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母妃不想我造反,那不造(14)
母妃不想我造反,那不造(14)
雖然弟弟們的沖動之舉, 可能會導致朝堂震動,但為人子的悲傷情緒,一時控制不住, 也是非常可以理解的。
太子接收到皇帝投射過來的眼神後, 上前一步, 壓抑着自己悲痛的聲線道:“父皇, 兒臣們已經明白您的苦心了。但兒臣們都還年輕,父皇也還在大好年華, 萬不可就此放棄啊, 還請父皇準許兒臣遍尋名醫, 說不定能夠找到良醫,救治父皇。”
皇帝猛地後退一步,将抱着他左右兩條大腿的兒子們統統甩開,但看在其他人的眼裏,就是皇上隐瞞的事情被揭開之後的不可置信, 以及身體難以繼續維持的表現了。
康公公連忙上前扶住皇帝, 他心中也萬分不解,平時太醫來請平安脈時, 他一向都随侍在旁, 從未聽到太醫說過皇上有不治之症的事情。
可是, 幾位皇子都有如此舉動,這又不是随便能夠解釋得到的了。
能夠參與皇帝壽宴的大臣,都是朝堂上的棟梁, 每一個都比普通的後宮妃子,要更加關心皇帝的身體。
大臣們紛紛起身跪地, 但他們不清楚皇帝到底出了什麽事,因此沒有開口, 只是希望皇帝能夠看到他們忠心的份上,趕緊為他們解惑,也讓他們可以知道自己下一步該怎麽走。
皇帝被康公公扶到座位坐下,旁邊便是皇後。皇後不明所以,但也不由得用關懷的眼神望着皇帝,皇後的眼神讓皇帝有些惱怒、困惑的心情,逐漸平複了下來。
現在的當務之急,不是懲罰這幾個不知天高地厚、胡言亂語的小子,而是要把皇帝即将駕鶴西去的虛假消息清除幹淨,否則朝堂不穩,不等他去收拾這幾個小子,外界的暴動,說不定就要直接給他們罪受了。
“宣太醫。”皇帝沉聲說道。
太醫院當值太醫全都被康公公叫來了壽宴上,一個接一個地給皇帝把脈,他們在路上已經得知這次的緣由,全都不知情的他們,打起了十二萬分的精神,更加小心謹慎地探診起了皇帝的情況。
一個又一個,全都眉頭不展。
禮霸和幾位兄弟們站在一起,看着太醫們的表現,只覺得他們的猜測果然是對的,父皇果然是身患絕症了,這些太醫竟然連一個敢說話的都沒有。
餘光注意到皇子們的表現,皇帝的憤怒上升到極點後,反而覺得沒什麽了。沒什麽,只是兒子們太蠢而已,蠢一點兒也沒什麽!沒什麽!
太醫院院首看着皇帝鐵青的面色,不敢瞧一眼旁邊的皇子,他們莫不是卷入了太子的另類逼供法了吧?
Advertisement
難道太子是故意宣揚皇上即将不久于人世的消息,然後順理成章地及早登上皇位,以免在太子之位上蹉跎?能夠說服其他皇子,太子的勢力和心計簡直難以估量。
他們太醫院真的能跟這樣的太子對着幹嗎?院首小心翼翼地擡眼,想要再看看皇帝的神色,結果恰好對上了皇帝那無悲無喜的眼神,他立刻垂頭跪地。
“皇上,依老臣多年的經驗來看,皇上聖體康健,絕無半分不妥之處啊!”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他這把老骨頭喲,不會就要交代在這裏了吧?
随着太醫院院首給出了自己的診斷後,其他太醫紛紛表示贊同。太醫院的水平基本上是大夏國的頂尖醫療水平,如果連衆位太醫都沒有發現問題,那麽比起相信皇上真的得了什麽難以診斷出的疾病,還是幾位皇子們說的話更值得商榷。
于是,作為百官之首的丞相,就擔負起了問詢的職責。
“太子殿下,衆皇子殿下,老臣以為太醫院之診斷可以相信,不知幾位是從哪裏得知皇上身體不适的消息?”
比起已經在心裏把太子妖魔化了的太醫院院首,經常與太子打交道的丞相,卻非常清楚太子的品性,對方絕不可能是為了更早登上皇位,就故意宣揚此種惡意消息的人,這一朝的皇家父子,遠比皇上還是皇子時的皇家父子要顯得充滿真情得多。
得知父皇沒事的消息,幾位皇子都大大地松了一口氣,甚至沒有人意識到,皇帝沒事,但他們卻紛紛說皇帝有事,這會給他們帶去多大的麻煩事。
直到丞相此刻的發問。
太子和三皇子最先意識到了後果。作為太子,更是作為大哥,太子毫不猶豫地跪到了皇帝的面前。
“父皇,都是兒臣的錯。是兒臣不夠謹慎,誤以為父皇身體有害,并且還破壞了父皇的壽宴,還請父皇責罰。”
三皇子看着太子跪在地上挺直的脊梁,果然啊,太子确實是太子。
但是他同樣是父皇的兒子,沒有讓太子一個人去抗罪的道理。于是,不等皇帝發落,三皇子便兩步并作一步,跪到了太子的身邊,和他一樣向着地面砸了膝蓋的還有二皇子。
“父皇,兒臣也有錯,請父皇責罰。”
一左一右,太子絕不是孤身一人請罪。
“父皇,還有兒臣!”
