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蟲族觸角相碰

蟲族觸角相碰

起早貪黑勤奮念書, 在如此短的時日內便出人頭地,成為沈家村有史以來第二位舉人,追上了自己舅舅, 達成了自己的夢想。作為一名中二少年,沈舉人自是心中驕傲, 也是暗暗滋生了一些自負的心态。

努力這麽久了, 好像有些累了, 大家都說他已經很棒啦,要不然休息一陣吧?

才剛冒出這個念頭,但被儀君一刺激後,沈舉人心中的自滿立刻被打消了。高興什麽,有什麽好高興的,在高興下去他離儀君可就越來越遠了。

不過小小一個舉人而已, 自己真是眼皮子淺, 至少也得考中進士再驕傲吧。

仿佛又被打了一針強心劑,沈舉人重新被激發了鬥志。于是友人也不拜訪了,宴席也不參加了,除了那些必要的那些應酬外, 沈舉人便閉門謝客, 老老實實地開始為來年開春時的會試做準備。

他本來還想和縣令繼續讨教學問,可是來了縣衙後,見縣令和李衙役臉上似有異色。探聽幾句後, 才知是知府那邊透露, 縣令近期似乎要官職變動啦!

不錯,正如縣令所料, 他兢兢業業地付出終于有了回報,真的進了皇帝陛下的眼啦!

皇帝陛下在聽說了達絲蒂後, 就有心留意了一下她之前所待之處。見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吉縣便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皇帝簡直驚訝壞了,這就是神仙威力嗎?果然是非凡人能及啊。

不過幾月之內,竟然就把一個貧窮落後的小縣城,改變成了全國模範縣。聽說那裏的路又寬又闊,周邊商人都從那裏路過,呈現熙來攘往繁榮之态。那裏的房屋用的是琉璃窗,那裏的人頓頓牛奶雞蛋,那裏的人對生活充滿了希望。

最重要的是——

吉縣沈家村竟然有了比普通稻種大兩三倍的稻種!

這則消息比什麽都更重要!

這能多養活多少大齊人啊!

在這些稻種中選取優良種子再播種下去,來年豐收時會是什麽樣的場景?等到全國各地都種這樣的稻種,那未來的大齊朝百姓的生活會變成什麽樣子?他們大齊朝糧食無缺,那國勢又會變成什麽樣子?

皇帝陛下一想這事便覺心熱,激動的呼吸不勻。倘若他們大齊百姓豐衣足食、糧食充足,那些周邊小國……大齊或許會在他統治時間達到鼎盛,大齊疆域版圖或許會在他眼下擴充至最大!

這麽一想,他看整個吉縣都覺得順眼。吉縣的人勤勞努力,吉縣的學子上進好學,吉縣的官員也恪守職責。這吉縣縣令定然也是個好的,肯定是位聰明才高、膽大心細的人,才能将神仙的命令貫徹執行的如此好吧。

皇帝陛下不清楚縣令其實是受到了知府的庇護,倚仗了李衙役幫忙,還以為這全靠縣令一人打拼。所以誤以為縣令是個可用之才,于是透出口風,打算重用一二。

知府也沒想到縣令還有這等際遇。本來嘛,自幼一起長大,他也清楚縣令究竟有幾分斤兩。聽縣令念叨想回京城,還覺得縣令異想天開。

就憑縣令的本事,能守住縣令之位,不被繼續貶官就不錯了。結果這蠢才還真有點運氣,先是有個能力屬下主動投靠,後又遇到神仙出世,跟着撿漏不少政績。

這番運氣,連知府都有些忍不住羨慕這個小縣令了。不過知府還有些擔憂,就縣令這庸才,待在他手下時自己還能護着一二。如果真調走了,那可就真全靠縣令自己了,也不知縣令未來會如何。

知府念着過往交情,心裏還是為縣令憂慮的。但看縣令只顧着高興升遷,半點沒有危機意識,知府頓覺心中憋悶。

由于調令還未正式公布,所以知府也沒有對外聲張,只是暗中向縣令透露了些許信息,告訴他早日做好交接準備。

縣令得知這個消息後,先驚後喜,整個人差點癫狂了。從來了吉縣後,他就盼着能回京城。終于啊,他日盼夜盼,終于盼來這個機會了!

