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雜志采訪(含配角劇情)

便利店有營收總結,李瑤林粗略一看,目前店內出售的飲料、礦泉水、椰子等營收是一千兩百元,店外的自動售賣機進賬有五百多元。

關東煮、零食等食品類的營收也有一千四百元,其中關東煮占了大頭。泳圈玩具等營收共計四百多元,剩餘的營收全來自于遮陽傘、漁具的租金和餌料。

李瑤林忽然發現,這麽下去,三個月內完成一百萬的營業額似乎也不是什麽難事了。

還好任務要求是一百萬營業額,而非一百萬淨利潤,因為除了餌料的利潤頗高之外,便利店內其餘商品标價不高,淨利潤自然就少了。

開業至今,她投入開發建設就花了三百多萬,每天的固定支出有兩個時薪99.8元的夜班保潔、時薪100元的小人魚,兩個景點、一個保護區和禁漁區的經營成本。

便利店進貨要成本,除此之外,渡輪的燃料支出、碼頭管理費和客船停泊費等加起來也得三千元一天,還有發電燃料費、水費等林林總總加起來,一天的支出達兩萬五千元。

這還不算每月一結的員工工資。

島上的收入來源除了便利店和門票之外,就只有海神扶持補貼的項目,現如今游客人次日均兩三百,每天能獲得兩三萬元開發補貼。

這筆錢只能用于開發項目,無法用于日常的經營當中,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她每天都在虧錢。加上初期的投入成本,她要想在三個月內填平這個坑,每天的營業額至少為五萬元。

李瑤林将會計給的報表與系統的營收總結一對比,突然愣住了:這數也不對啊,難道是會計算錯了?

等一下,會計的報表沒有錯,只不過少了一些收支。

是了,這上面沒有渡輪的收支。渡輪的賬目是由乾萊旅業這家公司負責的,自然不會出現在行舟島報表上面。

但系統的營收卻多了一筆收入……

她靈機一動,呼喚小人魚:“小魚,乾萊旅業是我以海神假日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的名義投資入股的,且我是實際控制人,那按理說,船票的收益應該也算在任務的營業額裏面吧?”

小人魚說:“算的喲,不過鑒于島主只有51.67%的股份,所以營業額也只能按51.67%來算呢!”

李瑤林可算是明白系統營收總結裏這筆收入的來源了。

Advertisement

“哪怕只算一半,每天也能額外多七千塊錢營收呢!”

理想情況下,門票收益外加便利店的營收有一萬六千元,加上船票,每天就有兩萬三千元進賬了。

這讓她有些振奮。

不過島上的支出是較為固定的,就算有變動,也只會多不會少,營收卻不一定。

登島的游客人次決定了營業額,目前行舟島已經逐漸在羊市等地傳出了名聲,雖然名氣不大,但正值暑期,多了不少慕名而來的學生游客。

可暑期一過,島上想要維持日均三四百的游客量便不太可能了。

海島跟公園不一樣,公園就在市區,市民飯後都能去走一走,跳跳廣場舞。而海島距離遠、交通不便不說,還收費,沒有新項目吸引的話,再美的白色沙灘也很難産生更多的回頭客。

等什麽時候油市的潛在游客都消耗完了,行舟島對游客們來說也沒了新鮮感,那游客人次必然會驟降的。

李瑤林記得自己看過一篇論文,上面說的是“旅游産品生命周期”和“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相關內容,描述的就是旅游景區以休閑、娛樂等為項目的旅游産品從開發探索到衰落階段的周期變化。

而要想使得旅游地生命周期變長,那旅游産品就必須要更新換代,開發新的旅游資源來吸引游客。

好在小人魚已經替她在官方那兒申辦了開潛水基地的許可手續,等雜志采訪結束就去瓊海省、東南亞國家取經。

翌日一早,一個剃着平頭,戴着黑框眼鏡,身穿藍色襯衫及一條牛仔褲的中年男人出現在了寶仁港碼頭。

他背着一個黑色的背包,身後跟着一男一女,面容都十分年輕。男子胸前挂着一臺索尼的單反,斜挎一個單肩包;女子頭頂遮陽帽,戴着一副金絲邊框眼鏡,一件寬大的T恤搭一條軍綠色的工裝短褲,背着背包還拉着一個小行李箱。

看到前面在排隊買票的游客,女子道:“人還挺多的。”

她發現很多人盯着自己看,還以為自己做了什麽出格的事。這時,男子偷偷地跟她嘀咕:“大家看的都是你的行李箱,這裏似乎沒人帶行李箱。”

女子道:“我也不想的啊,你又不是不知道裏面裝着什麽。”

這裏邊有她的衣物,還有三人的工作筆記本電腦、雜志資料等,放進背包太重了,才用行李箱拉的。

“你幫忙拉一下。”女子道。

男子站遠了些:“我得拍照呢,哪裏騰得出手來。”

女子翻了個白眼。

中年男人從購票的隊伍裏走了出來,給二人各分了一張票:“距離開船還有些時間,先去吃個早餐吧!”

