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沒有白打的工,只有厲害的魚

第22章 沒有白打的工,只有厲害的魚

陶魚和李娟進了家門

李娟忙絮叨起陶魚回家晚點兒的問題,然後又問起她咋買回這麽多粘牙糖。

陶魚認真聽着,對于李娟的絮叨她并無異議

然後簡單回複了李娟的疑問。

正好,常嬸還未回去,陶魚便把糖分出一半,拿給了常嬸。

常花不要,李娟哪裏能由着她,撕吧幾下就送常花出門回家去了。

走之前常花提了一句

“娟兒,我讓我家男人上拉鏈廠那塊兒排隊去了,估摸着明天就能有拉鏈送過來了”

李娟聽後,當下心裏就過意不去了

“咋能讓你們當家的排隊去呢,你們當家的身體還得養着呢!”

“再說那拉鏈,我就随口一提,你就放心上了,這……”

常花擺手打斷她

“多大點事兒,不說現在,就以前糊紙盒那活兒也是你帶着我,就許你有好事兒想着我,我就不能給你幫點小忙,我可指望你發大財,帶上我嘞,哈哈哈……”

“再說那拉鏈拿回來十根斷八根的,能不能頂用還兩說”

“說起上拉鏈廠排隊,咱就在這北城裏,排隊啥的還成,最多擱門外睡上一夜,也就買到了。”

Advertisement

“倒是那些外省來倒騰貨的,人提前半個月就得上路哩,吃住都在路上,那才叫苦呢!”

……

然後在門外倆人聊了一會,常花就離了李娟就往家去了。

夜裏

李娟在門外叮囑閨女早點睡後,便熄滅了自己房間的煤油燈休息去了。

對了,這老宅子沒通電,她們家還是用的煤油燈。

只不過李娟換了原先家裏的舊煤燈

現在她們用的是供銷社買的新煤油燈

比原先的明亮,沒黑煙,還帶玻璃燈罩和旋鈕。

陶魚躺在床上,對着床邊的燈光打量着自己的雙手

燈光透過手指的間隙,落在她的唇上、鼻尖還有眼裏

細細看

那眼眸此刻真是流光溢彩,美極了。

陶魚想起剛剛李娟向宋鶴城提起房子的事時

宋鶴城神色如常的模樣

陶魚放下雙手,輕嘆

明知被自己詐了話,他卻假裝什麽都沒發生

還真是讨厭呢......

宋家書房

宋鶴城放下手中從機械廠帶回的文件,喝了一口手邊的熱茶後

宋鶴城放松身軀,仰頭靠在椅背上

靜不下心

這些文件一個字也看不進

他擡手撫額,遮擋住桌前明亮的燈光

似在思考

口腔裏的茶香并不能蓋過麥芽糖的甜味

宋鶴城想起她無聲對他說的那句

“明天見”

應該是這句吧

想到這,那長手遮擋下的眼眸,暗了暗。

第二天

雖然有人說了明天見

但是陶魚到了三樓卻沒有進辦公室

陶魚将托盤交給了徐國超。

宋鶴城原本在辦公室裏和周圍幾個分廠的廠長,讨論接下來的生産研發流程

聽見徐國超敲門

宋鶴城看了一眼他手裏的托盤後,便繼續之前的談話

沒有停頓更沒有疑問。

陶魚呢?

她準備離開三樓回到大食堂

經過一位叫名叫陳解放的翻譯員身後時,她停了下來。

許多人都已經去食堂吃飯,只有他還在翻着字典,抓耳撓腮地翻譯手中的外文說明書。

陶魚站在他身後,簡單掃視了一眼他手中的說明書後

她伸出手指着他翻譯文書上的一個單詞,聲音清脆道

“這裏錯了,是secondary,說明書上少了一個字母r,secondary,pipe,二極管的意思”

陳解放聽了這突如其來的點明,他愣了一下

然後他立刻翻開字典,前後一對照

“嘿,這說明書還真的錯了!難怪我折騰半天沒折騰明白!”

陳解放一下就解開了困擾了他一早上的難題

他轉頭見來人是陶魚,忙感激又熱情地打招呼

“是你啊,陶魚同志,多虧了你!我說呢,原來是說明書錯了”

“這說明書也真是的,咋還能錯呢.....”

陳解放無奈又苦惱的撓着頭

這些天他翻這些外文說明書,翻得他頭發都快掉光了

宋總從國外運回的全部機械很先進,是國內是沒有的,所以說明書只有外文版

而他的工作就是翻譯出這些說明書,來輔助車間的生産職工去使用機器。

所以他在翻譯時,不能次次有啥問題了就去問宋總

如果啥都去問宋總,那他這翻譯員也別幹了。

這邊

陶魚笑得親和,對着陳解放解釋道

“其實是因為這份原版的說明書不是英文”

“你手裏的這版英文說明書也是二翻或三翻過來的,而且是翻印,所以出錯很常見”

陳解放聽後恍然大悟

他想起剛剛陶魚比他标準了不知道多少倍的英文發音

他的眼睛立馬就亮了起來

“陶魚同志,聽起來你的英文底子很不錯......”

然後

從那天起,每次陶魚來三樓,陳解放都會問她幾個問題

有時是某個專有名詞,有時是介紹機械性能的偏僻語句

陶魚皆耐心地知無不答。

之後,陶魚變成提早來到三樓

也不再進宋鶴城的辦公室

(有沒有可能……宋廠長的午餐時間是由陶魚來決定的……)

随着她當着許多人的面為陳解放解決難題

她說出口清晰标準的美式發音

以及她專業熟稔的翻譯架勢

很快三樓裏的人都發現

陶魚的英文竟然比在場的所有人都好!

這下哪裏是陳解放,連周邊幾個畫圖員也來請教她

畢竟宋總帶回的這些精密圖紙也是純外文……

陶魚果然不負衆望,每個人問的問題她都能仔細回答出來。

陶魚能輕松地翻譯出這些專業性極強的機械名稱

聽起來是不是很奇怪?

巧呢

陶魚高中就考下了國家一級翻譯證書

她可是在外貿公司兼職過三年的成熟翻譯

而且那外貿公司正好是機械相關方向......

所以世界上沒有白打的工

只有不斷成長的打工人。

而陶魚這個隐藏的人才,她還會繼續留在大食堂當打菜員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