沈舉人聽了消息後一怔,随後立即恭賀道:“恭喜大人,賀喜大人。大人為我們吉縣辛苦籌謀,勞苦功高,把我們吉縣發展成現在這個樣子,上面還是看在眼裏的。”

縣令喜不自勝,整個人沉浸在無比的驚喜中:“我能有今日,也得多虧了沈舉人你啊。還有你們沈家村,這份喜悅是一定要和你們分享的。”

當然,最重要的大功臣,自然是小神仙了!

吉縣是為什麽能夠被改造成這樣,一舉甩開了其他縣城,在皇帝面前都挂了名號的?難道是靠他這個廢物縣令嗎?

縣令雖愚鈍,但縣令有自知之明。這一切的改變,最重要的是小神仙來了啊。如果沒有小神仙,那吉縣只會依舊是那個貧窮的吉縣。但是小神仙來了吉縣後,吉縣就蹭蹭變成了不認識的模樣了。

其次,就是靠沈家村村民的全體出力了。他的政績,幾乎全要靠沈家村啊。

縣令心中已生起了感激之心,和沈舉人約定好了。兩人各自努力,如果将來有幸在京城重逢,必會記得從前在吉縣的辛苦打拼,互相提攜一二。

知曉縣令此時心情激蕩,需要好好慶祝一番,沈舉人也不好多打攪,所以先離開了。

等沒了人後,縣令暗戳戳跟李衙役蛐蛐:“诶衙役你猜猜,咱們這次會被調去哪裏啊?”

他眼睛裏盛滿了濃濃的希望,語氣希冀:“是不是能一舉進京呢?”

此番調任,他必然會把李衙役也一起帶走。他可缺不了李衙役這老夥計,身邊不少事都得靠李衙役幫忙打點呢。

想到京城那舒坦至極的富貴窩,揮金如土的極樂人生,混吃等死的纨绔生活,縣令頓時感覺人生又充滿了希望。

京城好,京城妙,京城就是他的心頭寶!他縣令灰頭土臉地被貶出來,一定要風風光光地回去!

李衙役還沉浸在自己将要離開吉縣的悵然,聞言瞥了縣令一眼,涼涼道:“京城是好,但那是多少優秀人才想去的地方,普通小官都難以安身,就憑大人您的本事……還是不要多想了。”

不同于縣令對京城的狂熱,李衙役倒是覺得此時進京不是件好事。聽知府言,之前縣令會被貶出京,是因為在京城有政敵暗中作祟啊。

如今縣令只是偶然得了皇帝賞識,根基還是薄弱,若是貿然去了京城,那還不是待宰羔羊,被人輕輕一對付就倒了?

衙役反而并不想進京,他覺得還是繼續外調為好。先發展實力,積攢人脈,積累政績,得了陛下看重,再進京為好。

至于什麽在京中享樂,李衙役對這等觀點表示鄙夷。享什麽樂,人生在世自然是要做一個有用的人,這才不負大好生命。

他希望調的越荒涼越好,越荒涼才越能做實事。想到能把全國各地那些窮困落後的地方,建設得像吉縣一樣好,他就感覺充滿幹勁。

唉,離開這個他一手打造的吉縣,真舍不得啊。不過想想吉縣現在發展的這麽好,而且又是神仙故居,未來也有了保障,即使他不在了也會越來越好。

吉縣已經不需要他了,但是有更多地方比吉縣更需要他,這樣一想,李衙役又覺得走得安心了些。

李衙役說的話,縣令一個字也不愛聽。想到還要在外面苦熬,縣令就覺得人生暗淡前途一片灰暗。但他不敢說出來,怕李衙役指指點點,所以只敢在心裏暗自祈禱,一定要去京城啊。

兩人各懷心思,不過最終還是要看皇帝陛下的心思,畢竟他們也不能給皇上做主啊。

……

已經知道縣令另有要事,無法繼續指點他學問,沈舉人便決定不再待在這吉縣了。

他要考會試,需要另外拜訪名師。就在沈舉人考慮是否要去周邊游學時,一個人的到來改變了他的計劃。

見到面前京城來的小太監,沈舉人驚訝的都結巴了:“面、面聖,我嗎?!”

