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序 16
第016章 序 16
第二天上午,重案組借用了崖縣刑偵隊的會議室,在這組織郭林被害案的專案讨論會,除了重案組的人出席,崖縣刑偵隊隊長和李法醫、及期負責郭林案的幾名偵查人員也出席了。
葉竹西戴着口罩坐在會議室的角落裏,面前擺着一個記事本,把自己僞裝成許玖的記錄員。
重案組這邊龐雁不在,其他人都到齊了,許玖宣布會議開始。
“首先感謝崖縣刑偵隊的同事們對重案組的支持。”許玖情商很高,她在外面待人接物始終是謙和有禮,幾乎所有跟她共事過的同事都會誇贊她。
公安部刑偵局下屬的重案組,會接手全國各地的重案要案、疑難案件,重案組隊長這個工作可不是單單專業能力強就能幹的,它對情商的要求也極高。試想,經常需要到全國各地和當地刑警進行合作,居中交接的人如果不是性格極好、擅長與人交流溝通的話,那這工作想要展開總得費些麻煩。
葉竹西看着站在前面侃侃而談的許玖,忍不住感嘆她在外面确實會做人。
“本月15號,著名魔術師魏廉被人于辦公室內殺害,經過重案組與協助專家聯合偵查,嫌疑人郭林進入了我們的視野範圍內……”在提到協助專家的時候,許玖的視線不期然落到葉竹西身上,兩人視線短暫交彙,又快速移開。
“後在昨天,也就是19號的時候,重案組獲知郭林失蹤的消息,為此展開更深層的調查。并于昨晚接到崖縣刑偵隊同事們的彙報,一·一五案的嫌疑人郭林被發現死于崖縣的山路下。經過檢驗科的DNA比對,這具被燒焦的屍體就是郭林的。昨晚李法醫和我共同完成了二次屍檢,我們發現死者死于末次進餐三小時後,死因為利刃貫穿心肺髒。”
崖縣刑偵隊的林隊長下意識看向李法醫,後者端坐在那,給了他一個不尴不尬的笑。林隊長收回視線,之前李法醫給的初步屍檢結果可是疑似槍擊,經過這一晚就變了……他看向站在前面從容不迫的許玖,應該是重案組的法醫給出的結論,只不過礙于李法醫年紀稍長護着他的面子。
刑警查案可不能為了面子不探究真相,如今兩次屍檢的結果相左,作為負責偵查的林隊長必須問清楚:“許隊,死者身上的創口疑似槍彈留下的彈道創口,你們昨晚二次屍檢之後否決了槍擊的可能性是嗎?這對我們确定接下來偵查的方向起着非常關鍵的作用。”
偵查人員有問題務必問清楚,這對确定後續偵查方向很有必要,李法醫深知這一點,他也沒覺得尴尬下不來臺,法醫的工作就是這樣的,有時候一次屍檢無法完全找到答案,還需要複檢才能确定一些疑問。
許玖解釋說:“創口和體內的創道确實非常像槍彈創,但由于郭林的屍體皮膚被完全焚燒過,導致無法判斷屍體體表是否有火藥顆粒等現象,使得我們無法進一步根據創傷形态判斷是否為槍擊。”
林隊長急着問:“那你又如何判斷是利器刺入的?而且利器……這是圓形像彈孔一樣的創口,怎麽會是利器呢?”
李法醫輕咳一聲,說:“林隊稍安勿躁,聽許法醫慢慢說。”
只一晚的時間,李法醫對這位來自公安部的年輕女法醫就心服口服了,可以說态度有了極大的轉變,之前雖然面上不怎麽顯,但言談舉止間多少還是有些質疑和不屑的。
Advertisement
林隊長驚訝于他的轉變,也耐着性子聽許玖繼續往下說。
許玖沒有空口說,而是放出幾張屍檢過程中的照片,都是郭林內髒的局部放大細節圖,集中在被貫穿的心髒和肺髒上。
“屍體雖然經過焚燒,但好在山民發現得夠早,除了皮膚全部燒焦無法辨認之外,內裏髒器肌肉組織和骨骼并沒有過多損壞,讓我們依然能從細節找出真相。”
“昨天的二次屍檢中,我從死者心髒和肺髒的創口部位發現了一些微量碎屑,經過分析檢驗發現大概是木屑、灰燼、泥土之類的物質。非常微量,如果不是拿顯微鏡仔細去觀察的話,甚至看不見,更不好提取。”
這回是重案組的畢勝率先發問了:“傷口內為什麽會有這些東西?”
“在法醫鑒定經驗中,無刃刺器可以造成和槍彈創十分相似的創口創道,往往想要确定槍擊創,就要同時考慮是否可能是無刃刺器造成的創道。”
林隊長道:“無刃刺器是什麽?”
許玖解釋說:“只有尖頭、沒有刀刃的利器,比如最常見的螺絲刀,還有鐵釺之類的。這些無刃刺器刺入人體後,會留下與槍彈創非常相似的創口和創道,甚至連創口周圍是隆起的這一點都非常相似。但是一般案件中,能通過皮膚表面是否有灼燒痕跡和火藥顆粒來區分無刃刺器和槍擊。本案則因為兇手多了一個焚屍的步驟,導致屍體表層肌膚被燒毀,因此才會陷入難以判斷的局面。”
話說到這裏,在座的都是聰明人,基本都已經明白了過來。
林隊長眉頭微微蹙起:“所以許隊的意思是說,真正的兇器是鐵釺,而留在屍體內髒創道中的各種碎屑就是作證。”
作為兇器的鐵釺上沾滿了這些碎屑,所以刺入死者體內後才會留下這些痕跡。
畢勝說:“不是槍擊的話,是否就能排除被殺人滅口的情況?”
這也是林隊長最在意的問題,他們負責偵查的人需要确定偵查方向,如果是牽扯進“蛛網”案被滅口,那對他們這個小地方的刑警隊來說是可以松口氣了,畢竟案子到此就可以全部移交給重案組負責,他們最多抽調人手進行配合。可如果不是滅口,是其他性質的案件那恐怕偵查主力還是他們當地警方的。
許玖看向梁新巧,說:“有些現場勘察的結論就讓我們的痕檢員給大家說說吧。”
梁新巧站起身走上講臺,放了幾張幻燈片,道:“經過前後兩次現場勘察,排除車內是第一案發現場的可能性。首先根據屍檢結果顯示,死者死于無刃刺器刺破心髒肺髒當場死亡,現場應遺留大量血跡,但車內環境并不符合這一特征。”
畢勝問:“會不會是燒掉了?”
梁新巧搖頭:“死者是被鐵釺刺中心髒肺髒死亡的,車內也沒有遺留下兇器。而且車輛的焚燒狀況不足以掩蓋全部的血跡,我們并未在這輛車上發現任何大片血跡,足以說明死者是死亡一兩個小時候才被人搬上車的。”
這時候許玖插了個話題:“根據死者胃內容物的狀态,死者是末次進餐三小時左右被害的,我們篩了殘存的食糜,發現他最後一次進餐吃的是米飯炒菜,應該是正餐。”
但是目前無法确定這頓飯具體是什麽時候吃的,17號中午,還是更早?因為屍體經過了焚燒,無法根據屍僵屍斑等現象輔助判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