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品牌升值(二合一加更)

華燈初上,于帆驅車來到市中心的大酒店參加朋友的飯局,他進到包廂時,裏頭正歡聲笑語,好不熱鬧。他笑呵呵地問:“聊什麽呢這麽開心?”

笑聲停了,一個生意上的夥伴讪讪地說:“陳老板最近賺了一筆,我們在跟他聊這件事而已。”

于帆看向一個大腹便便的男人,問:“那值得慶賀,不知道陳老板最近在做什麽買賣?”

陳老板笑着擺擺手:“哪有什麽買賣,就是跟人打了個賭,贏了幾萬塊而已。”

一個跟于帆不對付的男人目光促狹地看了他一眼,揶揄道:“于老板,沒想到你今晚還有心情來赴會。”

于帆心中不悅,面上卻笑吟吟地說:“如果只是因為你在場我就沒心情來赴會,你肯定會以為我是怕了你吧?”

死對頭拉下了臉。

于帆嗤笑了聲,并不将對方當一回事。對方跟他的恩怨已經有好些年了,當初兩人因海釣結緣,後來一起成立海釣俱樂部,搶占油市的海釣市場。結果因為各種原因,對方退出了,他慢慢地把俱樂部做大。

如今他身價千萬,有身份有地位,對方卻因為嫉妒而一直耿耿于懷,看他不順眼,每次在公衆場合碰面都少不得劍拔弩張。偏偏雙方都有共同的圈子,沒辦法做到完全不往來。

當然,這只是于帆單方面的想法,他們過去的那些恩怨,其餘人多少也聽說過一些,有些人認為是于帆不厚道,在俱樂部發展之初就明裏暗裏地排擠對方,逼退了對方,自己卻在這兒裝白蓮花;還有些人則認為做生意就該像于帆這樣狠心,不黑心怎麽能成為成功的商人呢?

死對頭突然笑了,這個笑容看得于帆心裏有些發毛,覺得對方的精神狀态是越發不好了。

死對頭冷不丁地說:“行舟島釣上來一條兩百多斤的‘黃鳍金槍魚王’的新聞,你應該還不知道吧?”

于帆的笑容一滞,旋即目光淩厲地盯着死對頭,想知道他是不是在騙自己,好看自己出醜。可是在場的人都不曾露出驚詫的目光,反而是在偷偷地觀察自己的反應。

他立馬意識到,大家都知道了這件事,他是最後一個知道的!

他的心中羞惱憤怒,面上卻保持着微笑:“釣上來就釣上來吧,有什麽大不了的?我于帆什麽世面沒見過?兩百多斤的金槍魚而已,五百斤的藍鳍金槍魚我都見過。”

陳老板見狀,松了口氣,說:“我就知道你是個大度的。當初得知行舟島要辦這麽活動,我們幾個就打了賭,看行舟島這次能不能釣上來百斤以上的金槍魚,一百斤以下的都不算。我押了行舟島能釣上來兩百斤以上的金槍魚,僥幸賺了幾萬塊,哈哈!”

Advertisement

在已知行舟島能釣上來百斤以下金槍魚的情況下,大家自然不會質疑行舟島海域是否有金槍魚,但同樣的不少人都不看好行舟島,只有陳老板押了行舟島能釣到兩百斤金槍魚,這不,押對了寶,賭金翻了幾倍。

死對頭冷嘲熱諷:“說得跟誰沒見過金槍魚似的,去高級的日料店,還吃過呢!又不是你釣上來的,也好意思拿出來說?”

桌子下,于帆攥成拳頭的手已經緊得發白,後牙槽都險些被咬碎。

這群家夥,真不愧是見利忘義的商人,這邊跟他吃飯喝酒說絕對跟他站在同一陣線對付行舟島,那邊就押了行舟島,兩頭賺啊?!

虧他剛才還恭喜陳老板,這不就是活生生地在打自己的臉嗎?難怪死對頭笑得那麽大聲,真是莫大的諷刺!

