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20章 第二十章

自然,這場指婚不是說推掉,就能推掉的。

元太妃所說的“回絕”,是替裴诠延遲婚期,她與萬宣帝商議,豫王方接觸朝政,需要一年步上正軌,再談成家。

元太妃:“一年變數很多,說不定那時候,朝局又是一番景象。”

萬宣帝提的半年,是有些倉促,但或許,也是他有所預測。

從太壽宮出來,裴诠把玩着腰間一塊玉佩。

一年,變數确實多,他們又想要什麽樣的變數?

不知為何,他攥緊了手中的玉佩,指尖些許泛白。

寧國公府在宮裏有消息來源,不用幾日,萬宣帝去太壽宮提及豫王婚約的事,便傳到了寧國公府。

夏暑陣陣,閨房中擺着冰盆,寧國公夫人撩起窗簾,就看女兒徐敏兒穿着小衣,和丫鬟下棋。

徐敏兒起來,喚了聲:“娘,你怎麽來了?”

寧國公夫人笑了下,示意丫鬟下去,才說了宮裏傳來的消息,見徐敏兒沒反應,她又加了一句:“再等下去,那薛家還真要遠遠甩開我們了。”

徐敏兒嘀咕:“那,那讓爹爹和大哥,去争取豫王府的青睐……”

寧國公夫人:“你這說的什麽話,他們也有動作,可前朝的事,到底和後宅不一般,豫王就算對他們再滿意,也不可能讓你當上王妃不是?”

這話太直白,徐敏兒面色一熱,她低頭,說:“娘,你是不知道,王爺對平安不一樣。”

寧國公夫人:“怎麽不一樣?”

徐敏兒羞恥得想哭:“他以前對薛靜安,和對我們也沒兩樣,上回,上上回都好,只叫平安到他身邊去。我再也不湊上去了,平白沒臉!”

到底是公府女兒,從前也不是只會往男子跟前湊的,雖然她沒做太多,可光是肖想過,只覺丢人現眼。

寧國公夫人安撫女兒,回想起和薛平安見過的幾次,卻理解似的又道:“這麽說,她是入了豫王的眼了?那孩子是挺惹人喜歡。”

徐敏兒驚訝地看她:“娘,誰是你女兒啊?”

寧國公夫人笑了起來:“誇一句又怎麽了。哎呀,可有些事也是沒辦法,沒有辦法的辦法,只有最後一種。”

徐敏兒:“什麽?”

寧國公夫人:“你們都不知道,平安當年不是被送去鄉下養病,而是被拐走了。”

這事在京中,大部分夫人都有猜想,畢竟當年鬧得并不小,又是封城,又是禁衛軍出動,鬧得滿城風雨,那之後夫人們不由嚴加看管自家孩子。

只是衆人心照不宣,永國公府到薛瀚這一代也不差,沒有必要得罪,然而再不管,薛家都要飛上高枝了。

聽罷,徐敏兒大吃一驚:“拐走?”

寧國公夫人思索着,說:“是,把這件事捅到明面上,就行了。”

萬宣帝不是不知道這件事,只是薛家姑娘全須全尾回來了,對豫王府而言,粉飾太平,總比更改婚約好。

然而當這事又成滿城議論,皇家就得直面一個問題——他們如何能要一個從小被拐走的孩子?

她大抵連詩經、楚辭都沒讀過呢!

到此,若永國公府懂事,自會自己上奏退親,而不是等自家女兒陷入口舌紛争之中,被挑挑揀揀,損了名譽。

徐敏兒實在想不到,平安居然是被拐走的。

想到這件事若在閨秀圈流傳開,該是多麽難堪,她突然有點不敢了:“娘,這件事怎麽捅到明面呢?我不想做。”

寧國公夫人笑了下,說:“你以為這種事,還得我們親自動手麽,把消息傳出去,自然有人坐不住。”

這個消息,若一團墨汁掉入清水中,慢慢散開,蔓延。

傳到玉慧郡主耳中時候,她瞪眼:“真的?”

大宮女道:“千真萬确,有好事者真去皖南查了下,回來說是薛家那姑娘,從前是被拐走的。”

玉慧:“她居然是被拐走的……”

這段時日,玉慧可無趣得緊,如今她的禁足令,就要解了,她想了好一會兒,卻覺得沒意思了——

饒是她以此去譏諷薛平安,但永國公府和豫王府的婚事要是打了水漂,也不一定是好事,為做給世人看,萬宣帝會給豫王更好的婚事。

就像這回對薛平安出手,玉慧就被萬宣帝、太子都罵了一通,她還不想在這個坑摔兩次。

玉慧告訴大宮女:“閉緊嘴,它從前沒傳開,自有它的道理,咱們假裝不知道就是了,我倒要看看,誰敢戳破。”

沒兩天,玉慧總算解了禁足,可以自由進出。

去知行殿的路上,時間倒巧,她碰到了八公主與四位伴讀,五人走在一起,她又是一眼就看到平安。

她心內嘀咕,這人真被拐過?那過去,不是應該過得很不好?可為什麽從她眼神裏,卻只看出爛漫無瑕?

