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 章
2 第 2 章
于朵一把抱起侄女,匆匆往廠門口走。
她家住宿舍區,離廠子很近。出大門走上幾分鐘就到了。
不過廠子大,走出去倒是需要更多的時間。
也是因為廠子大,需要辦板報的地方多,所以宣傳科這幾天人手才會有些不足。
不然哪怕有混日子的關系戶,正常做事還是能運轉過來的。
侄女兒穿着小花襖,小短手放到小姑脖子上圈着,“小姑,誰來了?”
“嗯,你大姑回來了。”
“大姑是誰?”
于娜從來沒見過大姑。
她出生的時候爺爺、奶奶都不在了。
于朵二姐于淩自父母過世之後再沒回來過,這六年甚至彼此連音信都斷絕了。
于朵自然不會在家多提二姐,那是大哥和嫂子的一塊心病。
她提起來除了得罪人,對事情一點幫助都沒有。家裏的事她是一點也做不了主的。
他們自己肯定也不會在孩子面前提起。
別說于娜,就連幼時見過大姑的于鵬都完全忘了還有這麽個人。
這幾年于淩和兄妹之間逢年過節都沒有絲毫走動的,書信都沒有一封。
于朵解釋道:“大姑是你爸的二妹,我的二姐。也是你的姑姑!”
于娜點點頭。姑姑好,她喜歡姑姑。
“大姑會給我帶糖糖麽?”
于朵道:“鄉下買糖不太方便吧。”
以二姐的性子估計是不會買的。
“哦。”
于娜有些失望。
爸媽近來不給她買糖吃了,說吃多了壞牙。
小姑自己沒錢,也不可能給她買。
姑侄倆剛走到廠門口,和腳步急匆匆從車間出來的邱新梅撞上了。
于娜喊道:“媽媽——”
邱新梅點點頭,臉色不是太好。
于朵心頭一個咯噔,這是不歡迎二姐回來麽?
她面上若無其事地道:“嫂子,我帶了鑰匙。我回去開門就好了。”
這個時候,嫂子應該是請假離崗吧。這種事多了,小組長也要不高興的。
邱新梅看于朵一眼,你知道什麽?
“不用,你要是沒忙完,就接着去忙。我回去——”
邱新梅回去可不是去給于淩開門的。
她是要阻攔于淩進家門。
家裏一共就三十多個平方,卧室只有兩間。
她和于承住的那屋硬生生隔出了一個五六平米、不帶窗戶的房間。連門都只敢弄成推拉門的形式。
正常開關的那種門關門的時候太占地方了。
如今是七歲的于鵬住着。
娜娜則在小房間跟着她小姑一起住。
以前老頭、老太還在的時候就是這個格局。
當時是小妹跟着公婆住,小妹住那個五平米的隔間。
她和于承帶着還小的于鵬住小房間。
如今于淩回來,哪有多的地方給她住啊?
孩子一日一日的大了!
回頭娜娜都要等着她小姑嫁出去才能有個自己的房間住的。
而且,如果于淩沒結婚那說不得已得收留她。結了婚又離婚的,憑什麽回娘家住啊?
她知會過誰,誰同意她離婚回來住的?
于淩肯定是離婚了,不然怎麽回得來北京城?政策規定沒結婚的知青才在這次回城的範圍呢。
這倒也正常,能回北京城,誰想在那鳥不拉屎的地方待着。
住都還是其次,擠一擠不是真擠不下。
如今四世同堂的人家擠在那麽一個小屋子裏的也不少。
可暫時擠幾天倒是行。
關鍵是,這一次是政策性的回城。
過去十年鄉下、各生産建設兵團積累了兩千多萬知青。現在一窩蜂的全部回城,城裏哪來的那麽多工作給他們?
于家可沒什麽關系和門路給于淩找到工作。
她這麽回城還不知道幾時才能找到單位接收呢。
找不到工作,難道在家白吃、白喝、白住啊?沒這個道理!
