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小童

小童

梁學士說道:“聽說書意姑娘自小生活在鄉下,不知琴棋書畫可知一二?”

他這意思明擺着就是看不上李書意,林威将軍怎麽會聽不出他話裏的意思,當下沉着臉道:“我府中的兒女,不似別家,打小我就沒打算教過她們什麽女子所學的東西,本想着讓她們學武,夫人硬是不要。”

梁學士笑了幾聲,“左右孩子們都還小,這事也急不得,日後再議也是無妨。”

梁承福在後邊快急死了,瘋狂給父親使眼色,梁學士直接無視,和林威将軍寒暄了幾句便走了,任憑梁承福一步三回頭。

好好的求親如今卻變成了這副摸樣,将軍府的三個女兒像是案板上的肉,任人挑選,林威将軍沒了剛才的欣喜,越想越氣,他心道,就算我三個女兒都如大姑娘一般不嫁人,我也養的起,定不會嫁給魏國公府和梁學士府上。

雲思雲淩還有李書意,坐在一旁不敢說話,不一會兒,那平惠兒進來了,她今日穿了一身嫩粉色衣衫,顯得整個人都嬌媚無限。

“這是怎的了,一個個愁眉苦臉。”她坐到林威将軍身旁,給他捋捋胸口。

林威将軍卻只是嘆氣,又反握住她的手。

等李書意回了院子,已是晚上,那邊黃三叔傳信來說,小童找到了,有十幾個,都是貧苦人家的孩子,他當是李書意要栽培新一批的玄衛,淨是挑了些筋骨強壯的。

第二日,李書意用過早膳,便去了翰明玉坊,今天拍賣定在巳時,外面吵吵嚷嚷,後院裏卻異常安靜,像是與前面隔絕了一般。

她坐在鐘叔以前坐過的地方,品着茶,腦子不自覺回憶起那天的場景,心中一陣酸澀。

黃三叔帶了那些個小童過來,站了一排,一共十三個,按高低排着,他們都穿的是褴褛衣衫,衣不蔽體,個子都不錯,就是瘦弱了些。

李書意掃過這些孩子,孩子們都低着頭不敢看她,冷冽的寒風卷過,他們抱着胳膊站着,卻不哆嗦,看起來是強忍着。

“三叔,給他們洗洗澡,吃飽飯,換些幹淨的衣裳。”

黃三叔聽罷,帶着小童們都下去了,李書意又去看了萬生,他還是那樣沉睡,眼眸平靜,要不是尚有呼吸,真是如屍體一般了。

Advertisement

申時一刻,李書意在屋子裏寫字,黃三叔又帶了那些童子過來。

果然是人靠衣裝,穿着棉衣的童子們看起來臉色紅潤了不少,也精神了些,是三個人齊齊下跪,給李書意磕了個頭。

李書意:“三叔,你看看,哪個像道士的兒子?”

黃三叔走近,挨個仔細打量着,心底反複斟酌片刻,道:“這三個。”

被點名的三個孩子上前了一步,李書意擡起頭,問道:“誰想出家?”

三個孩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說話,這些孩子們最小的也有八九歲了,都知道出家是什麽意思,就是剃了頭發當和尚呗,誰也不願意當和尚。

李書意見他們不說話,又說道:“願意去的,能吃苦的,你的父母我來贍養,一月十兩銀子,有什麽弟弟妹妹,也都一并管了。”

三個孩子中,那兩個年紀較大的,低着頭微微退後了點,只有那個個子矮小,看起來有個十歲的孩子,緩緩擡起頭,眼神堅毅,像是做了什麽重大的決定,低聲開口道:“我......我願意去。”

“好,三叔把其他人帶下去。”

黃三叔聞言,帶了剩餘的孩子走了,只留下那個說願意出家的小孩。

“你是心甘情願還是?”李書意感到自己這句話有些多餘了,不過還是想知道答案。

屋子裏就剩他們二人,那小孩漸漸放下了戒備,不過也沒回話,只是低着頭看着地磚。

李書意接着說道:“這一去山上,估計好幾年見不得父母,山上日子艱苦,你得挑水,撿柴,要是做的不好,還要被師父罵,這些你都.......”

不等李書意說完,小孩就問道:“你說一月給我父母十兩銀子,可是當真?”

