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感謝小可愛支持正版~……

第53章 第五十三章 感謝小可愛支持正版~……

對于蘇琛所說的微服出訪, 謝瑄和很感興趣,一連幾日都惦念着。

蘇琛把他的期待看在眼裏,卻一直沒同他說具體的時候, 直到臨出門前,才派人去尋他。

“小舅舅!”

謝瑄和匆匆換過衣裳, 跑到蘇琛身邊, “你就不能早些和我說嗎?”

“你又不是趕不及, 說那麽早做什麽,”蘇琛拿着一把收攏的折扇, 随手轉着, “耽誤你讀書。”

若換了別人, 對蘇琛這“體貼”的想法定會心生感動。

但在他面前的, 是熟知他惡劣性子的謝瑄和。

“是啊,沒提前一日告訴我第二天要出門,是怕耽誤我讀書。”

“讓我一個八歲小孩幫着你算賬的時候,就是我能處理好自己的事, 對吧?”

謝瑄和輕哼一聲:“小舅舅你等着, 我寫給外祖父外祖母他們的信還沒送走呢,我再打開添個一筆、兩筆的, 也不是什麽難事。”

“既然已經封好了, 再打開做什麽,”蘇琛手腕輕輕一抖, 刷的一聲打開扇子,“你信放哪兒呢, 我讓你小舅母趕緊派人給你送去。”

謝瑄和早料到他的反應,直接往他身後的馬車去,“多謝小舅舅, 送信的事,不着急。”

“怎麽能不急呢,家信不就得快些送出去,才能早些叫家裏人看見?”

見蘇琛跟上來,謝瑄和踩上車轅,回頭同他道:“小舅舅你都不急,我着什麽急呢,這不都是你教的?”

說完,他趕緊進了馬車:“趙武,快走!”

Advertisement

“走?”蘇琛撐着車轅跳上馬車,一把掀開車簾,就沖進去按住謝瑄和撓癢癢,“好小子,如今膽子大了,連你小舅舅都敢涮着玩兒了。”

“哈哈哈哈,”謝瑄和邊笑邊掙紮,“你再不放開,我回來立馬寫信,說到做到!”

“你寫!”蘇琛停下動作,“都說是将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我如今遠在樂平縣,你外祖父外祖母難道還能憑空出現不成?”

“你可得看清楚點,未來一年多,你可都在我手裏呢。”

“哎喲我好害怕呀,”謝瑄和沖他做了個鬼臉,爬起來開始整理自己的頭發,“小舅舅,快給我梳頭!”

這幾年下來,蘇琛的手藝倒是慢慢練出來不少,至少不會扯得謝瑄和頭皮疼了。

“你說說你,這愛講究的性子怎麽從來沒變過?”

“什麽叫愛講究,”謝瑄和摸了摸梳好的頭發,“我這叫儀容整潔,你都知縣了,還不懂嗎?”

蘇琛挑眉道:“那我還真不懂,我就沒有像你這樣儀容不整的時候。”

“那是因為誰,”謝瑄和咬牙,“小舅舅你等我長大,我一定叫你多知道知道!”

“哦,”蘇琛饒有興致的應了一聲,又搖頭,“那可有得等,你今年可才八歲呢。”

“想勝過我,起碼也得長我這麽高吧,你說是十七八,還是二十來歲呢?”

“你管我,”謝瑄和理了理衣裳,正襟危坐,“反正等我長大,你就老了,到時候……”

蘇琛收起手上折扇,輕輕敲了敲謝瑄和的肩膀:“尊老愛幼,你都學到狗肚子裏去了?”

謝瑄和佯裝受傷往後一仰:“到時候老的是外祖父,幼的有表弟表妹,小舅舅你這個不上不下的,哪個都不沾邊呢!”

蘇琛被他氣笑了,索性撇開這個話題,推開馬車車窗,看外頭的景色。

就他們插科打诨這會兒,馬車已經出了城,往離城較近的清水鎮而去。

清水鎮因鎮中有一條清水河得名。因為發達的水系,清水鎮中多種植稻子,所以這官道兩側,都是稻田,官道上的塵土也并不算多。

謝瑄和見蘇琛沒被灰塵糊一臉,便也湊到他身邊去看。

田地裏,有種早稻的,此時秧苗已經長高,種中稻的,如今才在插秧。

這時節,侍弄田土可是阖家的大事,幾乎都是一家子出門,老的小的都在一旁,做點力所能及的事。

“他們都在笑,”謝瑄和一眼就看到了重點。

蘇琛面上的神色也變得軟和:“是啊,播種總是帶着希望的。”

“希望他們的笑容,能一直維持下去,”謝瑄和趴在車窗上,似是喃喃自語般說着。

蘇琛忍不住又把手放到了他的頭頂:“雲州才發過大水,今年是免稅之年,會好些的。”

“那得盼着天公作美,風調雨順,”謝瑄和看了看碧藍如洗的天空,沒再說話。

見他望着外頭出神,蘇琛也沒打擾他。

清水鎮這一段的田裏,幾乎都是綠意,蘇琛就沒下車,直到又行過兩個時辰,到了地勢較高處,田地裏的水稻換成了麥子,他才叫了停。

“走,下車去。”

謝瑄和換好備着的草鞋,跟着他跳下車。

“我還當雲州種的都是稻子,沒想到還有種小麥的。”

“原本都是種水稻的,只是群山鎮水脈少,又多山,每每種出來的水稻,産量都不算好,我請人來勘測過後,建議在這邊挑出一片地方來試種小麥。”

蘇琛朝着買地揚了揚下巴:“這就是了。”

“難怪小舅舅你好端端的,突然說要微服出行,”謝瑄和恍然大悟,“我就說你今日穿的衣裳,拿着扇子,這也不怎麽像啊。”

說過這麽一句,謝瑄和又把注意力放到了面前的麥田上。

如今天氣晴好,麥子也開始抽穗灌漿,但大部分還沒長鼓起來。

蘇琛大略看了兩眼,就開始四處張望。

謝瑄和有些好奇:“小舅舅,你看什麽呢。”

他問這話時,蘇琛已經找到人,拎起謝瑄和就往那邊走:“當然是我花心思請回來的老把式,不然憑你我兩個門外漢,能看出什麽來?”

