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24章 第 24 章
打開小紅薯, 方錦惜新發了一篇帖子,這是一個投票貼,關于手镯和手鏈的PK。
大家是喜歡手镯還是手鏈呢?
紅方手镯, 藍方手鏈, 随手一點就能投票, 不一會兒就吸引了一批網友。
藍方:【我更喜歡手鏈,穿戴方便且時尚好看,而且也不貴。】
紅方:【我覺得還是手镯好, 手镯工藝費比手鏈低, 而且結實百搭。】
藍方:【手鏈更個性化,手镯太容易和別人撞了。】
紅方:【我們年輕人都戴手鏈, 成熟的才喜歡手镯吧。】
……
一陣讨論後,評論區出現了一個ID“陌生”的中立派:
【為什麽需要做選擇呢,就不能都要了嘛,大家幫我看看, 這古法素圈和金珠手鏈疊戴的效果怎麽樣?】
這是條帶圖評論, 評論下方配上了一張現拍的照片, 白皙的手腕上一只古法素圈配一條金珠手鏈, 溫潤的色澤,外形一個平滑流暢,一個顆顆圓潤飽滿, 兩樣搭配起來有一種說不出的韻味。
短暫的沉寂過後,樓下評論瘋狂增漲!
【姐妹,你真是平平無奇搭配小天才,這麽好的主意都給你想到了, 你還真別說,這疊戴起來的效果出乎意料的好看呀!】
【我也曾經這麽搭過诶, 不過效果沒你這個好看,你這個金珠手鏈和手镯好配呀。】
【原來搭配的好真的一點都不顯累贅呀。】
Advertisement
【這種混搭真的很不錯诶,我有一種預感,這可能會引領潮流诶!】
【附議!該死的,看來這錢我是不得不掏了,這也太潮了,潮得我風濕病都要犯了,這種事我怎麽可能錯過!】
……
效果達成,方錦惜悄悄地退出了自己的小號,優秀的商人善于創造需求,方錦惜的這手搭配真的很吸引人,一生愛搭配的紅薯女人怎麽會錯過這種嘗試。
若是想嘗試一下,那缺手镯的肯定要去買或者打手镯,缺手鏈則是要添一條手鏈,那那條手鏈最百搭呢,不妨先考慮一下她們家的“相見歡”,畢竟搭配的效果已經展現給大家了,是吧。
明枳脫下了手上的手镯和手鏈放回了玻璃櫃裏,沒想到喝個下午茶的功夫她還被拉去當了一回模特。
方姐這點子還真不錯,若是在大珠寶商那,說不定這一舉動還真能攪動整個市場。她的賬號影響範圍有限,可能也就是局部熱度,但這對于她們打金店來說是絕對夠了的。
方錦惜做完自己的事就去看女兒了,比起自己的成功,女兒的進步更讓她高興,在明枳的教導下,方曉棠已經能獨立制作金珠了。
一顆顆金珠沿着軌道滾落到盒子裏,方錦惜拿在手上細細的觀看,滿意的點了點頭,這批次的金珠比起昨天那批又進步了不少。
明枳對方曉棠的教導就是大膽嘗試,做壞了不要緊,熔掉了繼續再來就是,這些損耗他們店裏還是承擔得起的,只有多練,手藝才能有進步。
為了讓方曉棠更好的練基本功,明枳單獨為她配備了一套工具,讓她用白銀進行練習基本功,銀價便宜,這樣她心裏負擔也會小一點。
方錦惜對比和方曉棠和明枳的金珠,覺得女兒的金珠已經達到可以上架的标準了。
“曉棠,我跟你說,你抽空多車些珠子出來,媽有預感,接下裏金珠手串的單子最起碼翻番,小荷尖尖的挂件和小鯉魚挂件也多做些備着。”
方曉棠聞聲擡起頭,眨了眨眼睛,乖巧的點了點頭。
那小鹿般的眼神,看得方錦惜心都化了,自己女兒怎麽就這麽懂事聽話呢,女兒這麽好,卻因為自己的疏忽留下了一輩子的遺憾。
想到這方錦惜不免又難受了起來,以前也是這樣,一想到女兒的病她就難過的要命,恨不得把自己也聾了來賠罪,自從來了店裏後這種情緒才緩解了不少,現在和女兒一起工作,朝夕相處,她真的每一天都是滿足的,再也不要求其他的了。
她有一種預感,她家曉棠會慢慢好起來的。
經過快兩個月的培養,手繩和手鏈這塊明枳是徹底放手給方曉棠去做了,而方曉棠也是個能擔事的,師傅給了她就大膽的接下,一點都不帶退縮的。
方曉棠覺得自己真的很幸運,可以專心致志的做自己手上的活,還能每天都學到新東西,這真是她理想中的工作了。
以前她的生活中只有學習,她也曾想過,就算自己按部就班的完成學業,畢業後又該追求怎樣的生活呢,以前的她是迷惘的,而現在她有了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平臺銷售那邊不用她操心,有自己媽媽幫忙管着,櫃臺上來了客人媽媽和施姨也會幫襯着接待,技術上不懂的有師傅幫忙托底,真的好有安全感。
在這種工作氛圍下,方曉棠成長迅速,一開始她還只是照着明枳給的樣式編,現在都已經可以自己随性創作了。
還真別小看手繩,這部分的營業利潤都快可以覆蓋方錦惜和方曉棠的工資了,再加上小金飾和手鏈的利潤,那數字真的相當可觀!