于帆在衆人面前尚能穩得住心态,不讓人看笑話,可離開飯局後,他再難保持心平氣和,一張臉因為羞惱而扭曲猙獰了。

他打開V博和油市的海釣論壇,到處都是行舟島海域釣上來一條二百二十斤金槍魚的新聞,可以想象明早油市電視臺的早間新聞,一定也會報道這件事。

“金槍魚杯”活動的名氣被傳了出去,為全國各地的網友所知曉。行舟島海釣項目的招牌也越來越響亮,可以預想,接下來各種廣告商、投資商都會把目光投向行舟島,找行舟島幫忙打廣告。

雖然行舟島有自己的品牌,——“海神牌”漁具和餌料。——但把目光放長遠一些,防曬服品牌、釣魚艇品牌,甚至功能性飲料,都能以此為切入點,投入廣告嘛!

而且随着行舟島的海釣項目大熱,其商業價值就會越來越高,大家提到出海釣魚,必然會提及行舟島。哪怕俱樂部再度組織海釣比賽,其結果也會被拿來跟行舟島這次的“金槍魚杯”做比較。

行舟島成了“別人家的孩子”,偏偏這個“別人家的孩子”還是他逼出來的。

若問他後悔不?他肯定表示悔不當初。

禍不單行的是,他接到了省休閑垂釣協會會長的電話。

會長說國家相關部門正打算辦些宣傳“北部灣城市群”的活動,他們垂釣協會這邊也接到了相關的任務,打算組織一次北部灣區垂釣比賽,邀請北部灣城市群的釣手代表參賽,地點就選在行舟島。

會長想起他是油市人,在油市人脈廣,就讓他去跟行舟島接洽,取得行舟島的同意,在該海域承辦比賽。

于帆:“……”

他能跟會長說自己跟行舟島是死對頭麽?

他敢保證,只要自己敢說實話,那他這個“省休閑垂釣協會常務副會長”就不用當了。

可讓他放下-身段去找行舟島合作,那無異于主動把臉伸過去讓行舟島狠狠地按在地上摩擦啊!

心情惡劣到了極點的他開始秋後算賬:被他安排看直播的員工因為沒有及時告訴他這個消息,令他失去了最佳的反應時間而被開除了。

其餘員工也被遷怒,遭到了他的斥責。

至于收了他的錢的那些釣手,都被他質問了一番,問他們為什麽收了錢不辦事。

幾個釣手把錢退回給了他,還退出了俱樂部,說:“當初真是豬油蒙了心才會收你的錢,以後這種事你找別人去吧!”

天知道他們看到那條兩米長,二百二十斤重的金槍魚被釣上來時,內心有多羞愧!

原來特邀嘉賓才是真的來給行舟島助力的,他們這些人都是來湊數的,只怕行舟島早就知道了他們被收買,所以才安排的特邀嘉賓防着他們呢!

為了這五千塊錢,他們跟老黎交惡了不說,還愧對了他的信任,以後有這樣的活動,老黎只怕都不會主動找他們參加了。

于帆來質問他們,他們也是一肚子火,幹脆地跟對方做個了斷。

……

李瑤林并不清楚海釣俱樂部在搞內讧。

釣上來這條“金槍魚王”後,她的所有精力都在應付廣告商、投資商和處理這個活動的後續上面。

不是所有的廣告商都是沖着海釣項目來的,也有些潛水設備廠家,想讓行舟島的潛水店售賣他們的潛水設備。

實際上,于帆低估了行舟島這次活動的商業價值,它的升值不僅體現在海釣項目上,連同其餘跟海有關的項目也都大熱,被越來越多的商家、廠家所看見。

但不管哪種項目大熱,最終都是行舟島的品牌升了值,所以潛水設備廠家想入駐潛水店、賣特産的商家想在島上開特産店,甚至護膚品品牌也想在島上占個廣告牌位。

對此,李瑤林的态度依舊是——打廣告可以,開店免談。

當然,在行舟島打廣告也是有要求的,最低的要求是産品沒有安全、質量問題,同時品牌方的形象不能太差。

基于太多廣告商來尋求合作,李瑤林想再成立一個廣告項目組,讓該組負責廣告審核、招标等事宜。

除了這些廣告商,還有一批想聯系“釣到金槍魚的女釣手”的商家。他們找不到李瑤林本人,就把電話打給了行舟島負責對外接洽工作的齊經理,想讓齊經理牽線搭橋,助他們拿下這條“金槍魚王”。

