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 結盟

21   021 結盟

◎爽快!以後就是一條船上的人了。◎

四阿哥如此主動地找林如海說話, 為的當然是正事兒。

不過在說正事兒之前,他也還是先說了些私事兒——主要是莫郁這一番“神通”的展示實在是太過于亮瞎人眼,讓他想要無視都難。

幸而林如海也是個聰明人, 很多話根本不用說得太透, 他就能明白。可以說是一點就通、甚至還能舉一反三, 倒是讓四阿哥感覺十分輕松,也就愈發想要跟他多說一點兒了。

這四阿哥好歹是代表康師傅來江南辦差的,他既然開了這個口要跟林如海敘話商談,那林如海不管怎樣也肯定是要配合的。

故而兩個人只客套了兩句便就一起從莫郁的房間出來,然後就十分默契地直接去了林如海的書房。

這書房在林府的內院和外院之間, 周圍有茂林修竹掩映、奇花異石環繞,從外頭看去環境就極其清幽雅致,不似尋常人家那等随意。進了門之後,更是有各種古玩書畫, 布置得十分精美,不像是個書房, 倒像是個香室。

總之,沒有一處不妥帖,哪兒哪兒都透着風雅。

巧的是, 四阿哥原本也是個風雅之人。

他之前給他自個兒立的那個“佛系閑人”的人設, 倒也不完全是為了韬光養晦,其實他本身也是個喜歡這些風雅精致東西的讀書人。

只是, 他崇尚節儉、讨厭浪費,不喜歡那些過于花裏胡哨的玩意兒所以家裏頭并沒有什麽過多的玩物兒裝飾罷了。

但這并不表示他不識貨。

因為他是康師傅的兒子。

首先這起點就有點兒高了,堪稱群英荟萃裏頭的群英之一, 還是後來打贏的那一位, 那當然不管是資質天賦還是努力程度都令人咋舌的。

事實上, 這位四大爺自由就酷愛閱讀,涉獵甚廣,知識面兒非常地廣博,對書法、古玩、金石、字畫都有很深的研究,而且品味極高,眼光也好,堪稱骨灰級發燒友……

Advertisement

所以,原本打算一來就說正事兒的四阿哥,瞬間就被林如海的這間極品書房給吸引住了,結果倒是不由自主地先跟着林如海把他家私藏的這些高端寶貝品評鑒賞了一番。

林家是五世列侯,家族底蘊深厚,又是一直在姑蘇城經營的,家裏頭的好東西自然不少。林如海是嫡系子弟,家學淵源,在這個方面也是行家。

故此,他跟四阿哥兩個人簡直是一見如故。正所謂“知己難求”,兩個人難得如此投契,正事兒什麽的倒也不急着說,那先就來一通文人間的友好交流、品鑒茶話好啦。

及至一碗茶飲盡、閑話說完,四阿哥才終于開口說起了正事兒:“林大人可知道我此番專門找大人單獨說話所為何事?”

林如海苦笑道:“有勞貝勒爺費心,微臣鬥膽猜測,您可是為了犬子之事而來?”

四阿哥聞言莞爾,點了點頭道:“林大人果然心如明鏡。”

林如海愈發無奈,垂首道:“慚愧,微臣實在是慚愧之極,教貝勒爺見笑了。只是犬子的這個古怪症候,您也是親眼見到了,微臣全家上下對此都無能為力、無從下手,不知貝勒爺對此有何高見?”

這就是又将球踢給了四阿哥了。

四阿哥一怔,繼而卻是笑得愈發燦爛了。

他看着林如海,似乎在評估,又似乎在思索,不過他并沒沉默太久,便就忽然開口道:“若是我說,待日後林大人回京赴任之時,我想邀林大人賞面到我的貝勒府再與我一道兒品茗閑話呢?”

這話說的就十分藝術了。

不過懂的人,自然會懂。

林如海當然懂,不但懂,甚至還門兒清。他聽了這話心中便是一震,面上雖然不動聲色,眼中卻難免露出了一抹震驚之色。

這哪裏是要邀請他去喝茶說話呢,分明是要拉攏他站隊呀。

不過……倒也不是不可以。

見四阿哥一臉殷切地看着自己,林如海沉思了片刻,也露出了一個得體笑容:“多謝貝勒爺盛情邀請,微臣榮幸之至。”

這回倒是輪到了四阿哥愣怔了。

啊?