明枳是真覺得這次找人招對了,不僅利潤增加了,她的空餘時間也變多了,要不是有方錦惜和方曉棠幫忙,她還真抽不出空來做陶教授的項目。
端午節過後,明枳給自己放了一天假,說是放假,其實也是安排的滿滿的,上午要去市博物館參加項目會議,下午還答應了陪秦桑逛街。
“明枳,這裏!”明枳剛走進會議廳就聽到了師姐熱情的招呼,今天因為要做彙報,開會的地點也從平時的會議室換到了設備齊全的會議廳。
“給你帶的,今天的會安排的這麽早,我早上六點就起床趕過來了,困死我了。”師姐潘妙之邊說邊打了個打哈欠。
這段時間她幾乎每天都會和項目組交流,和大家也慢慢熟悉了起來,尤其是師姐潘妙之,兩人莫名的對脾氣。
明枳接過了她手上的冰美式道謝,巧了,她還正需要這東西,昨天為了做方案收尾熬到淩晨兩點,今天六點半就起了,真的是眼皮都睜不開了。
“我覺得你上次的初稿就很好诶,教授太嚴格了,居然還要你改,我覺得很完美呀。”趁着陶教授還沒來,潘妙之湊近了和明枳說着悄悄話。
“那師姐一會兒再看看,今天給大家帶了驚喜哦。”明枳賣了個關子,眼神裏透着自信。
潘妙之一聽就來了興趣,正想刨根究底,會議室的門再次打開了,陶教授來了,後面還跟着位西裝革履的男子,他應該就是教授昨天在群裏說的文旅局的領導了。
熱鬧的會議廳立馬就安靜了下來,陶教授向大家介紹了那位男子,“這是文旅局辦公室金主任,今天将會協助我們篩選方案。”
金主任是位三十歲出頭的男子,看起來頗為幹練,“辛苦大家了,今天讓大家趕個大早實在是情非得已,不知市長從哪裏聽到了我們這個項目,安排了今天下午過來視察,所以中午之前我們必須出一版方案,麻煩各位了。”
說完,陶教授和金先生也入座了。
這也太急了吧,在座的項目組成員有些慌張,他們想過進度緊張,但也沒人告訴他們這麽緊急呀。
“妙之,從你開始吧。”陶教授點名道。
潘妙之措不及防被點到名,匆匆收拾了資料,走到會議廳前。
屏幕亮起,潘妙之落落大方,對照着概念圖開始了自己的講解:“大家好,下面介紹的是我的第一款設計,我給它起了個名字,叫:祥雲鴻運胸針……”
明枳很喜歡潘妙之的這款設計,金色的祥雲上方鑲嵌一顆甜桃狀的紅色寶石,簡約大氣,日常百搭,删繁就簡,保留了文物的最大特色,非常适合做成文創商品。
把好運戴在胸前,鴻運在前,寓意也非常好,因為走的是極簡風,寶石是人造的,所以價格也很便宜,适合作為入門産品。
陶教授和金主任看了連連點頭。
接着潘妙之又介紹了自己的第二件作品:吉祥如意步搖。這款小巧的發簪和剛剛的胸針是同一種風格,依然是金色祥雲和紅色寶石,不同的是在祥雲側面加了一根食指長的小流蘇。一條流蘇垂下來,最下面挂着一顆紅珠子,小巧玲珑。
這一簡單的調整卻讓這個單品有了完全不一樣的感覺,精致溫婉,她用最簡潔的設計将古老的發簪變得時尚、日常,讓古風融入生活。
這兩件作品毫無疑問全票通過,潘妙之在掌聲中走下了臺,坐回了明枳身邊,明枳沖她比了個贊,潘妙之則調皮地朝她做了個鬼臉。
潘妙之展示結束後陸續又有幾位師兄師姐被點名上去展示,大家的作品都各有特點,但金主任似乎不是特別滿意。一圈輪下來,最後就只剩下明枳了。
“明枳,到你了。”潘妙之小聲提醒道。
明枳還在思考自己作品的問題,冷不丁的被提醒後立馬回過了神,她在向大家鞠了一躬後走到了會議廳演講臺,将U盤插入了上面的筆記本電腦。
電腦上的圖片被投影到了屏幕上,一只華美的金簪出現在了大家的視線裏,一上來就給大家帶來了不小的視覺沖擊。
點擊鼠标,屏幕上出現了第二幕,這是一張對比圖,是文物和文創的對比。
明枳開始解說:
“大家好,這是我的推薦作品,我把它叫做“牡丹發簪”,它是以景昭王珍藏中的“花絲鑲寶石牡丹花鬓簪”為原型設計的,這件文物運用了大量的花絲工藝,雖然我設計的這款文創産品使用的不是一模一樣的工藝,但我有信心能盡量還原文物原型,做到外形上的相似。”
聽完這段介紹,金主任在臺下挑了挑眉毛,直接發表了評論:
“這位同學挑了一件難度很高的作品,年紀輕輕,很有勇氣,圖片做的很漂亮,如果實物能達到五成的水準,我給你第一名。”
