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第51章

八月頭, 顧茵和王氏帶顧野去看了一次大夫。

倒不是他生病了,而是長個兒了,長得太多了。

尋常三四歲的孩子平均一年也就長兩三寸, 他小半年就長了兩寸。

因為日日在眼前看着, 顧野和武安衣服也經常混着穿,顧茵和王氏一開始都沒發現, 還是有一天武安突然驚叫道:“小野你怎麽快趕上我高了?!”

兩人這才注意到從前一高一矮、十分分明的兩孩子,如今都快差不多高了, 顧野只比武安矮一個指節。他現在穿着入夏前顧茵給武安買的新衣裳正正好, 而他自己的新衣裳, 已經因為大小不合适, 很久不穿了。

武安四月過的生辰,馬上都快六歲半了。

顧茵剛穿過來的時候, 武安比同齡的孩子矮不少,後頭自打家裏開始做生意,營養上來了, 到如今他的身高已經追上了同齡人。

去歲冬天,老大夫來給顧野看了過, 當時老大夫說他看牙齒和骨齡應該是四歲左右, 現在滿打滿算也就五歲, 怎麽也不該長這麽快。

“長個兒本是好事, 但是他娘說長太快對身體也是負擔, 所以勞煩您再給看看。”

老大夫又給顧野檢查過, 說沒事兒, “孩子生長本就情況不同,雖然确實是常見的都是一年長個兩三寸,但老夫也見過一年長三四寸的孩子。且這孩子身子骨越來越壯實了, 從前那些不足現在是半點兒都看不出了,我摸他骨頭,他未來身量肯定比一般人高不少。至于為什麽最近長得厲害,是不是因為最近鍛煉的比較多,或者飯食上吃的好?”

經他一講還真是,顧野剛被收養那會兒,他每天在外頭瞎晃,午飯不回家吃,只吃小荷包裏的點心和肉幹,個子就長得慢。

後頭他開始學武了,夏天還開始送外賣,運動量極大的同時,胃口也大了,三餐按時按點地吃,晚上和武安學習學累了,還要加餐一頓。

既知道他身子骨好,顧茵和王氏便放下心來。

顧茵還想給顧野過生日,總不能因為不清楚他生辰,就一直算在四歲上頭。

其實早在武安過生辰的時候,王氏就想着把兩個孩子的生辰一道過了。

Advertisement

顧野當時不怎麽情願,顧茵以為他是不想當順道的那個,就勸着王氏別那樣。

如今再提,顧野還是不願意,顧茵問他為什麽。

他絞着自己的手指,難得地露出了自己羞澀腼腆的一面,小聲告訴她說:“想在入冬前,遇到娘的時候,過生辰。”

顧茵聽到這話心頭都快軟成水了,王氏反應更大一些,眼睛都跟着紅了。

她當即應道:“那行,到時候你挑個日子,提前告訴奶或者你娘,我們小野的第一個生辰,奶給你好好地辦!”

