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賺錢

第8章  賺錢

趙大爺在床上躺了幾天,說自己骨頭痛,偷懶了幾天沒去山裏砍柴。但沒多久就被趙大娘從床上罵起來,不情不願地提上砍柴刀和背簍出門。

一家人打打鬧鬧但晚上還要住一個屋,吃飯喝水、燒火做飯都離不開對方,所以鬧歸鬧,最後還是只能住一起。

不過雙方好似平息了戰火,但一場悄無聲息的鬥争還在繼續。

趙大娘把家裏的碗櫃給鎖了起來,把一些調味料還有豬油啥的放在了碗櫃裏。這導致她給趙大爺和趙軒耀做完飯,三人吃完,是一點飯菜不給趙小小及淩一留,甚至家裏的好多貴重物品都鎖在了房間裏,明顯在防着淩一母女呢。

不過淩一也有辦法應對,雖說很多東西被鎖起來了,但是大多都是木櫃,尤其是那個陳舊的碗櫃,鎖是鐵鎖,但固定鐵鎖的鐵釘,被淩一拿來燒火鉗給撬開了。

反正淩一是不會虧待自己也不會虧待趙小小,淩一初次嘗到人類食物的美味,趙小小又是個孩子需要營養,打開碗櫃看見為數不多的油鹽,淩一是一點都不吝啬使用。

趙大娘隔幾天就發現豬油用得快,然後每次聞到竈房傳來炒菜的香味,就會氣得沖進竈房對着淩一一頓痛罵。結果她唾沫都快罵幹了,淩一愣是半點不受影響,莫說罵了,打起來她都不帶怕的。

兩個人先前婆媳關系也不算和睦,趙大娘總有各種理由挑原身的刺兒。原身第一胎生了個女兒,趙大娘因此對她很不滿意,一直催她催了三年,這三年間就沒給過原身好臉色,甚至生下趙小小還沒出月子就被催着下地幹活,直到生下趙軒耀,趙大娘才把重心放在了帶孫子上,對原身的态度也稍微好轉了一點,但也只有一點。

趙小小從小就知道奶奶不待見她,爺爺更是從來沒抱過她,媽媽雖然抱她照顧她,但總會時不時感慨和嘆惋,為什麽她不是個男孩,所以給她生了個弟弟,說是可以多一個人陪伴她,而且弟弟也會保護她和媽媽。

可是,弟弟出生前,爸爸出外打工,爺爺奶奶忙着下地幹活,媽媽要做家務要照顧她,但總是在抱怨,根本也沒人陪伴她。等弟弟出生,她才知道,不是她媽媽給她生了個弟弟來陪她,而是媽媽給弟弟生了個她來照顧弟弟。

以前奶奶和媽媽的矛盾,爺爺和爸爸總會裝死,等兩婆媳鬧得不可開交了,再由爸爸站出來吼一句“別吵了,有什麽可吵的”,最後奶奶和媽媽熄火停戰,媽媽就會找她哭訴,她小小的腦子裏,已經裝滿了媽媽對家庭的抱怨,對自己生活不幸的控訴。

而現在不一樣了,媽媽不愛說話,愛動手,和奶奶一吵起來,就很有可能提着掃把就開幹。雖說這樣的場景,趙小小見一次害怕一次,她總怕別人發火,但媽媽并沒有發火,媽媽只是一臉平靜地和奶奶打架。

趙小小不怕這個媽媽,甚至有點喜歡。

淩一和趙大娘的鬥争就沒停過,明裏暗裏兩人在家一會兒搶針線,一會兒搶柴火,反正是一切能搶的東西都搶。趙大爺一開始幫着趙大娘,但後面他也煩了,覺得這些女人就是麻煩,幹脆裝死,白天就出去幹活,也不管大冬天的地裏根本沒活可幹,反正就出去溜達,抽着旱煙吧嗒嘴,在村裏走動,說幾句閑話。

白天趙小小要上學,淩一就在家接一些針線活,比如誰家衣服破了,誰家孩子大了扯了布來找淩一做衣裳。直接買的童裝可不便宜,一件也得十幾塊,去批發市場能降價,但到底尺碼和款式不好挑選,而且人家要求出貨量多。