這話聽着怪怪的,像是表揚,又像是嘲諷。
明枳的感覺是對的,金主任在看到明枳的選品後就覺得這位同學有點好高骛遠,華而不實,看她的樣子應該是這組人裏面年紀最小的,卻偏偏挑了最難的。
他也是研究過項目資料的,他們難道不知道這件文物最有特色嗎,可欣賞是一回事,要做出來又是另一回事。
明枳也不生氣,繼續翻頁,第三幕,是牡丹發簪各個角度的分解效果圖。
“剛才給大家看的是設計效果圖,下面請大家看一下我拍的實物照片,像素還可以,我放大給大家看一下。“
明枳說着又翻頁到了第四幕,屏幕中出現了一位女子的背影,烏黑的長發盤起在後腦勺,發髻上佩戴的正是這款牡丹發簪,在絲緞般的黑發襯托下,牡丹發簪顯得更為華貴了。
“明枳,你是說你已經把這款發簪做出來了?”陶教授驚訝的站了起來,雖然有點不可思議,但照片擺在眼前,她只能得出這個結論了。
“是的,我自己試着做了一個,因為時間緊,做的有些粗糙。”
明枳是真的覺得時間緊,這件作品真是花費了她好多個夜晚,這樣說吧,她做這款文創用的時間可能比做正品用的時間還要多。
要化繁為簡,還要不失特色,要降低成本,還要不失貴氣,要兼具藝術感與實用性,還要能量産……
文旅局提了這麽多的要求,真的太看得起他們了。
眼見為實,明枳從包裏拿出了一個長方形的盒子,打開,取出了裏面的牡丹發簪直接绾了個發髻。
走下講臺,明枳走到過道裏,給大家做了全方位的展示,最後取下發簪,放到了陶教授的手心裏。
坐在三米開外的潘妙之連忙一個箭步湊了過去,瞪大了眼睛像是要把每個細節收入眼底。
陶教授眼底閃過了驚豔的光芒,她平鋪手掌,将牡丹發簪遞到了金秘書面前。
“金主任,您看。”
金主任捏住簪身拿起了發簪,如同拈花一般,靠近了細看了起來,“有點東西,不細看還真的像是花絲工藝。”
“而且它戴上真的很好看,遠看像一朵牡丹花,近看又有花絲的細節,三顆寶石排列安放的也恰到好處。”潘妙之忍不住在一旁插話道。
“這是用金子做的吧,這麽重的分量,可不便宜。”金主任放在手裏掂量了一下重量說道。
對于金主任的話明枳也不直接反駁,她直接引用了文旅局長的原話:
“我記得姜局長曾經在公開場合說過,文創産品最重要的使命是傳播文化,所以價格必須要親民,這樣才能讓更多人能把它們帶回家。”
金主任點頭表示認可,姜局長是他的頂頭上司,她說的話他自然是知道的。
明枳接着說道:“所以這只發簪我采用了銅鍍金的工藝,原材料并不貴,上面的紅藍寶石也都是人工造的,大致算下來整體成本可以控制在200元以內,如果後批量投産,成本肯定能進一步下降。”
金主任這下是服氣了,原本她對于陶教授這種集思廣益的項目思路還有點意見,還以為是她不願意親自操刀,現在看來,創作這種事還真的要多讨論,年輕人未來可期呀。
“陶教授,你的這位學生真是讓人大開眼見呀,是我小看人了,有了這款作品,我這趟算是能交差了,雖然我一個男的不太懂首飾,但基本的審美還是有的,這款發簪,很能激起人的購買欲啊。”
雖然方案還沒最終敲定,金主任已經打算把這款作為C位産品了。一組産品中,必須有一件能奪人眼球的。
自己的學生被表揚,陶教授與有榮焉,毫不吝啬的誇贊道;“我這位學生很有靈氣,不過我今天也是有些意外,沒想到她動手能力也這麽強,這款發簪不僅複原程度高,還實用,綜合考慮了生産端和銷售端,恐怕我自己都做不到這個程度。”
聽了陶教授的話,金主任腦子一轉,又有了新想法,“既然這位明同學這麽有才華,只設計一款未免有點可惜,不如再加一款吧。”
“這個恐怕來不及了,金主任,我給明同學安排的任務就是做一件文創。”陶教授幫明枳婉拒道。
“诶,能者多勞嘛,不試試看怎麽知道來不及,我先幫她把名額留着。”
這話說的也太輕松了,這位金主任還真會物盡其才人盡其用,先把你架得高高的,再讓你為他所用,難怪三十出頭就能坐到這個位置,真是有點手段的,陶教授這種搞學術的在談判上還真的不是他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