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章
史湘雲的話終于撥動了薛寶釵心底的那根弦,她忽然道:“林表哥六元及第,好不容易掙得如今,就這樣放手,未免可惜。”
薛寶釵是真的這麽想的。換了她,她絕對不會甘心放手自己辛苦掙來的權勢地位。
林徽音微笑道:“六元及第固然榮耀,卻也不過是我多年寒窗的肯定。過去了,自然就放下了。至于薛姑娘指的待诏學士一職,這次的風波還不夠?對于我來說,就是不在那個位置上,也能夠做我想做的事情。遠離了那些也好,也省了在不相幹的事情上白白浪費時間和精神。”
林徽音說的,自然是這次百官上本一事。
本來就是一句子不語鬼神就可以打發掉的事情,最後為什麽會變得那麽複雜?連內閣都被扯了進去,還不是因為争權奪勢四個字?本來這些國家資源,應該用在需要的地方,可是那些官員的精力都被廢後以及廢後之後的投注給吸引住了目光,哪裏還有心關心百姓?
對于林徽音來說,呆在內閣這樣的地方,日後少不了跟這種事情打交道。可對于他來說,既然這個副本是休閑模式,那麽,他何必辛辛苦苦地在朝堂上勾心鬥角?迎娶最頂級的白富美皇帝的嫡公主,休閑養老,過上琴棋書畫詩酒花的日子,才是這個副本的正确打開模式,不是嗎?
不過,林徽音的心情,賈寶玉肯定是無法了解的,只見他拍着手,笑道:“很是很是。表哥這樣的人,原不該做那國賊祿蠹的行當。”
林徽音道:“表弟說錯了。國賊,我是當不上的,可是這祿蠹,尚主之後,我才是祿蠹呢。領着國家的俸祿錢糧,就應該為萬歲分憂為百姓牟利,這是本分。可是尚主之後,我身上無事一身輕卻照舊領着俸祿錢糧,豈不是很對不起那些終日在土裏刨食還背負着沉重的賦稅的百姓?”
林徽音這麽說,賈寶玉立刻尴尬了。
他可從來不知道國賊祿蠹在林徽音口中竟然是這樣解釋的,可是看周圍人的眼色,顯然是更加贊同林徽音的說法。
就連賈母也道:“林哥兒,你說什麽呢。你怎麽是國賊祿蠹呢?那可是你用你的錦繡前程換來的啊。還有寶玉,那種孩子話,你以後就不要說了。不然,老太太就惱了。知道了嗎?”
賈寶玉乖乖地應了。
不過,對于從小被賈母萬般寵愛大的鳳凰蛋,賈寶玉還是第一次被賈母如此當衆數落,當即就垂下了腦袋。惹得王夫人心中暗暗嘆氣。
對于王夫人來說,林徽音是做了驸馬,還是成為宰輔,對她而言都沒差。因為林徽音做了宰輔,只要林黛玉跟賈寶玉的親事定下來了,有林徽音這麽個大舅哥護着,賈寶玉就是不走科舉,都能夠舒舒服服地過一輩子。而林徽音做了驸馬,就是皇帝的女婿,說不定還能夠照拂到宮裏的賈元春。
沒錯,王夫人對賈寶玉的婚事的标準就是這樣的:能夠照顧賈寶玉,還能夠讓賈元春跟着得到好處。
這才是王夫人現在考慮賈寶玉的婚事的基本原則。在她看來,林徽音做了皇後的女婿,皇後沒有自己的親生兒子,勢必要借腹生子,而自己的女兒賈元春現在是皇後身邊的女史,有了林徽音的這層關系,自己女兒升級的可能性會更大一點。日後賈元春生了皇子,還能夠借着這層關系讓賈元春母子倆得到皇後的保護,将來賈家的外孫登基,對賈家對林家都有好處。
Advertisement
也因為林徽音現在對賈家、對賈元春有好處,所以王夫人可不會在這個當兒把人給得罪了。至少在林黛玉嫁給賈寶玉之前,她不會這麽做。
王夫人道:“林哥兒,聽說大公主的脾氣不是很好。還不顧國法闖金銮殿。”
賈母立刻道:“老二家的,你說什麽呢?!公主闖金銮殿,本是為了皇後娘娘,乃是孝女所為。就是放到史書上,也是可圈可點的。就是性子急了些,可是當時的局勢所致,跟公主的性子有什麽關系。要我說,公主殿下什麽都好,就是這容貌上差了一點。”
沒辦法,鬼面公主這個名號實在是太有名了,民間百姓,多有不知道蜀國公主而只知道鬼面公主這個名頭的。
林徽音開沒有開口,賈寶玉已經先驚叫起來:“公主殿下的臉真的那麽可怕嗎?”