顧野滿臉通紅,應下一聲後就逃也似的跑了。

但是等他回到店裏,他羞澀的模樣就沒了。

因為他的號召力,秋天店裏的生意不僅恢複到了從前,甚至還更上一層樓——孩子們都知道食為天都他家的,家裏要下館子的時候,也會問問孩子想吃啥。

他們的答案自然都是要去食為天。

因為這,顧茵又去求了馮木匠,把開業前她想放在過道裏的小巧雙人桌都做出來了。店裏一口氣加了六張雙人桌,還是早中晚座無虛席。

孩子們看了他都和他打招呼,等到顧茵和王氏後腳回來,他又成了那個小大人。

…………

中秋是個大節日,八月十二到十四,鎮上要連着舉辦三天花燈會,從天黑前一直熱鬧到第二天早上,當然還有最傳統的,家家戶戶都要吃月餅。

不像端午的粽子那樣,會簡單廚藝的人一般都會包,月餅的工序複雜的多,一般都是外頭購買。就算是家境很一般的,也會買上一兩個月餅一家子分着吃。

含香樓和望月樓前頭為了端午的粽子禮盒都能鬥的跟烏眼雞似的,這家家戶戶都要買的月餅,那更成了兩家的必争之地。

當然了,因為端午和組織外送隊伍兩次出師不利,兩家都沒再冒進地搞什麽幺蛾子,還等着看食為天這次又翻什麽新花樣。

顧茵并不搞什麽新花樣,正在研究各式月餅。

月餅衆所周知的有廣式和蘇式,其實如果按産地區分的話,還有京式、臺式、滇式、港式、潮式、甚至日式,若以餅皮、口味等區分,則更有多到難以計數的種類。

不過她問過了周掌櫃,鎮子上的百姓還是和後世一樣,喜歡的還是廣式和蘇式月餅。

這兩樣經典月餅肯定是要做的,四樣不好聽,做五樣則種類太多、不好控制成本,所以顧茵只準備另外再做一樣冰皮月餅。

含香樓的廚子是兩廣人士,做的自然是廣式月餅。而望月樓則一直做的是蘇式月餅,周掌櫃會的也是蘇式,顧茵就把蘇式月餅分給周掌櫃去做,自己負責另外兩樣。

首先是廣式月餅,做這個有個關鍵的東西,叫做轉化糖漿。

水和白糖按比例混合,在導熱較好的鍋中煮開加入白醋,之後轉小火,兩刻多鐘後糖漿變成淺琥珀色即要關火倒出冷卻,就得到了深琥珀色的粘稠糖漿。

糖漿的質地和蜂蜜非常類似,在烹饪過程中能作為蜂蜜的平替,價格卻比蜂蜜便宜多了——畢竟現在的蜂蜜也不像後世造假那麽多,又囿于有限的醫療技術,蜂農也算是高危職業,蜂蜜的價格可想而知。

食用堿面加水攪拌兌成枧水,和轉化糖漿混合,再加一點味道清淡的食用油,攪拌均勻後加入面粉,攪拌至沒有幹粉然後上手按壓,充分混合後就得到一個光滑細膩的面團,冷藏半個時辰到一個時辰後,包上事先炒制好的豆沙,先揉圓後按扁,再包上一顆鹹蛋黃搓圓,随後再取一個面團,包裹上這份餡料。

顧茵邊包邊叮囑在旁邊觀摩的徐廚子,“這個餅皮沒有筋性,包的時候得用手掌輕推,像這樣邊推邊轉動,不能扯拽,不然很容易破皮。”

等到面皮徹底裹好餡料,顧茵最後把面皮收口按緊,撒上幹面粉防粘,最後再把多餘的面粉抖掉,防止其影響口感。之後便是放入模具按壓出花形,再噴一層水防止幹裂,便要進烤箱了。

這個時代只有烤爐,沒有烤箱,但在八月頭,顧茵已經讓周掌櫃尋人在食為天後院做了個土制面包窯,完全可以替代烤箱的作用。

面包窯先預熱一刻鐘,而後放月餅放進去中火烤上半刻鐘,烤至定型取出,用細毛刷挨個刷上薄薄一層蛋黃水,最後再進窯烤上一刻鐘。

出窯後,月餅香甜的香氣撲面而來,徐廚子和宋石榴都咕咚一聲咽了一下口水,武安和顧野也是一臉期待地盯着。

然而剛出窯的月餅口感還不是最好,還得回油一天,顧茵就讓他們再等一天,另外開始做起了別的。

新鮮牛乳放火上以中火開始煮,時不時攪拌防止粘鍋,沸騰後再煮一分鐘關火,再入冰窖冷藏半天,牛乳上就會有一層厚厚的奶皮,取出這層奶皮讓徐廚子和他兩個小徒弟輪流上陣,充當人肉打蛋器高速攪拌打發。

等他們把奶皮打發到有顆粒感了,再加入幾勺冰牛乳,一直把奶皮打到像豆腐渣一般,就用勺子取出,在孔眼細小的濾網上按壓,濾出水分,再包好放入冰窖過夜定型,這得出來的便是家庭版黃油。

做出黃油的時候,恰好是第二天月餅回好油的日子,也是大家期待着品嘗月餅的時候。

她做的月餅巴掌大小,大人能吃下一個,孩子則兩個人分着吃一塊。

“好甜好軟,不愧是師父的手藝!”徐廚子吃的最快,說着話已經吃完了半塊。

詞窮的衆人都吃的眼睛發亮,但也說不出旁的。

只有周掌櫃最後道:“餅皮香軟沙糯,豆沙細膩軟韌性,蛋黃鮮香撲鼻,整個月餅層次分明。我其實更偏愛蘇式,但東家這個廣式月餅甜而不膩,我是喜歡的。”

顧茵其實也是第一次用面包窯烤月餅,得了周掌櫃這話,她也就定下心來。

因為是試做,這次的月餅數量并不多,每個人嘗嘗味道也就沒了。

武安和顧野都戀戀不舍地砸吧着嘴,顧野還說:“其實,一個我能吃完。”

武安跟着點點頭,然後兩個人一起眼巴巴地看着顧茵。

意思很明顯啦,他們才每人吃半個诶,還沒吃夠呢!