齊經理當場就回絕了:“不好意思,我們行舟島已經買下了這條魚,屆時将會在我們的自助餐廳供應,恕我們不能賣給你。”

這些商家雖然很是失望,但也沒有表現出一絲不滿,說:“那以後如果有可以外售的金槍魚,請務必聯系我。”

齊經理不敢打包票,只能含糊其辭地回應。

第二天,齊經理來上班後,就頂着黑眼圈向李瑤林“訴苦”:“昨晚我的電話就沒停過,都是日料店、大酒店,還有大魚販打來的,想聯系老板你收購那條金槍魚。”

李瑤林怪同情他的,說:“要不你去員工宿舍補個覺?”

齊經理:“這倒不用。”

李瑤林點點頭:“金槍魚的盛漁期剛過,市面上的大型金槍魚更是少之又少,他們當然不想錯過這條金槍魚。”

齊經理說:“那是,溫登來大酒店甚至願意出價兩萬五!聽說他們酒店入住了幾位來考察石化項目的‘國際友人’為了招待他們,正到處找高級食材呢!”

如果李瑤林只是普通釣手,她必然會心動,可惜這些商家并不清楚,比起用這條金槍魚換兩萬五千元現金,她想換取更多的好處。

她說:“海鮮自助餐廳能賺的可不止這個數。”

得知這兩天有金槍魚限量供應之後,很多游客早早地就去自助餐廳門口排隊拿位子了。

——未必所有人都喜歡吃金槍魚,但從衆心理和氣氛的渲染,在選擇就餐地點時,他們的心裏不自覺地就會偏向人多的餐廳。

而且國慶期間的游客接待量增多,使得到海鮮自助餐廳用餐的游客倍增。

工作日的時候,餐廳一天接待的顧客只有八百人左右。可從國慶第一天開始,用餐人數就沒有少于一千兩百人的時候。

在這種情況下,海鮮自助餐廳一天的營業額就過三十五萬元,除去成本,淨利潤也有十萬元左右。

而行舟島海釣活動上釣到的金槍魚将會在自助餐廳限量供應的消息傳出去後,這兩天,單日用餐的人數預計會突破一千五百人,屆時所産生的利潤就遠不止這兩萬五千元了。

當然,這筆賬不是李瑤林算的。她雖然一直在學習如何成為一個更出色的奸商,啊不是,更合格的島主,但也知曉自己無法掌握所有的知識,身為老板,還是得知人善用,将合适的人才放到恰當的崗位上去。

從部門成立至今,齊經理和幾個主管出力頗多,李瑤林覺得,是時候給他們升一升職了。

本來部門成立得就比較倉促,很多崗位和職責都是這段時間慢慢确立完善的,各個部門經理、項目主管也是李瑤林為組織架構更完善後所儲備的中高層管理人才,早晚會有職位變動的。

恰巧大長假是最考驗景區管理層級人員能力、職業素養的時期,國慶過後,哪些人能委以重任,哪些人還需要再考察,就清晰明了了。

在那之前,李瑤林比較關心的是國慶“特別任務”的進度。

游客接待量:10107人次

知名度:30%

搜索度:879萬次

關注度:84萬

話題參與度:382萬

國慶的打卡活動讓行舟島的搜索度、關注度和話題參與度的數據暴漲,而昨晚“金槍魚王”的新聞報道出來後,又漲了一波人氣,目前在一些軟件推薦上,行舟島暫居油市熱門景區第二名。

第一自然是嶼海公園了,其日均游客接待量已經過十萬,行舟島雖然搜索指數和媒體指數都很高,但游客接待量卻是個“硬傷”。且嶼海公園作為開發已久的4A級景區,其知名度肯定在全國範圍內都排的上號。

雖說這個任務哪怕沒完成也不會有任何損失,但李瑤林好勝心起的時候,還真的有點不甘心屈居人後……她決定國慶過後就去申請給行舟島評級,級別低點沒事,慢慢把級別提高就好了嘛!