這進度不對吧,他只是一個小小的無名無姓的舉人,竟然能去京城見皇帝陛下嗎?難道不是應該等他高中進士,意氣風發,在朝堂之上揮斥方遒,得了陛下賞識,再譜寫一番君臣相得的佳話嗎?

他拿的不是科舉副本嗎,是誰偷偷改寫了他的劇本?沈舉人懷疑人生中。

小太監笑眯眯道:“你确實只是區區一個小舉人,但你可是沈家村的舉人,那就不一樣了。行了,陛下願意重用你便是你的福氣,快跟咱家走吧,別讓陛下等急了。”

出自沈家村,這就是沈舉人能夠被陛下看重的原因了。

皇帝陛下在看了吉縣改變之後,大受振奮,覺得還得需要一個人親自給他講述一番。這個人呢,最好是吉縣的親歷者,講起來感同身受,做到言談切實。

要求神仙來講是不可能了。蠻夷來勢洶洶,神仙在邊關辛苦抵禦。儀君郡主也忙着駕馭鳥獸,無法在京城久待。

于是皇帝思索了番,就将目标定在了沈舉人身上。一介舉人,學問高,有見地,能聽懂自己要問什麽,也能講出事來。

反正這舉人明年也要來京城考會試,不如提早把他弄進京來。至于耽誤了這舉人讀書進度,皇帝也可以做出補償。讓他去往國子監,和京城一同學習,也會被這舉人另外安排聖賢大儒,好好教育。

沈舉人激動的差點從椅子上摔下去。他學成之後,進入朝堂為的是什麽,當然是報效大齊。而現在去京也是報效大齊,那自然是現在就去!

如此機會,人的生命裏能有幾次。于是當機立斷,跟老娘說一番後,就收拾行李跟着小太監離開了。

沈舉人很是抱歉,近來不能在沈娘子身邊盡孝。讓沈娘子耐心等等,等他來年考中之後,一定帶老娘去京城享福。

沈娘子近期忙着和張裁縫搶占市場,也沒空管沈舉人。天越來越冷了,人們對于衣物的需求更大了,沈娘子她們的裁縫鋪就越火爆了。等到來年,他們還要去往京城,在京城開裁縫鋪,那就更要積累資金了。

也知道沈舉人此次出門是做大事,不能耽誤了沈舉人,讓他困在這小縣城裏。所以沈娘子只是囑咐一二後,就欣慰又擔憂地送走沈舉人了。

在沈舉人回鄉收拾行李時,聽說沈舉人要離開了,沈村長帶着全村人給他送別。

這并不是他們沈家村第一個走出去的人。生活好轉後,他們沈家村人也不再只安于這個村落,而是四處發展,腳步越走越遠。

但這是他們沈家村第一個去京城的人,是他們沈家村最有學問最可能參與朝廷的人。而且倘若沈舉人來年得以高中,留在京城,那也不知道多久以後能再回沈家村。

所以家家戶戶都準備了厚禮,送給沈舉人。

難得能去往京城的機會,但沈村長沒有動心。沈村長為了沈家村盡心盡力,只想頑固守候着這個村落,沒打算離開。所以他另叫了幾位族叔,讓他們陪沈舉人進京。

到了京城後的沈舉人,很快就得了皇帝陛下的欣賞。他一一講述了吉縣的發展,講了小神仙對他們吉縣有多重要,句句發自肺腑,感人涕下。兼之才學高,出口成章,說的皇帝高興不已。

對沈舉人有了興趣,那皇帝陛下也就願意和他多幾句閑談,于是對這位未來臣子有了更多的認識。原來他們大齊的鄉村旮旯裏,還藏着一位七竅玲珑的狀元才嘞。聰敏好學,過目不忘,勤奮刻苦,他們大齊這是又多了一位棟梁之材啊。

皇帝陛下高興地召來王丞相,與這位重臣對飲幾杯:“這沈家村必是個風水極好的地方吧,沈家村人眼光真好,竟然遷去了個這樣的好地方。”

王丞相能坐到這個位置,素來了解皇帝心意,于是主動提議:“沈舉人如此優秀,恰如那需要雕琢的石頭,臣願親自教導,将其雕琢為寶珠,讓陛下多一位股肱之臣。”

皇帝高興:“善。”

王丞相又提議:“沈家村人才多地方好,不若将沈家村列為大齊寶地,宣傳我大齊國運昌隆?”