這就答應了?

就這麽簡單?

一時間他也有點兒拿不準,林如海這是認真的還是在開玩笑了。

畢竟不管是素日風評還是方才接觸之下的感覺,這林大人都不該是那種沖動輕諾之人啊。

四阿哥還在評估林如海這話到底是真是假,林如海倒是徹底恢複了鎮定,甚至還親自給四阿哥斟了一杯新茶。

他當然知道這種事兒不是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能行的,不過他對此也并不是毫無準備。

自打莫郁用心聲傳音跟他說了不少“天機”之後,林如海其實也好好思考了以後的路。

既然不站隊也不安全,那還不如站一個最正确的隊呢。

早站早安心。

何況,萬一真的不對了,再換也不是不行……開玩笑的,當然是買定離手,概不反悔了。

于是,林如海便換上了一副嚴肅的表情,主動開始對四阿哥剖白起來。兩個人頭碰着頭,開始了更隐秘的敘話——畢竟涉及到了站隊問題,那總得低調點兒的好。

其實今兒就算這位四爺不找林如海,林如海原本也是想要主動找他的。

此番四阿哥一番好意,不惜從揚州跟着他一起回到了姑蘇,就是為了讓随行的太醫給他家默玉看病。

別的不說,他身為阿哥,能對一個普通臣子家的孩子有這種關照,這份情誼實在是很重了。

林如海不是那種不懂得感恩的人,對此原本也該有所表示。

當然,他也不是那種為了報恩什麽都不管不顧的,此番答應了四阿哥的邀約,也實在是有他的考慮。

首先,當然還是因為他這麽多年來浸淫官場,雖然并沒有怎麽在京城裏頭混,但是各路消息卻還是靈通的很的。

他們林家好歹也是五世列侯的世家,就算到了林如海這代人丁單薄、看似式微,但是以前積累的人脈關系、各色資源,卻也還在的。

可惜空有資源卻沒有人丁,實在是慘的很。但越是如此,反倒更叫皇帝放心——特別是他們侍奉的是康師傅這樣的厲害角色,那更是越弱越容易獲得重用。

人類大都有那種憐貧惜弱的心理,越是強者越會有這種心态,康師傅看着林家就是如此。

遙想當年,大清還沒入關的時候,姑蘇林家就已經是非常顯赫的世家大族了。

而且是那種标準的書香門第,族中子弟不但才學出衆、人品也好,除了入朝為官、專門做學問的也不少。

畢竟,江南這塊兒人傑地靈,人才輩出,歷朝歷代都出了很多文學大家的。

原本他們林家久居姑蘇跟皇家也算是井水不犯河水了,不過這林家畢竟不同于普通人家,也算是看得清楚的、也想得明白的那一類上上等人家了。

清軍剛入關的時候,行事做派的确非常血腥,但是後來繼位的君主就漸漸開始了漢化,表現出了民族大融合的意願。

特別是康師傅登基之後,更是大力親近漢人,別的不說,一連好幾次南巡,實在是表現出了極大的誠意。

這種情況之下,林家人漸漸放下了抵觸之心,開始讓族內子弟重新科舉入仕,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績。

就是吧,随着官運亨通,家族人丁卻漸漸凋零。不知道是不是他們家這添丁進口的運勢跟官運此消彼長,反正,随着皇帝的信任與日俱增,林家子弟們的官職越來越大,他們家的人也越來越少了。

先是很多族人都英年早逝,然後就是,很多人生不出孩子……

便就是勉強生出了孩子,也都不甚康健。這一點在林如海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

其實在原著裏頭這個情況就更加嚴重,畢竟在原著裏頭,林家最後是都死絕了的。

所以說,人家賈家老太太真的牛啊。就為了安撫她家那個破爛玩意兒投生的寶貝金孫,什麽惡毒的詛咒都是張口就來——居然直接順口就說“林家死絕了,再沒有人了”。

果然林家還真的就都死絕了。

真是細思極恐。

不過現在還沒有到要死的時候,所以,智力的優勢還是完全占領了高地。

好歹是頂級學霸的配置,同樣的奇異事件,發生在林家,跟發生在賈家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結果。