最好是現在就把她攔在外頭,進了家門可就是請神容易送神難了。
邱新梅對小妹于朵是不讨厭的,甚至還有幾分喜歡。
于朵成天在家跟勤勞的小蜜蜂似的。
甚至邱新梅第一次做月子,婆婆只出一張嘴巴安排,竈上的活兒都是八歲多的于朵幹的。
做好了醪糟蛋、小米粥這些再給她端進房間。
然後把小孩子的尿布和她的衣服出去洗幹淨。
晾幹了再疊好拿進來。
她第二次坐月子,婆婆更是已經不在了,裏裏外外都是于朵照應的。
就連自己娘家爸媽也都說于朵乖。
如今小姑娘又自己給自己謀劃了出路。誰都知道三個月後如無意外,宣傳科就會收她做臨時工。
于宣傳科在職的人來說,多個臨時工不影響他們的利益,還多個人幹活兒。
其他部門還有車間就更是沒有利害沖突了。
公認那個位置相當于為她增加的,于朵去不了也輪不到別人。
這幾年的水磨工夫使下來,這都已經是共識了。
至于領導,領導都愛惜羽毛。沒必要跟個十五六歲的小姑娘過不去。
人家十來歲就跑廠裏當義工了。
除了給黃師傅打雜辦板報,其它能做的也都在做。
廠裏的宣傳活動,于朵一直就是編外人員。
演小品需要小孩的角色,不管男女,那都是默認于朵上。
她演得好,大家都喜歡看嘛。演小男孩剪頭發就可以了。
連廠長、書記看了節目對老于家小閨女的印象都挺好的。
演的節目得了獎,宣傳科的王科長還會讓人發肥皂、茶盅之類紀念品的時候算她一份。
這會兒家裏還有幾個印了晨星機械廠宣傳科字樣的茶盅還在使用。
各級領導真沒必要針對于朵,不給她做這個臨時工。
甚至主持、播音員她這一兩年也去救過場。樣樣都上手就做得很好。
這些也都是宣傳科的活兒。
別說萬人大廠人才多。但像她家于朵這麽出衆、各方面沒什麽短板的真的不多見!
幾年下來,上上下下誰都把她當宣傳科的預備成員了。
養出這麽出色的小姑子,鄰居、工友甚至領導哪個不說她們兩口子厲害?
這把工作問題落實了,一切就都好辦了。
以後娜娜再大些,于朵應該也到結婚搬出去的時候了。
以她的資質,将來肯定能嫁得不錯。互相繼續走動,守望互助挺好的。
所以于朵的存在,邱新梅是完全不介意甚至是歡迎的。
但于淩可就不同了!
她見過的幾回,于淩一副全家都對不起她的态度。尤其是對自己如今這個工作,耿耿于懷。
于淩回家,跟誰都針尖對麥芒。看她這個嫂子的眼神更是跟粹着毒似的。
當知青也不可能攢下錢,能吃飽就不錯了。
所以,于淩對她們家來說,就是個不折不扣的累贅!
大齡、離婚、沒工作、脾氣壞......就是親媽都容不下她啊!何況自己只是個嫂子。
不過這些話她不好同于朵明說,也有損自己一貫以來樹立的好嫂子的形象。
于朵道:“沒事兒,嫂子。我本來也準備再過二十分鐘要回家做飯的了。師傅說明天繼續去就成。”
那會兒回去,正好侄兒也到家了。
兩兄妹一起在院子裏玩耍,她就做晚飯。
邱新梅點頭,“那你跟我一起回去。朵啊,這些年嫂子待你不薄吧?”
于朵道:“爸媽過世的時候我才九歲,都是跟着哥嫂長大的。這何止是不薄啊?”
看起來嫂子是真不歡迎姐姐回家啊。
嗯,不但嫂子,她哥肯定也是這個意思。
只不過事情由嫂子出面而已。
那這鬧開了可不大好看。
但家裏的事于朵從來就沒有發言權,都是安排她做什麽就只能做什麽。
跟爸媽還能撒撒嬌。跟哥嫂可就別想了,甚至幹活還得更積極主動才行。
娜娜看到媽媽也沒鬧着要媽媽抱。
平常在家她就都是跟着小姑的,吃喝拉撒睡都是小姑在管。
話說到這裏,三個人便一道回去。
走出大門的時候,于朵瞥了一眼門衛室牆上的大鐘。
還有半個小時才下班,她大哥顯然不會同時請假回家。
那回頭嫂子和二姐之間鬧得不愉快,誰在中間轉圜?
她麽?她沒這個面子啊!
中國的傳統,長幼有序。
她這個小的、同時也是還沒正式參加工作掙錢的,在家就只有聽話的份兒。
兄嫂、姐姐都不會拿她當回事的。
嫂子方才這話分明是在敲打她。
二姐那脾氣也不是她能勸得住的。
而且姐妹倆這十年沒見幾面,她的話在二姐那裏同樣完全沒分量啊。
于朵抱着侄女,心事重重的跟着嫂子往家走。
他們家是一個大雜院裏的兩間,當年爸還在的時候分的。
整個一進院子還住了另外五家人。
後頭還有個一個連通的、這麽大的院子,也是機械廠的宿舍。
不過因為畢竟是兩個院子,平時的往來就沒一個院子的多。
邱新梅想了想,于淩回到大雜院,管院楊大媽是個熱心人。
見于淩沒鑰匙進不去家門,肯定會讓她到自家坐着等的。
如果小鵬先回家,肯定就會告訴他是他大姑回來了,讓他領回家去。
放學回家,早幾分鐘、晚幾分鐘也是有的。
于是加快了腳步,“我先回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