皇帝滿意:“善!”

他撫掌大笑:“知我者,唯丞相一人耳。”

但不是所有人都像王丞相這樣招人待見。越是見皇帝重用達絲蒂,皇子們就越是嫉妒。在他們看來,何為仙術?糊弄人的把戲而已。何為仙人?讨父皇開心的傀儡而已。

能被這些小花招籠絡住,說明了什麽?說明父皇這老登昏庸糊塗,不再是那個精明神武的皇阿瑪,早該退位讓賢啦!

一衆皇子心怦怦跳,對那個至高無上的位子更眼饞了。

而父皇把那國師派往邊關,難道真是為了對付蠻夷嗎?不,絕不可能是這麽崇高的目标,肯定是給在九皇子造勢。

皇子們心中不忿,對達絲蒂和九皇子的不滿日益深厚,總想着得做點什麽扳倒他們兩位,制止一下九皇子這上漲的勢頭。

至于聯系各自的背後靠山,做些陰暗卑鄙的事,便是幾位皇子目前的打算了。

……

邊關

不同于京城風起雲湧,各路人士各懷鬼胎,近期大齊将士可謂是喜笑盈腮,走路帶風。

贏了、又贏了,天天早上醒來就能聽見贏了的消息,他們大齊将士都要笑麻了,從沒感覺日子能這麽輕松過。

有賴于那些蟲族屍骸的保護,邊關将士可謂是武裝到牙齒,幾場戰後無一人傷亡。戰場再也不是生離死別的場所,只簡單意味着看敵人慘敗而已。

但是大齊将士有多喜悅,蠻夷就有多痛苦,再也找不回從前嚣張的模樣。先前的優勢丁點不剩,明明拼盡了所有力氣,卻傷不了大齊分毫……蠻夷部落愁雲慘霧,氣勢萎靡。

本來打仗就艱難,雪上加霜的是,大齊又添了新武器。那些卑劣的大齊人,找來了像是眼睛一樣的可怖東西,只要沾上後眼前便一片模糊,視線範圍就被局限到身邊幾米,讓人毫無還擊之力。

蠻夷清楚,這定是那位邪惡國師弄出的新武器。那位大齊人信仰的邪魔外道,是所有蠻夷人心中的噩夢。

在蠻夷部落流傳的很多故事裏,都說了這位國師是和魔鬼做了交易,所以有了那些惡毒手段。這個國師一身兇殘氣息,只是名字就能吓哭許多蠻夷人。所有的蠻夷人都該以消滅大齊國師為最高目标。

對此,達絲蒂表示,那确實是星際蟲族的複眼。他們星際蟲族那都是睜眼瞎,全靠精神力才能行動那麽靈敏。至于那眼睛幾乎等同于擺設,它們的複眼要互相配合,才能拼湊出物體的畫面,但也只能是幾米之內的物體。

除了達絲蒂帶來的新武器,九皇子的機械手臂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在恢複好之後,九皇子又親自上戰場領兵作戰,他的機械手臂能拉萬石弓,輕易就能射穿最遠的頭目,而且鋼筋鐵骨絲毫不累,幾秒就能射空箭囊。