賈寶玉銜玉而生,賈家人以為是“祥瑞”,全家人到處宣揚,弄得人盡皆知,搞得皇家忌憚不滿、暗中防備,可以說是弄巧成拙的典型案例。

而莫郁心聲外放,林家人卻諱莫如深,十分低調,生怕有什麽人對他不利,這就是聰明人的正确處理辦法了。

除此之外,學霸林如海還另有收獲——自從聽了自家兒子陸陸續續的心聲吐露之後,林如海一直認真思索、努力鑽研,到了如今,居然已經大致弄明白了一些兒子那些奇怪的話的意思。

原來他們所有的人居然生活在一本書裏,而這書是有所謂的劇情的。

大抵是一種類似于天命之類的力量,讓人無法掙脫,只能按照它規定的路走。

比如林家人注定就是要早逝的,但是真的是如此嗎?

難受了幾天之後,林如海感覺不能如此悲觀。反正不管這天命要怎麽安排,他本人是肯定會努力掙紮一下的,而且也一定幫着家裏頭這幾位親人們一起試試能不能逆天改命。

在這一點上,林如海跟賈敏倒是有些不謀而合——上天既然沒有把他們家默哥兒帶走,還給了他這個神通,那一定是有所啓示的。

說不定,這就是他們一家人逆天改命的契機。

總之,坐以待斃是不可能坐以待斃的,怎麽都要努力試試才行。

萬一成功了呢?

不對,是一定會成功的。

林如海打定了這個主意,才決定主動站隊,從明哲保身的純臣往四爺黨靠攏。

反正,說是“明哲保身”,但是最後也沒能真的保住全家性命,那還不如放手一搏呢——他們家默玉不是“說”了,将來這位四爺是要登基的。

那麽至少別選錯人,不是挺好麽。

林如海果斷地做了這個決定,林家從此就綁到了四阿哥這艘船上,這份果決連四阿哥都敬佩不已。

不過随着林如海跟他繼續交心深談了之後,四阿哥就也明白過來,林如海為什麽會如此。

說起來林家這個禍事的根源,還是在太子和他皇阿瑪那兒。

因着林家人極其聰慧有才,又偏偏病弱之極,搞得皇阿瑪都不敢太用他們。

不過不用吧,也挺浪費的,畢竟有才是真的有才。

比如這位林如海林探花,那真的是千載難逢的股肱之臣。

他年紀雖然不算太大,但是不管是辦案查賬還是接人待物,都十分得體,讓皇阿瑪那樣眼光高的帝王都十分欣賞。

主要是皇阿瑪不管交給林如海什麽差事,他肯定都給辦得妥妥當當的,很多時候甚至還能超出皇阿瑪原本的預期。

這麽好用的人才,怎麽舍得不用呢。

所以,當聽說有人居然敢對林如海動手的時候,皇阿瑪都暴怒了。

是的,他這次派自己過來,明面兒上是來查江寧織造虧空的官銀的,實際上卻是為了查明白暗害林如海一家的幕後黑手而來的。

江寧織造府的官銀虧空這個事兒,其實查不查都無所謂,反正內中緣由到底是怎麽回事兒,他皇阿瑪都知道。

就甄應嘉那點兒爛賬,可以說沒有人比他皇阿瑪更清楚了。

畢竟這是皇阿瑪的“奶兄弟”,看在他老人家的奶媽也就是甄家那位老太太的份兒上,只要甄應嘉別太過分,皇阿瑪估計就會覺得,這些亂七八糟的事兒他其實都可以原諒。

所以,就算是甄應嘉被那麽多人實名彈劾,皇阿瑪其實也沒有太當一回事兒。

老甄是自家兄弟,又是為了招待他這個皇帝來江南花的錢,多點兒少點兒有什麽關系。

皇阿瑪非常明顯的偏心早就把朝臣們氣得夠嗆——關鍵是這中間除了一些剛正不阿、真的覺得貪污不好的大臣們之外,還有一些是因為太子才發飙的。

之前林家那小公子也“說”了,現在這個時期,是正好趕上了大阿哥跟太子鬥得最激烈的時候。

因着太子對自己當了快三十年的太子這事兒感覺十分不爽,最近也真的是有點兒太心急了。

特別是九月份生了這麽一場大病之後,他對皇位的渴求好像就又上了一個臺階。

要是他死了他們皇阿瑪還沒死怎麽辦?

