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14章

顧茵天不亮就起了身。

王氏比她還早,顧茵起身的時候她已經把竈膛燒起來了。

顧茵見她眼底一片青影,忍不住勸道:“天還早,您再迷瞪一會兒,我一個人忙的過來。要是實在不放心,等出攤的時候我再喊您一道去。”

“你別管我,咱們一手一腳把活兒幹完,等收攤回來我自然睡得踏實。”王氏一邊打呵欠一邊搖頭。

她哪裏睡得着呢?愣是一晚上沒敢合眼——昨兒個整副家當只剩七兩的時候,她就心疼得不成了。後頭又買食材,買擺攤器具攏共花了三兩半,這就又去一半。

那會子是被娘家侄媳婦話趕話逼出了一股沖勁,冷靜下來卻是後怕。這次買賣要是做不成,家裏後頭的日子是真不知道咋過了!

婆媳二人齊齊上手,天邊泛起魚肚白的時候便挑着東西出了缁衣巷。

此時碼頭上還未有船只停靠,但小攤販們都陸陸續續地過來了。

王氏前一天已經來打聽過,在這一處做買賣沒有什麽規矩,只月底的時候衙門會來人收攤位費。

當然攤位也不是随時能換的,先到先得,來得早的人可以租用越靠近碼頭的好位置,就算後頭不做了,還能轉讓給其他人,收取一筆轉讓費。

像顧茵婆媳二人這樣沒根基又出不起轉讓費的,自然也只能選在一個不怎麽便宜的位置。

鍋碗瓢盆,矮桌板凳都支棱開,小小的馄饨攤便開始了營業。

天光大亮的時候,碼頭上人頭攢動起來,附近的吆喝聲一聲蓋過一聲,顧茵便加了柴火開始熱鍋。

旁邊的攤位上是賣油炸鬼的,油條下鍋刺啦啦一聲聲脆響,油煙味道蓋過了顧茵的魚湯味道。

當然倒也有不少人見顧茵面生又長得好來問價的,但是顧茵的馄饨并不算特別便宜——一碗馄饨四文錢,而其他的馄饨攤子上不過三文。

Advertisement

碼頭上大多是苦力,一文錢于他們來說也很要緊,因此小半個時辰過去,一共來問了五個人,聽說這馄饨是魚肉做的,價錢還比旁人的貴上一文錢,便都有些猶豫,只有兩個人掏銀錢買了一碗。

顧茵昨兒個她還拜托王氏多買了一罐子醋和幾頭大蒜。

大蒜被顧茵剁成蒜末,裝在小木碗裏,和醋一樣,可以根據客人的口味自行添加。

兩個客人一個放蒜末,一個放了幾勺醋後,都是很快吃完了一碗,離開之前還對顧茵的魚肉馄饨大加贊賞。

顧茵心中微定。

其實吃食這東西是講究口味的,各花入各眼,就像南邊甜口的菜式入不了愛吃辣的川省人的口,她也并不确定自己的手藝會不會被王氏和小武安以外的人認可。

但方才兩個客人的口味明顯不一致的情況下,還都稱贊她的馄饨好吃,她就知道自己的擔心是多餘了。

可她不急,旁邊的王氏可急壞了。

半早上過去只賣出兩碗,這一天下來才能賺幾文錢?!

“娘先坐下歇歇。”顧茵看王氏吆喝的喉嚨都要冒煙了,倒一碗熱水遞給她,“咱們初來乍到本就急不得,慢慢地會越來越好的。”

就像她上輩子剛接手家裏粥鋪,老顧客們見她年輕面嫩,都懷疑她的手藝,當時店裏的生意也是減少了将近一半。

但随着時間過去,嘗過她手藝的人都成了回頭客,不僅老客都回來了,慢慢地還增加了許多新客人,生意反而越發紅火了。

“我不急,我不急。”王氏自顧自嘀咕,也不知道是在安慰顧茵還是在安慰自己。

喝過一口水,王氏還不肯歇着,一面接着吆喝一面眼巴巴地看着路口等人經過。

顧茵看她這樣就知道她是急的不成了。

昨兒個自家婆婆就一晚上沒合眼,今兒個要是再生意不好,怕是晚上又要睡不着。

縱然王氏身子好,這麽提心吊膽的熬着能熬幾天?怕是先要把她給急病倒。

顧茵沉吟半晌,思索道:“其實,我有個法子,但就是要委屈了娘。”

“唉你這孩子有辦法不早說!”王氏擱下水碗,扒着她道:“只要能早點打開路子,我就沒有什麽委屈的!”

…………

賣油炸鬼的老劉頭已經在碼頭上做了兩年生意了。

他家本是在隔壁遠山縣,祖上就一直做這個,傳到他這一輩已經是第三代。

三代人靠着手藝發家致富,在鎮子上買了房子,讨了老婆,眼瞅日子越來越好。

但天有不測風雲,他家女兒被鎮上的老員外相中了,非要擡他閨女做第八房小妾。

老劉頭帶着老婆孩子連夜跑了,跑到這寒山鎮上重新安家。

本以為日子還是一樣的過,但老劉頭沒想到從頭開始竟這樣難——碼頭的檔口位置差,客流量低,多年累積的舊客又沒有了,生意可謂是一落千丈。

一直到如今都過去二年,老劉頭的生意都沒能回到從前。

但老劉頭很滿足了,碼頭上的攤販一茬茬地換,就只有連同他在內的幾戶手藝确實好的人天長日久地把生意做下來。

老劉頭就等着攢夠轉讓費,還把自己的攤子往前挪一挪了。

今天也是稀罕,老劉頭發現旁邊新支了一個馄饨攤。

攤主還是一對婆媳。

也是可憐見兒的,這婆媳倆半早上只賣出去兩碗馄饨。

老劉頭正想着要不要送上兩句勸告,就突然只聽旁邊一聲嚷嚷。

“你跟我回去!”那婆婆本就長着一副有些潑辣的兇相,叉腰罵人的時候就越發兇神惡煞的。

旁邊年輕瘦弱的小媳婦噗通一聲就給跪下了,帶着哭腔的清脆聲音傳了開來——

“娘,您就再給我一次機會吧!”