就在李瑤林一改往日的佛系經營,準備積極進取一點時,方信華忽然給她打了個電話。

李瑤林問:“方總,這是從國外回來了?”

方信華在國慶前就跟文華旅行社的投資考察團出國考察旅游項目了,以至于行舟島海鮮自助餐廳開業時,他都沒能趕上。

不僅沒趕上,他知道得也晚,是看到行舟島又上了熱搜,才知道餐廳開業的事。

他給李瑤林打了個電話,說李瑤林不仗義,開業這樣的事都不提前說一聲,他好把行程空出來參加開業,或送個開業花籃過去。

實際上李瑤林也沒想那麽多,她說:“一家小小的自助餐廳開業而已,哪裏敢讓方總為此而改變已經安排好的行程?方總的心意到了就行。”

這才把方信華給打發了。

這次方信華也沒有跟李瑤林客套,他說:“我還在國外呢,這次找你,主要是我才知道于帆幹的那些‘好事’。”

李瑤林聞言,身子後傾靠在椅背上,一手拿着手機,一手把玩着桌面的筆。

“聽這話,方總跟他認識?”

“以前打過交道,畢竟幹我們這行的,圈子裏難免有交集的地方。”方信華說,“不過他針對行舟島的事,我事先真不知道,要是知道,我早就勸阻他了。”

李瑤林相信他說的話,畢竟他的一部分利益是直接跟行舟島挂鈎的,行舟島有負面新聞,他的利益肯定會有損失。

李瑤林說:“方總大可安心,他暫時還威脅不到行舟島。”

方信華當然是安心的,別人他不知道,但李瑤林這位背景強大的神秘島主有多大的能耐,他栽過一回,又在後來的合作上嘗到了甜頭,還能不清楚嗎?

跟李瑤林作對,不僅占不了多大的便宜,也讨不到什麽好處。

這次是于帆給他打電話,希望他出面讓李瑤林同意省休閑垂釣協會在行舟島辦釣魚比賽。他說李瑤林為人雖然精明,但私下很好相處,讓他主動去接洽,說不準以後還能一起合作。

于帆支支吾吾半天,最後破罐子破摔地說:“合作什麽呀?我跟行舟島的關系都勢同水火了。”

方信華這才知道于帆因行舟島開發船釣項目,覺得自己受到了威脅,便聯合周圍的漁民來給行舟島招黑的事。

當然,于帆為自己的行為找了不少借口,但方信華還是從別人那兒聽到了較真實的版本。

他忍不住罵于帆說:“我說你要不要這麽霸道?你真想獨占油市的船釣項目,成為油市的船釣大王呢?你心眼怎麽這麽小?”

于帆回怼他:“還說我呢,你當初不也獅子大開口,想從李瑤林那兒直接咬下一塊肉來?最後不僅沒成,還丢了乾萊旅業的實控權。”

方信華:“……”

他反駁:“我好歹識時務,為了錢途舍得了面子,放得低身段,你能行嗎?你能行還能來找我?早就自己去給人家道歉認錯了。你這麽多年了還是不改霸道的作風,想當初跟你合作開俱樂部的老鐘也是這麽被你逼走的,這回你算是踢到鐵板了吧?”

于帆有些羞惱,但他跟方信華有不少利益往來,還真的沒法因為對方說實話而翻臉,他問:“對方到底什麽來頭?”

“我也不知道,但勸你往後不要再輕易招惹她了。”

于帆這才感到一絲不安,連方信華都摸不透李瑤林的來歷,可見對方的背景是真的強大。

于帆心存僥幸地說:“我貿然找上她,她肯定不會理我,不如你先幫我說說好話?”