薛寶釵道:“應該很可怕吧。畢竟,被人暗算,中了砒|霜之毒,整張臉都潰爛了。”
但凡女子就沒有不愛惜自己的容貌的。對于薛寶釵這種女孩子來說,容貌是她找一門好親事的最重要的資本。一想到那胭脂水粉裏面有砒霜,有可能讓自己毀容,薛寶釵就不寒而栗。
她無比慶幸,自己當初走的是簡樸端莊的人設,公開的“不愛花兒粉兒”的,要不然,毀容的,便是她了。
而且就是住在榮國府裏,足不出戶也出不了,可是薛寶釵一樣知道,最近京師的胭脂水粉滞銷。因為大家都不敢用。
賈寶玉聽說,也長嘆一聲,道:“若是這個世界上有那種沒有問題的胭脂就好了。這樣,姐妹們就能夠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了。”
林徽音道:“為了追求瑩白之美,這才在胭脂裏面加入了朱砂作為配料。其實,挑選上等的燕脂花,蒸出膏子來,然後混以研細了的紫茉莉種子并适量的珍珠粉,也是極好的。若是在妝前用研細的珍珠粉打底,一樣能夠讓肌膚瑩白。還能消除紅腫。商家不用珍珠粉而用朱砂,原因也不過是因為朱砂制成的胭脂顏色鮮豔,外加便宜而已。”
在這個時代可沒有珍珠養殖,因此,這個時代的珍珠完全靠采珠人用命掙出來的,這價錢自然是極貴的。對比之下,朱砂就便宜很多,還容易得,商人自然更加樂意使用朱砂了。
想到這裏,林徽音就忍不住心想,也許他結婚之後,可以琢磨這個珍珠養殖的法子?
賈寶玉立刻大起知己之感:“表哥也喜歡擺弄胭脂?”
“不過是某部雜書裏面有記載。具體哪一本,一時半會兒倒是想不起來了。”
“啊?”
賈寶玉十分失望。
衆姐妹卻已經先笑了起來:“可不是,林哥哥是做正經事兒的人,這種雜書,看過就是了,不需要熟記。”
作者有話要說:
皇帝的女兒是公主,皇帝的姐妹是長公主,皇帝的姑母是大長公主。
至于漢武帝的女兒衛長公主,她的封號是衛長,爵位是公主,衛長的含義就是護衛長大,就是希望這個女兒能夠擔負起保護劉據的責任的意思。不是說她的封爵是長公主。如果硬要把句讀斷成“衛|長公主”的話,那麽這個封號應該是衛國長公主,而不是衛長公主。
當然,公主在待遇上與長公主等同甚至用長公主的儀仗,這是可以的,屬于皇帝給女兒作臉,也是得寵的标志。
漢武帝的時候,儒家剛剛上臺,所以某些禮俗不像後來那麽嚴格,也是了解衛長公主的時候必須考慮的一個因素。
另外,根據本人查到的資料,胭脂,這種化妝品跟來自西域的燕脂花有關。當然,也就叫成燕支的。這種花有紅藍兩色,大約是漢代的時候進入中原,因此用燕脂花做成的化妝品,就叫做燕脂。随着歲月和時代的變化,燕支變成了胭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