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第55章 第五十五章
北極圈周邊, 人類抗戰異種的前線。
在确認獲得熱評第一的同時,駐守在極寒戰線的總指揮,收到了國內傳來的消息, 表示可以順着喬言主頁挂着的鏈接,購買大批量的吸血毛巾。
随着消息傳來的,還有成為熱評第一的截圖, 說明了這次這批毛巾的作用。
總指揮看着評論的內容,心裏大概也算是有了數。
無疑, 繼先前得到的菜刀, 這次的毛巾針對異種進化的方向, 再度進行了符合實情的加強。
只要把菜刀和毛巾配合使用, 勢必能輕松清理所有落地的異種。
……就目前這個情況而言, 相比起異種, 真正算是比較麻煩的,反而是根據評論內容作戰,拍攝視頻回饋另一個世界的網友。
只能說想評論的人是真的不懂武器,毛巾這織物這麽能像是迫擊炮一樣塞進炮筒裏發射出去……
總指揮在心下忍不住吐槽編寫評論的人, 面上卻是不自覺露出來至今以來最放松的一個微笑。
他點開喬言主頁新挂上去的毛巾購買鏈接,這會兒鏈接的銷量不算很誇張,庫存的數量還剩下一大半。
看得出來,除卻國內購買研究、另一個世界喬言粉絲看到帶貨視頻後購買的那部分,這部分剩下的毛巾數量完全就是給他們前線專門留出來的庫存。
總指揮見狀, 直接下單全部買空。
在戰況日益激烈的如今, 他們也确實需要這批新式的吸血毛巾。
因為還能憑借菜刀本身的能力維持住前線的穩定, 勉強能攔下所有從裂縫出來的異種, 再加上“成為熱評第一就能獲得神奇武器”的帶貨視頻作為更基礎的保底,目前前線這邊的近況還沒有對外公開, 并沒有像是之前那樣告知其他普通人。
北極圈以外依舊平和穩定,但對于前線的士兵和軍隊來說,此時前線的戰況其實已經有些糟糕了。
伴随着異種恢複能力的快速進化,許多在過去奏效的手段,其實已經差不多處于失效、半失效的情況。
在這之前,随着聲控菜刀在前線的大範圍使用,在度過最開始的磨合期時,為了保證士兵安全,避免近戰可能遭遇的風險,他們之後有一段時間,一直都是把菜刀固定在越野、坦克之類的載具外,配合着駕駛員的“媽呀”聲殺敵。
然而菜刀本身的手柄是木質的——它最初被設計出來就不是為了戰鬥殺人、更不是為了對戰異種。
哪怕在菜刀把手外包裹鐵皮,在異種手中還是很容易扭曲損壞。
而在長久的和異種的戰争種,不僅是他們摸清楚了異種的特性,就是對面的異種也逐漸發現了聲控菜刀的異常。
在異種開始出現恢複力方面的進化後,導致出現有異種主動靠近固定菜刀的載具,在用不致命的身體部位主動往菜刀上撞的同時,強行将固定在載具表面的菜刀掰下來,在犧牲部分肢體的前提下強行奪取菜刀。
毫不誇張的說,當時在聽到這個消息都時候,總指揮當場心髒驟停。
根據帶貨視頻的內容,但凡當時菜刀在“媽呀”的同時意外落地,又或是将刀口對準搭乘着士兵的載具,之後可能發生些什麽,那是真的想都不敢想。
而最後他們也是花費了不少努力,甚至犧牲了一些人,之後才成功結束了那次的意外麻煩。
而在這之後,戰鬥再次回歸近戰,士兵也需要用紗布強行将菜刀固定在自己的手上,這才減少了類似意外的發生。
……就之前聽到消息,說要拍視頻拉贊,鏡頭裏的坦克和直升機都是在最開始的時候火力幹擾了一波,之後幾乎都是作為襯托的背景板。
不過現在又有了一個吸血毛巾,而且這個吸血毛巾又只針對異種産生作用,之後的戰局應該也會比好不少吧。
懷抱着這樣的期待,他開始等待快遞到貨。
……
和上次購買菜刀的情況差不多,這次的毛巾,也是在下單購買的次日傍晚送到指定的地點。
大批量的毛巾被運到武器庫前,總指揮自己一個人把毛巾搬進武器庫,偷偷拆快遞拆到手軟。
特別是這次毛巾除了外邊的紙箱,裏面還有一層隔離灰塵保證潔淨度的塑料包裝,拆起來更加麻煩。
總指揮整整熬了一宿的毛巾快遞,這才能在第二天,把疲憊的面容隐藏在防寒衣物下,驕傲地對自己的士兵說,新研究出來的吸血毛巾已經運到了前線。