于是大齊一轉從前落後局勢,很快就和蠻夷掰平,開始陷入僵持。但是肉眼可見的,勝利的天秤已經在向大齊這邊傾斜。

死傷人數如此不平衡,正面戰場根本打不贏,繼續這樣下去只會被大齊打成喪家之犬。蠻夷沒辦法,遂決定使用點小手段。

之前混進大齊邊城的間諜,該是你發揮的時機了!于是秘密連線,讓間諜從內部搗毀大齊。

……

像是蟲族複眼這個計劃,還是大齊的王軍師想出來的。

大齊王軍師,說起來也沒多聰明,本來就是趕鴨子上架。他能當軍師,不是因為他有多聰明,而是因為除他以外的人太蠢。

本來出的計謀就平平無奇,自打邊關來了九皇子後,他就更無用武之地了。九皇子太厲害啦,又能打仗又能出計,王軍師感覺自己根本沒有能出力的地方。

畢竟蠻夷那麽兇殘,自己這麽平庸,要是使的計沒用,反而害了大家怎麽辦,所以自己幹脆不要出計好了。

後來連神仙大人都來了,王軍師就更躺平了。他是廢物,他不可能出好計策的。

至于以後,萬一九皇子和神仙離開了邊關,要怎麽辦呢?嗐,蠻夷那麽厲害,他能有什麽辦法。只能期待朝廷搖人,繼續搖來很厲害的人啊。

總而言之,王軍師躺平的很徹底。

九皇子早就看出軍師此人心志平平,知曉這人不愛轉腦筋,必須得鞭策一下。于是和達絲蒂商量,做了一出好戲。

兩人拿出了星際廢舊報紙,給王軍師念了很多新聞。

《某年某月某日,一恐怖分子利用致幻菇和拟态姜制造大型迷幻陷阱,困殺上萬人》

《某年某月某日,星際合成獸精神暴動,轟擊三座特大型城市》

《某年某月某日,星際蟲族與星際人開啓第51324場戰争,死亡人數數十萬》

王軍師成功被吓唬住了。天啊,原來哪怕是神仙住的地方都這麽危險,看來無論什麽時候,打鐵還需自身硬,還是得靠自己啊。

被一堆星際新聞刺激後,王軍師忽然覺得蠻夷好像也算不得什麽,再兇殘也不過是小打小鬧罷了。

于是王軍師突然就有自信心了,開始覺得蠻夷也不是不可戰勝的,自己的計策也不是那麽的一無是處。

最開始,他的計劃根本入不了九皇子的眼,通通作廢。但是随着不斷地複盤改進,總算做出了可取計劃。

像是這次的近視眼計劃,就是王軍師問過達絲蒂之後,自己做想出的辦法。見果真起效,王軍師更是自信,于是每日勤加學習,通讀聖賢書籍,向着一代鬼才軍師前進。

九皇子見軍中又多了一名可用人才,心中也很滿意。

……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蠻夷首領很是疑惑。不是,間諜是吃幹飯的嗎,怎麽一點進度也不彙報,懂不懂軍情緊急啊?

于是又派人去聯絡。等折了好些人手後,終于和間諜聯絡上了。一問,險些把蠻夷首領給氣暈過去。

這麽長時間間諜竟然一點用也沒幫上!那他們費死費活安排個間諜做什麽,那他們浪費這麽多人力是為什麽!天殺的間諜不會是被策反了吧?!

間諜連忙保證自己忠心無二。

不是他不做事,是他也很絕望啊。

從混入大齊邊城後,他便小心潛伏,唯恐被大齊發現。擔驚受怕地度過一天天後,終于接收到了任務,他立刻就想開始活動。

知曉自己是唯一成功安插進大齊的間諜,他深知自己身上承擔着蠻夷重任。自小,他心中便有個做名人的夢想。

苦學一身本事後,終于得以出山。只等一個機會在戰場上發揮所長,重* 創對手,從此威震四方,成為舉世皆知的知名間諜。但是——

但是計劃完全被打亂了!

作為一名間諜,他深知戰場上情報的重要性。倘若能先一步得知對手排兵布陣的打算,就能輕松取勝。為此,間諜挖空心思,一門心思只想截取情報。

可是那些大齊将士不知道是怎麽回事,各個都神神秘秘的。手裏拿上一根枝桠狀的東西,互相碰觸一番,就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仿佛懂得了什麽。

如此神神叨叨的,比天書還難懂,這要他怎麽竊取情報啊!

