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點子

第044章 點子

前後不到一小時, 兩只“勞模雞”就順利賣了個滿意價,賈士兵喜滋滋的,聲稱要帶林思危吃最貴的面。

農貿市場門口就是一家國營小吃店, 最貴的大腸面, 四毛錢一碗。

這兩碗面就抵上小姨一只毛衣袖子了,不行不行。

林思危趕緊說她不吃大腸, 賈士兵還略有遺憾,降标點了兩碗雪菜肉絲面,一共五毛錢。

十一月底的江南已經很是陰冷, 二人在寒風裏蹲着手都冰了,肉絲面一上來,熱騰騰、噴噴香, 把人心都焐熱了。

賈士兵将自己碗裏的肉絲夾給林思危:“長身體呢, 多吃點肉。”

林思危趕緊又給夾回去:“我學校有吃呢, 姨夫你幹體力活, 你應該多吃點。”

兩人讓來讓去, 最後還是一人一半, 等于沒讓。

賈士兵呼嚕吃着面, 道:“兩箱錘頭的錢在家裏,怕路上不安全,我沒帶來。”

“不着急, 你先放着。回頭我這邊方便了你再給我。”

“行吶。思危你放心啊, 這錢你小姨藏着呢,看得可緊,還怕我大手大腳給花沒了。”

林思危當然是放心的。

蘇紅霞和賈士兵當年是怎麽全心全意幫助她們母女倆, 她都記得。賈士兵走村串巷,幹的萬家活兒, 見的各色人兒,卻是一點都不勢利的,且有個最大的優點,怕老婆。

當時林思危要是收拾包袱去投奔小姨一家,賈士兵也絕對不會有半句屁話,但林思危心裏清楚,這麽做,除了給他們增加負擔之外,對自己也沒有什麽好處。

來晉陵才會有機會。

Advertisement

“姨夫你還挺厲害的,兩箱錘頭這麽快就賣完了。”

“東西好啊。”賈士兵又吸溜一口面,“你以前在家用過吧,咱們那些玩意兒,要麽是鐵匠鋪子打的,要麽得去供銷社買。我自己幹活兒,最知道東西的好壞,你這錘頭就是好鋼。我給我們村長和隔壁村長各送了兩把,他們一用,就是好東西嘛,馬上就給生産隊裏添上了,你說,有了這個,我上集市還不好吹?跟你說,吹上天了我。”

林思危真的被賈士兵給逗笑了。

又感嘆,小姨雖然嫁得窮,但很快樂。自己媽媽雖然當年看着嫁了個城裏人,其實這個城裏人狗屁不如,搭上了她的一輩子。

看着賈士兵腦子這麽靈,林思危心裏琢磨了一陣的那個念頭又浮上來。

“姨夫,你跟蔣隊長處得怎麽樣?”她指的是釀酒總廠的車隊長蔣新泉。

賈士兵道:“關系不錯。老蔣好處,每回我都讓他帶點兒地裏的菜回家,他還誇你小姨種的蘿蔔水靈,教我曬蘿蔔幹呢。”

那的确,看着農村家家都曬蘿蔔幹,為啥晉陵的蘿蔔幹就遠近文明?那可是有點子秘訣的,只有晉陵人知道。

能聊到這份上,說明兩個的确相處得不錯,賈士兵很懂,很能維護關系,怪不得木匠活兒也排得滿。

林思危又問:“你這回跟他回來,他車上滿不滿?”

賈士兵道:“不滿,一半都空着。你問這幹嘛?”

林思危看了看四周,這國營小吃店生意還挺好,但人多口雜的,也不方便,便道:“吃完了咱們去百貨公司買毛線,路上我跟你說。”

二人拉扒完,去公交車站等車。

車站上就他們二人,林思危終于問:“蔣叔叔車上空了一半,說明還裝了一半,他是去送貨的,又從哪裏裝了貨回來呢?”

賈士兵笑道:“這你就不懂了。這些廠裏的貨車放出去,空也是一趟,滿也是一趟。都是拿廠裏那點死工資的,誰還不想吃點夜草呢。”

這就對了。

這年代雖然有國營的貨運公司,但規模比較大、周邊地區出貨多的工廠都會有自己的貨車隊,司機就是工廠的職工。不管是去外地送貨、或是取貨,極大概率都有一趟是空車,順道給別人帶些貨,就是這些長途司機的“夜草”,也是這年頭長途司機吃香的重要原因。

但這個“順道”帶貨,既要看運氣,也得有信息,畢竟這年頭沒有專業的物流配貨公司,所以司機們各顯神通,人脈廣信息多的,夜草就多些,沒啥渠道的那也只能放空車,拿點苦哈哈的死工資。

林思危想的就是這個。

如果能開辦一個專門托運各種貨物的公司,彙總各渠道的信息,這不就是後世物流快遞業的雛形嗎?

