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驸馬
第02章 驸馬
轟隆!
天際悶雷炸響,烏雲翻滾,偶有光亮穿梭雲間,帶起連串雷聲湧動不休。
下雨了。
這雨來得很急,又很大。竹蕊站在院中,第一滴雨水砸落在她臉上的時候,竹蕊覺得眉心一痛——不是‘眉心一涼’,而是痛。
她提起裙擺三步并兩步跑進屋檐下,涼風終于起了,挾着雨滴,劈頭蓋臉往檐下吹來,立刻打濕了竹蕊的半幅衣裙。
竹蕊蘭蕊面面相觑,眼看檐下已經不能站人,只得避入正房旁的小茶室,不住伸着頭往正房門前窗下看去,心下擔憂。
窗外雨聲如瀑,雷聲連綿,傳至房中景漣耳畔,将她仍陷在夢境餘韻中的思緒喚醒。
僵坐片刻,景漣心底隐隐生出一種不知何處而來,卻異常篤定的念頭。
——夢中所見的荒誕情景,都是真的。
那不是一場虛無缥缈的噩夢,而是真真切切的未來。
她不知這種荒謬的篤定從何而來,但這個噩夢本身就來的很不尋常。第一夜、第二夜,直到昨夜,她在夢中看到的景象從散碎到完整,最終窺至全貌。
就像昨日晚間捧起那碗安神湯時,心底亦有個同樣篤定的聲音告訴她:今晚仍然會做夢。
景漣又怔怔坐了片刻,才揭開錦被下床。
外間窗下陳設着一張書案,景漣晚間就寝,不喜歡将窗子全部封死,往往開一兩扇窗通風,反正窗上還糊着一層細密的紗,不必擔心招來蚊蟲。
昨夜書案旁這扇窗開着,侍從們被景漣遣出去,沒來得及關,風雨吹打過來,寒意直往窗中鑽,雨絲從窗紗細密的孔中滲進來,窗下地面濕淋淋的一片。
硯中尚有殘墨,景漣站到書案前,冷風一吹,吹得她打了個激靈,頭腦反而更加清醒。
景漣提起筆,抑制住心頭餘悸,開始仔細回憶,慢慢梳理自己的夢境。
當今天子共有九子十一女,景漣在皇女中排行第五,尚且在世的兄姐共有五人,兩位公主、三位親王。
那三位親王,分別是皇二子、皇三子、皇四子,被封為秦王、齊王、楚王。
夢境中,秦王篡逆,攻入皇宮,逼殺了齊王楚王,竊據皇位。但随後發生變故,或許是有人起兵讨伐,所以秦王才會說“大軍兵臨城下,勳貴隔岸觀火,世族待價而沽。”
回憶到這裏,景漣提筆的手一頓,筆尖在紙上洇出一團墨色。
“鄭熙要你,言氏保你。”
這句話是什麽意思?
下嫁李桓之前,父皇曾為她另外擇選過兩樁婚事,都是極好的人才,頂級的門第。只可惜,這兩樁羨煞旁人的婚事,都草草了結,短促如昙花。
她的第一位驸馬出身勳貴,名喚鄭熙。
她的第二位驸馬出自清流魁首言氏,是言氏嫡長子。
這兩個人,都曾是少年俊彥,世間英才。
他們一個被景漣毫不留情地放棄,另一個則毫不留情地放棄了她。
景漣并不是傻子,秦王話中深意再明白不過:大軍壓城,他需要朝中有力的支持,鄭熙與言氏同時将她作為交易條件提出,所以秦王将她抓進宮中,預備作為籌碼。
可是鄭家已經獲罪,鄭熙他……
鄭熙他竟然還活着嗎?
景漣蹙眉,面色微白。
不,不對!
‘言氏保你’是與‘鄭熙要你’相對的,鄭熙來者不善,其意昭然若揭。
但秦王的話未必可信,言氏當真是要保她嗎?
她這個公主,在皇權統緒變更的巨大震蕩下,當真有資格成為舉足輕重的一枚籌碼嗎?
