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第50章】千帆遠去海燈燃……
83 【第50章】內門弟子 千帆遠去海燈燃……
且不提不老老實實待在房間裏養傷的宋從心是如何被急頭白臉沖過來的同門給「綁」回城主府的, 也不提慘遭牽連的佛子是如何被人當場逮捕遣返的。單就那一夜來說,月色很美,琴曲與歌舞都格外扣人心弦, 以至于殘暴冰冷的大海,自那一夜後都開始變得溫柔起來。
風雨過後, 海民們迎來了久違的晴天。溫暖的陽光照落在人們的身上, 衆人竟生出了幾分恍若隔世般的恍惚之感。
宋從心也不例外, 東海之行實在太過壓抑,她必須經常出去曬曬太陽, 免得自己得了心病。鑒于她先前的行為深深傷害到了無比信任她的納蘭師妹, 一連好幾天, 宋從心都只能頂着納蘭清辭哀怨受傷的眼神老老實實地待在房間中養傷。等到無極道門的醫修弟子确認過她已經痊愈了, 宋從心的外出申請也須得層層遞上, 得了湛玄的首肯後, 才被準許出門逛逛。
只是出門走走,都專門配備了兩名分宗弟子随行, 也不知道究竟是看顧還是盯梢。
宋從心一開始沒覺得什麽, 但後來也隐約察覺到了一些詭異的變化, 比如說無論她走到哪裏,都能遇上別宗弟子凝駐在她身上目光。雖然那些目光自以為很隐晦, 大部分也還很守禮,但宋從心總有種後背發毛的錯覺。她當然不知道,自己一行人在東海鬧出的動靜究竟引起了修真界怎樣的軒然大波,她如今能享受來之不易的安寧, 是因為湛玄将外界的聲音全都擋住了。
宋從心傷好後便去沙灘上散步,聞訊而來的姬既望将一團亂麻根本看不懂的政務撇給了正式開始輔佐他的東餘立,陪她一起在海灘上走。
那一夜的神綏之舞也不知道究竟改變了什麽, 在那不久,東餘立便找上門來,告知姬既望盡快準備繼任城主之位。為了重溟城的安定,探索隊的成員隐瞞了一部分關于姬重瀾和渦流教的真相,重點是宣布了上一代城主的死亡。而平定了風暴與歸墟的姬既望如今聲勢正旺,繼任城主之位可謂是衆望所歸。雖然他除了修為很高以外根本不通俗務與政事。但有東餘立等人的輔佐,想必還是能平穩地過度的。
畢竟,重溟城的城主之位已經空懸了三十年,海民們實際也已經習慣了沒有天子的生活。
就連宋從心都沒有預料到,雖然其中充滿了陰謀算計與陰差陽錯,但最先實現「垂拱而治」的竟是這座被姬重瀾以□□之蜜包裹的城池。
“東餘立說我不需要如何精通政事,只需要有識人之能,同時不被下屬陽奉陰違便可。”姬既望赤着腳踩在柔軟幹爽的沙灘之上,遠處蔚藍的大海在陽光下閃爍着粼粼波光,“這三十年重溟城是怎麽過的,以後便繼續怎麽過。就像你說的,我只需要多去族群中走走,聽聽百姓發出的聲音,這樣他們在拍桌子吵架時,我就能分辨對與錯。我壽數漫長,比他們強,只要我不被蒙蔽。即便有人忘記了初心,也不敢忽視懸于頭上的刀。”
宋從心微微颔首,重溟的确是一座十分特殊的城市。這裏的「君王」是統治者與信仰的聚合體。雖然姬重瀾的「寬仁」是為了掩蓋黑暗。但她直入人心正面那方的思想卻深深地影響了這座城市,以至于無論貴族還是平民都習慣了這種模糊階級統治的「寬仁平等」。
至少在重溟城,平民出身也可以做官,文才武藝出衆者便能得到擁護。反觀原本的統治者姬家,被一手遮天不願做傀儡的姬重瀾打壓了近百年,已經完全失去了世家的話語權與存在感。再加上渦流教這攤爛賬,就連新任城主繼位這麽重要的事情,海民們都直接越過了姬家一手辦。而以姬既望如今渡劫期的修為,只要他初心不改,識人善辨,保重溟城一個長治久安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畢竟姬既望這條「龍」不比尋常的國君,陰謀詭計在絕對的力量下都要低頭,而一個渡劫期修士決心聆聽百姓的聲音,哪個官員能蒙蔽得了他?