那不是太虧了?

一輩子就只是個太子。

雖然兩歲就已經是太子了,但是那有啥用呢?最後也沒有成為皇上,簡直是太讓人難受了。

偏偏,他從小到大都是皇阿瑪親自帶大的,比起君臣,更像是父子。既然是父子,那麽肯定做不到其他阿哥那樣,對皇阿瑪有那種臣子對君王的敬畏了。

這樣的情況,好的時候呢,是很好的。

畢竟,皇阿瑪這種缺乏親情、渴望親情的帝王,如果能夠感受到尋常人家的父子之愛,那是非常舒适的。

事實上,他們父子倆也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

那是在太子還小的時候,先皇後剛剛因為難産去世,皇阿瑪把這個此生摯愛拼死留下的血脈當成心肝寶貝兒一樣疼愛,特意帶在身邊兒親自教養。

這樣一來,他們倆這父子的感情那可不是一般的好。

甚至可以說,比尋常人家的父子關系更加親密。因為這不單單只是父子感情了,甚至都還夾雜了點兒隐形的母子關系……先皇後雖然薨逝了,但是她一直活在太子和皇阿瑪的心裏呢。

原本這樣的日子可以一直過下去的,但是吧,孩子總是會長大的。

特別是太子本身的才能也不差,畢竟是皇阿瑪親自教育出來的,才能肯定是不差,如此一來,他的心态肯定就更要崩了。

為啥?就因為他做得太好了,讓皇阿瑪心裏不舒服了。

他們倆雖然是父子,但是說到底更是君臣。

因為皇阿瑪是君,是古往今來難得的明君。

啥玩意兒,你老子我還正當壯年了,你就比我還要能耐了?這誰能忍啊。

聽說是因為二十多歲的太子已經到前朝監國、輔政了,而且做得還挺好的,受到了群臣的一直贊揚這個事兒直接讓皇阿瑪不高興了。

真是,做得不好不高興,但是做得太好了更加不高興。

是啊,太子很厲害,太子什麽都好,可是皇阿瑪他還沒死呢。

他甚至都不想承認自己老了。

這麽一來,太子太能幹了,那還有什麽好兒。

皇阿瑪肯定就是雞蛋裏頭挑骨頭、沒事兒就發發脾氣罵他一頓啦。

一來二去,太子也回過味兒來了。這是老爺子有危機感了,故意打壓他呢……他肯定也很委屈,繼而很生氣。怎麽地,老了就是老了,還不服老嗎?

不服老怎麽可以。

難道讓他這個太子當一輩子的太子嗎?

這肯定不能夠。

太子是皇阿瑪一手教出來的,那肯定也有跟皇阿瑪類似的脾氣——比如不甘心屈居人下,還有就是,在大阿哥的刺激之下,他愈發着急,近幾年來多少還是有點兒冒進了。

太子與皇阿瑪強強相遇,自然是兩敗俱傷。

雖然兩個人都還記得當時父慈子孝的美好時光,但是終究還是回不去了。

之後的時間對他們兩個人來說,都是長久的折磨。相互怨怼,終于變成了相互猜忌、防範,甚至,一方有不臣之意,另一方有廢黜之心。

更加可怕的是,跟太子這樣能幹的兒子和大阿哥這樣能惹事的禍精,皇阿瑪他還有十來個……

林家那小公子“說”的那個所謂的“九子奪嫡”大約就是這麽來的了。

這麽一分析,還是很有道理的。

想到自家兒子一頓叭叭叭,把啥劇情都說完了,林如海已經什麽話都不想說了。

還說啥啊,啥話都被那小子給說完了。而且這麽一來,就算是他們想說也沒法再說了。

所以說從這個角度來看,站隊四阿哥也的确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林如海原本是想一直做個純臣,站在萬歲爺那邊兒的。奈何,他根本就沒有這個機會啊。