想到這裏,景漣忽而怔愣。
她想起另一個聲音,那個陌生的、不見其面的輕佻聲音在她耳畔說:“太子妃眷愛公主。”
眷愛,指關懷喜愛,是個十分正式的用詞,并不是能随便用的。
景漣上一次見到這個詞,是在賜婚她和鄭熙的婚旨上寫着:帝眷愛公主。
景漣竭力回憶,滿心茫然,一時間連滿心沉重都忘了,唯剩百思不得其解。
——她同東宮中那位太子妃,甚至未曾謀面,何來如此深厚的殷殷情誼?
.
驟雨漸小,轉作細雨,連綿不絕,一直下到次日清晨才停,清輝堂階下積了不少水,将第一層石階全都淹沒。
府內醫官再度急匆匆提着醫箱趕來,留下一劑奇苦的藥而後離去。
在窗下吹風半晌,固然有助于保持頭腦清醒,但也很容易受寒頭痛。
竹蕊端來一碗漆黑的湯藥,白霧升騰苦味彌漫,景漣只看了一眼,就嫌惡地轉過頭。
昨夜她沒有再做夢。
大火、兵戈、鮮血和動亂,悄無聲息地從永樂公主的夢境中淡去了。睜開眼,內室華麗闊朗,淡香升騰,侍女們行走間步履款款,帳幔上懸挂的珠玉叮當作響,全然一幅富麗安逸的太平景象。
但景漣只要閉上眼,就會想起夢境中跌在她身側的人頭,鮮血噴濺在她的裙畔,肌膚仿佛能隔着衣裙感受到溫熱黏膩,令她心悸,然後忍不住想要作嘔。
她別過頭去,一手用力抵住眉心,借此抑制難捱的頭痛:“太苦了,端走。”
竹蕊連忙道:“已經備下了玫瑰糖和澄沙乳酥,這兩味點心香氣馥郁,甜蜜适口,最能壓住苦藥。”
景漣堅決拒絕:“我只有一張嘴,還能同時既吃又喝?這苦味我半點也受不了,快端出去,別讓藥氣沾染了我的妝臺衣飾。”
公主平日裏不難侍奉,但執拗起來,也真是難纏。竹蕊唯有苦笑,正要繼續勸告,忽然看見門口珠簾一動,蘭蕊鬼鬼祟祟探頭探腦。
景漣眼風一掃,同樣注意到了蘭蕊的動靜:“進來說話,縮在門前作什麽?”
蘭蕊讪讪挑簾走進來,很關懷地問:“公主頭還疼嗎?”
景漣按了按眉心,蹙眉忍痛:“還好,有話就說。”
蘭蕊小聲道:“驸馬回來了,聽說公主身體不适,在清輝堂外求見。”
景漣面色變了變,道:“叫他進來。”
蘭蕊不敢拖延,連忙轉身親自往門外走去。
竹蕊縱然很想勸景漣良藥苦口,也知道現在不是時候,将藥碗捧進托盤,正要端着出去,只聽一陣輕捷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從廊下過來,轉瞬間到了門外。
“公主。”定國公世子、驸馬李桓挑簾而入,關懷道,“蘭蕊說你受了風?現在怎麽樣,喝藥了沒有?”
話音未落,李桓一眼看見竹蕊捧着的托盤,順手試了試藥碗尚熱,了然道:“又是這樣。”
他對竹蕊擺了擺手,示意竹蕊可以走了,自己接過托盤,朝床前走去。
景漣仰頭看他,目光化作拂面的風,一寸寸掠過他的眉眼、鼻梁、唇角。
這張臉比鄭熙更秀俏,又比言懷璧更清俊。京中丹陽郡主為首的好事者私下品評年輕俊彥,以家世容貌、文韬武略為準則,稱最佳四人為‘四公子’,李桓便是其中之一。
單憑他這張臉,就确有上榜的資格,可見丹陽排榜公正,不含私心。
他的身形颀長,肩背筆直,手裏還端着托盤,行走時依然輕捷而挺拔。這讓景漣想起四年前李桓頂着紛紛流言跪在立政殿前,當着滿朝公卿堅持求娶她的那一日,當空的烈日也像今天這樣毒辣,他的脊背筆直一如松竹,仿佛永遠不會退卻。
如松如竹,如圭如璧。
但景漣的夢裏沒有他。
李桓在床邊落座,信手放下托盤,望見景漣目光,莞爾道:“公主怎麽這樣看我?”說着探探景漣額間,确定并不發熱,才将藥碗端起來。
景漣微微別開臉,不去直視李桓,淡淡道:“昨日端午,你沒回來。”
李桓一怔,旋即笑了,柔聲道:“公主惱了我,是不是?”