“蘇大人,”那邊正蹲在地裏仔細查看麥穗灌漿情況的老伯也發現了他,趕緊迎上前,把他們領到了樹蔭下。

蘇琛也不拖延,直接問道:“李伯,這些麥子長得如何?”

李伯常在烈日下勞作,臉上溝壑很深,臉上神情卻很嚴肅:“不敢欺瞞大人,現在才開始灌漿,麥穗能有多少産量,能估個大概,卻也不敢就此定論。”

“大人過個幾日再來,我便能與您說準話。”

對此,蘇琛有些遺憾:“那你瞧這麥子可适應群山鎮的土地氣候?”

李伯道:“如今看着還好,只要不在收獲時突降暴雨。”

這話說的,可真實誠。

謝瑄和眨眨眼,沒開口。

蘇琛點點頭:“有勞李伯你多盯着些,等到豐收時,我自掏腰包,與你發獎賞。”

“職責所在,不敢居功,”李伯說得一板一眼。

這說話的方式,叫謝瑄和聽着實在耳熟,他想了想,小聲問:“老人家從前是在軍中?”

李伯看向他:“回小公子,是。”

蘇琛趕緊道:“李伯從前在你外祖父帳下,後來受了傷,趕上家中出事,便返鄉去了。”

聽見外祖父這幾個字,李伯面上緩和了些:“原來是蘇将軍的外孫。”

“祖父!”正說話間,一個小孩提着一串草編的蛐蛐籠跑過來,“你看我今天抓到了這麽多。”

謝瑄和好奇的看了一眼,發現這些蛐蛐都是綠色,就沒再管,而是将注意力挪到了那個小孩身上。

那小孩有些怕生,躲到李伯身後,悄悄看他。

謝瑄和想了想問他:“這邊蛐蛐很多嗎?”

“還好,”小孩想了想道,“我轉了一圈,抓了這麽些,不算多。”

李伯也在旁點頭,同蘇琛道:“雖然才經過水災,但去年冬天夠冷,雪也夠厚,凍死了不少蟲卵,今年才不必擔心成災。”

水災過後如有大旱,很容易出現蟲災,這個謝瑄和還是知道一點。

蘇琛松口氣,請李伯領他再轉轉。

謝瑄和則留下來和小孩說話:“你抓蛐蛐做什麽啊?帶回去玩嗎?”

“我才不玩這個,”小孩道,“但是我們鎮上有人買,說是鬥贏了別人的能掙錢。”

小孩撥弄了兩下籠子:“我祖父說這錢不能掙,但我賣蛐蛐是能的。”

鬥蛐蛐的游戲,盛行于富貴人家的纨绔子弟間,民間一些無所事事的人也好玩這個,但真正夠熱鬧,還得天再熱些。

謝瑄和想了想問:“這麽多你都能賣出去嗎?”

“要是都能賣出去,我就發財了,”小孩嘿嘿笑了一聲,才說,“這得看運氣,有時候抓到好的,遇上合适的主顧,能賣出去,但多半是不成的,我就只能拿回去剁碎了喂雞崽。”

“我娘說,雞崽子多吃這些小蟲子,長得又快又壯,等以後大了,一天能下兩個蛋。”

“一個攢了來賣,一個給我吃,”小孩吸溜了一下口水,“我家雞蛋可香了。”

“這法子好,”謝瑄和笑道,“你娘說的沒錯,雞多吃蟲子長得壯呢!”

小孩聽了這話,看他一眼:“你也養過嗎?”

謝瑄和點頭:“怎麽,我看着不像?”

“不像,”小孩說,“你穿的像個讀書人,我們村子裏的讀書人都傲氣,沒兩個下地幹活的,你不是騙我吧?”

“我騙你幹什麽,”謝瑄和道,“我小時候養過。”

小孩滿臉恍然大悟:“我就說,你肯定現在沒養了。”

謝瑄和撓撓頭,岔開話頭:“你們攢雞蛋能賣多少銀錢啊?”

因為李伯認識蘇琛,小孩也沒防備他:“這幾日是兩枚雞蛋,一個銅板。我娘說再多攢些去賣,年下給家裏添一件新衣裳,等明年,也送我去學堂。”

許是多說了幾句,不再像先前那樣陌生,小孩主動問其他一些關于讀書的事,謝瑄和一一好脾氣的答了。

等到蘇琛和李伯回來,兩人才意猶未盡的分開,并約定以後如有機會,還要一起玩。

重新登上馬車,蘇琛忍不住道:“在縣城多少人,你都看不上,偏生和個小孩兒說得高興。”

“許是合眼緣,”謝瑄和說過這一句,又道,“小舅舅,這邊城裏,很多人鬥蛐蛐?”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