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金槍魚
建模大佬的粉絲壓根就不知道,讓他們牽腸挂肚的怨種正主此刻正在與人搭讪。
只見他跑到欄杆邊,剛想朝正靜靜地聽着吉他手唱歌的女生伸出手,卻尴尬地發現手上還抓着烤串。
于是他一個轉身,将烤串胡亂塞進嘴裏吃完,再把竹簽給扔到垃圾桶、洗幹淨手,這才返回原來的位置,禮貌伸手提問:“你好,你是行舟島的工作人員吧?”
鄭軒看着這個突然出現在自己面前的男子,她微微側過臉去,不着痕跡地打量了對方一眼,然後伸出手與之輕握了一下,應道:“我是,不知道你是……”
“我叫秦玉堂,上回覺得好玩就給露營區建了個模型,然後受到邀請過來這兒體驗露營的。”建模大佬自我介紹道,“我是建模師。”
“噢,你好!”
為避免被當成登徒浪子,秦玉堂趕緊說自己的目的:“我白天的時候見過你,你當時在捏手辦模型對吧?我想說,你捏的模型比例好像不太對。”
白天看見的時候他就想說了,但是怕打擾到對方,愣是被憋住了,現在再次遇到對方,他最終還是沒忍住說出了口。
鄭軒:“……”
她這是遇到行家了?
她有些挂不住面子,問:“你光憑肉眼看就看出了比例不對?”
“我從業幾年了,不敢說資深,但這是我們的基本功。”秦玉堂頓了下,又解釋,“我沒有說你基本功不好的意思,我……”
鄭軒笑說:“沒關系,反正我是業餘的。”
秦玉堂愣了愣:“業餘的?也看不出來啊,我覺得捏出來的模型還是很不錯的。”
鄭軒就當對方是為了不打擊她的自信心而對她的違心誇獎。
知道秦玉堂在這方面有不錯的實力後,鄭軒虛心求教:“你開課嗎?我能不能請教你一些專業的問題?你要不要考慮換一份工作?”
Advertisement
秦玉堂:“?”
鄭軒反應過來,自己什麽時候犯了跟三娘一樣的毛病,逢人就挖?
她笑着補上了自我介紹:“說來慚愧,我是行舟島的文創組組長鄭軒,平日就負責文創産品的設計生産工作,因沒什麽經驗,都是一邊摸索一邊前進的。現在我們的文創産品預售不錯,就是還差一些專業人員的指導,得知你的身份後,我就忍不住想挖人了,讓你見笑了。”
秦玉堂驚訝道:“這麽說來,那些展示圖上的預售産品是你設計的?看來我要收回我之前的話了,那些産品看起來并不業餘,每一件産品都很有意境,能反映出設計者設計它們時的心情與想法……”
鄭軒心想,要是能把這人挖到行舟島來,三娘一定會很高興。
……
#行舟島發生了什麽#
#行舟島露營#
一覺睡醒發現行舟島又莫名其妙上了熱搜的李瑤林:“???”
發生了什麽,不會是露營區發生了什麽惡性-事件吧?
後勤保障部為什麽沒有通知她?
還有,APP就算在更新升級,也不至于無法發送提醒通知吧?
李瑤林也忍不住搜了搜:行舟島發生了什麽?
結果,行舟島風平浪靜,屁事都沒發生!
所有網友都跟她一樣,一臉懵逼地點進來,一臉懵逼地出去。
最後還是齊經理反應迅速,在上班之前就摸清楚了事情的原委,上班後的第一件事就是來跟李瑤林彙報這件事。
原來是因為一位主播在露營的時候突然下播,毫無理由,所以大家就以為出事了。
直到很晚,這名主播才在發了條V博,并在給粉絲的回複中解釋,他當時有急事才匆忙下播,沒想到網友們的腦洞這麽大。
他的粉絲:“……你個老六,我就知道你肯定是拉褲子上了!”