他笑着賠禮:“路上多雨,不敢連夜趕路,所以晚了一日回來,都是我不好,不過我給公主帶了件好東西回來,公主先看完再惱我好不好?”
景漣說:“哦?你這趟公差走得倒遠,我以為你一直在宜安城裏呢。”
這句話語調極淡,卻隐隐含譏帶刺。李桓和景漣成婚三年,雖不敢說全然明白公主的心意,至少也能摸透七八分,一聽就知道不好,連忙問:“公主此言何意?”
景漣平聲道:“沒什麽意思,只是白問一句,城南那邊的宅子住着可好?想必物和人都比這邊合心意,是不是?”
李桓手一顫,碗中湯藥蕩開漆黑漣漪:“公主,我……”
“你什麽?”景漣聲音微揚,“說啊,李敬之。”
李桓口唇微動,話音即将沖口而出,下一刻硬生生止住。
他低下頭,下意識避開了景漣的目光,将藥碗放在一旁,起身後退兩步,垂手低聲道:“是臣一時糊塗,釀下大錯,但憑公主責罰,只求公主消氣,不要氣壞了身子。”
李桓的聲音不高,卻很堅定。
每一個字都飽含愧怍,每一個字都擲地有聲。
景漣用力閉了閉眼,再度睜開:“什麽時候的事?”
這個問題的答案李桓早已想好:“兩月之前,出去吃酒時,不慎多飲了幾杯……珠娘并非風塵女子,而是賣唱的歌女,醒來後便要尋死,此事過錯在臣,斷不能因此逼死無辜,便将她安置在城南宅中,供養衣食。”
“一時糊塗?”景漣緩聲問。
李桓說:“是。”
“那杯酒的力道可真大。”景漣氣得失聲冷笑,“兩個月,你出入那裏到底有多少次,要不要本公主叫人進來幫你數清楚,兩個月還不夠你醒酒?”
冷汗幾乎瞬間滲出,打濕了李桓脊背衣衫。
他不清楚永樂公主到底知道多少,為今之計,只能按照事先做好的準備,将此事定性為‘養外室’。
“是臣糊塗。”李桓澀聲道,“臣……”
景漣的心重重一沉,已經不想再聽下去了。
她直起身,霍然打斷李桓話語:“你過來。”
李桓不解其意,仍然上前。
啪!
一聲輕響。
李桓面頰偏向一旁,左臉微紅。
景漣已經慢條斯理地收回了手,她動作幅度并不大,如果不是耳光餘音仍在回蕩,那個動作幾乎像是輕撫對方面頰。
她理着衣袖,聲音不高不低,語調卻已經冷到極致:“李桓,當年你求娶本宮時,本宮曾經說過,此生最恨的兩件事一是欺瞞,二是背叛。你我至親夫妻,諸事皆有餘地,唯獨這兩條忌諱,本公主絕不饒恕。”
她玉白面頰上泛起兩抹含怒的緋色,定定注視着面色複雜的李桓。
“你蓄養女子,是為背叛;私設外宅,是為欺瞞。”
李桓失态地朝前一步,口唇微張,似要解釋,最終卻沒能吐出半個字來。
——他無法解釋。
一個已經成婚的男子,在外面不為人知的私宅裏,悄悄養着一個頗有姿容的年輕女子,對正妻三緘其口,不敢吐露。
——除了蓄養外室,再沒有任何理由能解釋他的行為。
李桓頹然地張了張口,眼底泛起哀色。
他知道公主将要說什麽,一旦說出口,必然再沒有回旋的餘地。
但可悲的是,于情于理,他都無法辯解。
景漣看着他,平靜說道:“你我夫妻之情,今日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