禮霸、四皇子并兩個弟弟,也紛紛擠到了皇帝的跟前,一個接一個地跪下,在太子等人的後一排,跪得筆直。
一直揪着心的惠妃,看着兒子身旁的人,那顆惴惴不安的心,好歹是平複了一下,一旁的皇後不動聲色地拍了拍惠妃的手背,示意她莫要緊張。
看着以太子為首,紛紛請罪的皇子們,丞相的眼神比之前更亮了幾分。看來,在他們沒有察覺的時候,太子殿下已經收服了幾位皇子啊。
雖然皇上總是不滿意太子對待兄弟的過分寬厚,有時丞相自己也覺得太子終究會失望的,但此刻,丞相突然明白了太子為何一直如此堅持着,畢竟是親兄弟啊,如果能夠攜手共進,誰又願意手足相殘呢?
比起一個人孤零零地統率朝臣,有着兄弟們的支持,太子也會更加得心應手、游刃有餘,想來是不會如皇上一般,只能一個人站在城牆上,看着遠方的風景。
有着相似面貌的皇子們跪成一片,想必皇上內心也很有感觸吧?
皇帝心中确實很有感觸,老三是怎麽回事?!怎麽就參與進這種破事裏了,難道他不知道該明哲保身,才能夠積蓄與太子一争的力量嗎?
這個時候瞎胡鬧,他就算想擡起老三去磨煉太子,這個老三也太脆了,莫說太子會不會放在心上,就說後面這些朝臣,估計都不敢追随他。
還有,他看着太子的眼神又是怎麽回事?他之前那種野心勃勃、憤懑不平的眼神哪兒去了?這個帶着敬佩、信賴的眼神是什麽東西啊!
還有二皇子,當初讓他領兵鎮守邊疆,就是因為他太過直楞,完全無法威脅太子,不能給太子危機感。于是,他特意讓老二在外面好好磨砺一下,手握重兵的皇子,一定可以激勵太子,讓他明白兄弟是兄弟,皇位是皇位的道理。
但現在,他面前的兄友弟恭又是什麽東西啊?為什麽老二在外鍛煉多年,歸來仍是一個傻玩意兒?就他這樣,是怎麽鎮守好邊疆的?他們大夏國的邊疆真的沒有被攻破嗎?
皇帝在內心瘋狂吐槽,他受夠了這群不按照他計劃行動的兒子們了。
“交代清楚吧,這件事的始作俑者是誰?”
太子立刻叩首,顯然是打算把這件事應了。
誰知道這次,禮霸的反應比誰都快。開玩笑呢,他可是一個勤奮工作的模範,正是他該上場的時候,怎麽能臨陣脫逃呢?
“父皇,是兒臣!”禮霸大聲吼道,他剛好跪在太子身後,聲音之大,讓太子的耳邊都好似有了嗡嗡聲。
皇帝的眼神望向了禮霸,那裏面暗藏着危險的情緒,是小五啊,那個一開始以為可以磨刀,結果中途突然變成豆腐的石頭。
“小五,你說的是真的?”皇帝覺得,自己這個慈父當的已經夠久了,既然太子總是學不會太子權術,那他作為父親,只好親自教他,面對一個可能威脅到朝堂安定的人,即使是父子、兄弟,必要時,也是可以毫不猶豫地舍棄的。
三皇子看到皇帝的眼神,心中一驚,無需思考,他的腦中便立刻浮現起了此前的猜測——是真的,是真的,父皇他真的會如此狠心,他真的打算拿他們兄弟做太子的磨刀石!
禮霸當然也察覺到了皇帝的心思,但他只當自己不知道,“沒錯,父皇,都是兒臣的錯。但是,就算父皇您要殺了兒臣,把兒臣過繼成您讨厭的叔叔、伯伯的兒子,把兒臣變為庶人,把兒臣永久幽禁、把兒子送去別的國家當質子或者用兒子去和其他部落和親……兒臣都還是要說!”
“父皇!您一定要看重您的身體啊,千萬不要諱疾忌醫,也不要把您的病情瞞着兒子們。這次是兒臣錯了,但父皇您也有錯,之前突然對兒臣們這麽溫和,這才讓兒臣們誤會了。”
禮霸的話讓壽宴上衆人目瞪口呆,不知是在震驚五皇子竟敢當衆說皇上也有錯,還是在驚愕,五皇子居然能夠在一瞬間為自己想出這麽多駭人聽聞的懲罰,這每一條對皇子來說,都是大大的折磨啊!
五皇子真乃神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