二人都沒有什麽意見,便先去不遠處的粉面店坐下來吃了份這邊的特色撈粉。

所謂“撈粉”其實就是用醬油、韭菜油澆在河粉上,用蒜蓉攪拌了吃的小吃。因油是用韭菜熬的,特別香,又便宜,十五塊錢的份量就能把三人吃撐,還吃得滿嘴流油。

“咳咳,顧及一下形象。”中年男人一邊擦嘴,一邊提醒兩位小年輕。

女子道:“回去的時候得打包幾份帶走,不然回到羊市都吃不着這麽好吃的粉了。沈老師,以前怎麽沒聽你說過油市還有這麽好吃的美食?”

男子則好奇地問中年男人:“沈老師,你是油市人嗎,為什麽不先回家一趟?”

中年男人笑了笑:“這是我的私事,先把心思放工作上吧!”

他雖然沒說什麽重話,但誰都聽得出他的不悅。看到女子撇開視線避開他的樣子,男子尴尬地摸了摸鼻子。

到了登船時間,男子特意落後中年男人一步,他扯了扯女子的背包,低聲問她:“哎肖助理,我剛才是不是問了什麽不該問的?”

肖助理不想理會他,他急忙拉過行李箱,道:“我幫你拉箱子,你就告訴我嘛!等我轉正了,我們就要繼續共事了呢!”

肖助理淡淡地說:“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是聽前輩們說,沈老師以前是油市報社的,後來到了我們雜志當副主編。你也知道我們編輯部在羊市,沈老師的老婆卻在老家的單位上班,夫妻倆誰也不願意遷就對方,為對方換個工作地點,所以就長期分居兩地。”

男子懂了,這一分居,只怕就分出事兒來了。

也怪他好奇心旺盛,剛來沒多久,還沒了解清楚編輯部的情況就踩雷了。

等登了船,男子就把行李箱還給肖助理,自己托着單反到處拍照去了,把肖助理氣得夠嗆。

……

沈主編跟李瑤林約定的采訪時間在下午一點半,因而他們的登島并沒有引起李瑤林的注意。

和他們一樣帶着“長-槍短炮”來拍照的游客太多了,尤其是知道有綠海龜和海鳥生活在附近的海域後,許多野生動物攝影愛好者就會蹲守在最佳觀測點周圍,一守就是大半天。

行舟島開發後,原本最常見的海鳥是海鷗,還有偶爾出沒的白腹海雕,可随着【野生動物生态保護區】的規劃完成,這裏的海鳥種類逐漸豐富。

前不久有攝影師在島上發現了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紅腳鲣鳥,油市官媒都報道了這則新聞,因此又吸引了一批攝影師前來拍照,島上的工作人員都習以為常了。

沈主編讓随行男子将這群攝影師的身影都拍下來,自己則去跟攝影師們唠嗑,想側面了解一下行舟島。

憑借親和的形象和一包煙,沈主編成功地跟幾個攝影師搭上了話。

聊到對行舟島的印象,幾個攝影師給他們介紹了一個人,道:“我們攝影協會的鐘震,他是我們中最早來行舟島蹲點拍攝的,前陣子拍到的紅腳鲣鳥就是他的作品。”

沈主編有些意外,因為他認識對方:“鐘震?好久不見!”

“你是……沈雄老師?!”攝影師鐘震也甚是驚訝。

他跟沈主編結緣于十年前,當時他剛進電視臺實習,因工作性質跟沈主編工作的報社也有往來,所以彼此都交換了聯系方式。

只是沈主編從報社辭職後就去了羊市,他跟對方的聯絡便少了,近兩年更是連節日短信都沒有發過給對方,沒想到時至今日還能再遇上。

“你還在電視臺?”沈主編問道。

鐘震笑說:“在呢!今天休息,來觀測海鳥。”

沈主編自然而然地拿出了香煙分給他:“我記得這兒以前沒這麽多海鳥栖息。”

鐘震接過煙,剛想抽,但是想到了什麽,又将煙別在了耳朵上,心緒萬千地感慨:“是啊!”