萬歲爺的确是很重用他的,不然也不會讓他一出翰林院就直接進了禦史臺,甚至給了個蘭臺寺大夫的官職直接開始了天南地北到處跑。

這個工作的主要職責就是代替萬歲爺四處巡視,做他的耳目、幫他探聽各地的消息,體察各地的民情,最重要的是,看看有沒有人搞事。

這幾年來,林如海的确是做了不少事兒,當然也就是因此而得罪了不少人。

若不是如此,他一家老小可能也沒有這麽快就各種因病去逝了。

特別是江南這個地界,原本就是太子的勢力範圍,他在這裏搞巡視巡查,那真的是在老虎嘴巴上拔胡須。果然也就遭到了瘋狂的反撲,打擊報複一個接着一個來,最後終于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場。

這個結局,他們家默玉早就已經跟他“說”過了。

現在也同樣把結局給四阿哥“說”了,那還真是非常之有誠意,讓他這個做父親的也沒有什麽秘密可言了。

默玉說以後這位四爺是要登上那個至高無上的位子的人,他之前說的很多事兒都應驗了,是不是說明,這個事兒也是真的呢?

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林如海信了。

至于四阿哥,他不說信,也不說不信,但是他這種态度本身就已經說明了問題。

那麽現在的問題,就是接下來怎麽辦了。

萬歲爺是肯定會來南巡的,那到時候若是讓他們林家也跟着接駕,會不會也“聽見”莫郁的那些心聲呢?

別的倒還有限,只是這帝位歸屬之事可是真正的“天機”,一旦妄加議論,那可是會招來殺身之鍋的。

這怎麽想都是無解的死局啊。

林如海沉思了片刻,索性也就開誠布公地把自己這個擔憂跟四阿哥說了。

“貝勒爺您方才既然已經親眼見到了,微臣也就有話直說了。犬子這個異于常人之處,乃是從八月裏那一場重病之後才有的。”

“那所謂的‘傳音’之語,微臣等也不知是從何而來,雖然用語頗奇詭,但大體意思也是明白的。這中間有許多驚人之語,不知作何解,也不知是真是假……諸多冒犯之處,請恕微臣罪該萬死,但若是犬子此言為真,恐怕不用貝勒爺您出手,微臣一家子已經性命休矣。”

四阿哥對林如海這話倒是挺贊同的。不得不說,那位病病歪歪的林家小公子真的不簡單,難怪大家都說他是小神仙呢,确實有些神通在身上。

要是說這孩子是胡言亂語吧,很多事兒,他說得是分毫不差。連很多不為外人知的密辛他都知道,這就奇了。

所以,四阿哥本人還是傾向于相信這孩子的話是真的。

除此之外,他還是有些不敢相信,那所謂的最後繼承大寶的人會是他的“預言”。

但其實他信不信,原本也沒有什麽關系。

既然沒辦法提醒,也沒有辦法阻止,那就只好既來之、則安之吧。

只是這個事兒,若是被皇阿瑪知道了要如何是好呢?

四阿哥思來想去,也跟林如海的結論一樣,都是無解。

以他對自己這位皇阿瑪的了解,多半還是會借着南巡的機會,來見一見林家這位小神童的。

好奇心的種子已經種下,再想要避開是很難的了。真到了那個時候,也只能見機行事了。

希望能夠一切順利、逢兇化吉吧。

雖然說最後也沒有能夠想出來什麽破解之法,但是不知道為什麽,四阿哥就是對林家這個小公子很有信心——總覺得,如果是他的話,肯定沒有什麽問題。

皇阿瑪最喜歡聰明的小孩子了,就算是他能夠道破天機,也不至于直接抓去砍頭吧?

