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海火

“海火?好像在哪兒聽過。”

李瑤林搜了一下,發現這不就是周瑩瑩提及的“海螢”嘛?

不過這兩者好像又有些不一樣:“海螢”是單指一種會發出冷光的海洋浮游生物,而“海火”則是指大量會發光的浮游生物在繁殖期使海面發光的現象。

“這上面說這種現象的出現,往往都伴随着地震或海嘯,我要是放出來,恐怕會引起恐慌的吧?”

李瑤林擰着眉頭,覺得系統應該不會這麽坑。

她繼續浏覽查到的資料和新聞,忽然發現嶺南沿海這兩年就常出現這種現象,俗稱為“藍眼淚”,據說是夜光藻形成的“赤潮”,可是後來這些地方也不曾發生過地震或海嘯。

話雖如此,這種現象聽起來浪漫,實際上它是一種生态異常的現象,這類浮游生物聚集太多會危及這片水域的海洋動物,影響漁業資源。

她自然相信系統出品的奇觀是無害無污染的,可游客不相信的話怎麽辦?

李瑤林沒有糾結太久,她選擇在行舟島結束了一天的運營,夜深人靜時,悄悄地展示“海火”。

……

五分鐘過去了,李瑤林并沒有在沙灘上看見藍色的幽光亮起,就在她懷疑自己是不是上當的時候,海面卻忽然有星星點點的熒光亮起。

一開始是白色,後來就像往水裏滴進了帶有色彩的液體,慢慢地浮現了橘黃色、黃綠色、綠色、藍色、紅色……幾種色彩混雜在一起,卻沒有雜亂之感,像是北極裏的極光,又似那幽暗無邊的宇宙中閃爍着光芒的熒星。

十分鐘後,整片海域的熒光達到了最大的亮度,亮得足以照見海底的景致。此時的大海就像綴滿了寶石的星空,幽暗的蒼穹反倒像陷入沉寂的大地。

海浪頗有節拍地拍打着礁石、沙灘,退去時也不甘寂寞,留下了嘩啦啦的樂章,隐約中,似有傳說中的人魚歌聲随風飄來。

李瑤林瞠目結舌地望着這一幕。

直到手機鈴聲響起,那頭傳來了值夜保安的震驚的叫喊:“老板,海面、海面在發光!”

Advertisement

李瑤林才回過神,佯裝淡定地說:“嗯,我看到了,淡定。”

“老板,神跡啊這是!”

“不要瞎說,海水發光現象而已,很正常的。”

保安:“……”

真不愧是老板,永遠都這麽處事不驚。

他受到李瑤林的影響,也冷靜下來:“哦……”

李瑤林看到各景點的污染指數并沒有提高後,就關掉了“海火”,又過了五分鐘,海面才逐漸恢複正常。

系統出品的“海火”果然非同尋常,從海域污染指數沒有絲毫變化的情況來看,它不僅不會給生态造成污染,還起了非常絢爛奪目的節目效果。

但,這要是傳出去,行舟島只怕會被各種研究海洋浮游生物的專家們擠得沒地方下腳。

李瑤林還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奇觀“海滋”只合适在白天展現,而“海火”則在夜晚展示才能有最好的效果,——偏偏行舟島的晚上是禁止游客留下來過夜的。

難道這個奇觀很雞肋?

其實不然,獲得“海火”奇觀是在她修建度假木屋,準備開始經營酒店住宿之後。

一般情況下,島上娛樂項目太少,開發的區域又小,一天就足以玩完,就算有度假木屋,也鮮少會有游客留下來過夜。

而像“海火”這樣的視覺盛宴,只有留在行舟島過夜的人才能獨享,“海火”的出現會吸引一部分游客留下來過夜,間接解決了度假木屋的入住率的問題。

李瑤林誇海神假日APP:“系統想得還是挺周到的呀!”

海神假日APP的反應并沒有小人魚那般活潑靈性,它只會機械地跳出一個白天被她忽略了的通知:

“白色沙灘(3級)已滿足升級條件,是否升級?”

李瑤林拍拍腦袋:“原來白色沙灘已經人氣過萬了啊?!我忙起來都忘了查看。”

以前她還能抱着手機一看就是一整天,可是随着行舟島越來越多項目要開發,她要處理的事也越來越多,有時候一整天都未必有空看一眼手機。為此她不得不時常戴着入耳式藍牙耳機,讓小人魚提醒她一些工作事項。

這個時間段小人魚已經下班,也就只有系統會提醒她升級項目了。

【白色沙灘(3級)】

人氣值:11245/10000

污染指數:10(1級污染)

運營成本:8000元/天

李瑤林有些糾結是否現在進行升級,畢竟白色沙灘現在已經非常漂亮了。用美顏效果來比喻,它的美顏等級已經是最高的,就算不升級,它的人氣也不會降低。升級了反而會使得運營成本增加,而且現在正在開發潛水項目,抽不出那麽多資金來。

況且最近棱皮龜的出現吸引了許多新聞媒體的關注,而政府和保護區總站的人又頻頻來視察調研,萬一白色沙灘的升級讓他們發覺異常就不太好了。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潛水項目剛開發,正是需要重點推介的時候,如果升級後的白色沙灘更加有趣一些,那不是蓋過潛水項目的風頭了?屆時大家都去白色沙灘玩了,誰還來潛水?