賈士兵為人通達,很有點生意天賦,林思危覺得,不妨這個事就從沙平縣開始做起。

“姨夫,賣錘頭賺錢是不是比幹木匠容易?”

“那是自然,木匠辛苦哦,一出去就是好多天,家裏都顧不上的。也賺不回幾個錢,只能糊個口。”

“以後會有機器做家具,做的家具又漂亮又好,木匠會失業的。”

賈士兵吓一跳:“不會吧,思危你別吓我。”

再想了想,賈士兵又覺得林思危所言也有道理。他是在農村,現在木匠還有市場,聽說在大城市已經有家具店了,要是以後縣城也開了家具店,他還真不知道能不能贏過人家的大規模生産。

賈士兵有點見識,腦子并不一根筋,立刻就感覺到了危機。

“那怎麽辦?你馬上就要參加工作了,也不是一直有錘頭賣的。”

“想沒想過賺點別的錢?”林思危問。

賈士兵倒也老實:“想過的。我還跟你小姨說,城裏錢好賺,想問問蔣隊長收不收個裝卸工,我有的就是力氣。”

“幹什麽裝卸工啊。我有個更好的想法,還不耽誤你裝柄子賣錘頭。”

“什麽想法?”

林思危就把自己那個辦配運公司的想法跟賈士兵說了。當然現在還只是八十年代初,跟他說個人開公司,會把賈士兵吓到。林思危說,她在報紙上看到,去年底全國都有一百萬個體戶了,國家現在可以給個體戶發營業執照,姨夫你可以試試當個體戶。

賈士兵的腦子當真靈,立刻就反應過來:“你是說,讓我辦一個配載點?”

“對,就在你們沙平縣,先從沙平縣做起。這也不需要多少成本……”

“屁的成本。”賈士兵歡樂起來,“我家屋子離縣大街不遠,就拿我家當倉庫。回頭我先想辦法把蔣隊長的車塞滿,讓他回回不落空,他自然會給我介紹別的司機。實在不行,我去供銷社門口蹲,見一個司機就跟他介紹我的配載點。”

“貨哪來呢?”

“我一家一家廠子去跑啊,專找沒有運輸隊的小廠子,只要我配載點給的價比運輸公司便宜,人家肯定從我這兒走。”

真是一點就通的天生生意人啊。

他就是需要一些點子。

二人越說越開心,已經開始暢想不久的将來,還會來晉陵也開配載店,把晉陵的市場也拿下來。

當然林思危也有一點小小的罪惡感,問這算不算挖企業牆角啊?賈士兵說,挖啥牆角咧,又沒叫人家多跑路,這是企業本來就在一路灑米,他不過是把灑出來的米掃回家,物盡其用。

林思危其實只是把話說在前頭。因為類似的配載點以後會出現很多,而企業貨車配載也會成為常見現象,等各企業慢慢走向市場,需要自負盈虧時,就會想起運輸隊這個香饽饽,就會出現貨車承包體制。

這是後話,也是林思危給賈士兵提一個醒。

任何的決定,能往後看十年,就可謂成功,至于十年後的情形,則需要一邊幹一邊摸索。

不可落後,卻也不可太超前。太超前了很多想法不能落地,也是白費的心思。

一直到二人坐上公交車,賈士兵還在感嘆林思危的睿智。

“思危啊,以前在家裏看着你不聲不響的,到了城裏變這麽能幹,看來我得讓芳芳和亞明也來城裏念書才行。就念你們糧校。”

林思危笑了:“縣中很好的,芳芳要争取考上縣中,不要像我這樣讀技校。”

“技校不好?我看你十分好啊。”

林思危心想,我是上輩子已經受過了高等教育,這輩子就是落個腳,有個文憑而已。可是賈芳和賈亞明不一樣,他們必須有更好的起點。

于是她道:“技校是很好的,但要是能讀高中考大學肯定更好,亞明的成績還不顯眼,芳芳成績那麽好,她應該做大學生。”

賈士兵被她鼓舞得有點勁勁地,連聲道:“回頭你給芳芳寫信,鼓勵鼓勵她,她還想考個中專可以早點脫離農村戶口早點工作呢。”

這也是時代特色。這年頭的中專分數很高,考上了一樣是國家幹部身份,還能早點參加工作,也是很多一心想跳出農門的學子的優先選擇。

林思危道:“中專當然也是好的,但我們如果有能力,就應該多給自己一點選擇的機會。回頭我跟芳芳寫信,我來跟她說。”

她想起肖慧玉曾經拿林家歡跟賈芳比,賈芳的确是在農村讀書,縣中的教學質量的确比不上晉陵最好的高中,但她相信,這是寒門可以出貴子的年代。

賈芳不會比林家歡差。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