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章
第 39 章
39
阿柿才不在乎他有沒有覺得桂花難聞。
她要的, 只是他每每走到桂花樹下,或者聞到薄荷葉香,又或者聽到金鈴響動, 都會下意識地想起她。
氣味和聲音,很容易在不知不覺間于一個人心裏烙下痕跡。
對陸小郎君這個心中從不留戀外物的人來說,這或許并不容易,但一旦成功了,就會比對任何人都更加有用。
小娘子這樣想着,忽然, 林中驟起大風, 在枝頭上開得挨挨擠擠的金黃桂花頓時揚灑下了數片,險些蒙住了阿柿的眼睛。
而随着金桂一同刮過來的, 除了不遠處的一聲模糊的驚呼,還有許多張寫滿了墨字的紙張。
其中的幾張直接被大風拍在了阿柿的身上, 簡直如同被漿糊黏住一般,扯都扯不掉, 直到大風熄下,它們才輕輕脫落、飄到了地上。
阿柿拍了拍頭上的金桂, 彎腰将紙張張拾起。
但剛在看到一張紙下蓋着的東西時,她的指尖短暫地頓了頓。
這時,不遠處, 就在桂花樹林對面的另一道小徑上,人聲也傳了過來。
女童的聲音亮堂堂:“……這怪風, 偏這時候來!小羊你在這等着, 我去那邊撿。”
“阿姊不用!我自己來撿……”
男童的聲音先是着急, 随後又漸漸落成小小的呢喃,“阿姊你的包袱很沉, 先回去放下才好,是我不慎弄破了包袱,該由我自己去撿……”
“好吧……”
Advertisement
聽弟弟這樣說,女童也只好一步三回頭地不放心先走了。
弄清了這些紙的主人,聽到後面陸小郎君的腳步,阿柿将腳尖前的那塊布片拾起,借着手中一小沓紙張的遮掩,悄無聲息地将它藏進袖中。
随後,她轉過身,拿着紙沓向少年招手,聲音雖然壓得很小,但興奮卻溢于言表,連腳尖都踮了起來。
“是小羊!”
她指着棵棵金桂樹後的那條小徑,“陸小郎君,小羊在那邊!”
她頭頂釵首的一只鹦鹉身上別了片金桂。
少年想到她剛剛因讨厭桂花味道而神情萎靡的樣子,擔心她又要撲到他跟前嗅來嗅去,便不自覺想擡起手,幫她将那片金桂摘掉。
但指尖一動,他才察覺,他的指尖還捏着方才的薄荷葉子。
幾乎是瞬間,向來守靜自持的小郎君就意識到了自己的不對勁。
為什麽會這樣自然地想要親手為她摘掉桂花?
如果想要避免她因聞到桂花味道而不适,明明,只需要将這件事告訴她。
被不知名的情緒裹挾,小郎君許久沒有動。
直到小娘子滿臉疑惑地又要湊近,他才水波不興地把她釵上有金桂的事告訴了她。
小娘子果然馬上就動了起來。
看着她搖頭晃腦卻怎麽都晃不掉桂花的着急樣子,少年還是沒有動。
他垂下眸子,靜靜地聽着釵頭那群水精鹦鹉相互碰撞的清脆叮叮當當。
須臾,忙活到鼻尖都皺起來的小娘子看着陸雲門那張漂亮至極卻無動于衷的臉,臉頰一鼓,喊着“陸小郎君”就把腦袋送到了他的面前:“它還在嗎?”
“還在。”陸雲門看了看,如實答道。
“我找不到!”
她理直氣壯。
“你幫我摘掉吧。”
少年烏羽般的濃長眼睫又垂了下去:“這不合禮。”
“禮法是平日無事時才守的,我現在可是萬分危急的時刻,要是不趕緊把花弄掉,就會頭暈眼花……”
眼看睜大着圓亮眼睛的小娘子又要不講道理地扯上他的蹀躞帶子時,玉容少年瞳眸一轉,“李逢羊要過來了。”
陸小郎君從不說謊話。
男童順着被大風刮跑的物件一路撿,很快就朝向了桂花林這邊,一擡首便會看到樹後的兩人,的确是馬上就要過來了。
阿柿一看,立馬就不再糾結別的了。
她噔噔蹬跑到了少年的身後側,半躲半藏地抓住他襕袍袖邊的鳥獸繡紋,仰臉朝他央求:“這會兒的小羊還沒有見過我,我若是主動前去招呼,那就太唐突了。你把我介紹給他,好不好?”