沖浪網友:“呸,浪費我們的流量!”
一直關注着行舟島的各方人士:“虛驚一場/空歡喜一場!”
李瑤林覺得這個主播有點眼熟,翻了下對方的V博發現對方是一位建模大佬,說是入行五年,實際很小的時候就接觸三維建模了,因而畢業五年就成為行業知名的大佬之一。
但他從不開班授課,反而會在閑暇的時候開直播,一邊建模,一邊免費教新手。
所以他在V博粉絲有七十多萬,小破站的粉絲也有四十多萬,每個視頻都有上萬點贊。
“也難怪對方突然關閉直播會引來這麽多人瞎猜。”李瑤林嘀咕。
雖然鬧出了這樣的烏龍,但也算是誤打誤撞為行舟島貢獻了“搜索度”和熱度,李瑤林的心情還算不錯。
和她一樣心情不錯的還有鄭軒。
“三娘,跟你說件事。”
“瞧你這模樣,撿到錢啦?”
“撿到錢不上交,我豈不是要進黑名單?”鄭軒笑着說,“我找了個學建模的老師,順便給行舟島招了個兼職。”
她将昨晚遇到一位建模師,得到對方的指點,已經掌握了動物模型比例的訣竅之事告訴了李瑤林,還說她原本想挖對方到行舟島來,但是看對方似乎沒有跳槽的打算,只好請對方幫忙調整這一批預售的文創産品的比例,使産品更加完美。
這算是兼職,要給對方發工資的,所以她要事先征得李瑤林的同意。
李瑤林說:“文創方面的工作我是全權交給你負責的,你需要人手、找了兼職,跟人事說一聲就行,不用特意問我。”
不過鄭軒提到了建模,她總覺得不是巧合,于是把電腦屏幕一轉,問:“你遇到的建模師,是這位嗎?”
鄭軒看到被放大的人像,正是她昨晚認識的秦玉堂:“對啊,就是上回給露營區建模,然後你還給人家送了一張門票的那個建模師嘛!我看他光憑肉眼就看得出我捏的模型比例不對,覺得他挺有實力的,就請他給我線上授課,他同意了。”
李瑤林:“……”
軒哥這是什麽狗屎運哦,想提升這方面的能力就遇到了這個領域的大佬。
不過,從不開班授課的建模大佬,突然同意線上授課,怎麽聽着有點陰謀?
正打算多問幾句,李瑤林的手機忽然響了,她看是潘隊長打來的電話,就出去接電話了。
回來的時候,鄭軒見她擰着眉毛,便問:“怎麽國慶第一天就擰着眉頭了?”
李瑤林說:“剛才潘隊長跟我說,今天一大早就有人去漁業部門舉報,說我們行舟島在海上非法組織船舶垂釣活動。還好潘隊長今天值班,接了電話,就來問我‘金槍魚杯’有沒有相關手續。”
“舉報?是那個漁帆海釣俱樂部幹的吧?”鄭軒問,這個節骨眼接到舉報,她很難不把俱樂部往壞處想。
國慶正好是很多部門放假的時候,但是漁業部門的執法隊是會安排巡邏警示任務的,所以直接以行舟島非法組織船舶垂釣活動為由,讓執法部門來取締“金槍魚杯”,同時也讓李瑤林無法去補辦手續什麽的。
“那怎麽辦?”鄭軒問。
李瑤林找來游樂項目主管,将這件事告訴他,他的反應跟鄭軒一樣,不過到底經歷事情多,他并不是很緊張,說:“這事其實純粹是他們想給我們添堵,實際上影響不了我們。當初策劃船釣項目,我們就已經研究過油市關于海上休閑船舶運營安全的管理條例了,所有該取得的證書、手續我們都辦了,我們租的船也是經過漁業船舶部門檢驗的,經營船釣項目完全合法合規。