但是扯布自己做衣裳就不一樣了,花個幾塊錢的手工費,能省十幾二十。而且還能定制款式和尺碼,把自家孩子牽來淩一面前,淩一也是神了,用眼睛上下把孩子掃一圈,連尺子都不怎麽用,就能做出正正好合身的衣裳。

你還別說,自打那天楊妹子來淩一這兒改了條褲子,回去跟她家裏人說了一嘴淩一那兒收費低,而且鄉裏鄉親離得近,不用跑去鎮上改,改得還很合身。大家聽了,有人心動就嘗試去淩一那兒改衣裳。

剛開始是幾毛錢一塊錢地修改縫補衣裳,後面有人想着省錢,問了淩一能不能做衣裳,淩一說可以,那人就買了布來淩一這兒做。做衣裳比縫補修改貴了一點,但也比直接買成衣便宜。

尤其是快過年了,大山村的人家雖說不富裕,還是貧困村,但到了年關,總想着給家裏孩子做身新衣裳,去去一年的晦氣,才好迎接第二年的福氣,過年沒有新衣裳,這年怎麽過?所以最近幾天,來找淩一做衣裳的人不少,她幾天接好幾個人的生意,賺的錢不多,但她沒有花錢的地方,攢下不少。

将近半個多月,淩一總共攢下二十六塊八毛五分,淩一對貨幣的認知源于系統裏儲備的知識,而這些知識來源于主世界的相關歷史記載,和小世界的歷史并不相同。

此時的小世界D國是否還在發行流通的分幣,淩一無從得知,但她知道,至少在偏遠的茶水鎮、大山村,分幣還是能用的。不過茶水鎮的商鋪大多不愛收分幣,嫌找零麻煩,大山村裏倒是還在用。

淩一賺來的錢,趁某天天氣不錯,跟趙小小一起去鎮上,給趙小小買了些紙筆,還買了習題。書包在落水第四天就撈起來,洗幹淨晾幹了還能用,但是裏面那些破舊的書本和紙筆确實沒法用了。

趙小小從未用過這麽嶄新的本子,她的作業本大多是同學用舊了扔掉,她自己撿來或別人給她,用又髒又小的橡皮擦掉筆跡繼續用。

這樣嶄新的紙筆,趙小小拿着都不敢往上寫字。

鎮上的作業本還分很多種類,什麽田字本什麽英文本什麽數學本,紙張都是一樣的劣質,但是分類後好像就是比普通的白本子貴上許多。

淩一賺到的二十多塊錢,光是給趙小小買紙筆就花去了五塊錢。想到鎮上的高物價,淩一又回頭想了想自己在村裏的收費。

像那種改大小改尺碼的,淩一就視情況而定收個幾毛錢一塊錢,這都算貴了。那種縫補個小洞又或者是衣服開線了,她給縫上,就收個五分。

茶水鎮已經算距離大山村最近的鄉鎮了,但依舊要走上好幾個小時才能抵達。茶水鎮人民的生活和大山村人的生活相差甚遠,鎮上的學生們吃的都是幾毛錢的零食辣條,賣到村裏來,只有趙大娘那些溺愛孩子的家長才舍得買。而大山村的普通人咬咬牙,才花幾分錢把一件穿了幾年甚至十幾年的衣服拿來淩一這裏補。

淩一收費相比鎮上的裁縫已經便宜很多了,而且她離得近,大家走幾步路就過來了,甚至還能講價。只是,和淩一講價要看她那張冷臉,好多人講到一半,看淩一沒有表情也不說話,以為她生氣了,趕緊找補,說五毛也行,大過年的,也不計較那些了。

淩一剛把做好的一身新衣裳給村口的老劉家媳婦,收了三塊五,正數着錢呢,就聽王嬸從外面回來,隔着池塘笑着喊道:“耀兒他娘,你家男人回來了,就在村口呢。”

聽到這話,淩一還沒什麽反應,屋裏的趙大娘蹭地一下從板凳上起來,沖到院壩裏:“什麽?家偉回來啦?”

王嬸笑着點頭:“哎,對,就在村口給廖娃子幾個散煙呢。”

趙大娘穩不住歡喜,高興得直拍手,狠狠地瞪了一眼淩一:“你看着,家偉回來了,看他怎麽收拾你!”

淩一面無表情,正好,趙家偉回來了,她就得拉着這人去鎮上把婚離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