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試香會大獲成功

第35章 試香會大獲成功

周元瑢心想, 既然方安世這麽矯情的人都覺得沒問題,那麽這一批花果露一定會獲得成功。

“不過,”方安世頓了頓, 道,“趙師傅, 我給了柑橘、菊花、木芙蓉三種原料,你做的這一種香, 到底是采自哪種原料,我怎麽聞不出來?”

“這是一種混合香,”周元瑢笑道, “我們聞到香味, 有緩急之分,有些香味刺激而短促, 有些香味濃郁而持久, 還有些香味, 初時未曾覺察,卻餘韻無窮。混合香就是用三種不同類型的香按照一定比例配在一起, 香的前調、中調、後調都是不同的香味。”

“原來如此, 這就和茶葉一樣啊,前中後味都不同。”方安世觸類旁通。

“沒錯。”周元瑢點點頭。

“沒想到趙師傅還懂得這個, 趙師傅,你以前一定是宮裏的禦匠吧?”方安世啧啧稱嘆。

“那倒沒有,我這個人不喜歡束縛。”周元瑢不想多說自己的經歷, 省得劇本沒編好,将來出什麽纰漏。

方安世感覺到周元瑢不想多談, 便也沒問, 只是對着那層席帽的時候, 感到又多了幾分神秘的意味。

下午,方安世的試香大會,果不其然,大獲成功。

受到邀請的文化人朋友們,本來剛剛被方安世晃過一次,有些不滿,這次聽說有新鮮玩意,才來的。

因此,一進門看見前兩日見到的那名戴着席帽的趙師傅坐在中間時,他們心裏是挺不滿的,不知道方安世怎麽回事,竟不弄他的茶水了,開始沉迷木工活兒。

待到一小瓶一小瓶的青瓷瓶呈上來時,大家還不明所以。

“這是什麽?新采摘的茶葉嗎?可這不是采茶的季節啊?”

“難道是花茶?”

“還是方老板又弄了什麽奇怪的水,叫我們品嘗?”

Advertisement

衆人猜測着,一個個盯着青瓷瓶看。

方安世得意道:“這是我委托趙師傅用新方法煉出的花果精粹,你們打開來看一看吧,只是不可以喝。”

大家面面相觑,不可以喝?不是品茶麽?

其中一名搖着折扇的年輕文士率先将青瓷小瓶拿在手中:“那我先來試試。”

他用指甲啓開上面的蠟封,向裏看去。

忽然間,一股撲鼻的濃香傳來,頓時令這年輕文士眼前一亮。

“這是什麽?柑橘?不對,比柑橘又甜一些!怎會如此濃郁?”

年輕文士打開青瓷小瓶後,香味不可抑制地飄散開來,近處的人先聞到,随後是離的遠的,很快,茶室內,彌漫着一種難以言說的絕妙香氣。

“不對,不是柑橘,我聞着這裏頭有菊花的清香。”

“那這就是混合了菊花的柑橘水?”

“還有還有,你們仔細聞啊,有一種木芙蓉特有的淡雅香味。”

一名戴着黑羊皮小帽的老儒閉着眼睛,沉浸在青瓷小瓶中溢出的香氣中,似乎已經醉在了花香裏。

“吳老先生,吳老先生?”有人輕推那老儒,“您怎麽了?累了嗎?”

“不,你聞啊,這花香,讓我想到我貶官蜀中那會,府衙院子裏,就種着幾株高大的木芙蓉,紅得熱烈,卻沒什麽香氣,只有走近的時候,才能聞到一點淡淡的甜。”

衆人被這吳老先生的形容吸引住了,一個個臉上露出神往之色。

見衆人陶醉,對花果露的香氣反應良好,方安世不由得向周元瑢遞出一個躍躍欲試的眼神。

雖然,回應方安世的只有一片席帽邊緣。

第一次試香結果這麽好,給了方安世足夠的信心,去開展一次大規模的名士品香會,他一定要發動自己的人脈影響力,把都城中的名士都召集起來,讓這花露香以最大的聲勢推向市場。

方安世在盤算着自己的生意經,周元瑢卻在關心着衆人的好感度。

只是陶醉于花果香還不行,他們還必須對他産生更多興趣。

周元瑢清了清嗓子,說道:“大家對這一味‘采菊東籬下’感覺如何?”

衆人一驚,原來這香還有名字,叫采菊東籬下?好清麗絕俗的名字!

周元瑢接着解釋道,這花露是配了幾種香味,調香的理論是什麽,先聲奪人的柑橘香是如何與另外兩味淡雅香融合在一起的。

最重要的是,這香露是由他親手設計制作的花露蒸餾器蒸餾而成,這這花露蒸餾器,僅此一家,別無分號。

衆人在聽着周元瑢說話的過程中,紛紛擡頭看他,頭一次對席帽後的人産生了探究之心。

趙師傅,只是一個做木工活的木匠嗎?

不,當然不是,他還是一個懂得詩詞,懂得生活情調的風雅人。

當粗陋的木工活與風雅的生活情調結合在一起,頓時形成一種罕有的氣質,環繞在這位趙師傅周圍。

“趙師傅,你這花露蒸餾器怎麽賣?”

“我也想在家中置辦一件,自己取香,自己制作花露,該是多麽風雅之事。”

“不錯!能自己動手,自然要比買現成的有趣。”

衆人立刻圍上了周元瑢,想和他進行一些金錢交易。

不過,周元瑢卻并不希望他們的關系僅僅停留在金錢層面。

“我只是喜歡制作一些新巧玩意兒,至于怎麽銷售,還得看方老板怎麽安排,我對此并不關心。”周元瑢高冷地說道。

衆人頓時感覺到一股無形的氣場在這位趙師傅身邊形成。

不愧是能夠發明出花露蒸餾器的人才!根本沒有世俗的欲望!

“趙師傅說得是,是我們唐突了。”那名吳姓老儒清了清嗓子,将自己的名帖遞上,“趙師傅,我是吳江雪,如今在明德書院挂職任教,聽說趙師傅家中有個小孩,尚未入學,若是有任何幫得上忙的地方,請趙師傅直接來明德書院報我的名字。”

吳江雪這名字在京城文化圈也是占有一席之地的,明德書院裏,許多官宦子弟都在聽吳江雪的課,因而,吳江雪雖然是前朝舊臣,不在新朝擔任職務,說話卻還是很有影響力的。

周元瑢接過吳老爺子的名帖,也拿出自己新制的名帖,與吳老爺子交換。

他的名帖上寫着他新租的小院的地址,如今,那小院被他收拾一番,也是可以見人會客了,他要逐漸把工作重心從劉師傅修理店轉移到自己的小院中。

衆人看見吳江雪和周元瑢交換了名帖,立刻也拿出自己的名帖,與周元瑢交換。

與第一次不情不願地拿出名帖應付了事不同,這一次,大家都是迫不及待的。

畢竟,文化圈中會舞文弄墨的人很多,會制作實用器具的人卻很少,而工匠中間,會按照圖紙制作死板器具的人很多,能自己發明新巧玩意兒,能提升生活品質的人也很少。

能動手做東西,又有風雅的品格,這樣的奇人,誰不想結交呢。

*

當天晚上,周元瑢進入游戲世界,直接切到出行模式。

京城地圖上出現了一個新地點——【方記茶莊】。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奶蓋卷的地雷x2~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