“……在未來,我們一定能繼續鎖定勝利。”同時減少己方的傷亡。
營地依舊是安靜的。
過去的訓練、前線生存的經驗、長久以來遵守的戰時規則——這一切都讓這些軍人習慣克制自己的情緒。
但毫無疑問,那份激動已經從護目防風鏡下的雙眼中,随着總指揮話音落下而徹底爆發了出來。
他們并不會去抱怨,也不會質疑科學發展的速度。
但乍然聽說未來即将迎來新的轉機,還是難免興奮。
……
前線這邊軍隊的消息都是互通的。
哪怕在國家的立場上互相敵對,但在北極圈附近的前線,消息的閉塞往往意味着死亡。
在總指揮拆完快遞宣布消息後,駐守在附近的其他國家的軍隊也聽說了這個消息。
他們也是立馬找過來,希望能獲得這個針對異種的新式武器。
總指揮花時間一一和對方解釋說明,表示之後會統一調度使用,也會給附近的其他軍隊安排固定數量的吸血毛巾。
在把所有過來詢問毛巾使用安排的人送走後,總指揮也是立馬開始盤算着後續如何使用這批毛巾。
這次購買的毛巾數量不算少,但如果真到了使用的時候,這個數量顯然無法滿足前線的這些軍隊士兵。
為了保證更多人能拿到毛巾使用,總指揮看着被放在武器庫裏的那一萬多條毛巾,最後決定指揮其他士兵,一起拿剪刀把毛巾裁開,在面積不變的前提下增加數量。
最開始,接到這個任務的士兵聽到這個命令的時候,甚至忍不住出聲問,詢問他們這樣會不會破壞毛巾上的科學設備、毀壞毛巾上精密設計的那什麽納米機器人。
總指揮直接讓他手下的士兵放心裁剪,表示發揮作用的納米機器人遍布在毛巾上,就算剪開,剪開的毛巾上依舊有固定數量的納米機器人,絕對還能繼續正常使用。
……說到底,什麽高科技什麽納米機器人都是虛的,這說到底就是一條毛巾。
毛巾裁開後依舊能用,吸血毛巾想必也同理……
只是說完,迎着手下士兵敬佩的眼神,良心難免因此隐隐作痛。
……
北極圈前線,人類和異種之間的摩擦戰鬥一直都很頻繁。
在菜刀使用開始受限後,異種的襲擊頻率也開始增加,肉眼可見那些異種對于“突破北極圈防線”的急躁。
……甚至就在毛巾裁剪的這段時間裏,期間也碰到過異種從裂縫裏爬出來的事,把部分裁剪好的吸血毛巾直接投入使用。
在吸血毛巾的剪裁工作徹底結束後,他們很快就等到了異種的襲擊。
可能是之前的幾波試探,最後試探出的結果開始讓裂縫裏的異種開始感覺到焦躁。意識到這可能是短時間內最後突破人類防線的可能,這次異種的數量明顯比先前看上去要更多一點。
之前拍攝前線作戰視頻的随行攝像人員還沒有離開,他們如今又有了繼續拍視頻、給予異世界網友反饋的任務。
随行的攝像人員架好攝像機,拍攝吸血毛巾正式投入使用後的第一場大戰。
按照評論的內容,總指揮專門找人解決了實際使用時可能遭遇的問題,真的把毛巾塞進了迫擊炮、火箭炮的炮筒裏。
運載着毛巾的戰鬥機在這一刻升空,近戰士兵自己手上也帶着毛巾,開始正式迎戰異種。
伴随着無數聲“媽呀”的呼喝聲,這片雪原也逐漸習慣了這個聲音作為戰鬥的開場。
人類士兵近身靠近異種,鋒利的菜刀在接收到“媽呀”聲作為信號,徑直斬開了異種的血肉。
遍布在周邊的迫擊炮、火箭炮開始轟鳴,往戰場裏投放大量毛巾。
空中的戰鬥機在這場作戰中反而起查漏補缺的作用,往其他空白的、沒有毛巾底位置抛灑毛巾。
各色的毛巾碎片像是彩帶一樣從空中飄揚而下,在觸及到異種鮮血的瞬間吮吸血液,變成了吸飽了血的紅色。
從高空俯瞰,看着甚至就像是玫瑰花瓣灑落在幹淨的白紙上。
對于這個世界來說,這或許也稱得上是戰場上為數不多的浪漫了。
為這個世界獻上絕對的勝利。
……
視頻很快傳回國內。
本着拍了就盡可能利用的想法,率先被發出的是沒有剪輯的版本,專門供本世界的普通公民觀看。
視頻放出,親眼看到前線士兵的勝利,國內的民衆見狀更是信心倍增。
而當之後上傳到另一個世界、完成之前和點贊網友的諾言時,倒是從這些網友的評論中,意外看到了新收獲。