四阿哥看着滿面憂愁之色的林如海,雖然下意識地安慰了他幾句,但是心裏還是不免有些忐忑。

不過他今日已經在林府呆了太長的時間,也是時候該離開了。

這次江南之行,對于四阿哥來說,算是十分順利的,畢竟要查的賬目已經查清楚了,要找的證據也都找到了。就只差回京複命,讓他那位英明神武的皇阿瑪定奪一下到底要怎麽做了……

關于太子的那麽一堆明晃晃的證據擺在皇阿瑪眼前,也不知道皇阿瑪要如何處置他那位愛子,想想,還真的有點兒期待呢。

畢竟在此之前,連四阿哥自己也是沒有想到,太子一黨的人居然已經把手伸得這麽長了。

什麽揚州瘦馬的生意,那明明就是太子那邊兒的一幫子人,為了斂財和獵豔順手做的生意。

連金陵甄家的那個甄應嘉都參與了。

沒想到這個體仁院總裁兼江寧織造居然連皮肉生意都做,甚至還給太子和他們那一派的人提供穩定的貨源——太子那個變态,甚至專門喜歡十一二歲的幼女。

還有幾個謀臣,不但喜歡幼女,如果是長得好看的幼童,也一概都收了。

這麽多年了,這個黑色的産業鏈不知道已經禍害了多少孩子了。很多還是如同那甄英蓮一樣是好人家的兒女,實在是令人唏噓。

可憐那孩子,比自家的弘晖年紀也沒大多少,居然就已經被拐賣了有四五年了。他跟林如海找到那個拐子的老巢去營救她的時候,發現她已經被打得連話都不怎麽會說,一問就只知道哭了。

想到這裏,四阿哥不免又問了一句:“那個名喚英蓮的小姑娘,可已經送回家去了?”

林如海嘆息道:“尚未送回。她因被打的怕了,根本說不出家在何處,微臣便準備将她先帶回來讓內子照管一段時間,等她情緒穩定些之後再慢慢尋訪,送她回鄉。”

其實林如海早已經知道了這甄英蓮的身世,畢竟見賈雨村那回加上自己專門回家問兒子的那回,他就已經借着兒子的心聲外放把這小姑娘的身世都搞清楚了。

只是若是就這麽有話直說,就又涉及到了自家兒子的那個神通。

雖然說四阿哥都已經知道了,可是能夠不提及還是不随便提及的好。

林如海比誰都深知帝王心術的厲害——不論是誰這種神通,說實話還是挺讓人忌憚的。

林如海深知低調的好處,四阿哥也不是喜歡為難人的類型。故此兩個人一拍即合,甚至毫無違和感地達成了統一戰線。

莫郁的事兒雖然不能明說,但是也不至于真的是個死局,端看到時候他又會“說”些什麽,萬歲爺又是如何反應吧……

反正,最差的結果,也不過就是滿門抄斬了……還能跑了是怎麽的。

因着擔心莫郁不小心會闖出禍事來,林如海看起來多少還是有些恹恹的,四阿哥好心提點了林如海幾句,便就匆匆離去了。

這次他出來的時候已經是十一月,往來奔波耽擱,眼看着就要過年,實在是行程緊張,耽誤不起了。

林如海恭敬地将他送出了門去,再三謝過他的好意,便也就轉身回房,準備将跟四阿哥的密談結果跟賈敏說道說道。

沒想到,他剛走進正房的大門,就聽得裏頭傳來一陣歡樂的笑聲。間雜着小孩子的嗓音,讓人聽了就心情愉快。

他便也就柔和了表情,一邊兒大踏步邁進了門,一邊兒笑着道:“喲,今兒怎麽這麽熱鬧?是默哥兒又講了什麽笑話麽?也叫我聽一聽?”

【作者有話說】

非常感謝大家的熱情支持,今天又是超長的一更!雖然有點兒晚了,但是真的很長哦(喂)

今晚争取早點,嗚嗚嗚,以後盡量還是不要搞這麽長了,一不小心就容易超時啊啊啊。

總之加快推進劇情,下章開始繼續吃瓜O(∩_∩)O哈哈~感謝在2023-11-27 01:45:29~2023-11-29 01:15:2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只在晉江看紅樓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依雪、Joan.、胡世國 10瓶;懶人、竹子、一個快樂小豬頭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