要說省內鳥類最多、最佳觀測鳥類的地方,那莫過于省內的幾大保護區和濕地公園,比如有“海鳥王國”之稱的南澳候鳥自然保護區。

不過很多保護區、濕地公園的鳥類都屬于水鳥、候鳥,南方地區往往要到十月份之後,才有更多機會觀測到這些鳥群。

紅腳鲣鳥則屬栖息在熱帶海洋中的留鳥,它們往往不會長途遷徙,所以一旦找到了合适的栖息地後,就會在那兒築巢、繁殖等。

七月份仍在紅腳鲣鳥的繁殖期內,鐘震看見的不是一只紅腳鲣鳥,而是好幾只,因而他覺得島上必然有紅腳鲣鳥築的巢,只是開發地方少,人們暫時無緣發現罷了。

行舟島之所以會成為海鳥類攝影愛好者的新觀測地點,還有一個原因是這兒的海鳥它不怕人,不管是捕食、飛行還是停歇,都從不避着人,因此想要捕捉到清晰的畫面也更加容易。

鐘震說:“聽說政府準備在這裏建保護區,還在商議,但我覺得能成,你看這兒的環境,很合适野生海洋動物生存不是嗎?連惠市海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人都為了照看綠海龜和龜蛋過來了,可見大家都十分重視。”

他未曾發覺,自己介紹行舟島時,一種認同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因為他目睹了島嶼環境的改善,也見證了海鳥種類從單一性到多樣性的變化。

就像追星,——在藝人寂寂無名之時就關注對方,然後一路見證他/她的成長和成名,這種心情不言而喻。

也不知沈主編有沒有聽出他語氣中的驕傲,沈主編微微颔首,說:“剛才過來的時候我就發現了,寶仁港碼頭那一帶能聞到一股死魚和汽油混雜的工業味道,但是船開到了一半,這味道就淡了,接近行舟島後,這些味道更是消失得一幹二淨,說明這兒的水質非常不錯,環境也好。”

鐘震哈哈一笑,說道:“你完全不必靠推測,去看一眼就知道了,這兒美得出乎你的意料。不過給你個小提醒,這兒的海鳥它不喜歡煙味,抽煙後,它們都不會靠近你。”

“難怪你們都不抽煙!”沈主編掐滅了香煙,又往嘴裏塞了兩顆口香糖散味。

他到底沒忘記自己還有本職工作,跟鐘震約好改日吃飯後,就先去忙了。

……

窩在便利店一邊吹風扇一邊看旅游攻略的李瑤林,還沒等到來采訪的沈主編,倒是先等來了沈思麗。

沈思麗往便利店門口探了探腦袋,看見李瑤林,頓時雀躍地說:“店長,你果然在這兒!”

李瑤林放下攻略,粲然回應:“是舍長呀!”

沈思麗身後走進來一位戴着墨鏡的中年女性,她看了看李瑤林,又看看沈思麗,問:“你們是同學呀?”

“啊,不是。”沈思麗擺手。

“她不是喊你舍長嗎?”

沈思麗愣了下,說:“媽,她是……”

李瑤林忍俊不禁地道:“阿姨,我是思麗的朋友李瑤林,大家都喊她舍長,我也就跟着瞎喊了。”

沈思麗瞄了眼李瑤林,決定暫時替她保守島主的身份秘密。

“喔,是這樣啊!你好啊,我是思麗的媽媽,沒想到她還有朋友在這兒工作,難怪她今天非要來這兒玩!”沈母熱情地說。

李瑤林聞言,看了看沈思麗,卻見後者似乎有些心虛地挪開了目光。

過了會兒,沈思麗受不了母親拉着李瑤林唠嗑,耽誤人家的事,忙道:“媽,你不是說要借熱水嘛,裝了水我們就去玩吧!”

沈母終于想起來自己是來幹嘛的了。她拿着保溫杯,笑呵呵地問李瑤林:“小李啊,你這兒有沒有熱水,阿姨借點。出來的時候我裝了一杯,結果路上全喝完了……”

“有。”

“媽,我來!”沈思麗接過保溫杯,熟絡地跟在李瑤林後面。

李瑤林見沈母沒跟來,便壓低聲音問沈思麗:“你今天怎麽鬼鬼祟祟的?”

沈思麗訝異地問:“這麽明顯嗎?”

李瑤林:“……”

你是不是對自己的演技有什麽誤解?

沈思麗憋不住話,只好說:“其實今天我爸會過來,所以我特意把我媽騙過來。”

經歷過家庭變故的李瑤林一聽就明白了,沈家想必也有不少故事啊!

她沒有多問,沈思麗不幹了:“店長,你就不打算問我點什麽嗎?”

“啊?你想說我就聽着嘛!”

沈思麗長籲短嘆:“店長,怎麽會有你這麽佛系的人?”

