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011章 第11章
第11章春日最溫柔
隆景十六年,春,對于齊王李子徹而言,一切事宜都走在正軌上,讓他心情格外的舒暢。
皇子所,興和殿。
“禀殿下,萬姑娘又替晉王殿下送點心飲子來了。”馬寶面帶笑意,微躬身,禀話道。
“十弟又跟本王分享他的點心飲子,哈哈哈……”齊王李子徹心情很好,一歸來,他就聽着這消息,忍不住樂一遭。
笑罷後,他收斂起笑容,吩咐道:“請人進來。”
小太監馬寶應一聲“諾”,随即告退離開。
稍過片刻後,萬蓁蓁進屋。她向齊王李子徹見禮問安。
“免禮。”齊王李子徹聲音和煦。
萬蓁蓁謝恩後,方才起身。爾後,她微低頭,小心的呈上了食盒。
“打開。”李子徹簡單的吩咐二字。
“……”萬蓁蓁愣神片刻,她以為東西送到就能告退離開。哪曾料想,她還要充當一回侍膳宮人。
“諾。”不及多想,不能失禮,應下話後,萬蓁蓁打開食盒把裏面的吃食取出來,一一擺好。
春日做的桃花酥,朵朵桃花似真非真,瞧着養眼。
春日做的花撒茶,聞着清香,香氣袅袅,誘人心扉。
Advertisement
“倒是有趣。”齊王李子徹點評道。
對于點心飲子的品相與香味,李子徹瞧一眼,覺得還算滿意。前世今生兩輩子,在李子徹的記憶裏,萬蓁蓁都會一兩手廚藝。
當然不算太高深的廚藝,如今嘛,卻是愛附庸風雅,細瞧來,還有一點子意趣。
想歸想,李子徹且嘗嘗。
“這點心飲子,禦膳房做的?”李子徹明知故問。
“禀齊王殿下,不是禦膳房做的。”萬蓁蓁回話道。
爾後,齊王李子徹沒有再繼續追問。萬蓁蓁樂得閉嘴。
等齊王李子徹用好一碟子點心,用好一碗飲子。爾後,他給出來評價,說道:“還成,點心飲子都合着十弟的喜好。”
話罷,李子徹賞一回萬蓁蓁,賞下一個小銀元寶。
這把萬蓁蓁樂壞了,磕頭謝恩,這一回萬蓁蓁是真情實意。對財神爺,她當然得一萬個誠心。
至于齊王贈晉王的回禮,萬蓁蓁當然得領回興泰殿。
論萬蓁蓁的感想,就琢磨着讓晉王殿下瞧見他家皇兄的回禮,晉王一高興,一撒手,萬蓁蓁指不定又能得到賞賜。
高高興興當差,高高興興領賞。萬蓁蓁巴不得,她是太樂意了。
待萬蓁蓁告退離開,小太監馬寶送一送。
至殿外,萬蓁蓁福一禮,說道:“勞煩了。”
馬寶避讓開,回道:“都是替主子辦事,萬姑娘客氣。”
馬寶想着,每一回萬姑娘送點心飲子,他與高二公子等人,他們這些殿下的身邊之人一樣會得着贈品點心等。
萬姑娘心細,他們就是吃人嘴軟。于是馬寶對萬蓁蓁的印象還不錯。
細細一品,仔細琢磨,馬寶做為五皇子齊王的貼身太監,他最會揣摩着一點主子的心意。
于是馬寶不居功,他的想法純粹,就想讨好齊王。
事情擱馬寶心裏,他瞧得明明白白。萬姑娘來一回,殿下高興一回。殿下高興,他也高興。
隆景十六年,春末。
齊王大婚,齊王開府。爾後,齊王夫妻搬離皇宮,住進燕京城內城的齊王府。
皇宮,皇子所,興泰殿。
關于齊王齊王妃搬家,對于萬蓁蓁有一點影響。
她再想打着替晉王給五皇兄送點心飲子的機會,再去尋着高暻高二郎,事實一下子變得不太容易了。
誰讓高二郎是齊王伴讀,齊王都不住皇宮。高二郎當然也不會常來了皇子所。
至于晉王進學的南書房,齊王開府,高二郎的伴讀生涯也就離着南書房遠了。
“萬姐姐。”禦膳房裏,小黃門喚一聲。
萬蓁蓁回過神,她應一聲,問道:“張德,可有什麽事?”
