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葉秋白先生

第81章 葉秋白先生

Z區, 福利站。

今天要開展顧氏藥業捐獻神經營養劑的項目,Z區政府人員正在與顧氏藥業的項目負責經理對接。

很遺憾,這次慈善項目合作沒有顧氏那位重量級人物到場。

預備的新聞大通稿用不上,得更換成普通模板。

“我代表Z區人民感謝顧氏集團的捐贈, 能獲得這樣的幫助, 将會極大降低Z區腦死亡率。真的十分感謝你們。”

“您客氣了, 這是顧氏作為聯邦頂級醫療企業, 理應肩負的責任。”這位經理回答後,沒有多餘的客套,而是迅速進入流程:

“那麽接下來讓我們的醫療人員進場,正式開始吧。”

“好的。”

即便Z區政府人員有心多攀談幾句,也需要以正事為主,這麽多攝像頭盯着,聰明人懂得維持應有的體面。

很快, 一排穿着白色醫療服的人員按序進入Z區福利站, 臨時接管醫療系統。

在進入時, 他們需要刷ID卡确認身份。

“滴!”

“核驗通過,A級醫師, 歡迎您的到來。”

聯邦醫師考證分C、B、A、S四個級別, 水平依次上升,A級是行業內的精英。

在Z區, 政府只能配備C級醫師, 保障基礎醫療水平。現在,顧氏藥業帶來一整支A級醫師隊伍。

實在是太豪華了。

這時,走在隊伍最後一位醫師上前确認身份, 他的身形颀長,戴着醫療口罩看不清面容, 餘留一雙棱角分明的眼眸,比起其他醫師散發出來的溫和氣質,他給人的感覺有種過于專業的鋒銳感?

“滴!”

“核驗通過,S級醫師,歡迎您的到來。”

!!

原來是醫療專業大佬,難怪氣場這麽強勢。

圍觀的Z區政府人員齊齊驚呆,很難想象這只是一場顧氏常規捐贈項目,而不是什麽醫學指導交流會。

“顧氏藥業的醫師水平真是厲害。”有人出聲感慨。

“過獎了,神經營養劑研發是最新醫療技術,對醫師的要求也較為嚴格,所以帶來了專業團隊。”

顧氏經理面不改色地回答,并根據這句話,巧妙地延展下去:

“如果貴區醫療設施有空餘,我們還可以順便幫忙基礎體檢。畢竟,我們醫療人員來都來了,幫得上忙,也是我本次慈善項目的加分點。”

“有空的!我們三天前收到一批新的體檢醫療器械更換,我們這就去安排流程!”

Z區政府人員對此十分高興。

全員基礎體檢,當然也包括他們在內。不用預約就能免費得到高級醫師的診斷,這簡直就是大好事。

顧氏經理同樣很高興,笑容溫和:“預祝我們的合作圓滿順利。”

*

人走在路上。

葉秋白突然收到了政府發來的新通知,居民一年一次基礎體檢提前,由12月更改為明天開始,分階段預約體檢,地點還是福利站。

“主人,由于我們已經預約了神經營養劑注射,今天可以直接體檢。不用二次預約。”

圓圓的電子眼掃描比葉秋白的閱讀速度更快,立即捕捉到了重點。

葉秋白認同地點頭,“那還挺方便的。”

避免再次出門的麻煩。

今天街道上的人流明顯變多了,不像之前葉秋白散步時那麽空曠寂寥。

但像葉秋白用腳慢慢走的人依舊很少。

其他人要麽坐公共磁懸浮列車,要麽直接開最大推力的助走器,咻地穿行在高速人行道上。

沒錯,人行道也分慢速行走通道,和高速通道。

後者開助走器,那是需要戴頭盔防風減壓的速度,像極了21世紀的摩托車狂飙在機動車道。但是助走器只有三個腳底板那麽大,視覺效果更像起飛。

而葉秋白的滑輪板鞋開到最大速度,仍屬于慢速行走通道的範圍。

怪新奇的。

葉秋白一邊用腳走路,一邊在心底吐槽。

殊不知,在路人眼中,他更新奇。

大家都習慣了星網生活,一個意識傳送就能瞬移數據世界,回到現實世界,慢騰騰地用腳走路真是急死人。

時間不能浪費在無意義的行走上,各種高科技交通工具便應此産生。

踩着助走器飛馳街道的人一個個路過葉秋白的身邊,然後轉了個頭,回看路過時的驚鴻一瞥。

在滿是科技和金屬風格的街道,少年身形的人穿着古典風格的毛衣褲子,不急不緩地行走,日光絢爛地落在他的栗色頭發上,帶着初冬時節獨特的惬意與暖意。

仿佛能從他的身上,看到一整個優雅古典藍星的縮影。

可這是現實啊,怎麽會有人比星網虛拟形象還要有古典氣質?