李瑤林提起熱水壺幫忙把保溫杯裝滿,聞言,笑吟吟地說:“打聽秘密是要付出代價的,但說心事不用。我不打聽,你願意說,我就聽着。”

沈思麗說:“其實也不算是什麽秘密,就是我爸媽去羊市工作後就跟我媽分居兩地了,以前周末好歹能團聚,但分居久了,矛盾就很難調解。前陣子他們為了我工作的事吵了一架,之後就沒理過對方了,今天我爸要給行舟島做采訪,但他沒有回家就直接過來了,所以我想給他們制造一個把事情解決的機會。”

李瑤林瞬間就明白過來了:“沈主編是你爸啊?他該不會是被你推薦過來的吧?”

雖然沈思麗從沒有在別人面前宣揚過這事,但李瑤林說出來的這一刻,她忍不住自得地擡了擡下巴。

李瑤林向她道謝:“你這是幫大忙了,謝謝!”

“不用謝,算是報答你那晚的收留之恩。”

李瑤林笑了笑,問:“那等會兒我有什麽幫得上忙的地方嗎?”

沈思麗面色猶豫,咬了咬下唇,說:“算了,你的好意我心領了,萬一他們沒有和好,牽連你就不好了。”

李瑤林點點頭,這樣也好,她本來也不太想插手別人的家事。

便利店裏來了幾個買餌料的釣客,沈思麗不好意思在這兒耽擱李瑤林做生意,就帶着沈母去海邊玩了。

李瑤林吃完午飯,下午一點十五分左右就去招待大廳等候沈主編,一直等到一點半,沈主編一行人才姍姍來遲。

沈主編很是不好意思地說:“被島上的風景迷了眼,險些忘了時間,真是對不住啊!”

李瑤林遇到沈思麗後就猜到了沈主編大概早就登島了,如今聽他這麽一說,更加肯定他已經把行舟島能逛的地方都逛了一遍。

她笑說:“沈主編這話說得,我是無論如何也沒法去怪您啊!”

沈主編知道她沒有計較,也笑着揭過了這一茬。

他遞出名片,又鄭重地自我介紹道:“李總你好!初次見面,我是《出發·我們的旅行》雜志副主編沈雄。”

他自我介紹完畢,又分別介紹身旁的年輕男女:“這是我們雜志的攝影師高興興,這是我的助理肖雯。”

李瑤林尴尬了,她沒有名片。

雙手接過名片,強裝鎮靜地道:“沈主編、高攝影、肖助理你們好,歡迎來到行舟島,我是行舟島的島主李瑤林。因為剛接手開發工作沒多久,還沒來得及做名片呢,失禮了。”

她這話是很好的采訪切入點,沈主編立馬進入工作狀态:“據我所知,行舟島是七月一號才正式運營的吧?”

“對,前期工作開展有一段時間了,不過到底還是有些趕了,島上很多設施都還沒完善呢!”

李瑤林故意模糊了“一段時間”的概念,沈主編果然沒有盤問她是從何時開始接手行舟島的,只問了她一些開發行舟島的經過、跟官方和惠市那邊的保護區的交流工作,又或者有沒有什麽故事在這兒上演。

李瑤林心想:“行舟島有沒有故事上演我不知道,但我覺得你那兒等會兒肯定有故事發生。”

她很快就回答了沈主編的問題,因而後者并沒有發現她剛才的走神。

整個采訪只用了半小時不到,李瑤林的身上有太多秘密無法說出口,且她也不是這一篇文章的主角,需要從她身上采集的素材并不多,沈主編就沒有在這兒多耗費時間。

況且沈主編已經想好了要怎麽來編輯這一篇文章。

李瑤林将人送出招待大廳,問道:“三位是要離島呢,還是再多待會兒?”

沈主編說:“我還沒欣賞夠這兒的美景呢!況且這個時間要趕去坐船也趕不及了。”

話剛落音,便看見了兩道熟悉的身影出現在不遠處:他的妻子分明是看到了他卻停下了腳步,而他的女兒則朝他小跑了過來。

李瑤林瞟了眼沈主編,又看了看沈思麗,決定按下聽八卦的心思,轉身回辦公室。

嗯,開着門的話,辦公室這兒可是VIP觀衆席呢!

作者有話說:

島主(豎耳朵):讓我聽聽都有什麽八卦。

——

不是會計,數學賊差,如果這裏面涉及的財務有什麽不合理的地方,只要不是太離譜,能忽略就忽略吧,不能忽略的就提出來,這邊能改就改o(╥﹏╥)o

注:那篇關于旅游産品的論文叫《旅游産品生命周期理論研究》作者張運生。

——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