“別急,今天還有別的吃。”顧茵好笑地一人揉他們一把,接着開始幹活。

碗裏放雞蛋和白糖,攪拌均勻,然後放牛乳再次攪拌,之後加面粉和小麥澱粉,攪拌均勻至沒有幹粉顆粒,然後上鍋加入做好的黃油,用小火煮沸的同時不停攪拌,等到黃油融化,鍋中的液體開始凝固,等到水分完全蒸發,鍋中就是一個不粘鍋的黃色面團,取出放涼。

在這期間,顧茵在碗裏加牛乳和油、白糖,攪拌後再加糯米粉和粘米粉,小麥澱粉攪拌後用紗布過濾,之後倒盤子裏,再扣上另一個盤子,上鍋蒸制兩刻鐘。

兩刻鐘後她取出粉團,用勺子翻拌,放旁邊晾涼。

而這時候奶黃餡也已經放涼,拿到案板上揉成長條,再切成小劑子搓圓。

粉團放涼後也切成小劑子,當然面皮的劑子要比餡料的劑子要大上三分之一,最後以包廣式月餅的手法用虎口按壓餅皮慢慢向上收攏,放入模具按壓出花形。

冰皮月餅不需要烤制,只要密封後放入冰窖冷藏半天,口感才最好。

這月餅是上午做的,等到下午就能吃了。

武安小跑着下學,顧野則是提前結束了練武,早早地等着了。

兩個小家夥都到齊了,顧茵就讓人去冰窖把冰皮月餅取出來。

冰皮月餅雪白透亮,個頭只有廣式月餅一半大小,光是看着就精致得讓人稀罕。

雖然期盼了一整個白日,但是武安和顧野誰都不舍得下嘴,還是顧茵催了他們,兩人才一起拿了一塊放進嘴裏。

餅皮冰冰涼涼,軟糯可口,那蛋黃餡在香甜之餘更是奶味十足,兩種細膩的口感融為一體,甜而不膩,香濃軟滑,尤其适合孩子的口味。

兩人各拿一個小碟子分了三個,剩下的幾個則讓顧茵分給周掌櫃和徐廚子他們嘗味道。

徐廚子喜甜,早先廣式月餅是他的心頭好,吃過這冰皮月餅後,他心中的排序發生了變化。

只是他也不好意思和孩子搶,只能回味地舔着手指。

看他這樣,武安和顧野對視一眼,一人都分出一個給他。

他臉臊得通紅,一邊搖手一邊道:“不要了不要了,我嘗嘗味兒就行了。”

顧茵讓兩個孩子去外頭吃着,而後對徐廚子道:“你想吃也不用急在這一時,這半個月裏廣式和冰皮月餅交給你做,做的不好的,你自己吃掉。”

“給……給我做?”徐廚子激動起來,呼吸都加重了幾分。

他拜師有一段時間了,但都是在旁邊學習、打下手,還沒有獨挑大梁過,這次被委以重任,自然是既緊張又激動。

顧茵點頭道:“兩種月餅雖然需要注意的事項比較多,步驟略為繁瑣,但拆開來,其實哪一步都不算困難。就從這個開始,往後我會一點點分配任務給你。”

食為天的生意越來越紅火,周掌櫃正是年富力強的年紀,他那一口大鐵鍋一次正好能炒一個餐盤的菜。午市加上晚市,他一個人炒一二十個熱菜并不覺得吃力。

顧茵不是,從體力上說,女子本就比不過男子,而且白案上的東西更瑣碎,耗費的時間更長。客人越來越多,她下廚的同時還要兼顧整個店鋪的運營管理,已經開始感覺到吃力了。

尤其是這次顧野長高那麽多,她這當娘的都沒發現,心裏挺不是滋味的,也想多分出一些時間在家人身上。

于是這天她又在當着徐廚子的面再做了一次,黃油、豆沙那些配料她都多做了一些,好讓徐廚子從半成品的情況下開始做起。

而顧野和武安出了大廚房後,他跟武安多要了一塊冰皮月餅。

雖然知道他手裏還有三塊沒動,武安還是很大方地把自己的分給了他,還不忘和他說:“一會兒就要用夕食了,你也別吃太撐。”

