運勢自然就增強了。
其實就算是李蘇不催動這道符, 周靜雲和李淑紅的好運也即将告磐了。
在牌桌上, 還有這麽一句話, 叫“贏頭牌, 欠尾賬。”
大概的意思就是,開局第一局就勝利的那一個, 打到結束反而是輸錢的那一個。
這其實也跟人的運氣有一定的關系。
在牌桌上面,是不存在永恒的好運。不管是玩撲克也好, 亦或是麻将葉子牌這一類的, 都屬于賭。
而賭/錢,走的是一種偏財。
偏財是意外突然得到的饋贈,屬于不勞而獲。偏財運太好的人,其實未嘗不是在消耗未來的好運氣。等到好運氣消耗完了之後,黴運也就随之而來了。
所以想要依靠偏財來發家的, 本身就是一種極其危險的行為。
而今天這整個晚上, 之前都是周靜雲和李淑紅在贏。贏的時間長了, 贏的錢多了, 這好運氣也就消耗的越快。而李蘇就是看出了她們好運即将到頭,方才過來的。
李蘇打出來的這一道最簡單的好運符,不過是把将要發生的事情提前了一些,加強了一些罷了。
然而這些,除了李蘇,誰也不知道。
周靜雲因為輸了錢,這一整個晚上都在黑着臉。倒不是她輸不起這錢,而是覺得自己既失了面子,還又被李蘇壓了一頭。
Advertisement
尤其是當李蘇把贏了的錢,分一半出來給到謝軍和趙陽他們的時候,心裏更是把李蘇給暗暗記恨上了。
很明顯,李蘇這就是拿着從她手上贏來的錢轉手又用來做好人了。合着這錢是從她兜裏出來的,但好人全給李蘇做了。沒看到這錢一分下去,李家那幾個小輩本來跟李蘇還生疏的很,現在呢,一個個的,一口一個二表姐喊的賊親熱的了。
這李蘇果真不愧是從蘇麗華那女人肚子裏面爬出來的,外表看起來賊老實的,肚子裏面的那彎彎道道比誰都多!
不然明明牌打的這麽好,怎麽之前跟趙陽他們打的時候就輸的那麽慘。等換到了她這桌,就開始大殺四方了啊!
而且對于一個小孩子來講,一千多塊那可是一筆巨大金額了。可李蘇呢,眼睛眨都不眨一下,說分就這麽給分出去了。
就是換了周靜雲自己,都不一定有這麽大方。
這一刻,周靜雲深覺自己還是太老實了,比心眼居然連一個十三歲的孩子都比不過。
記恨上李蘇的周靜雲此刻,更是咬牙切齒的在內心,把李蘇和蘇麗華拉出來罵咧了無數遍。
然而更令周靜雲堵心的是,等晚上躺在床上去的時候,李一博忽然說話了,“要不,咱們給蘇蘇接回去吧。”
周靜雲只覺得腦海裏面“嗡”的一聲響,她被這麽個突如其來的消息給炸蒙了。甚至都顧不上要掩飾了,猛的坐了起來,臉上十分難看的盯着李一博問,“怎麽忽然說要把她接回省城?她在老家待着,不是待的挺好的嗎?”
然而李一博卻說,“蘇蘇在媽這裏是挺好的,但爸媽如今年紀都大了,也不好再讓他們這麽辛苦了。”
李一博這話,周靜雲聽的直想嗤笑。
什麽叫周老太他們年紀太大,要知道周老太才剛六十!現如今哪個六十歲的老人,不是一個個生龍活虎的,身體倍兒棒的啊!
真要論幹起架來,周靜雲覺得,自己都不一定是周老太的對手呢!更別說李蘇是十三歲,又不是三歲,能需要花多少精力在她身上啊!