于是就有了方信華給李瑤林打電話這一幕。

李瑤林沒說是否要答應與于帆和解,她的關注點在“北部灣城市群”的宣傳活動上面。

相較于大灣區、瓊海自貿區,北部灣的名氣一直都不大——大灣區有央媽和綜藝節目的推廣,瓊海自貿區也天天上新聞,倒是北部灣基本只有本地的一些新聞才會提及,相當沒存在感。

李瑤林也是來了油市後,才從官方的宣傳海報上了解到這個城市經濟發展圈的。

雖然不如大灣區來得有存在感,但畢竟是國家發展規劃的區域,戰略地位非同一般,如果能提供這次的釣魚比賽場地,自然也是利大于弊的。

但李瑤林并不想讓人以為她是因為于帆才同意提供場地的。

方信華這樣的商場老油條自然知道要怎麽斡旋,他說:“不如我組個飯局?李總跟他見一見,有什麽誤會就當面說清楚嘛!”

豈料李瑤林這樣的小年輕并不吃這一套,她頗為苦惱地說:“最近行舟島的事有點多,還得準備資料申請景區評級的事,實在是沒法去參加方總的飯局。不過等方總從國外回來了,倒是可以來行舟島嘗嘗我們的海鮮。”

李瑤林不給面子,方信華能怎麽辦?他又不可能為了于帆把李瑤林得罪了,只能對于帆表示愛莫能助:“你要是真心實意想跟她講和,那就給點誠意,自己去找她,找我算是怎麽回事?”

于帆沒想到李瑤林這麽端着,居然還要自己去給她認錯,這可能嗎?

不可能!

于帆惱羞成怒地想,行舟島只是成功地辦了一次海釣活動而已,釣手們想要出海進行深海釣,還不是得租他的船?他還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為什麽要這麽輕易地認輸?

不就是一個協會的常務副會長嘛,大不了不當了,還能省一大筆會費呢!

忽然,他想起方信華提到的行舟島似乎準備申請評級?

他樂了,景區評級得先營業一年以上才有評級的資格,行舟島才經營四個月,還遠遠不夠資格呢!

上回在朋友的飯局上,他因為行舟島而丢了面子,這回他準備看好戲咯!

……

于帆這個行外人都知道景區評級得先營業滿一年,敦促李瑤林申請評級的文旅部門領導、行舟島的員工難道不清楚這一點嗎?

他們當然也清楚。

對此,了解過行舟島開發歷史的齊經理不以為然地說:“行舟島早幾年前就已經進行開發經營了,初代島主因為破産,所以這座島後來被官方接手,今年則由島主你接手并為島嶼更名。

“雖然管理的公司不一樣的,但我們是要申請景區評級,又不是給公司申請評級,自然不該按公司的資質來算。就這個景區而言,從它當初被開發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屬于正式開始營業了。”

李瑤林:“……”

沒想到還能這麽狡辯,啊不是,解釋。

偏偏市相關部門還十分認可這個理由,所以才會敦促李瑤林申請評級,好為油市的旅游形象增添光彩。

目前A級景區可以由景區所在的縣來評定,2A、3A級別則由縣裏同意後,再報省裏同意,至于4A級別,得由國家層級部門評定。

5A級別就暫時不用想了,別的級別沒有規定得逐級申請,但5A級別就必須得評定4A景區三年後才能申請評定。①

李瑤林把這事交給齊經理:“那你去準備申請評級的材料吧,假期結束後就去申請。”

“材料早就準備好了!”齊經理說,“上回那個綜藝節目拿我們島嶼沒有評級的事來黑我們的時候,我就已經讓人開始準備材料,就等島主你一聲令下,這些材料立馬會送到評定機構審核。”

李瑤林:“……”

感覺她這個總經理的位置可以提前讓給齊經理了。

作者有話說:

小人魚:總經理讓齊經理當了,那島主你呢?

島主:我還可以是董事長呀,李董聽着是不是比李總高大上?

小人魚:醒醒,公司沒有董事會,哪兒來的董事長?

島主:……

齊經理因島主無法成為李董,從而失去當上總經理的機會。

齊經理:)

——

這是二合一加更(評論兩千的加更)

注釋:①景區評級內容引用自《旅游景區質量等級劃分與評定》。

——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