“對方說我們這次的‘金槍魚杯’沒有事先申報批準,其實就是胡攪蠻纏。因為我們的活動明确了不是比賽,只是一次在經營合法的前提下開展的休閑船釣活動,沒有什麽競争性質,只不過我們行舟島方對釣上來金槍魚的游客會予以獎勵罷了。
“所有的程序都符合《油市海上休閑垂釣船舶管理辦法》上的标準,他們沒辦法取締我們的活動。只有一條關于人身安全保險因為人員名單還沒出來,所以暫時還沒給他們買保險,但今天參與活動的人員名單不是已經确定下來了嘛,我們立馬去聯系保險,給他們買保險。”
“看來對方确實是想擾亂我們的心态。除了保險,活動當天的設施設備也得檢查一遍,确保不會有什麽疏漏。”李瑤林說。
她想了想,覺得就算是這樣,也還不是很穩妥,于是她又給潘隊長打了個電話,邀請他或者漁業部門的人作為嘉賓,出席這次的活動。
潘隊長笑說:“李總的反應還真是迅速,你放心吧,剛才我特意查了一下,貴島的手續齊全完整,既然不是比賽,只是一次小小的活動,到時候配合我們部門檢查,沒問題的話是可以順利開辦的。”
李瑤林卻覺得還不夠,對方做初一,她不一定要做十五,只是如果就這麽悄無聲息地把這次的活動辦了,豈不是讓對方以為她認慫了?
對方想給行舟島下絆子,那她就把這次的活動辦得有聲有色。最好能提高行舟島在海釣類活動中的名氣,以後海釣俱樂部舉辦相關釣魚比賽時,別人都要拿這次的“金槍魚杯”活動與之作對比!
李瑤林也給文旅部門的領導打了個電話,邀請對方出席這次的活動。不過文旅部門的領導還得去調研,沒有空,但是他問了一圈底下的調研員,最後有一位二級調研員主動請纓來當這次活動的嘉賓。
有官方的人當嘉賓後,李瑤林自然要安排媒體。
她跟電視臺、報社已經打過很多次交道了,對方得知行舟島這回又打算搞個大新聞,他們豈會錯過?
該邀請的和通知的都已經安排到位,李瑤林交代了一下各部門經理、項目主管一些工作事項後,就換上了防曬服、戴上墨鏡,背上她的漁具和餌料出海釣魚。
這次的“金槍魚杯”,她要親自下場參加。
雖然行舟島剛開發那會兒她偶爾也會到釣臺那邊跟老黎他們學習海釣,但她還沒試過在船上海釣呢!
既然決定了參加活動,那還是得在活動開始之前,多花兩天時間提前找找感覺。
李瑤林花了168元,跟一群釣手和普通的游客一起上了釣魚艇。
油市的相關政策規定,休閑船舶經營活動載客不得超過十二人,船老大和海釣安全員各一人,剩下最多只能載十個游客。
一般船釣項目都是滿十個人才出發的,但行舟島不管游客是否載滿,到了規定時間就準時出發,省得耽擱游客的時間。
好在對船釣感興趣的游客并不少,在出發前就滿載了。
釣魚艇從碼頭出發,得從特別保護區海域繞過半座島到達東岸去。
李瑤林在前往船釣點的路上,看到不遠處的海面浮起了兩只綠海龜的龜殼,從它們龜甲花紋能區分開來,分別是一一跟暖暖。
同乘的游客也看到了它們,略驚喜地喊:“看,那是兩只海龜吧?”
“真的哎,是哪兩只海龜啊?”
李瑤林回答說:“是一一跟暖暖。”
“怎麽認出來的?”游客好奇。
“一一的龜甲是棕色的,微微發綠,而背甲中間的花紋呈現放射狀。暖暖的背甲顏色則深一些。”
游客們投來欽佩的目光:“看來你很了解它們呀!”