而且是在Z區這樣的地方。

真的很難不被驚豔,帶走注意力。

*

道路的轉角。

“主人,您要開啓鞋子的智能滑輪模式嗎?”圓圓收到了葉秋白在ID卡設置的信號。

“是的。”

葉秋白面無表情地應聲,“我覺得,人有時候需要放棄一些不必要的矜持,好應對環境的變化。”

因為行走太慢被路人頻頻圍觀,這種事完全脫離了低調,變成另外一種高調。

拿下mvp大獎的聚光燈葉秋白不是沒體驗過,但那種氣氛不是現在這些格格不入的注視。

做一個合格的聯邦人。

他現在的新生活。

從适應智能輪滑鞋開始。

“好噢,我給主人調節到了二級速度,如果不合适,可以随時喊我更改。”

圓圓說這樣的時候,身體的金屬塊在挪動,它收起了自己的滑輪,圓形機械臂朝內折疊,竟然變成一顆小型貓貓球浮空起來。

“家政機器人圓圓,磁懸浮飛行模式啓動。”

“本次速度為智能滑輪鞋二級速度,目前電量充足,還能飛行四小時。”

“……原來你還有這樣的功能。”葉秋白驚奇。

以前出門散步的時候完全沒見過。

“是的,圓圓是小型家政機器人,密度不大,能配備智能磁懸浮飛行跟随模式。”

“圓圓的飛行最大速度不能超過慢速行走通道的限制。主人如果要使用助走器,需要把圓圓放在助走器前面的置物籃裏。”

“所以去哪都能帶着你對嗎?”

這和游戲裏的智能跟寵有什麽區別?

“政府機構、公共廁所、實驗室、醫療手術室、學校教學區等特殊區域不可以。但這些建築外面有專門的智能機器人保管箱,可以把圓圓寄放在裏面。”

“這樣。”

看來現實的秩序限制依舊存在,高科技也不能徹底打破虛拟與真實的厚壁。

圓圓還是家政機器人該有的模樣,沒有化身電子二次元。

和圓圓結束智能交流,開着輪滑模式行走的葉秋白,提前十分鐘趕到福利站。

他住的地方離福利站本來只有二十分鐘腳程,走路權當散步,沒想到因為助步器的速度碾壓,還是使用了代步工具。

福利站很大。

比起其他金屬高樓,它只有兩層,看起來比較扁平,沒有高度壓迫感,采用科技玻璃多于金屬材料,保證了光線通透度,看起來很舒服,不壓抑。

“圓圓,關掉鞋子的智能滑輪。”

總算是到地方了,葉秋白轉頭朝一旁的科技玻璃看去,試圖利用倒影悄悄整理儀容。

剛剛速度太快,頭發被風吹亂過。

難怪星網購物榜前十有發型定型科技噴霧,正好能用在這裏,回頭可以買一瓶。

葉秋白不知道是,福利站的科技玻璃是從內向外單向可視。因為外面屬于公共區域,裏面有私人辦公室,不便公開。

他站在這裏朝裏看,裏面的人也在朝外看。

雙方的目光未能交彙。

卻夠讓裏面的人一眼看清葉秋白的所有面貌,包括那雙毫無防備的淡藍色眼睛。

眼尾纖長,輪廓漂亮,注視着某個方向時,他的眼皮會稍稍擡高,顯得格外專注與溫柔。

尤其是當燦爛日光願為他的眼睛點綴,勾勒出細碎的眼神光,好似在引人沉淪。

*

裏面的S級醫師原本只是不經意的一瞥,卻忽然愣神在原地。

——真的太像了。

——這一雙眼睛。

“顧……顧醫師,請問您想要負責哪一片區域的醫療器械?”

就在這時,本次真正帶隊的醫師走過來,小心翼翼地出聲詢問。說完後,他掃了一眼這名顧醫師身上的S級醫師銘牌,補充一句:“最後那一塊區域會清淨一些。”

前面的區域人流量最大,就算有顧氏藥業頂尖智能醫療器械輔助,工作量也不小。

至于最後面的區域,在十九名A級醫師的高效率工作下,一定能守住防線,不會讓人過去打擾。

“當然第一片區。”

顧醫師掃了他一眼,宛如解釋般地發問,“還是你覺得我的能力需要去末尾?”

“當然沒有,您的能力完全适合第一片區!”