在一衆誇贊“畫面質感好”、“戰鬥浪漫好看”、“反差感足很搞笑”的評論中,一個當事人可能純粹出于整活而發出的評論,在這些評論裏看上去格外顯眼——
[又有“媽呀”菜刀又有吸血毛巾,這完全就能組合起來,固定在裂縫下方附近的地面上,直接做成全自動異種幹制造機啊。]
後面有人出于好奇問什麽叫“全自動異種幹制造機”,當事人也是很大方地分享了一下自己的地獄創意。
[找個一直播放“媽呀”的擴音喇叭,然後把毛巾固定在菜刀上,然後再把菜刀固定在地面上。到時候異種從裂縫裏出來,一落地就會被菜刀劃出傷口,固定在菜刀上的毛巾又會立刻吸幹異種的血,把異種吸成異種幹。只要保證機器裏足夠幹淨,找人把異種幹弄出來,然後在邊上額外加個能打碎屍體的機器,甚至還能源源不斷造出異種幹屍碎片,說不定還能運回去當化肥。]
只能說,在“花小錢辦大事”這一點上,網友是真的能時刻給人帶來驚喜,好像網絡背面真的存在一個大發明家。
夏拾月都沒想到,組合菜刀和毛巾後,居然還有機會把“擊殺異種”這件事幹成流水線。
或許是過去和其他位面的競争,讓她在無法放飛自我的前提下只能習慣性追求穩妥的大場面大制作,最後反而讓她錯過了一些更加奇妙的、更加魔幻的可能。
夏拾月看着評論認真想了好久,最後來回确定,發現這個“全自動異種幹制造機”,從邏輯上來講真的能說得通。
要不,把這個也上報,然後發到前線,讓前線的總指揮看看,能不能真的用于實戰?
與此同時,另一邊。
在吸血毛巾的出現,和之前的聲控菜刀一樣再度颠覆了戰況的同時,吸血毛巾也在其他領域帶來了其他別的影響。
比如學術界。
正常來說,對于一些新技術,特別是一些以前從來就沒看到過的特殊技術,在技術對外公布的時候,為了方便看不懂的普通人理解原理,一些什麽相關的專家、博主,都會出來和大衆耐心解釋說明,好讓人知道這個技術實際有多厲害,發明出這個技術的人究竟有多天才。
但這一次,應該是國家和這些專家、博主都提前打過招呼的緣故,這次吸血毛巾對外發布後,國內所有能看懂的人都對此安靜如雞。
反而是國外的讨論度驚人,吸血毛巾的出現在國外引發了巨大的反響。
甚至于還有一些up主為此專門翻牆,搬運并翻譯國外對這項技術表示敬佩、表示驚訝的評論。
由于技術太過驚人,同時對外透露的技術又太過離譜,可能是國外的專家怎麽想都想不通,納米機器人究竟是怎麽做到高速運動産生壓強的地步,之後甚至有國外的IP出現,對此表示疑問。
這些國外IP的留言大多是一個路子,在解釋了一連串量子波動和量子擾動白話翻譯過來的意思後,表示這嚴格來說甚至壓根不可能成立。
不過這些國外專家顯然想不到“學術造假”這個層面——因為他們确實看到了實物。
他們紛紛出聲,懷疑是國家科學院為了隐瞞技術于是在視頻裏瞎編,也希望院士本人能坦誠一點,說明真正使用的大致技術方向。
莊濤看完那些國外IP解釋翻譯後變得格外扯淡的理由,作為知情者都要開始感覺到緊張了,擔心毛巾和菜刀的真相會就此暴露。
好在他們這個世界,各國家之間的關系,在北極圈之外真的算不上好。
至少沒好到能坦誠交流技術的地步。
很快有普通網友站出來表示,讓國家科學院不要理會這些人,不要讓辛苦研究出來的技術流到國外。
之後但凡有誰站出來質疑,那就是現成的五十萬。
哪怕IP顯示國內,哪怕最初可能真的出自于同行之間的好奇交流,那都是間諜必須舉報。
莊濤見狀松了一口氣,第一次感謝錯綜複雜的國際關系。
對,沒錯,質疑就是激将法,詢問的都是間諜。
一切就是這樣的。
只剩下國外的專家,想着問不出來的實際技術方向的困惑,看着通過各種手段拿到手的吸血毛巾,研究着壓根就不存在的所謂科學手段。
“這不是就是普通毛巾嗎……不會是運回來的時候,又不小心被人給調包換回去了吧?”世界各地、各個國家,都不約而同産生了一樣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