總而言之,她決定暫時先不升級白色沙灘,重心還是在推廣潛水項目,及跟進保護區成立的工作上。

……

昨晚的海火除了李瑤林和值夜的保安之外,并無第三人看到,龍峰及其同事當時都已經休息,加上值夜的保安也是簽了保密協議的,不會對外透露行舟島的秘密,因而他并沒有告訴龍峰他們。

保安倒是跟林強他們說了,一群員工紛紛表示圖是他P的,沒有親眼見過,他們絕對不承認,——主要是後悔自己沒有親眼看到。

等他們從李瑤林這裏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後,紛紛捶胸頓足,懊惱為什麽昨晚沒有申請上夜班!

售票員&會計:“……哦,我們本來就沒有夜班。”

現在開始申請夜班還來得及嗎?

李瑤林哭笑不得地安慰他們:“以後肯定會有機會見到了,不用太失落。”

他們對島主的信服度很高,覺得島主說的話都會實現的。于是開了早班會後,又回各自的崗位開始上班了。

到了小人魚上班的時間點,它發出了歡快的氣泡文字:“島主早上好!”

“早。”李瑤林嘴角上揚,往左耳挂上了一只藍牙耳機。

小人魚:“島主的郵箱有一份雜志社寄來的郵件哦!”

李瑤林一邊打開電腦,一邊說:“作為小助手,你現在越來越稱職了呢!”

小人魚驕傲地說:“本助手本來就很稱職!”

對此,李瑤林不予置評。點開郵件查看,原來是《出發·我們的旅行》這期雜志的大樣已經出來了,沈主編讓她先過目。

不得不說,沈主編給了李瑤林很大的面子,這一期的封面就是行舟島的白色沙灘,攝影師不僅通過一張照片展現了沙灘的潔淨、游客的休閑,還通過入鏡的海鳥描繪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

至于标題《行舟島,愛的聖島(上)》看得出來是沈主編根據自身的經歷給起的,只不過肉麻得令李瑤林頭皮發麻。

愛的聖島是什麽鬼啊?

行舟島這只是平平無奇、普普通通的一座小島,跟談情說愛什麽的完全沒關愛啊!

李瑤林冷靜下來,心想,或許這個“愛”是指家國方面的大愛呢?

于是她翻到了關于行舟島的那兩頁,看完上面的內容後,她感慨,《出發·我們的旅行》真不愧是主打山水自然與人文故事的雜志,它不像旅游攻略那樣突出各種交通、住宿和飲食,而是通過描述情感故事來分享主人公在行舟島上的所見所聞。

當然,如果只是單純的情感故事,那也沒必要在旅游雜志上發表了,直接投稿《讀Z》《知Y》《故事H》這些雜志或許受衆還多一些。

所以這裏面還有一半篇幅不動聲色地描述了行舟島的神秘,讓人看完後不由得好奇:

綠海龜為何一改洄游習性,選擇在行舟島生活與産卵?

海島上又有什麽魅力能讓釣客們登島比上班打卡還準時?

島上的海滋又是怎麽形成的?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腳鲣鳥又是怎麽被發現的?

沈主編在寫自己跟妻子的感人故事的同時,用娴熟的文筆、生動的描述來展現了行舟島的美,同時留下懸念來勾起讀者的好奇之心。

李瑤林:“……”

好是好,但她沒弄錯的話,這個“愛的聖島”真的是“愛情”的愛!

她左看右看,都覺得這篇文章透露一個信息:行舟島有魔力,能在這裏重拾美好如初戀的感情。

雜志也有降低離婚率的KPI嗎?

“應該沒有人會這麽覺得吧?”李瑤林覺得自己多心了。

她給沈主編回了郵件,再次對沈主編表達感謝之情。

沈主編第二天才看到她的郵件,想了想,幹脆給她打了個電話。

他在電話裏頭說:“島主若真想感謝我,不如再給我透露一點行舟島的最新消息吧!畢竟從上個月采訪結束到現在出版發行,足夠發生很多事情了。”

“沈主編是在為《行舟島,愛的聖島(下)》做準備嗎?”李瑤林說到“愛的聖島”時還停頓了下。

“是啊,有太多想寫的,覺得一期不能說完,就跟領導讨論了一下,決定分成兩期。”沈主編說。

實際上還有一個原因,最近行舟島在官媒上頻頻亮相,連省廳的相關部門也有所耳聞,所以雜志社領導就決定緊跟時事,畢竟他們都替行舟島免費打廣告了,這樣一來也算是互惠互利嘛!

李瑤林答應了:“當然沒問題,到時候我将這些彙編在一起,再發給你。”

即将結束通話的時候,李瑤林猶豫了片刻,有些尴尬地問出口,“沈主編,‘愛的聖島’這個标題會不會太浮誇了?”

“浮誇嗎?我不覺得呀!我覺得行舟島配得上這個稱號。”沈主編是個理性的人,可是那次行舟島之行,他是真的感性了一回。

事後,他跟妻子張主任都覺得這是十分神奇的現象,二人又重新心意相通了似的,找回了初戀的感覺。

李瑤林:“……”

行吧,你們開心就好,只是恕我一介不知情為何物的無情之人,實在是難以理解這種感情。

李瑤林沒想到的是,雜志發行的當天,行舟島在小綠書上,以“治療情傷聖地”之名,火出市了!

作者有話說:

員工:老板,大海在發光!

島主(努力維持冷靜):這都是小場面,坐下!

——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