帶隊醫師立即否認,并下意識地順着他的話語補充。

“那就這樣安排。”

顧醫師擡腳朝第一片區走去。

徒留帶隊醫師在後小雞啄米地點頭。

兩人的身份似乎颠倒了,等顧醫師走後,和帶隊醫師關系不錯的人不由得好奇地小聲詢問,“組長,顧醫師是總部臨時派下來的支援人員,您之前的項目該不會在他手下辦事吧?”

“……”豈止是項目合作,這可是老板。

帶隊醫師表情複雜了一瞬,面對同事八卦的眼神,他正色道:

“都去工作,現在八卦什麽,上班時間到了,沒看到S級醫師都已經就位了嗎?”

*

葉秋白來得挺早。

離預約時間還有二十分鐘,福利站裏面大概還在進行準備工作,大家都在外面排隊。

排隊以預約時間為主,到場時間為輔。

他沒能用智能滑輪鞋跑過助走器,但勝在預約早!他仍然可以排在第一梯隊!

“醫療設施與人員已就緒,為了提高效率,避免等待。現在提前開啓醫療通道,請居民攜帶ID卡按序進入。”

沒過多久,電子合成音在衆人身前響起。

福利站的一面科技玻璃自動朝兩側移開,露出一條道路,供人通行。

好高級。

好多醫療器械和機器人,還有穿着醫療服,戴着口罩的醫師,衣着嚴謹。

圓圓已經被放到機器人保管箱去了,現在葉秋白獨自一人在排隊。

他有點緊張。

不止葉秋白緊張,其他Z區居民也緊張。

因為他們是第一批,還是注射神經營養劑這種珍貴營養藥物。

“天啊,我的電子眼鏡自動開了遠視聚焦,看到那位醫師的銘牌是S級,這是顧氏藥業自帶的醫師吧。”

“我也看到了,真的好厲害,旁邊都是A級,這是我們免費能體驗的待遇嗎?”

“我好緊張,注射神經營養劑不會有心率過高的限制吧……”

低語聲從葉秋白身後傳來。

組隊一起來的人有朋友可以讨論,葉秋白沒有,但他旁聽到了關鍵消息。

原來是顧氏藥業的醫師親自到場!

那能社交一下嗎……他也想借這個機會和顧氏的人搭上線,但……這種場合能社交的嗎?

葉秋白拿出ID卡,悄悄查詢了一下這個問題。

結果網絡給他優先推送了:聯邦小朋友去醫院打針時,要如何勇敢地與醫師說出自己身體不适的真實情況。

葉秋白:“……”

倒也不必這樣。

那看來是可以和醫師聊天的,場合沒有那麽嚴肅。

他得想個辦法社交。

就在葉秋白這麽想的時候,站在他前面的人朝前大步走去,隊伍輪到他站到了“下一位”的位置。

“請下一位居民進入醫療通道。”

電子提示音響起。

好快的速度,幾乎沒有多少等待時間,就輪到他了。

葉秋白走進醫療通道。

原來入口處是主通道,能夠通向二十個不同的區域,如果第一區域人滿,系統會優先給他指示第二區域,以此類推。

他現在應該去第二區域,第一區域有個紅色的忙碌指示燈。

“!”

在他的注視中,紅色的指示燈閃了一下變成綠燈,第一區域空閑。

時間好巧。

葉秋白眨了一下眼睛,遵循就近原則,他走進了第一區域。

這時候,一道智能機械臂将他攔下。

在注射之前,他需要再次刷ID卡驗證身份。

“滴!”刷卡!

葉秋白看到ID卡閃過一道光效。

明明是熟悉的感覺,卻讓他莫名有種不妙的預感。

“叮!”

“溫馨提示,尊敬的葉秋白先生,您的預約注射核驗成功!”

!!!

糟了,他出門忘了關ID卡的語音播報了!

響亮又大聲的電子音刷地響起,成功吸引到了在場所有人的注意。包括一些對聲音敏銳的智能醫療機器人,都投來了電子注視。

社死就在這一瞬間。

耳尖充血,葉秋白飛快地抽回自己的ID卡,欲蓋彌彰地将它收進毛衣口袋裏。

不對!他應該先把語音播報關掉再收起來,萬一下次出門又忘記怎麽辦?

“葉秋白先生,你的注射醫療器械位置在這裏。”

就在葉秋白懊惱的時候,一道嗓音落入他耳中,是真人聲音,音質略微低沉,又帶着天然的理所應當,比起提醒,更像是安排者在說話。

這種說話方式令葉秋白有種熟悉感。

還有,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錯覺,對方在喊他名字的時候,在姓與名之間,似乎稍微停頓了一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