察覺到她的目光,平安擡眼看她,倒也沒有被打量的不适,只是簡單地回望。

玉慧收回目光,心道,真是奇怪的人,她走上前,對八公主裴敏君行禮,道:“姑姑。”

如今遇到玉慧,薛靜安還是有些緊張,見玉慧沒打算和她們搭話,她才松口氣。

而平安默默看着玉慧和裴敏君,這是她第一次留意到,玉慧和裴敏君之間的稱呼,可是裴敏君比她們都小的。

大族枝葉繁多,京中對隔輩但年紀差不遠的事,早已習以為常,就論當今四十多歲的太子,還是不足二十歲的豫王的侄子。

只是以前在皖南,平安真沒見過,她認知裏的“姑姑”,都是又高又壯的女人,不再是少女模樣。

平安有些想不明白。

朝前走了幾步,便到知行殿門口,不遠處,裴诠從宮牆甬道另一邊走來,他眼底卻籠着一層暗暗沉色,将将露出幾分銳意,便足以令人心神一寒。

見到裴诠,裴敏君先福身:“皇叔。”

玉慧郡主也跟着行禮:“皇叔祖。”

裴诠看向裴敏君身後四人,平安動作慢了一步,這才剛有樣學樣地行了一禮。

她垂着長而黑的眼睫,可眼底些微的驚訝,應是遇到什麽不能理解的事。

裴诠不自覺地慢下步伐,按說應是他先行,他卻朝裴敏君幾人示意了一下:“進去吧。”

裴敏君便帶着伴讀們,魚貫而入,玉慧也跟在前面。

她們都走進去了,平安邁開步伐,裴诠走在她一旁,他走得慢,平安的步伐不由跟着他慢了下來。

不過幾息,他們就和前面的女孩們拉開了一小段距離。

薛靜安先發現平安掉隊,正要回頭找人,卻被薛常安扯了一下,方明白是豫王有話說,低頭走路。

見狀,徐敏兒心內也一緊,她就說,自己不該再湊上去的。

平安便也停下腳步,她微微擡頭,一雙眼忽閃忽閃的,有驚訝,有好奇,一個勁地瞧着裴诠,好像他臉上有花。

分明是裴诠先找她的,倒像是,她找裴诠有事了。

等回過神來,裴诠發覺自己已問出口:“想說什麽?”

平安說:“叔,祖?”

裴诠微微擡起眉梢。

這裏頭是什麽關系,平安實在算不過來,她腮幫子一鼓,認真嘆了下:“你好……大啊。”

裴诠:“……”

他指尖下意識地摩挲着,不知道該不該感謝她,至少斟酌了下用詞,沒說出“老”字,顯然在她看來,這估計和老差不多了。

他擡起手,屈起指節,在她臉頰上一抵,冷聲道:“話不能亂說。”

平安“哦”了一聲,閉上嘴巴。

裴诠很快收起手,袖手背于身後,目下三分探究,道:“日後,你也是別人的皇嬸,皇嬸祖母。”

這句話,暗示着權柄的延伸,接近豫王府,關聯千絲萬縷。

而平安也緩緩張大嘴巴,她明澈的眼中,閃過一絲笑意:“那我也會變得,很大。”

有點好玩呢。

裴诠突的笑了下,也是,她一躍到這個身份,卻從未在乎過權力。

突的,只聽平安問:“我怎麽變大呢?”

裴诠呼吸一頓,他清楚地知道,她只是在疑惑,沒有別的意思,可是這一刻,他竟發現,原來自己會認為,一年太久了。

應該早一些,把她攏入袖子裏,圈起來。

沒等他回複,看着姊妹伴讀都進了右偏殿,平安也想走了,不過她記起一件事,從袖子裏掏出一樣東西,遞給裴诠。

那是一只小小的核桃雕的龍舟,很是精致,紋理畢現。

她輕軟地說:“喏。”

裴诠撚起那只有指節大的龍舟,他看了眼,忽的問:“這回,是只送我一個人?”

平安搖搖頭。

裴诠:“還送了誰,你那些姊妹?”

平安覺得裴诠問得莫名,還是掰着手指:“祖母、爹、娘、張家大哥、薛大哥……”

她一個個地數,裴诠的臉色,也越來越冷淡。

數完,平安低頭,從自己腰間系着的繡囊裏,拿出自己的小龍舟,她炫耀似的,擡起手給裴诠看自己的小龍舟。

所有小龍舟裏,只有兩艘,從顏色,到樣式,再到裏頭雕刻的小人,是一模一樣的。

她彎了彎眉眼,道:“我們,一樣的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