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章
第壹拾捌章 第章
這句話顯現在天幕上時,秦始皇身邊的的宮人皆全部下跪伏地,不敢擡首!
宮中有專門為術士準備的宮殿,裏面正收拾東西想跑路的徐福被抓了個正着。
他是萬萬沒想到,天幕說着說着會說到自己身上。欺騙皇帝,這罪責可大了去了。
更勿論此時天幕上竟然冒出這麽一句話,他認為那很明顯是六國餘孽所寫。
拿着自己的名字去攻擊始皇帝……可恨!這六國貴族的餘孽,簡直是将自己往酷刑死路上!
被捉拿的徐福心如死灰,他面色發青雙股戰戰,全身無力的被侍從們拖着往鹹陽宮大殿方向行去。
他乃鬼谷子的關門弟子,醫學天文方術皆精通,在琅琊的民衆中名望極高,何曾受過此時此刻的待遇?
原本明年他就要回琅琊郡,他心中有一個大的目标和方向。但只是一個輪廓,還未能成型。
可是在他回琅琊之前,這天幕之人竟然将未來之事悉數說出!
他怎麽敢欺上瞞下的去哄騙皇帝?
要不是天幕之人說出海外的情況,他也以為海外是仙山,是衆人可望不可及的極樂之地!
自小身處于海邊的他,雖拜入鬼谷子行方式之術,卻一心想要航海出游,看看海外之地到底是何等模樣……
如今,他從天幕上知曉了海外的情況。
可是,現在自己面臨的……也不知是何等的災禍!
而秦始皇這邊,剛離開不久的蒙恬又被秦始皇尋人給喚了回來。
蒙恬自然也聽見了之前天幕所說的話,更勿論此刻正挂在天際的那句字。
他憤憤不平的說道:“始皇帝位置,除了陛下還有何人能當?!這六國戰敗貴族,竟然還敢稱呼陛下為秦王。若恬知是誰,必将斬其頭顱高懸城牆之上!”
面對天上的那句話,秦始皇并沒有發怒。
他只是嗤笑了一聲。
戰敗之犬,吠叫極厲。
這六國的貴族,至今都還不能接受家國被秦朝統一的結果。
秦始皇示意蒙恬靠近,他叫蒙恬來,是有另外的事情要安排。
“你發軍信讓邊境的将士們注意一下,下次天幕出現時,他們往外行路多遠可以不見天幕。”
這時的邊境線只是一個劃分,遼闊的土地根本攔不住人。所以,每個地方的邊防都派了重兵把守。
想到這裏,秦始皇淡漠的垂下眼睑,心中思慮道:邊境修築城牆一事,也該提上程了。
“陛下的意思是……”蒙恬略帶驚訝地擡頭,向秦始皇問道,“這天幕并非所有人皆能看見?”
“屠睢所發軍信,無一字提及這天幕。”秦始皇緩聲說道,“這與他之性格,不相符。”
蒙恬若有所思:“所以,陛下懷疑這天幕,只能在秦朝的範圍內瞧見?”
“嗯。”秦始皇的聲音低沉中帶着一絲沙啞,“但只是猜測,還需證實。”
“臣,領命。”蒙恬應聲回道。
他想着,若真是如此,倒是少了不少麻煩。只是……偌大一個秦朝,可能還是有滲透進來的外敵之人,難免會走漏風聲。
“若是能控制範圍……”蒙恬喃喃自語。
而這時,他見到不遠處有幾名帶刀親衛捉拿着一人前來。
他濃眉一挑,面上露出不悅的神色:“這便是那膽大包天的徐福?”
徐福聽到這身着武官衣衫、寬身碩壯的蒙恬大将軍一聲厲喝,被吓得渾身一激靈。
他連爬帶滾的朝前撲去,趴在地上連連磕頭:“陛下饒命,陛下饒命啊!”
方士之人,特別是有名的方式之人,平素行事總是端着,一副風姿仙骨的模樣。
一般情況下,大部分人對術士都是十分尊重,更別說徐福這等鬼谷子親傳弟子……
所以這番醜樣倒是第一次見。
原來無論是黔首官吏還是術士,在大難臨頭時,都是會痛哭流涕祈求的。
秦始皇倒是頭一次這麽仔細的打量徐福。鹹陽術士甚多,比徐福出名者也有數人,應該說……宮中術士就沒有不出衆的。
“瞧你這模樣,倒不像是那天幕所言的膽大妄為之人。”秦始皇聲音平穩,語氣聽不出喜怒。
徐福只覺口舌生津,苦味蔓延。好似腹中苦膽汁水翻滾于上,湧入喉間。
在天幕說的如此清晰明了的情況下,他還能如何狡辯,不只能垂首認罪祈求者的憐憫嗎?
