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章

發生在林家的事情,自然是瞞不過林如海的。對于賈家兄弟的對話,尤其是賈琮的表現,林如海只是微笑着道:“到底是個年輕人。”

在林如海看來,雖然賈琮十分聰明,也十分有主見,而且在大方向上也是正确的,但是,到底年輕了些,不過考慮到賈琮的年紀,今年才十三歲,倒是覺得賈琮能夠想到這些,已經十分不容易。

賈琮又不是賈琏,誰讓賈琮是林如海的入室弟子呢,林如海不好插手賈琏的事情,但是作為老師,他卻是能夠管教賈琮的。因此,沒多久,林如海就把賈琮叫去問了半天的話,然後,林如海身邊一個叫做紫鳶的丫頭,就歸了賈琮,替賈琮料理身邊的瑣事。

也有了這個紫鳶,賈琮自然也得了清靜。然後,下半年的時候,他參加了秋闱。按照林如海的想法,那就是賈琮的年紀實在是太小了,參加下一次的秋闱,把握更加大一點。要知道,這個世界上,就是有那種考官,覺得你年紀小了,應該再歷練歷練,故而讓你落榜。

但是賈琮覺得,就是因為年紀小,所以才要去試試。

不得不說,賈琮的運氣不是很好,因為他領到的是臭號+雨號,也就是說,他所在的考號,不但是茅廁邊上,還是漏的。好在他準備得充分,帶了雨布和錘子、釘子,自己動手,把頂給修了修,才不致于讓第二天的雨水污了考卷。

賈琮在考號裏面的表現,引起了學政的關注,也就是因為他的表現,使得學政歇了心思,即便賈琮的文章不投他的胃口,可是學政也沒有效仿先賢,因為賈琮的年幼就讓賈琮落榜。相反,給了賈琮一個十分公正的名次——亞元,鄉試第二的名次。

領了鹿鳴宴,從金陵回到揚州,賈琮才知道,林如海不好了。

明明是瘧疾,卻不知道那是庸醫誤診還是有人存心算計,總之,林如海的病,被當成了風寒來治理,林如海本來就在揚州巡鹽禦史的熬油一般熬了六七年時間,早就油盡燈枯,哪裏經受得起這樣的拖延?因此,林如海很快陷入了昏迷。

也就是不想耽誤了賈琮的考試,林如海才下死命令,不許別人去告知金陵正在參加考試的賈琮。

可以想象,賈琮高高興興地回到揚州,結果卻趕上了這樣的生離死別,哪裏受得住?

不過,也虧得這一次賈琏不糊塗了,林如海不好的事情,他不僅通知了賈家,還派人去了浙江,請了自己的舅舅出面,幫着料理。

為此,張家二老爺,張昭親自趕到了揚州。

有了張昭統籌大局,賈琏在外面張羅,賈琮作為林如海的入室弟子,為老師披麻戴孝舉靈摔盆,倒是讓林如海的喪事一點兒不錯地完成了。

當然,原著裏,賈琏來做,面子上也是十分好看的,可是有了張昭統籌,林如海的財産,那些祖産、那些田地,都交到了林氏一族的手裏,另外,還給了林氏一族五萬兩銀子作為族學的使費。

而這裏,林如海的私産、家庭財産,則按照國法,在室女繼承七成的律令,将其中的三成上交給了國家。

Advertisement

這裏面,不包括林如海回光返照之際,親口吩咐的其中三十五萬兩銀子的安排,十萬給賈琏,算是給賈琏的辛苦費;十五萬給賈琮,其中十萬給賈琮,另外五萬則是賈琮代替林黛玉保管的嫁妝;而林黛玉哪裏,也收着十萬兩的銀票。