宋從心望向一望無垠的大海,看着如魚鱗般泛着細碎光芒的海面。萬裏無雲的天空與蔚藍的大海相連,海風拂動崖岸的松濤。她低頭,看見海潮如調皮的貓兒般團團湧來,輕柔地抱住他們的腳踝又不舍地退去,只潤了岸上細碎的砂礫。
雲天高渺,松濤忘潮,若說初來至此的大海讓人想到幽微莫測的姬重瀾,那如今的大海,便讓人想到姬既望。
“這次下深海的隊伍,一些人回來了,一些人沒有。因為是提前簽了生死狀的隊伍,所以立的是衣冠冢。呂叔……沒有回來,他也沒有家人和孩子,所以衣冠冢是城裏的織罟婆婆和我一起立的。然後還有,城裏正在商量着在海邊立一塊碑,為犧牲在海裏的海民留下一點什麽。”
“照城在風暴中遭遇的損毀正在重建,你們的人幫了我們很多,東餘立讓我向你們道一聲謝。母親留下的四大守則或許會進行一些變動和更改,但我們不準備完全否定那些過去。只是重溟城同樣也在反思,過于封閉或許會讓自己受困于另一種止步不前的境地。”
姬既望有一搭沒一搭地跟宋從心說着話,其中大多數都是東海歸墟後的安置問題以及後續處理,這都是他成為城主之後必須面對的問題。
“挺好的。”宋從心注意到,姬既望在提起城中的一些改革與變動時所用的稱謂是「我們」。雖然可能還有一些生澀,但姬既望的确已經開始被這個族群接納,同時自己也融入了這個集體:“我為你感到高興。”
宋從心與姬既望沿着海岸線慢慢地走着,他們看見海民的漁船重揚風帆。災難過後,人類這個族群以驚人的速度振作了起來。生活還要繼續,那些血與淚的過往并不會讓一個族群一蹶不振。即便再苦再難,烈火焚燒後的滿地瘡痍仍會長出新綠。
宋從心看着幾名蹦跶上漁船的仙家子弟,忍不住眉頭一跳:“他們看上去相處得不錯。”
“嗯。”姬既望道,“海民們本想舉辦一次祭典來感謝你們的相助。但那黑衣服的人說你們還要盡快回去彙報東海的境況,所以好意心領。佛門那邊也說重溟城百廢待興,沒必要耗費人力物力,而且此次災難有不少海民犧牲,并不值得慶賀。佛門說若是衆家有心,不妨取一豆家中的火種,晚間随他們一同于海邊放燈。他們要為犧牲于此的先烈以及上一代佛子祈福,海民們也可用油紙折疊成紙船,撫慰英靈,祈禱烈士安息。”
“海民們覺得這個提議甚好,現在各家都折了紙船,等着晚上。因為紙船不難做,所以聽說佛門要順道為佛子祈福,便詢問了那位佛子的尊號,每家每戶都多折上幾只,也算是盡了自己的心意了。”
宋從心眼角微微一抽,努力摁捺住自己對某知名不具的天魔之體的同情:“有心了。”
說完,兩人便再次陷入了沉默。
他們沿着海岸線慢慢地走,從午後走至了黃昏。盡管沒有過多的言語,氣氛卻也不會尴尬僵,只是脈脈的,一如那連綿不絕的濤聲。
“炸毀了你最喜歡的重溟城,我很抱歉。”不知過了多久,宋從心才再次開口,“雖然算不得補償,但這個給你。”
宋從心從粟米珠中取出一個木盒遞給姬既望,姬既望接過盒子看了看,問道:“我能打開看看嗎?”
宋從心點了點頭,姬既望便打開盒子,看見盒中的事物時,他神情微怔。
木盒中躺着一層泛着金光的琉璃苔藓,那是本該随着重溟城的崩毀而一同湮滅的琉璃金羽光。
“只要好好繁衍,終有一天,應當也能撐起萬頃重水,環繞起一個國度。”宋從心極目遠眺,看着海上遠去的風帆,“畢竟生命很頑強。我不認為一切都将止步于此,人族不會放棄探索深海的腳步。我相信重溟城會再次伫立于深海,你會在廢墟之上建立起屬于自己的城池。”
她說起「相信」時的語氣總是如此篤定。甚至比姬既望自己都更堅信那個未來。
“嗯。”姬既望捧着木盒,想要回應,喉嚨卻只擠出了沙啞的喑聲。
雖然相處的時間不算漫長,但兩人共同經歷了太多。以至于臨近分別之時,竟不知道該如何表現得從容。
“東海事畢,我們也該回去了。”
“嗯。”
宋從心說完,兩人便往回走了,他們在沿海的沙灘上留下了一條蜿蜒的足跡,回程的路同樣漫長,兩人從落西山走入茫茫夜色,夕陽将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
直到重溟城的燈塔亮起,直到海民們舉着燈盞來到海邊,他們三五成群,結伴同往。每個人的手中都捧着塗了某種防水紅漆的紙船,紙船中間放着一小截魚油凝成的燭,只待來到海邊,便将船上的蠟燭點亮。
出人意料的是,來到海邊的海民超乎尋常的多,漫長的海岸線上聚滿了人。或許正如佛門所說的那般,飽經傷痛的海民們不需要歡慶災難的離去,而是需要一個撫慰心靈的儀式。
他們用粗糙黝黑的手折好紙船,認真且虔誠地将蠟燭點亮。火光亮起之時,眼角亦是滾燙,布滿瘡痍的心髒也仿佛感受到了暖。
恰好今夜月明風清,恰好此時正是退潮。
海民們看着那小小的船只浮在水面上,承載着點點微弱的火光,它們随着潮水一點點地遠去,東倒西歪,好幾次都險些翻倒。海民們看得心驚膽顫,一會兒憂心燭火會被海浪撲滅,一會兒又擔心紙船傾斜歪倒。
他們的眼中映着自己放下的那點點燭光,看着紙船顫悠悠地飄遠,不知為何竟心裏一酸。
“喂!大哥和阿爹欸!你們若是看到這船,記得爬上去,拉緊風帆啊!”
一名約莫及笄之年的少女擡手掩在嘴邊,朝着大海發出吶喊。
海民們被這一聲喊叫喚回了心神,擡頭,卻見自己悠悠遠去的紙船并不孤單,連綿的海水已被無盡的火光照亮。
那乘風破浪,千帆遠去的景象,與他們揚帆起航的每一天是何其的相像?
“對耶!拉緊帆,搖起槳,使滿舵,上漁罟喽!”
眼淚奪眶而出,海民們啞着嗓音對着大海吶喊,就仿佛那些遠去的英靈只是乘着海風,再一次遠航。
【,明月照此心】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