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章
按照任務指示,顧茜茜下了轎子之後,就沿着通渠往前走,不時地停下來晃蕩一下。這條通渠的上游直接通向皇宮,讓顧茜茜第一時間就想到了有關楓葉傳情的故事來。
楓葉傳情,說的是北宋時期,有個宮女,宮闱寂寞,就在楓葉上寫了一首小詩,然後任由這片楓葉通過通渠流到了宮外,然後被一個進京趕考的讀書人撿到了,從而成就了一段佳話。
故事真假且不說,也不說這個時代的墨經不經得起河水的浸泡,反正這個故事曾經廣為流傳。而看到這條通渠,顧茜茜就想到了這個故事,也想到了北宋,然後就想到了那段著名的貍貓換太子的傳奇。
雖然歷史根本就不是那樣的,可是很多人都之信以為真,認為戲曲上演的貍貓換太子就是真實的歷史。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顧茜茜看到一個食盒,晃晃悠悠地順着水面飄來。
不,不會吧?!
心裏如此尖叫着,可是顧茜茜已經先一步沖了下去。
這段通渠是不深,才到顧茜茜這個殼子的大腿中間。那只食盒對于顧茜茜現在頂着的這種身量還沒有完全長開的半大孩子的殼子來說,還是有點吃力的。她幾乎是半拖半抱地把這只食盒拖到岸邊,在頭頂茂盛的迎春花下,借着身體的遮擋,顧茜茜打開了那只食盒。
果然,這只三層食盒的最底層,一個剛剛出身,比貓崽子大不了多少的小嬰兒就那麽躺在食盒的底部。
顧茜茜立刻想到了戲曲舞臺劇版裏面陳琳把剛出生的小皇子藏在了衣袖裏面帶出了皇宮一事。如果不是陳琳當機立斷,按照那段戲劇,就沒有後來的仁宗皇帝了。
而這個副本剛剛加載了《三俠五義》插件。也就是說,這個副本不是按照歷史走的,而是根據小說、戲劇之類的人們傳唱的故事走的。
顧茜茜心念一轉,當機立斷,學着那戲曲裏的段子,把這個小嬰兒也塞到了自己的衣袖裏面。
如今是暮春,雖然已經春暖花開,可是到了夜裏卻涼,因此顧茜茜身上還是夾的,并不是輕薄的夏衫。而且大魏朝的男子的常服樣式很多,有喜愛箭袖的,有廣袖的,可是大魏朝男子的朝服卻是廣袖。
也就是說,哪怕顧茜茜現在的殼子是林徽音這個十五歲的半大的男孩兒,他的衣袖也足夠藏下一個剛出生的比小貓崽子大不了多少的小嬰兒。
顧茜茜把嬰兒藏好,又把盒子裏面的點心調整了一下,讓三層都有了數量相當的點心,這才拎着食盒站了起來。
這裏腳才剛剛踏上臺階,就聽到有人在上面高喝一聲:“什麽人。”
Advertisement
顧茜茜連忙站住了。
只見一座看上去十分普通,可是無論是車子裏的帳幔還是車子外面挂着的墜飾都低調又奢華的雙駕馬車停在街道上,幾個衛士發現自己之後,立刻順着臺階下來,把他團團圍住了。
為首的衛士認得顧茜茜,他沖着顧茜茜一抱拳,道:“末将見過林學士。”
聽見首領叫破對方的身份,那幾個衛士立刻刀劍入鞘,不過依舊把顧茜茜團團圍住。
顧茜茜迅速進入林徽音的狀态。
“啊,這位将軍看着眼生,不知道是……”
“抱歉,林學士,”那将軍出示了自己的金吾衛校尉腰牌,道:“末将職責所在,還請學士大人配合。學士大人為何于此時此刻出現在此處。”
“啊,抱歉,本官今日應邀去了外祖家,聽聞外祖家的表姐已經進宮數載,說是做了皇後娘娘身邊的女史,卻也不知道表姐到底如何。可巧回來的路上途徑此處,看到這通渠之時,便想起了前朝楓葉傳書的舊事,不覺站了一會兒。偏偏這個時候通渠飄來一個食盒,因此跳下去撈了。失儀之處,還請将軍海涵。”
顧茜茜的袍子下半截還濕着,讓這幾個衛士連連搖頭,覺得這些文人的腦洞真大,也真會玩。
“如此,末将需要檢查這個食盒。”
“将軍請。”
雖然文官武将泾渭分明,可是能在宮裏做到不大不小的官兒,這個校尉也是消息靈通之輩,也知道眼前這位林學士眼下是萬歲跟前的紅人,而且對方這麽配合,直接就把食盒遞了過來,他也沒有什麽好說的。
檢查過食盒裏裏外外,甚至連點心都被切開,确認沒有夾層,沒有任何的書信之後,那校尉才道:“抱歉,林學士,這個食盒乃是宮中之物。末将需要收回。”
“啊?”