間諜費盡心思一場空,耗盡畢生所學,才弄清楚這竟然是大齊國師給的寶物。聽說那枝桠叫做蟲族觸角,觸角相碰就能交換信息,根本不用把信息寫出來。

相比之下,什麽鴻雁傳書、烽火信號之類的都弱爆了。這種傳信方式,讓大齊将士都不用動嘴,哪怕間諜會唇語都沒用。

間諜簡直抓瞎。

竊取情報做不了,間諜也沒閑着,想着那就另辟蹊徑,多放幾個蠻夷混進來搗亂。

于是他做小伏低,殷勤讨好,花了大價錢好不容易和守城将士混熟。辛辛苦苦逮着沒多少人注意的時機,把蠻夷放進來。

結果新進來的蠻夷還沒混多久,就被大齊将士咔咔殺了。大齊将士好像神了,能夠快速辨別出蠻夷人。

間諜心态都要崩了。

為了确保混進來不出亂子,他們蠻夷派出的可都是精銳啊,結果死的比在戰場上還快。

千辛萬苦送進來,不到半天就被殺了。忙活一通,還是回到解放前,間諜差點就要吐血了。

于是又辛苦探問一番後,才知道這又是那位大齊國師顯的神通。

那位大齊國師好像弄來了一個叫蟲族信息素的東西,用于身份識別。只要沒對應上,那就一定有問題,通通殺了便是。

聽完這些話後,間諜感覺天昏地暗。神吶,這位國師到底是什麽來頭,怎麽什麽都能顧及到,簡直把邊城打造的跟個鐵桶一樣,怕是連只昆蟲都飛不進來吧。

她到底有什麽不會的啊,怎麽有這麽多手段,難怪他們蠻夷首領把她視為頭號眼中釘。

間諜感覺自己從小學的一身本事好像毫無用武之地。他一直都自诩是全天下最聰明的人,從前所至之處無一敗績。但是面對這位國師,卻一點辦法也沒有……聽說大齊将士好像稱這位為神仙,難道這世上真有神仙,難道他們蠻夷是與神仙作對所以遭了天譴嗎?

間諜陷入了深深的畏懼當中,他們蠻夷真的敢與這樣的人作對嗎?

就在間諜迷茫之餘,他還被首領給痛罵了一番。蠻夷首領說這間諜水平真不行,平日裏吹的天上地下的,結果一件事也沒成功。蠻夷首領覺得這間諜沒本事,之前都是騙他的。

可把間諜氣壞了,他費心費力籌謀這麽久,結果在首領眼裏變成什麽也沒幹。氣的間諜立刻就要做事,但是沒辦法,意外發生了。

好像因為間諜之前的行事時間太過密集,惹來了王軍師的注意,最近正在軍營裏排查。

間諜沒辦法,只好暫時放棄搞小動作,秘密潛伏下去,等着之後抓準時機再出手。期間,又收到了幾次蠻夷首領的辱罵,讓間諜又羞又憤又挫敗,但還是只能憋屈地藏到暗處。

大齊将士搜尋一番無果後,只好無奈放棄,暫時沒抓出這個該死的間諜。

……

于蠻夷暫時沒有動作,最近大齊的軍營裏很安穩。所以除了每日必備軍隊訓練外,達絲蒂也有多餘的時間,可以把心思放在改善其他地方上了。

就比如,軍隊醫術。

在軍中,大夫也是個崇高的職業。畢竟在這個生死隔一線的地方,大夫能發揮的作用非常大,這可是能救命的存在啊。本事高超的大夫,那是能把将士從鬼門關撈回來的。

而軍隊裏本事最高超的大夫,正是之前和達絲蒂一起,救治九皇子手臂的那位。自打那次合作之後,大夫就成為了達絲蒂的小迷弟。

在大夫心裏,達絲蒂就是救治之神,是醫學天才。她懂好多奇怪的藥學知識,和從古時候流傳下來的中醫根本不一樣。倘若不是戰場上離不開達絲蒂,大夫恨不得天天都待在達絲蒂身邊學習。

所以聽說達絲蒂找他探讨醫術,大夫立刻就答應了。終于被他逮着機會了,非常難得的提升醫術的機會,自己一定要珍惜。

達絲蒂從垃圾箱裏拿出了一些重大反應的禁藥。這些藥很多都副作用較強,所以在星際時代早就被淘汰掉,換成療效更好的藥了。

不過在這裏,至少用起來能保命,也就不管那麽多了。另外,大夫還用中醫技術改善了一點,将效果改得更溫和了一點。

大夫還在達絲蒂這裏,學到了如何使用假牙延長牙齒壽命。在這個時代,大家的牙普遍損耗嚴重,牙齒不正、錯生、磨損等問題非常常見。加上邊關食物粗糙,大家的牙齒健康就更堪憂了。