顧野接了月餅卻沒再吃,而是端着小碟子出了食為天。

他一出來,範勁松和小胖他們就擁了上來。

夏天的時候他們天天都在一起送外賣,最近外送隊解散了,孩子們沒他領頭還不習慣。

“野哥今天怎麽這麽早來了?”

“野哥是不是學武累了?”

大家七嘴八舌地問起來,顧野搖頭說不是,然後拿着碗裏的月餅分給大家吃。

他前頭用自己的工錢買了好些玩具,一開始自然是為了給含香樓和望月樓兩家的外送隊伍搗亂,後來目的達成了,他就把這些玩具無償分給大家玩,也正是因為這樣,鎮子上那些孩子才以他馬首是瞻。

現在這冰皮月餅端出來,孩子們的眼睛都發亮,卻誰也沒伸手去碰。

顧野最後把小碟子給範勁松,讓他來分配。

于是最早跟随顧野的的八號人,當然可以分到一小塊兒,其他人只能分到一點點嘗嘗味兒,再後來的那是連餡料都吃不到。

“冰冰的,好香好甜,太好吃了!”小胖迫不及待地那一塊冰皮月餅放到嘴裏,就超大聲贊嘆道。

然而說着話,他口水一咽,一下子就把那入口化開的月餅咽進了肚子裏。

“我還沒好好嘗嘗呢!”小胖哭喪着臉,要不是顧野在旁邊看着,他都想嚎啕大哭了。

有了他這個反面示例,範勁松他們都不敢一口吃完,只小口小口吃着。

“真的好香好甜,裏面的餡最好吃了,比糖還甜!”

“牛乳的味道我本來是不喜歡的,但是這個裏頭的牛乳也太香了!”

“嗚嗚嗚,我只有一點餅皮,裏面餡料是什麽味道,你們誰給我咬一口啊?”

就這麽點東西,又都是第一次吃到,誰肯分給他吃,都防着其他人搶,飛快地吃完了。

“這叫冰皮月餅。中秋節,我們家賣這個。”顧野最後道。

這話說完他就讓大家散了,這下子孩子們都知道該怎麽做了。

吃過的當然意猶未盡、還想再吃,沒吃的更慘,都想象不到那是什麽樣的好味道,讓大家都誇成那樣。

回到家第一件事,當然就是和大人說要吃食為天那個冰皮月餅。

食為天雖然才開業不到半年,但經過開業、端午和夏日外賣一系列的宣傳後,鎮子上的百姓就算沒去吃過也多少聽說過。

都知道食為天的吃食并不會很貴,富裕或者大方一些的父母,立刻就答應下來。沒那麽富裕大方的,當然是先讓孩子別嘴饞,先把自家的飯吃了再想旁的。

但是逢年過節本來就是圖熱鬧喜慶的時候,看到孩子怏怏不樂的,沒答應的父母回頭也會再考慮考慮,起碼先去打聽一下價格。

于是第二天,顧茵就接待了十幾個詢問冰皮月餅的家長。

冰皮月餅步驟不算複雜,但是用料成本高,一小塊的定價就在十文錢。

要擱平時,一般人家的孩子肯定是吃不起十文錢的零嘴兒的,但既然是過節,家長們咬咬牙也就給買了。

預定的人從這天開始絡繹不絕,到了中秋的七天前,冰皮月餅已經定出去了上百塊。

含香樓和望月樓都盯着食為天呢,看到顧茵鼓搗了半天也只鼓搗了孩子喜歡吃的月餅,兩家人都不屑一顧。孩子們肚子小,一個人能吃幾塊?且父母再偏疼孩子,也不會花太多銀錢給孩子們買零嘴兒。這賺頭實在有限!

還是大人吃的月餅和送禮的月餅禮盒賺頭大!