天幕之人真的是令人氣憤,說地圖那便只聊地圖,那些馳道圖、靈渠運河圖還不夠她說的嗎?怎麽還要單單拎出他這麽一個徐福?!
秦始皇俯視着不遠處猶如蟲蟻伏地的徐福。剛聽聞徐福竟敢騙自己時,心中的不悅猶如暗火熊熊燃燒……
可随即,當他的理智壓過情緒後,便注意到了另一個重點
徐福出海到了那所謂的本。
為何世人皆認為海的對面是仙山,是仙人才能所及之處?便是因為大海的神秘偉岸,深海的波瀾壯闊,以及遠海裏重重疊疊的墳墓。
無人敢深入大海看不見盡頭的領域。
海邊漁民也不敢越過祖訓之中那道海岸距離,那些不聽勸的漁民,皆深深埋骨在海水中。
秦始皇習慣性的以指尖輕撫玉色扳指,他透過冕旒看着徐福:“你乃琅琊人?”
“是。”徐福未曾擡頭,做足了恭敬姿态。
琅琊。
當年,越王勾踐便遷都到了這裏造臺觀海。
越王勾踐的海上出征場面極其壯觀,他們有着高超且出色的造船技藝。
秦始皇漆黑的眼眸中,劃過一絲微光。
他在未來讓徐福出海,真的只是想要長生不老藥嗎?
不好意思,剛剛我去接水了。幸運觀衆說的話,我已經看見了。
我現在想對那位觀衆說幾句話:秦始皇是皇帝,聽見了嗎?跟着我來念:皇、帝。而不叫秦王。
你猜猜為什麽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我前面說了那麽多,你都當耳邊風是吧?那些政策除了他,還有何人有這種眼光和魄力?
他不适合當皇帝,難道你适合嗎?做人要有點AC數的。
你要不要照照鏡子?哦,可能你那裏沒有鏡子……你,要不要去黃泉邊上,看看自己的嘴臉,适不适合當皇帝。
要啥啥沒有,幹啥啥不行,嘴臭第一名。
說的就是你們這些黑。
還有,什麽叫被騙的團團轉?
有膽量選擇相信別人,有能力實現普通人不信且不敢做的事,你把這稱呼為‘被騙的團團轉’?
你以為徐福只是靠着尋仙丹這一名頭,便可以讓秦始皇盡全力助他出海嗎?
秦始皇唇角不由輕勾,他倒是第一次聽到她語中帶刺的譏諷之言。
之前這天幕之人的語氣一直都是平平淡淡,也就偶爾談及自己的時候會略帶激動。
“哈哈哈哈……”蒙恬大笑出聲,“不知道寫出這句話的貴族餘孽,此時是什麽表情!”
_
因秦始皇的政策诏令而被遷徙往鹹陽的途中,那些一路好吃好喝伺候着的六國普通貴族和富豪,面上依舊帶着苦大仇深的表情。
自己在本國土地上紮根極深,幾世榮華富貴享之不盡。此時卻被連根拔起,迫前往鹹陽。
六個國家六條遷徙線路,即便軍士們都對他們并不粗魯,還以禮相待……可他們心中依舊憋屈。
其中一人之前便運氣極佳,被天幕所選,成為“幸運觀衆”。
他原本一人在樹林中解決需求,突然竄出來的藍色小方幕吓得他直接栽在地上,導致一身惡臭。
心情本就不美妙,再加上他與潛逃的一些王公貴族有着密切的聯系……之前還在做夢,若是幫助他們複國,那朝堂之上,定然能有自己一席之地。
那始皇帝這一政策下來,一切努力付諸東流。心中之憋悶,怎能不發洩?
正巧,無人瞧見他得到這個機會,天幕上也不會顯現出自己的名字。
他便懷帶着惡意寫下了這句話。
天幕所言,有些詞語他聽不懂。但是他不是傻的,能明白是在罵自己。
“你們瞧,這天幕之人總是在說皇帝的好話。依我看呀,咱們還是放寬心,去鹹陽後再發展自己的家族也無不可。”
“對極。而且鹹陽距離朝堂這麽近,如今天下已經一統,國土之大先前天幕不也說了?咱們以後,不就成了其他偏遠地方羨慕之人了嗎?”