此時,将東西盡量攢進包袱裏的男童也看到了陸雲門。
他連忙起身,急促卻并不冒失地跑動過來,叉手向兄長拜見行禮。
但因他懷中還緊揣着包袱,認真的動作便顯得頗為笨拙。
見白鶴般少年的身後、有個陌生的鮮亮小娘子在看向自己的包袱,李逢羊又連忙用小小的手掌攥住包袱的裂口,難為情地解釋:“包袱不小心刮到了樹枝,撕開了。”
在同男童對上視線的瞬間,小娘子的嘴角就揚了起來。
可她剛呼出一聲“小”,就意識到不對一般,硬是把想要喊的“小羊!”咽了回去,鄭重地以一聲“李小郎君”同他見了禮。
接着,她就滿面期待地盈盈望向了陸雲門,等着被他介紹給李逢羊。
但已經猜到陸雲門只會用“故友的親人”來介紹她的阿柿,并沒有花多少心思去聽他說話。
自從李逢羊獨自被留在小徑中起,她留意的便全是這個也許會令她露出馬腳的七歲男童了。
他的神情,他的衣物,他的包袱,他的指尖,還有……他掉落的東西,一切都被她盡收眼底。
幾乎是頃刻間,一個猜測便在極擅揣摩人心的阿柿腦中成型。
“我們邊走邊說吧。拿着這樣多的重東西呢。”
阿柿看着快要攥不住包袱裂口的男童,主動出了聲,還跑了幾步,将小羊沒來得及撿起的最後幾本書冊拾到了懷裏。
男童要拿回書,阿柿卻并不還給他。
她笑着露出小虎牙,可愛又友善:“幾本書而已,我手空着,就幫你拿回去吧。”
在剛回到家中時,李逢羊就從阿娘的口中聽到了阿柿小娘子這個名字,知道了她失去親人的事。
這會兒,看着她好心的樣子,又看看站在她旁邊、值得信任的陸雲門,的确空不出手了的男童嗫嚅了兩聲,還是向阿柿道謝同意了。
路上,小羊主動慢條斯理地向陸雲門請教了幾次學問。
對陸小郎君答的每一字每一句,他都記得十分用心,反複揣摩,看得出對這位麒麟少年的學識相當尊崇。
而阿柿則在一次湊到秋海棠叢幫花拍掉害蟲後,便驟然地安靜了下來,許久都沒再出動靜。
走路也變成了扭捏的躞蹀小步,連腳踝上鈴铛聲都小了許多,令少年不禁幾次回首,看他有沒有把人弄丢。
直到走進三人走進小羊住的小獨院、眼看小羊就要與他們拜別時,阿柿才突然前沖幾步,将小羊拉到了一旁。
小娘子不自然地夾緊着左臂,極快又極小聲的向男童求助:“我方才冒失,被花刺扯壞了帔子,只能遮醜地夾在腋下。能不能借你的針線補救一番?”
男童聽到在聽到“針線”的瞬間,眼睛忽地睜大了。
他吃驚:“你怎麽知道……”
“之後再跟你解釋。”
小娘子羞臊地咬了咬嘴唇。
“請先幫幫我,我不想讓陸小郎君看到我丢人的樣子。”
她看出來了,男童性情溫吞,想事情、學東西、做決定都很慢。
因此,只要将他帶到一個無法猶豫的境地中,讓他看到她有多急迫、多無助,本性善良的他就很難說出拒絕的話。
果然,拿不定主意的小羊只能說了“好”。
男童話音剛落,阿柿登時就轉過頭,盯住幾步外正望着這裏的白玉少年:“陸小郎君!我要跟小羊進屋一會兒,你在外面等着。”
“至于為什麽,”小娘子跟李逢羊對視了一下,揚聲,“是秘密,對不對?”
男童看着她的一臉急切求助,對陸雲門點了一下頭:“是的……”
有了李逢羊的話,陸雲門便真的不好進門了。
獨自被留在院中的少年,看着親手合上屋門的小羊,手指不自覺又碾了碾指尖的薄荷葉子。
而屋子裏,男童看了看阿柿,放開了他緊攥着的包袱,露出了裏面一個磕壞了角的針線匣子。
他在包袱裂開後不想讓姐姐幫忙、又一路上将包袱使勁捏着,都是為了把它藏起來。
他以為自己做得足夠好了,可沒想到,居然被只見過一次面的人說了出來。
忐忑又不安着,小羊将針線匣子遞給阿柿。
阿柿卻搖了搖頭,反把她身上的帔子放到小羊跟前:“我不會針線。”
說完,她又從袖子裏,将她悄悄藏起的那張刺繡布片取了出來,還給男童。
小娘子輕松地笑着告訴他:“是被風刮到我腳下的。我想你也許不希望在沒繡完之前被別人看到,所以立馬就藏起來啦。”
男童看到那張他沒能找到的布片,一瞬間,整個人如釋重負。
随後,他才發現,他那十根小小的、有着許多被針紮傷痕跡的手指,竟都有些脫力地擡不起來了。
阿柿也不戳破他。
她只是看着那張繡布:“紫羽翹尾,是水鳥溪鴨?”
男童沒有回答。
“小羊,這繡得可真好。”阿柿指着帕子上一處纭裥繡的針法,篤定贊許,語氣驚嘆,“這裏是怎麽繡出來的?色彩過渡得這樣巧妙!”
見對方似乎是在真心地在贊嘆,年幼少經事的男童遲疑了片刻,出聲說了話:“你不嘲笑我嗎?”
“為什麽?”