李瑤林笑而不語。
她天天都能看見海龜們上岸曬太陽、透透氣,有時候還會去圍觀它們産卵,等它們産了卵,還會看它們的孩子出生、目送它們爬過沙灘沖向大海。跟它們相處的時間長了,當然了解了。
“那我們去海釣,會不會把它們釣上來啊?”游客們擔憂。
“不會,我們釣魚的地方離保護區很遠,而且它們可聰明了,看到漁網和魚鈎,跑得比博爾特還快。”
她的說法把游客們逗樂了,大家也就不再操心海龜們的安危。
到了船釣點,李瑤林找好位置就下竿了,其餘釣客的動作比她還快,只有一些游客需要海釣安全員的指導。
李瑤林的魚竿才下了三分鐘,就有魚咬鈎了,而且這魚特別兇猛,在海裏拉力特別大,船老大過來幫李瑤林拉了一把,才成功地将它給收進了抄網裏。
她還沒認出來是什麽魚,船老大就說:“是紅鮋,這得四斤!”
旁邊的游客一臉羨慕:“你這運氣也太好了吧?!”
可憐他的魚竿還是沒什麽動靜。
李瑤林的嘴角也翹了起來,确實是運氣好。
她把魚給放生了,然後繼續下竿。
游客急了:“你怎麽給放了啊?”
李瑤林笑了笑:“這不是我要釣的魚。”
游客:“……”
他嘀咕:“不是目标魚也能賣錢啊,不要給我也行!”
話剛落音,李瑤林又中魚了!
這次李瑤林釣上來一條紅石斑魚,就在釣手們都投以羨慕的目光時,她又把魚給放了。
游客:“……”
所以,不肯放生才是他釣不上來魚的原因嗎?
過了半個小時左右,李瑤林都釣上來四條魚了,他才終于感覺有魚咬鈎,頓時感動得熱淚盈眶。
他好不容易把魚釣上來,結果是一條泥猛,還很小。
這麽小的魚也不值錢啊!
游客拍了個合照留作紀念後,就把它給放了。
這一番對比後,他發現李瑤林特別招魚喜歡,每次釣上來的都是些幾斤以上的大魚,要不就是紅石斑魚這種價格昂貴的魚,泥猛這些不值錢的魚基本沒釣上來過。
無聊的他打算用手機拍個視頻,他不敢對着李瑤林的臉拍,大多數時候都是在錄中魚時候的畫面。他不僅拍李瑤林釣魚,還拍別的釣手,偶爾回來看看自己的魚竿。
李瑤林發現了,但她戴着漁夫帽,還把臉給包了起來,也就無所謂對方的行為了。
又過了一個半小時,臨近返航的時間,所有的游客都已經收了竿,在船上圍觀專業釣手釣魚。
李瑤林的身旁是圍着最多人的,因為她的魚獲最好,偏偏她一條沒留,都給放生了。要不是有人專門記錄了她釣上來的魚,不知情的只怕會認為她空軍了。
“中魚了!”錄像的游客突然大喊一聲,衆人的目光瞬間集中到了李瑤林的魚竿上。
只見那支魚竿受到魚線的牽引拉扯向下彎曲,它的弧度看得衆人不免有些擔心魚竿會不會斷了。
李瑤林的力氣相對還是小了些,加上她釣了兩個小時,手臂早已開始酸痛。船老大來得及時,他接過魚竿,叫了聲:“這是大貨,得幾十斤!”
海釣安全員擔心船老大會被巨大的拉力拽下船,也來幫忙了。兩個大男人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沁出的汗都打濕了T恤的背部,船老大在跟魚較量的時候還險些閃了腰。
在半個多小時的極限拉扯之下,衆人才得以透過能見度極高的海水,看到尚在水下幾米處掙紮的魚影。
“是金槍魚!”
不知是誰喊了句,整艘釣魚艇都沸騰了。
作者有話說:
島主:還得是我。[驕傲,叉腰.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