周靜雲很想這麽反駁回去,可她心裏又明白,李一博這一次,看來是真動了要把李蘇接回去的念頭了。
只是讓她不明白的是,李一博怎麽會忽然動起這個念頭來的。要知道還沒回來前,李一博可是連提都沒有提起過關于這方面的事情。
那麽只有一種可能,這念頭,是李一博回來之後方才動的。
只是周靜雲現在還不知道,到底是哪個人或是哪件事,能讓李一博忽然動了這個念頭。
李老太生日這一天,大半個村子的人都過來吃酒席了。
人太多,屋子裏面坐不下就在外頭院子裏面擺。
周靜雲跟着妯娌孫小蘭在賬房裏面忙活,負責接收村民們拎過來的禮袋。
袋子裏面大多數都是一個紅包,配上兩斤白米。
兩個人分工合作,一個負責清理袋子裏面的東西。一個負責登記,以及拿筆在袋子上面做标記。
這些袋子等到散席的時候,是要往裏頭添回禮的。不同的客人,裏頭回的禮金那也是不一樣的。
而李家三姐妹則在另一間屋子裏面忙活。
做為李老太子女們,酒席的操辦是歸李一博和李一拼兄弟兩個。但席宴上要準備的紅封和紅袋子,則是她們三姐妹負責。
紅封有兩種。
一種是給大人的,每個紅封裏面包的是二十。還有一種是給孩子的,裏面一個是十塊。因為怕弄混了,所以兩種紅封用的紅包也是一大一小。
至于紅袋子裏面裝的東西,那規格就都是一樣的了。
兩袋方便面,一瓶八寶粥,外加兩個蘋果。
按照這時候的消費水平來看,李家三姐妹準備的這些東西還真夠舍得的了。
紅封和紅袋子都是按人頭來給的,不拘大人和小孩,人人都有。所以先對比周靜雲和孫小蘭那一邊,顯然李家三姐妹這邊要更忙碌一些。
李老太生日人又來得多,李家三姐妹實在是忙不過來的時候,只得臨時把李蘇還有謝軍給抓到裏頭去幫忙了。
兩個人到底是女孩子,一個上初中一個上高中,裝紅袋子這種簡單的事情還是能幹得來的。
而李淑蘭和李淑梅兩人,一個塞十元的小紅封,一個塞二十元的大紅封。至于李淑紅,則負責歸類點數就好。
有了李蘇和謝軍的幫忙,李家三姐妹可算是輕省不少了。
這不,都還有時間唠嗑起來了。
女人湊在一起,大多數的話題基本上都是圍繞着老公和孩子打轉的。
李家三姐妹也是一樣,尤其是李淑蘭跟謝金雲正有要把兩個孩子都轉到省城去念書的計劃。畢竟他們現在在省城把房子給買了,戶口也落好了,給孩子們轉過去念書也就沒那麽難了。所以她就想問一下李淑紅,趙陽現在上的這所學校的情況。
聽到李淑蘭這麽一問,李淑紅包紅封的手停頓了一下,擡起頭詫異的看了李淑蘭一眼,“姐,小凱不是上初一了嗎?”
李淑紅家趙陽的年紀比謝凱小一歲,現在正好在上小學六年級。可趙陽上的那所學校,是只教小學的。就算是李淑蘭有打算給謝凱轉學,也轉不到趙陽那學校去吧。
但是李淑蘭顯然早就想好了,“我這不是怕小凱這猛的一下換學校,會适應不了城裏的教學進度。你也是知道的,我家小凱這成績啊,一直都不大理想。”
其實何止是不大理想,要李蘇來講,簡直是糟糕透頂了。
像周家鋪中學,初一一共有七個班,每個班大概的學生在六十到七十個只見。而謝凱的成績吧,估計得排在全年級三百名之後了。
就謝凱這樣的成績,放在周家鋪這種教育落後的中學裏面都跟不上,那就更別提省城的中學了。
與其直接過去念初中,還不如先降一級,從六年級開始念。好歹小學的知識沒初中那麽深,謝凱又學過一次了。再學一回的話,總不至于還那麽差勁吧。
所以李淑蘭這麽做,不得不說是很為謝凱考慮了。
就連一旁聽着的李淑紅和李淑梅兩姐妹,都不由得點頭,表示這麽做,确實是一個好辦法。
講完謝凱,又講到謝軍。
李淑蘭的意思也是一樣的,“小軍呢,我也是這麽打算的。也先降一級,從初三開始念。”
比起謝凱來說,謝軍的成績相對好一點,但也只能算中等水平。
想到這裏,李淑蘭就直想嘆氣,“這姐弟兩,一個個的,讀書怎麽就是不開竅啊!”
被李淑蘭當面說不開竅的謝軍聽到這話,不由得把嘴撅了起來,表示她很不高興聽到這個。
憤憤的把兩包方便面塞到李蘇扯開的袋子裏面,就小聲的對着她說,“我媽老說我和我弟成績不好,是我們不努力。可她也不想想,她和我爸也不會讀書呢!這爹媽基因不好,我能有什麽辦法啊!”