而這時候徐廚子總算是能做出讓顧茵滿意的月餅來了,預定的冰皮月餅可以來拿貨了,廣式月餅和周掌櫃做的蘇式月餅也在食為天開展了試吃活動。

廣式月餅香甜,一塊賣八文錢,蘇式月餅鮮香酥脆,個頭比廣式的小一些,但因為餡料是實打實的火腿,價格也是八文錢一塊。

至于客人們用來送禮的月餅禮盒,食為天這次也做了。

一個圓形的木盒子均勻隔成三塊,廣式、蘇式和冰皮月餅各放一塊,各種口味的客人都能兼顧。若是成盒買,會比單買便宜兩文錢,還能白得個精巧的小木盒。木盒雖不值錢,平時用來放針線那些零碎的小東西卻很不錯。

這禮盒一推出,反響當即就很不錯。

有人立刻說:“我娘愛吃蘇式的,我娘子愛吃廣式的,每年都要跑兩家酒樓,家裏孩子也吵着要嘗嘗這個什麽餅皮的,這次倒是方便了!”

“是啊,含香樓和望月樓那兩家月餅都不單賣,一次買多了吃不完。這月餅本來是嘗嘗味道,圖個過節意頭的,咱們這樣的普通人家誰能拿這個當飯吃啊?”

還有心急嘴饞的客人,試吃完後當即買了一盒當堂吃起來。三種口味自然是樣樣都好吃,吃完他回味地砸吧砸吧嘴,連墊在盒底的油紙都拿起來聞了聞味道。

這一拿起來他發現不對了,這背部居然還寫着字,四個“鴻運當頭”的大字寫在角落。

那盒月餅從顧茵手裏賣出去的,就等着他發現呢,見狀她立刻道:“恭喜您,中了我們的中秋大獎!凡是吃到這‘鴻運當頭’的,都能憑紙條退還十文錢呢!”

“還有這種事!”那客人笑起來,“那看來我今年運道不錯,銀錢不用退了,我再添幾文錢,再給我來一盒,我剛還沒吃夠呢!”

這次他拆了禮盒先看紙條,可惜這次只有“謝謝惠顧”四個大字。

旁人看他失落,少不得打趣道:“想啥好事兒呢?還能每盒都再送十文錢?”

“就是啊,我覺得這個就是圖個吉利,盒盒貼十文,人家的生意還要不要做了?”

但這種可能會吃到真銀錢的宣傳手段還是新奇,尤其是過節,誰不想當鴻運當頭的那個呢?

還有為了想看裏頭的紙條的,并沒有等到八月十五才來取貨,早早地來拿了直接吃。

那肯定不是每盒都有獎,但若是吃到了鴻運當頭,那真是比白撿錢還高興,回去還得吹噓一下自己的好運氣。

在這種宣傳之下,食為天的月餅禮盒總共賣出去了二百套。當然也有不要那最貴的冰皮月餅的,只要其他兩種,食為天也散着賣,那些也定出去了三四百塊。

中秋花燈前一日,顧野回來告訴顧茵一個消息,說那兩家大酒樓都開始散賣月餅了,而且這還不算,他們還想借着為期三日花燈會好好宣傳,已經雇用了一群孩子們到時候在花燈會上唱兒歌,宣傳他們的月餅有多好吃。

這次他們是一點消息都沒透,要不是因為李大春和顧野說,他可能到現在也不知道。而且這次兩家都是有備而來,選的孩子都經過秘密訓練,并不會那麽輕易地被他勾着去玩了。

顧野覺得處理不了,所以來和他娘說了。

“我們人多,但是沒訓練,怕是比不過。”顧野小大人似的沉着臉,心裏已經在想,若不是他娘不讓他打架,他還是有辦法收拾那些人的。

這種宣傳手段自然是脫胎于顧茵之前雇用孩子們賣冷飲、送外賣的舉措,在她看來并不新鮮。

看到自家小崽子如臨大敵的模樣,顧茵忍不住笑起來,說:“沒事,娘早有準備,花燈會你帶着你的小夥伴玩就行,別的不用管。”

顧野當然是相信他娘,當即也不發愁了。

到了八月十二,花燈會的頭一天,許多百姓早在天黑前都彙聚到了鎮中心。

而只要他們一到這裏,就會看到一個極為醒目的大紅色橫幅,橫幅上書一行大字——

“歡迎莅臨由食為天月餅獨家贊助的寒山鎮中秋節花燈會!”

落款還是縣衙的官印!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