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心思

第049章 心思

晉陵市釀酒總廠建廠于解放前, 當年以生産啤酒為主,後來打仗時期啤酒花進口困難,廠子就開始增産白酒。雖然晉陵本身并不是釀酒之鄉, 也沒有歷史上出名的白酒品牌, 但在物流不通的當年,倒也紮紮實實打下了本地市場。

解放後該廠收歸國有, 産量逐漸增加,白酒啤酒兩手抓,慢慢就打響了名氣, 企業也上到了相當規模。

釀酒總廠不見得是輕工局規模最大的企業,但在食品條線是絕對的老大哥。

林思危這麽一個插班生,居然能分到釀酒總廠, 實屬有點意外。

她可不相信會是什麽林正清的力量。

林正清把她安排到糧校都已經覺得自己是絕世好爸, 才不會特意給她安排這麽好的單位。

謝寶生的可能性都比他大。

但丁韶武的可能性比謝寶生還大。

林思危問道:“我自己還不知道呢, 你是怎麽知道的?”

丁韶武好看的眼睛光彩熠熠:“你猜?”

這還用猜?林思危真想來一個白眼, 致敬一下這位笨蛋。

“你有內線呗, 酒公子。”

“什麽九公子, 我是丁公子。”丁韶武是半點幽默細胞都無。

但他得瑟細胞挺多:“我就跟勞資科譚阿姨說了一聲, 說我們學校有個女生,成績特好,英語巨好, 人狂聰明。譚阿姨立刻就跟學校要人了。”

林思危:我謝謝你啊(真心的)。

“把我誇成曠世奇才了啊, 也虧得那個譚阿姨信你。”

“譚阿姨從小看着我長大的,我什麽人她還不知道?我看人最準了。”

正要再吹噓兩句,球場那邊有人喊丁韶武。

“來了——”丁韶武應了一聲, 又對林思危道,“進了廠去找你玩啊。”

看着丁韶武風一般潇灑的背影, 林思危不由感嘆,他一定在家備受寵愛、平生從未有過挫折與苦難,才會活得這樣無憂無慮。

着實羨慕啊。

又過了兩日,果然班主任張翠就找林思危談話,說釀酒總廠來學校招工,點名要林思危。

張老師說,這可是個好單位,多少人都要開後門進去的,名額競争很激烈,林思危真是好福氣。

其實她心裏想,一定是林思危那個校長爸爸安排的吧。不然人家廠裏怎麽會點名要人啊。

就連謝寶生都這麽覺得。

在校園裏看到林思危,謝寶生還特意停下腳步:“思危,你爸幫你安排得不錯啊。”

林思危真想說,我爸這王八羔子但凡有份心……

算了算了,現在不是聲讨渣爹的時候,我要去跟顧家爺爺奶奶彙報動向。

立刻追上謝寶生:“謝叔叔,我能借您辦公室電話用一下嗎?”

兩分鐘後,林思危已經到了校長室,要了魚骨巷口的公用電話,又幾分鐘後,聽到了章秀琴的聲音。

“奶奶,我是薇薇。實習單位安排好了,是釀酒總廠。”

章秀琴的喜悅,隔着電話線都能聽出來:“挺不錯的,效益好,過年過節還會發酒,好好幹啊。”

“嗯嗯一定的。我會認真工作的。你和顧爺爺身體好嗎?”

“好,都好,吵架都能罵死他。哎對了薇薇啊,你上班了還能住學校嗎?”

“不能。”

“那你住哪兒啊,回魚骨巷?”

說實話,林思危也不知道。她打了個哈哈,說回頭會有安排,給唬弄過去。

挂了電話,林思危謝過謝寶生,一路走下樓,心裏卻一直在琢磨這事兒。

她唯一能落腳的地方就是陽川路奶奶家。

但聽說林正清去了兩趟,都沒拿到戶口本,已經有點發急了。她要是住到陽川路去,一來的确沒地方睡,二來一定會跟林正清起沖突。

她并不怕林正清,但她得有個後手。

看來得去一趟陽川路,跟奶奶商量一下這事兒。林思危說走就走,立即請假出門。

才走到公交車站,就望見吳山海也在等車。

“吳老師下班回家?”林思危熱情地打招呼。

吳山海點點頭:“你去哪兒?”

“陽川路,我奶奶家。”

吳山海笑道:“我住清涼路,一路的啊。”

“清涼路?”林思危也樂了,“原來吳老師住清涼路啊,好近啊。”

她轉戶口去的清陽派出所,正是從轄區內最著名的兩條路——清涼路和陽川路各取一字來的。

“吳老師,你家也要拆遷嗎?”林思危問。

因為傳說中的花園新村,就要安置市區不少拆遷戶,清涼路就是其中之一。

吳山海道:“房子已經量過了,年前會抽簽,我家的面積應該能分到一個兩居室吧。”

他平時內向沉默,唯獨在說這些時,臉上透出神采,眼中有光芒,煥發出一種即将開始新生活的蓬勃。

“那就預祝吳老師順利抽到中意的新房。”林思危樂呵呵的。

祝福話兒總是暖心,吳山海推了推眼鏡:“也要祝你分到了好單位啊。”

看來老師們的消息也很快。

林思危道:“只是實習呢,能不能留下還不知道。”

吳山海卻很有信心:“你要留不下,就沒人能留下了。全得走人。”

“哈哈,謝謝吳老師誇獎。”

吳山海卻道:“可惜咱們實踐中心沒有名額,否則我肯定去向學校要人,讓你留校。”

林思危心中一動,這是自己的小心思,吳山海是看出來了嗎?

“留校當老師嗎?”林思危問。

吳山海道:“當老師委屈你了,應該在校辦工廠當個管理。可惜啊,實踐中心太小了,能不能轉成校辦廠也是個未知數。釀酒總廠可是國營企業,不好比的,不能耽誤你的前途。”

林思危笑了笑:“不管怎樣,吳老師能這麽想,我就已經很開心了。”

心中卻想,離明年正式分配工作還有大半年呢,誰又知道會是怎樣的形勢。

現在實踐中心的産品通過賈士兵的手,在鄉下的集市上賣出了名聲,已經有一些私人農具店低調地向他收購。林思危跟賈士兵說,渠道才是最重要的,一定要穩住,準備明年的規模生産。

而實踐中心最先進的技術,也根本不是做些錘頭啊羅母啊,真正值錢的是那個發酵池。

很可能在不久的将來,這裏會是釀酒總廠的市場競争對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