完了還做出一副,無可奈何的模樣來。
這讓李蘇聽了,不由得想發笑。覺得不管是李淑蘭也好,還是眼前的謝軍也好,她都不讨厭。她覺得李家這一大家子的人裏面,她獨獨對李淑蘭這一家的印象最好。
李淑蘭雖然也潑,但是呢,在晚輩面前卻極有身為長輩的自覺。
比如說昨天晚上打牌的事情,李淑蘭說得出“贏了算李蘇,輸了算她”的承諾來,那麽後面她也能做得到。
哪怕後面李蘇贏的再多,她都能堅守自己說出口的話,一分都不拿。
而謝軍呢?在小李蘇的記憶裏,這個表姐小的時候經常在半路哄她把吃的和零花錢拿出來。不過,也在李蘇上學時被大夥欺負時,挺身而出過。
而她自己,除了哄要吃的和零花錢花,其他方面倒也沒對不起過小李蘇。反倒是她弟弟謝凱,以及兩個堂哥李洲和李海,經常把李蘇推出去背黑鍋。
不過謝凱自從落水那次被李蘇救了之後,倒也改變不少了。雖然還是不讨李蘇喜歡,但至少不會來招惹李蘇了。
至于大姑父謝金雲,那真的是一個老好人了。
小李蘇初初被送回來的時候,謝金雲如果回老家來。給謝凱和謝軍買東西回來的話,也會記得給小李蘇帶一份。
有的時候是鞋子衣服,有的時候是本子和筆。
都是一些小東西,多貴算不上,但恰恰就是李一博給忽略了的。
而讓李蘇沒想到的是,她這個老好人大姑父,正是那個讓李一博動了心思,想把李蘇給接到省城去的人。
跟李家姐妹這邊一樣,謝金雲和李一博有一次也聊到了孩子學習上面來,“以前條件不允許,只能把孩子放在老家,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了。而現在條件既然允許了,還是把孩子接到身邊來的比較好。”
“我也沒想着轉個學就能讓小凱和小軍成績一下子變得多好多好的,我就是想着盡我最大的努力,給他們提供好一點的學習環境。将來長大了,肚子裏面多少裝了點東西,在外頭,也不至于吃虧。”
像他們這樣子在外頭打拼的,就知道讀書到底有沒有用了,“都說爹有娘有,不如自個兜裏有。他們自己有本事,将來就過不差。”
而恰恰是謝金雲最後的這一句話,觸動了李一博的內心。
對于李蘇這個女兒,李一博并不完全不關心的。
之前因為周靜雲和李陌,李一博将她送回了老家。當時打算的便是,将來等李蘇嫁出去了,再補貼一份嫁妝就是了。
可經謝金雲這麽一說,李一博又覺得像他那樣做才是正确的。
因為在将來,李一博即便是想給李蘇補貼錢財,怎麽都得跟周靜雲去說的。可問題是,周靜雲能願意嗎?
這麽多年的夫妻相處下來,李一博多少還是了解點周靜雲的。至少他心裏其實很清楚,周靜雲是絕對不會願意的。
李蘇是他李一博的閨女,但卻不是周靜雲的。所以周靜雲會這樣,李一博覺得也無可厚非。
只不過,謝金雲說的對,“爹有娘有,不如自己兜裏有。”
把李蘇接到省城去,讓她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将來要是能考上好的大學,有一份好的工作,那麽自己給不給李蘇補貼,相信對于那時候的李蘇來講,也就沒這麽重要了。
而這一次回來給李老太過生日,李淑蘭和謝金雲顯然已經開始在位謝軍和謝凱轉學的事情做準備了。在他們兩這樣的帶動下,李一博把最初的動心變成了決定。
李一博決定了,等明年一開學,就把李蘇轉到省城去。
周靜雲是一直到席宴結束之後,方才弄清楚了事情的起因。可是這一次,李一博是當着一家人的面說起這事的。所以周靜雲聽完,就一直在坐在那裏保持着沉默。
而李蘇呢,則是有些詫異的看了李一博一眼。但也只是飛快的掃了一眼,然後就把頭一轉,又去盯着電視機了。
因為剛剛那一眼,李蘇已經從李一博的臉色看出答案來了。
李蘇忍不住在心裏頭小嘆了一口氣,李一博之前的面相告訴了她。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她這一次轉學是已經成定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