看着眼前這位大魏朝史上最年輕的待诏學士露出失望的神色,就是這個校尉的臉上也出現了些許抱歉之色。
不過規定就是規定。
雖然食盒是不值錢,但是丢了一個的話,宮裏就有人要人頭落地了。因為宮裏的太監宮女的命,比區區食盒更加不值錢。
就在此時,那馬車上有一個年輕女子道:“看起來,這個食盒對林學士很重要。若是林學士能夠為本宮分憂,本宮倒是不介意讓林學士保留這個食盒。”
這女子一開口,衆衛士都單膝跪地。
就是顧茜茜也只能低頭行禮:“見過公主殿下。臣在此拜謝公主殿下。”
“先別忙說謝。若是你不能為本宮分憂,本宮也定不輕饒。”
顧茜茜哪裏有拒絕的餘地?哪怕皇帝十分看重林徽音,君臣名分在那裏擺着,無論是太上皇的女兒還是皇帝的閨女,貴為一國公主,要給林徽音穿小鞋子,林徽音也只能受着。
顧茜茜,不,應該說,林徽音只得道:“但憑公主殿下吩咐。”
林徽音低着頭,因此他只能靠着聽覺來判斷。這位公主殿下竟然下了馬車!
他哪裏敢擡頭?
過了許久,只見一雙岐頭履翹起的岐頭出現在他的視線之中,然後他聽到這位公主殿下在他的後腦勺上方道:“林學士,你且擡起頭來。”
“臣不敢。”
“本宮命令你,擡起頭來。”
林徽音無法,只能擡起頭。
他看見的,是一位帶着厚重帷帽的宮裝女子。只見這個女子撩起了帷帽上垂下來的重重紗幔,露出了她那張坑坑窪窪、血肉模糊的臉。
林徽音,不,應該說,顧茜茜瞪大了眼睛。
她當然知道什麽是青春痘。只是她從來沒有見過這麽嚴重的青春痘!
一般人生青春痘,只會生那麽幾顆,可是這位公主殿下,她的青春痘擴散到了整張臉!因此,她的兩頰,從鼻翼到鬓角,一片血紅。而是鼻頭和額頭上,也是點點點的,密集恐懼症患者看見絕對受不了。
看見眼前這位年輕的學士的眼底只有驚詫而沒有厭惡,蜀國公主心中稍定。
她也是沒有辦法了。她本是當今皇帝的嫡女,本來應該在宮中享受榮華富貴才對,可是當今皇帝登基的那一年,她的臉上忽然冒出了一粒粒的小痘痘。
她當時也沒太在意,畢竟那個時候,她父親剛剛登基,她不想給父母添亂,因此只是用了脂粉做了掩飾。
可誰想到,她的運氣竟然那麽不好,原本只是那麽幾粒,如今已經擴散到了整張臉,鬼面公主之名傳遍了整個朝野。她也不得不終日戴着厚重的面紗。
當然,在她看來,這都是小事。真正的大事卻是她的皇祖父因此發話,不許她進宮!也就是說,她的那幾個異母妹妹能夠在宮裏住着,可是她作為當今皇帝的嫡長女,竟然只能在住在宮外!住在當年父親的潛邸裏。
這還不是最最讓她傷心的,真真讓她傷心的是,今日身懷六甲的李妃發動,竟然有人說她這個鬼面公主留在宮裏會沖撞了新生兒!然後她就被攆出了宮!
換了別的日子,蜀國公主在達到目的地之前,絕對不會踏出馬車。可是今天,她攔住了這位近來風頭正盛的少年學士。
其實,在踏出馬車的那一刻,蜀國公主就後悔了。
可是她也沒有辦法。因為宮裏已經為她的二妹徐國公主相看婚事,可是已經十七歲的她卻被整個宮廷遺忘。就連她母後身邊的人都暗示她,宮裏根本就沒有為她打算的意思,她的下半輩子很有可能是青燈古佛度此餘生。
如果林徽音的眼睛裏面有任何的厭惡、嫌棄之類的情緒,蜀國公主絕對會不客氣。作為皇後的女兒,就是在這裏叫人把林徽音打一頓又如何?只要不出人命,她一點事情都不會有。
她才是皇帝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