有句話說得好,牙齒疼不是病,可疼起來是真要命。邊關的很多人都深受牙齒疼痛的困擾,嚴重的甚至夜不能寐。

但是沒想到神仙連這種問題都能解決。在使用假牙後,大家吃飯都噴香了許多,生活幸福指數蹭蹭上漲。

大夫喜不自勝,更是時常念叨達絲蒂是個醫學天才,是被軍事拖累的天才。如果可以不在戰場上花費這麽多時間,那就可以和他一起研究醫術了。

達絲蒂從垃圾箱裏翻找一番,還找出了一些溫度計。在星際時代,溫度計都已經成了家庭用品,幾乎家家必備。但是在古代,可是稀缺用品。

哪怕不太精準,但也被大夫視作至寶。

重點是這溫度計不僅能測量體溫,還能測氣溫。這消息被大齊将士知道後,立刻過來搶,差點因為這體溫計和大夫打起來了。

大夫和将士互相争搶,都說自己急需。互相争執了好久後,終于定下了共同使用。有時候早上軍隊剛測完天氣溫度後,馬上就被大夫搶去用,用完又被将士搶過去,雙方為了體溫計搶來搶去。

大夫虛心好學,接受了許多超出這個世界的醫學知識,醫術飛速上升,朝着神醫進發。

投桃報李,他也把許多醫學秘籍拿出來和達絲蒂分享。這些古籍本是大夫千辛萬苦收集來的,是誰也不給看的,不出意外,等他死後還要埋進棺材裏。

可是現在,他把這些都分享給了達絲蒂。達絲蒂掃描了許多中醫書籍,還有望聞問切等技術,心中也很高興。

像這些知識,很多都已經斷代了,在星際時代根本找不到。可她卻在這裏得到了傳承,而且其中一個藥方,好像正好可以治愈一種星際人常見疾病。

在大齊和蠻夷僵持的這段階段,天越來越冷,人的意志也逐漸被消磨掉,蠻夷的攻勢逐漸顯露了頹勢。

終于,下雪了。

紛紛揚揚的大雪掩蓋了邊關的一切。這是多年罕見的大雪,厚厚的一層落在邊城。走一步,都能把人的小腿埋了。倘若着單衣在這戶外生存,鐵定是會被凍死的。

這樣的狀态,對雙方都極為不利,根本打不起來。所以雙方交戰的機會變少,給了蠻夷緩口氣的機會。

大齊将士深覺遺憾,但天氣影響,也沒辦法。他們發誓讓蠻夷狗賊再多活一陣子,等到來年開春時,就是真正讓蠻夷付出代價的時候了。

但即使是這樣惡劣的天氣,蠻夷也不是沒有動作。蠻夷自認雪天對他們更有優勢,畢竟他們常年活在糟糕環境,比大齊要更熟悉雪天。

大齊将士不熟悉天氣,那對他們蠻夷就是有利的。他們蠻夷完全可以趁此時機扭轉局勢,反敗為勝。

正如蠻夷預料,冰雪确實阻礙了大齊将士的攻勢,蠻夷要更懂得如何利用地勢。他們能夠在雪地裏埋伏起來,靜悄悄地偷襲敵人。

這本是蠻夷得意的戰術,是他們希冀于對大齊造成重創的時機。

但萬萬沒想到的是,這招對大齊竟然不管用!大齊将士的眼睛仿佛有特異功能似的,不管蠻夷藏在哪裏,都能被大齊将士輕易發現。

蠻夷怒不可遏,這究竟是為什麽?對了,一定還是大齊那位國師搗的鬼!

蠻夷已經習慣将一切都歸咎到那位國師身上。

而真相确實如蠻夷預料,确實是達絲蒂所為。

雖然有冰雪阻礙,但是蟲族的觸角除了能傳遞信息外,還能感應到紅外輻射。利用紅外輻射,探測到蠻夷所在的位置。有些地方可能肉眼看不到,但是觸角能夠發現藏在那裏的蠻夷。

所以說蟲蟲好,蟲蟲一身都是寶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