“可這天幕也說過,這大秦朝不過短短十五年,秦二世則亡,我們又還有多少時間。”
“你喲,動動腦子。如果天幕說你家三子以後要毀了你的家業,你會如何做?”
“那竟然是嚴懲不饒!先看其态度如何,可否能有悔改之機。若是不知悔改,殺了也便算矣!”
“對了!那皇帝不也會這般嗎?既然已經知道是那秦二世胡亥的緣故,陛下難道不會做出對策嗎?所以這天幕的出現了,這秦朝可不一定十五年就沒了……”
“言之有理。”
“那你這麽一說,我倒是對遷徙去鹹陽沒那麽抵觸了……”
“哈哈哈哈……既來之則安之,諸位還是要放寬心态。”
聽着耳邊衆人的讨論聲,那被抽中的幸運富豪心裏不太舒服。
他插話說道:“誰知道這天幕是不是那皇帝搞出來的,怎麽就能聽不得別人提他一句不好!”
“這等神跡,怎麽可能是陛下做出來的。陛下即便是聖人,那也是人……哎?不過你這麽一說,若陛下真是天選皇帝,會些神力也說得通。”
“若這天幕真乃陛下所控,那這等玄乎其玄的手法……又有何人能比他更适合當皇帝呢?!咱們去往鹹陽,更是最好的選擇!”
幸運富豪:“……”
好像……挺有道理?
_
徐福是在什麽時候上書的呢?是在秦始皇游覽琅琊的時候。
那一次出巡秦始皇經過了五個港口,有四個古港口屬于曾經的萊國人,這個國家的人經常在海裏面捕魚打撈,以出海航行而出名。
而琅琊這個港口,更是春秋戰國時越王勾踐遷都之地。
越國幾乎皆是海上遠征,他們極其擅長造船。甚至于以船為車、以楫為馬。
而且他們是最早制造獨木舟的人,制造的船有舲舟、樓船、戈船、方舟、大船等。每一種舟船駕駛的方式皆不同,非常人所能駕馭。
徐福就在秦始皇見到了之前未曾深入了解過的造船業後,提出要去海上尋三座仙山。他言仙山分別為蓬萊、方丈與瀛洲,可尋求到仙藥。
在當時那個年代,人人都認為世上有神仙。所以對于尋仙山得長生不老藥,秦始皇心動嗎?自然是心動的。
不說其他的,就單問你一句話:若是給你這個尋仙求長生不老藥的機會,你會不會要?
還有,我認為秦始皇支持徐福出海,除了尋仙山獲得長生不老藥之外……他也很想試試,秦朝這個帝國是否可以制造出比越國勾踐那個航海傳奇之國……更加無堅不摧的船。
造出從未出現過的遠距離航海的船,踏入世上從未有人去過的仙人居所……
制世人曾無法制造之物,想世人曾不敢想象之事。
他可以完成七國一統,他也可以撥開海上迷霧,尋到無人可及的仙山。
所以支持徐福出海一事,并非你所謂的‘被哄騙的團團轉’。
航海第一人,徐福。
這個稱謂,是秦始皇賦予他的。
徐福航海能力再強,沒有秦始皇的傾力支持,是不可能成功的!
一個徐福,他怎能造出可以遠距離航行的船只,他怎能獲得無數的糧食財寶和軍隊!
徐福的成功,是因為秦始皇給了他這麽好的航海條件!
而徐福能夠到達本,那麽秦始皇所做之事,便已經圓滿了一半。
只是,世上确實沒有長生不老藥。秦始皇的這一個目的,終究未能如願。
徐福出海,尋仙山,謀長生不老藥。
世人見這幾字,定會認為他只是單單為了長生不老。
而她卻發現了裏面的另一層因素。
秦始皇唇角微抿,冕旒遮掩着他的神色,旁人不敢探之。
還有人認為,秦始皇一直尋求長生不老,是貪生怕死之輩。
但我卻覺得,秦始皇只是想要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将秦朝建設成自己理想的帝國。
秦朝沒有合格的繼承者,他只能将願望放在遙不可及的仙藥上。
因此,求仙問藥一事,在我心裏……
根本不算污點。
秦始皇垂袖而立,感覺自己仿佛置身于虛空亂流中。
裏面交雜着的,是過去的自己、現在的自己,以及……未來的自己。
每一個自己,那黑得深不見底的眼眸中,都迸發着濃厚的渴望
縱橫超越,無人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