小黃門張德回道:“打擾姐姐,今個師傅做的新點心,特意給您留了一小碟子,請您鑒賞。”
“既然是張師傅的手藝,我可得仔細的品一品。”萬蓁蓁應下話,又謝一回小黃門張德。
來着禦膳房的次數多了,萬蓁蓁跟禦膳房的人都熟悉了。
禦膳房的師傅們請萬蓁蓁試吃,萬蓁蓁回請,這算小事情。偶爾,萬蓁蓁還在晉王跟前替禦膳房的師傅們說一回好話,晉王一開心,免不得賞賜。
你來我往,互來互往,上位者樂賞,下位者高興。
一團和氣,說的就是萬蓁蓁在禦膳房裏的如魚得水。
隆景十六年,春過,夏來。
天悶悶,悶着熱。夏日飲子,冰冰涼涼,開胃解暑,宜人心情。
丹若宮,主殿內。
長孫貴妃品一品晉王差人送來的飲子,她笑道:“皇兒有孝心。”
“娘娘,殿下差人給您送了飲子,陛下跟前一樣進了孝心。依奴婢說,咱家殿下太孝順了,想是陛下也要多心疼三分。”嬷嬷回道。
聽着嬷嬷的回話,長孫貴妃捂嘴笑一回。
這會兒,長孫貴妃也想隆景帝來丹若宮小坐時,談着皇兒孝心時的開懷,長孫貴妃心情十分不錯。
“嬷嬷,你說說,本宮待皇兒來請安時,就跟皇兒講了陛下同意他去秋狩一事,他得多歡喜?”
“唉喲,娘娘,您這一說,可不是嘛。小殿下一定十分歡喜。”嬷嬷回道。
主仆二人說說話,待晉王來丹若宮請安時,情況也跟長孫貴妃主仆說的差不離。
晉王一知道喜訊,當場就高興起來,還鬧騰了一番。
丹若宮,西配殿。
萬蓁蓁陪着晉王來一趟丹若宮,長孫貴妃留着兒子用膳。萬蓁蓁等宮女不必前去獻殷勤。貴妃娘娘、晉王殿下,二位貴人跟前不缺着侍候人。
于是孫禦女留着萬蓁蓁說說話。二人敘舊。
“許久不見,蓁蓁,你的氣色不錯。”蘭草說道。
“禦女,您是說笑了。昨個晉王殿下給貴妃娘娘請安時,就照會一面。”萬蓁蓁打趣一回孫禦女,開場白選錯。
“哈哈哈……”蘭草捂嘴笑一回。
瞧蘭草樂了,萬蓁蓁也捂嘴笑一回。笑罷後,蘭草說道:“我聽着消息,晉王殿下要參加今年的秋狩。那你呢,蓁蓁。”
蘭草一問,真把萬蓁蓁問住。仔細的琢磨一下,萬蓁蓁才回道:“肯定跟殿下求求情,再跟李嬷嬷求求情。若能去,我也想去的。若不能,只能留宮裏。”
對于參加秋狩,萬蓁蓁有把握,可話也不能說滿。萬一,萬一出現意外呢。
燕京城,內城,高府。
高暻一歸來先去給祖母問安。高家太夫人見着嫡次孫,她心頭高興。
“快,快起來。”高家太夫人喚着小孫兒起身。又招招手,說道:“來,二郎,到祖母跟前坐。”
高暻應一聲。
祖孫二人坐近了,高家太夫人關心一回小孫兒的今日近況。爾後,當然也關心一回皇外孫齊王的今日近況。高暻一一做答。
待關切的問過一番話,爾後,高家太夫人又仔細的打量一回小孫兒,說道:“仔細瞧一瞧,今個開春後,二郎确實是豐潤許多。瞧着氣色好,調養的不錯。”
“二郎,看來還真應該讓你去殿下跟前當差,瞧瞧,不止氣色好,人也精神了,比年前時候強太多。”高家太夫人想着年前時小孫兒在府裏的郁郁不樂。
再瞧着小孫兒如今的眉飛色舞,昂揚向上,她覺得讓小孫兒去給皇外孫做伴讀,這真沒錯,走對道了。
“跟在殿下身邊,确實是享福了。”高暻贊同一回。
想着萬姑娘領了晉王的吩咐,常常給齊王殿下送點心飲子。不止給齊王送,他這也沒落下。
“殿下待府上好。”高家太夫人感慨一回。
雖然這一對祖孫想事情的方向不同,壓根兒沒踩在一個點上。不過,高暻不介意又附合一回祖母的心思。
問祖母安,問母親安。待問安結束後,高暻回到自己住的寝院。
坐于小榻,高暻打開一封禮盒。禮盒用油紙專門做的小樣,別致雅趣。待打開後,高暻瞧見桃花酥,還有一紙書簽。
拿過書簽,高暻品鑒。
“一兩桃花酥,一盞小酌酒。”
“二兩春風許,春日最溫柔。”
四色點心,白的桃花,粉的桃花,紅的桃花,由粉漸白的桃花,這些構成了似真非真的桃花酥,打眼一瞧,頗有趣味。
高暻拿起桃花酥,細品一番。
“味好。”高暻贊一回。爾後,他仔細的收好書簽。
在高暻的書櫃裏有一方小錦盒,盒中,已經存放着不止一個書簽。
今天又擱了一個書簽進去後,高暻回想,打從跟晉王殿下跟前的萬姑娘熟悉了。每一回萬姑娘不止贈點心,還會心細的寫一封書簽小詩。
高暻想到萬姑娘的打趣話,他們算不算交一回筆友?也稱詩友。
只是明明夏日,為何萬姑娘偏偏要做桃花酥?還是贊了春風。
高暻覺得應景之作,當屬夏日,如此更妥。
越是琢磨一番,高暻準備提筆。他要回詩,回了夏日新作。
想是當然,又或許朦胧間,高暻已經察覺到一些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