“做不得假。”

“那我必須月月收到我父母傳的話,我才信,只要你給,我就待在山上,你讓我做什麽都成,那些活我也經常做,只是....只是你不能騙我。”他越說到後邊,聲音越低,似乎是怕李書意生氣。

李書意寫完最後一個字,站起身活動了下手臂,走到他跟前,捏了下他的臉道:“我不騙小孩。”

他一着急,脫口而出:“我才不是小孩,你也沒見得多大。”

李書意笑了笑,确實,自己也不比他大了多少。

“那這樣,這一百兩銀票先給你如何?你拿回去給你父母,這下你就放心了吧。”李書意從桌上拿了一張百兩銀票,牽起他的手,放在他手心。

小孩的手微微有些發抖,這輩子他都沒見過這麽多銀子,這些錢別說買他,就是連他大伯二伯家都買下來也夠了。

他的眼淚止不住地落下,滴在銀票上,他慌忙拿袖子擦了擦,擡頭問道:“你不反悔?”

李書意點點頭,“不反悔。”

“好!”小孩開心一笑,把銀票小心翼翼的疊了幾折,放進胸口,拍了拍。

“那你今晚回去和爹娘說一下告個別,明天早上,我在這等你。”

那小孩嗯了一聲,就跑了出去,正撞上要進來的黃三叔。

“嗳,姑娘,這小孩不行嗎?不行我再去找,只不過....”

李書意說道:“三叔,你先着人送他出去,派人看着點。”

黃三叔又扭頭走了,好一會而才掀了簾子進來,李書意又拿着書在看。

“姑娘,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李書意:“三叔有話就說,咱們之間,還有什麽不能說的。”

黃三叔猶豫良久,說道:“姑娘是否是想用這個小孩,冒充道士的兒子?或者孫子?以換取解藥?”

李書意沒擡頭,依舊盯着書,說道:“三叔猜對了一半。”

“我是想讓這個孩子做他的徒弟,他收了這徒弟,便得給我解藥。”

黃三叔問:“那如果他徒弟要了,卻不肯給我們解藥,又當如何?”

李書意把書放下,“這個我倒是沒想過,三叔有何高見?”

黃三叔沒說話,摸着胡子思索着,等李書意的書都看了一大半,他才悠悠開口:“倘若那道士如此不近人情,咱們便把他殺了,搜他的道觀。”

李書意等了半天,聽到這麽一句話,不禁笑出聲。

直至深夜,李書意都在翰明玉坊沒回去,她坐在萬生榻前發呆,突然,萬生的眼皮動了一下,她以為自己看錯了,仔細瞧着,果然,他的眼皮又動了下,李書意歡喜叫道:“萬生,萬生,你快醒醒,你快醒醒啊。”

她一連叫了好久,都不見萬生有其他反應,她嘆了口氣,從密道回了将軍府。

這時煙秋他們已經睡下,窗外安靜平和,李書意絲毫沒有困意,推開窗子,一股冷風竄進,她的身子抖了抖,忙拿了件披風披上,不經意間,看見桌子上不知何時落了一封信。

李書意拆開信一看,是魏涼給她的,信上約她去鳳山游玩。

鳳山,那不是青玉道人的道觀所在之地嗎?魏涼怎麽會知道自己要去那裏,估計他也明白,除了去找那道人,再沒法子救萬生了。

次日清晨,黃三叔帶了小孩過來,李書意這時才知道這小孩的名字,居志。

居志看起來心情不錯,乖乖上了馬車,他手裏似乎還拿着些東西。

鳳山說遠倒也不遠,只走了不到一個時辰便到了,山腳下零落着幾乎人家,四周都是田地,莊稼人勤快得很,一大早便在忙活。

沿着山路走了會,路變得窄小,馬車過不去,李書意到了臺階跟前下了車,牽着小孩的手拾級而上。

走了約莫一炷香的功夫,便瞧見上邊有塊空地,空地上蓋了幾間大房,牌匾寫了三個字,玉真觀。

李書意走上來,才看見一旁放着兩匹駿馬,看那馬鞍,乘馬之人定是非富即貴。

到了門前,李書意正欲敲門,那門卻吱呀一聲開了,魏涼帶着徐英,同一個灰袍子老道走了出來。

那道人滿頭白發,胡須沒幾根,臉上消瘦,雙眼有神,他上前向李書意微微欠身。

李書意:“皇城司李書意見過道長。”

那道長臉色一沉,說道:“想必姑娘聽過貧道說過的話,凡是皇城司的人,一律不見。”

他說完就要關門,魏涼伸手按住木門,老道用力推了幾下,木門紋絲不動。

他沒好氣地說道:“說不見就不見,我管你是什麽人,皇上王爺也罷,平民百姓也好,想殺我,随時恭候。”

李書意正要說話,居志卻搶着開口道:“爺爺,你有什麽仇怨那是以前的事,和我們又沒什麽幹系,幹甚麽我們一來就把我門趕出去了。”

青玉道長這時才注意到李書意身旁的孩子,他眼睛頓時一熱,這孩子與他兒小時候極其相似,只是神色略微不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