阿柿一臉的想不通。
“我刺繡不通,這繡樣在我看來完美極了,一丁點的缺點都看不出來,要拿什麽嘲笑呀?”
男童震驚于她的反應。
“我繡……這種東西……”
他想向她說清楚,可這憋在心中、羞于坦誠的話剛出口半句,他便眼眶泛紅,喉間哽咽,不再能出聲。
“我羨慕還來不及呢。”
阿柿像是沒聽到他的話,看着那張繡布,繼續說她的話:“硬要說的話,我其實是有一點嫉妒。”
她不好意思般地笑了笑。
“你這麽小,就可以繡出這麽精致漂亮的紋樣了,我比你多活了那麽多年,卻遠遠做不到……”
露着小虎牙的小娘子說着擡起了頭,随後,她似乎才發現男童已經要哭了,整個人都怔愣了一下。
“可是……”
男童強忍着眼淚,看着那張臨近繡完的溪鴨繡圖,“我……本不該做這個……”
阿柿認真地看了一會兒男童,才閑聊般地向他開口:“小羊,你知道嗎?今天夜宴,陸小郎君會親手脍魚,做下人才會做的庖廚事。”
男童擡起眼睛,慢慢冉冉地糾正她:“脍魚是風雅事,許多君子都會脍魚。”
小娘子笑了。
“脍魚不過是更精細的切生魚罷了,說到底,仍舊是庖廚事,是世人眼中的下等事。甚至在本朝以前,食生魚,便同如今嶺南食生豬、生羊一樣,都是粗鄙野蠻的習性,直到近百年,食魚脍之風才大作,脍魚才成了你口中的風雅事。”
“提問!”
突然,她盯住正在專注聽她講話的男童。
“為什麽突突然地,大家會開始蜂擁而學、以擅脍魚為榮呢?”
男童答不上來。
“因為宮廷喜歡。因為聖人贊譽。因為有人因其脍魚的本領得到了貴人的褒獎、得到了出人頭地的機會。”
小娘子一連串地給了他答案。
随後,她舒展地伸開了她跽坐着的腿,沖着發愣的男童笑道:“所以啊,小羊你瞧,這天底下,哪有什麽本該、本不該。”
說完,她頓了頓,摸摸自己癟着的肚子,忽地又把那兩顆小虎牙露了出來。
“小羊,你有吃的嗎?”
她盯着他的包袱。
“我從出門抓魚開始,就一直沒吃東西,剛才說到魚脍,一下子就餓起來了。”
男童在她殷殷的注視下,把包袱裏沒吃完的大半袋幹葡萄粒給了她。
小娘子一拿到,馬上就歡快地吃了起來。
而李逢羊,雖然他還沒有将她說的那些話消化完,但此時,他的手指卻能穩穩拿住針線了。
在小娘子鼓着腮幫一把把嚼動着幹葡萄粒時,男童也在她帔子的撕裂處,一針針繡補了一只金蟬。
他低着頭,眼睛乃至整個世界裏,只有那只一點點成型的蟬。
那種完全沉浸其中的神态,只有人真心喜歡一件事情時才會流露出來。
阿柿垂眸,注視着他。
住去郡中的學堂,大家吃住一樣,帶不去多少東西。他能随手用來刺繡的布,恐怕寥寥無幾。
因此,衣衫的邊緣和包袱上,都有曾經穿針引線又被拆掉的洞隙。
包袱裂口的附近,針洞密密的,像是被反複穿線過,也許正是如此,才會被樹枝一刮就輕易地撕裂開來。
真的好蠢啊。
他還想要藏呢。
李國老和窦大娘肯定早就知道了。
“我吃完啦。”
在繡着蟬目的最後一針穿出時,小娘子極為恰好地出了聲。
她雙手接過綠帔子,一臉喜歡地在那只金蟬上輕輕碰着,連穿上時的動作都變得小心翼翼,像是生怕弄壞了。
“我剛想起來,我原本是要同陸小郎君去摘橙子的。既然要吃魚脍,怎麽能沒有細縷金橙拌之呢?”
她雀躍地看向小羊,“要不要同我們一起去?”
此時的阿柿已經很有把握,她不會被小羊拒絕了。
果然,男童雖有些猶豫,但卻說不出拒絕的話,不僅跟着阿柿一同出了門,還背上了阿柿卸下來、怕會刮壞了綠帔子的小竹筐。
可他們剛一走出到院子,就在那兒看到了除了陸小郎君外的另一個人。
“您要帶我弟弟去哪?”
雙生子中的姐姐李迎未看起來不茍言笑。
她看了看弟弟背後的小竹筐,接着便轉頭望向阿柿,一臉嚴肅道,“他剛從郡中回來,舟車勞頓,該在屋子裏休息才好。”
“未未!”
一看到手腳纖長、比同胎弟弟高出大半個頭的李迎未,阿柿立馬丁零丁零地沖了過去,笑着同她招呼:“我想同小羊去後面的小山坡上摘點新鮮橙子,用作晚上蘸魚脍的金齑!”
她看着被她的熱情吓得微微後仰的小小娘子,眼睛裏的光更加亮了:“你也要一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