也就是說,就是被帶進京的錢財都被賈家吞了,林黛玉和賈琮手裏的錢財,也能夠保證他們衣食無憂,甚至連給林黛玉另外置辦一份體面的嫁妝的錢也有了。

林如海還特別吩咐了,自己收藏的那些孤本書籍字畫,林黛玉和賈琮兩個平分,這些,都是請張昭做了見證、立了字據的,為的就是防止日後有人以此來攻擊賈琮。

回光返照之際,林如海慎重地把女兒托付給了自己唯一的弟子賈琮,帶着對女兒的不舍,合上了眼睛。

出殡、回返蘇州,入土。

這些事情足足耗費了三個月時間。當然,賈元春也在這期間封了鳳藻宮尚書,如果是原著裏,賈琏絕對會帶着賈琮林黛玉兩個緊趕慢趕地趕回京,那個時候,差不多是小年過後,衙門自然也跟着封了印了,那麽,林黛玉繼承的財産,甚至包括本應該上交國家的那筆稅,也許都進了賈家的庫房,再也出不來了。

可是現在呢?

有了親舅舅在後頭指點,賈琏會這麽蠢?

賈琮第一時間裝病,然後賈琏就拖,好歹拖過了元宵,這才進了京,而且在進京之前,已經派了人——林家的仆婦,不肯走的都跟了賈琮,正好用上——通知賈赦,由賈赦領着,第一時間,就把林如海的遺産稅約合一百萬兩銀子并林家歷代得的禦賜之物交到了國庫,并等戶部登記造冊出具了證明,然後才特特繞道琉璃廠,在信譽最好的當鋪(跟薛家完全沒有關系)裏面把林如海留下的那些貴重的孤本古籍并字畫當了三萬兩銀子。

這些孤本古籍字畫的價值自然遠遠不止這個數,之所以當這麽多銀子,一方面是為了堵賈母王夫人等人的嘴,另一方面,就是為讓當鋪幫忙保管這些字畫之意。

賈母對賈赦父子的行為大為不滿,自然,在賈母的上房內,長輩們吵成了一團,最後以賈赦一句:

“不如,老二,我們上金銮殿問問萬歲,我們家是應該先還國庫的虧空呢?還是先修這個省親別墅?”

那架勢,顯而易見,如果賈政敢說修建省親別墅更重要,那賈赦絕對會拖他上金銮殿。

賈政哪裏敢跟賈赦上金銮殿?

不過,賈赦也知道,自己的能耐有限。能夠讓家裏把虧空還了,已經是他的極限,至于剩下的,像林黛玉的財産被吞了一事,他是無能為力的,因為他拗不過賈母。雖然說,這些都在林如海的預料之中,但是他依舊十分慚愧,哪怕他保住了林家的那些孤本古籍字畫。

林黛玉的財産,就這樣,在賈家轉了一圈,一半進了國庫,替賈家,也就是榮國府還了虧空,另一半,則成了賈元春的那座省親別墅的建造款子。

賈赦十分愧疚,甚至不敢面對林黛玉,因此,他聽從了小兒子的建議,先給林黛玉立了女戶,拿了戶帖,然後用賈琮從林如海的手裏得到的人,和賈琮從林如海那裏得到的銀錢,為林黛玉置辦了好些田地。

賈琮甚至冒險,在雁門關附近置辦田地,種菜磨豆腐,往草原上賣,因此賺了很多錢。

作者有話要說:

就跟前面說的,林如海在揚州巡鹽禦史的位置上年入五十萬,六年就是三百萬。加上林家四代單傳的列侯,家私豐厚,林家歷代主母,差不多都是賈敏這種層次的帶着大筆陪嫁的貴女,所以,就是把田産交給林氏一族、把應交的交給國家,林黛玉最後能夠繼承到的也将近三百萬兩。

這也是為什麽原著裏賈琏會跟王熙鳳說,再發個三二百萬的財就好了。

當然,各朝各代,對于這個“遺産稅”,也就是絕戶人家,在室女能夠繼承的遺産的份額是不一樣的。有的王朝是一半,有的王朝是七成。這裏取七成,就是根據林如海在揚州巡鹽禦史這個位置上收入,以及賈琏跟王熙鳳說的三二百萬推測出來的。原著裏,賈家能夠推測得到的一筆三二百萬的收入,也只有林黛玉帶來的這份財産了。

這裏種菜磨豆腐發家,大家應該知道是晉商裏的哪一家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