這是怎麽了?

老劉頭一邊炸油條一邊往旁邊瞧。

附近的人就更別說了,只要手裏沒活計就往這兒瞧,路過的客人更是紛紛駐足。

“機會?我沒給你機會嗎?家裏窮的揭不開鍋,你非說做小買賣可以糊口。可你看看,這半早上只賣出去兩碗馄饨,靠你糊口咱們全家都得餓死!”

聽到這老劉頭就皺眉了,自己做了半輩子吃食的人,換個地方都用了半年時間才站穩腳跟。

這小媳婦的馄饨攤還不到半天,沒做到生意那不是很平常的事嘛?

這婆婆未免太兇惡了一些!

“娘,您再容我兩天。我的手藝您也嘗過,您昨兒個也誇我來着。”

“我呸!我管你什麽手藝不手藝,我就只認銀錢。家裏揭不開鍋了,你要是賺不到銀錢,看老娘怎麽收拾你!”王氏叉着腰冷哼,“我把你買回來養到這麽大,你就該知恩圖報!我兒子已經沒了,還養你這麽個小寡婦在家已經是天大的恩德了,不若把你嫁給老員外做填房……”

“我……我不想做妾。”

“還輪到你來做主嘛?!”

王氏蒲扇大的巴掌就要往顧茵的臉上扇去。

這小媳婦細皮嫩肉的哪兒能挨得住這一巴掌啊!

大夥兒看得揪心,女兒差點被逼做小妾的老劉頭更是看不下去了,出聲道:“你這婦人怎麽回事?你兒子沒了又不是你兒媳婦的過錯,她年紀輕輕還想着補貼家用,有這份心已經很不錯了。且我剛才聽到你攤子上的客人對你兒媳婦的手藝都贊不絕口的,可見她是個真有本事的!你怎麽能說那種讓她去給旁人做妾的話?!”

老劉頭越說越氣,聲音也越來越大。

但是奇怪的,他面前的婦人并沒有因為他的插話而不悅,反而唇邊泛起一絲若有似無的笑意。

怎麽看着還怪高興的?

老劉頭來不及細想,又聽王氏道:“好吃有啥用?這攤子擺着一天掙不到銀錢就虧一天的錢,我們家又不富裕,能支撐多少日?嫁人做妾怎麽啦?我家馬上就能得一筆銀錢改換門庭!”

“你這人,你這人……”老劉頭被她的強詞奪理氣到了,支吾了半天不知道怎麽說了。

最後又見到顧茵暗自垂淚的可憐模樣,老劉頭心一軟,就摸出幾文錢,“我正好沒吃朝食,小媳婦給我做一碗。”

王氏撇過臉嘟囔:“一碗半碗地夠幹啥的,哼!”

顧茵收了銀錢,紅着眼睛和老劉頭道了謝,而後便手腳麻利地包馄饨、下馄饨。

那馄饨皮在她手裏像活過來了似的,不過眨眼的功夫就包好了十來個。

而魚湯在再次加熱之後,更是爆發出一陣濃郁的香味。

“小媳婦別哭,給我也來一碗!”

“就是,聞着味兒這麽香就知道肯定好吃,你別聽你婆婆的,咱們靠手藝吃飯不丢人!”

路人和附近其他攤販都用行動來替顧茵鳴不平。

顧茵又一個個道謝,幾碗馄饨不消片刻就做了出來。

此時附近看熱鬧的人越發多了,空氣不那麽流通,那香味像有勾子似的直往人鼻孔裏鑽。

且因為他們這邊聚集的人多,其他人遠遠地看到這邊排了隊,不自覺地就往這處靠攏。

方才還無人問津的小小馄饨攤,一時間人滿為患。

大夥兒一邊吃着香噴噴的馄饨一邊用眼神譴責王氏——

多手巧能幹的小媳婦啊,還任打任罵不還嘴,偏托生到這惡婆婆手裏了,命苦啊!

王氏惱羞成怒地嚷嚷着:“我看你能賣出什麽名堂,哼!”

而後便撥開人群走了。

等她一走,顧茵對着衆人福身,歉然道:“讓諸位看笑話了,大家快去忙自己的吧,耽擱大家的時間了,實在抱歉。”

鍋邊霧氣蒸騰,顧茵俏生生地往那兒一站,眼睛還小兔子似的泛着紅,臉上也升起了羞赧的紅暈。

讓人見了更不忍心苛責。

衆人紛紛在心裏又為她道了一聲可惜,再聽着越來越多人一聲高過一聲的誇贊,越來越多的人也紛紛跟着掏了錢。

因為是試營業,所以顧茵只準備了五十碗左右的馄饨量。

還不到中午,她的馄饨就銷售一空。

這時候她攤子前的人已經換過了好幾撥,衆人的關注點不再是鬧劇似的婆媳矛盾,而是食物本身了。

還有沒買到的人直呼可惜,還問清了顧茵開攤的具體時間,他們明天還來!

顧茵一一應下,而後便收拾了東西,挑着擔離開了碼頭。

大概走了一刻鐘,再也看不到碼頭的時候王氏從角落裏跳了出來,一邊接顧茵手裏的東西一邊得意邀功道:“咋樣?我演得好不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