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11章 零一一章 。
沈清遠覺得事實應該并非如此。
雖說世間有句話叫知人知面不知心,但他與宋昭好歹也是做了幾年的師兄弟,雙方對彼此的了解,也自然是比旁人比不得的。
宋昭雖然給人一貫的印象就是長得俊美性子也好待人接物什麽的很讓人感覺到親和力,但實際上呢,他卻并不是個因為別人的冒犯或者錯誤而讓自己受委屈的人。
相反的他很喜歡當下的結怨就地就解決,堅決的不會給自己留後患,這一點也是沈清遠長久以來通過極細微的地方觀察得出的結論,當然沈清遠發現的也都是一些小事罷了,但也是由小見大。
說實話,宋昭的這部分性格其實是與他在其他人眼中所樹立的形象完全違背的,這也就是沈清遠發現了,若是其他人得知了宋昭真實性格居然是如此,那麽心中之前對他美好的憧憬應該會完全破滅吧。
不過這也可能會吸引到一部分喜歡性格強勢的人的注意力。
想到此處,沈清遠看着宋昭的側臉,心中暗道,他倒是希望不要有太多人見到自己師兄的好,若是可以的話,他們最好厭惡并且疏離宋昭,那樣的話.....
不知道他究竟是想到了什麽,沈清遠目光暗了暗。
沈清遠目光中的情緒很具有侵略性但是意外的又內斂,饒是一向敏銳的宋昭這次都沒有察覺到。
其實也不能說宋昭此刻毫無警覺,可能只是他單方面的不對沈清遠設防罷了,所以一向敏銳的感知這次才沒有響應。
當然這從另一方面也可以說明沈清遠對于宋昭來說是比較特別的人,也不知道這一點沈清遠是否有察覺到。
宋昭和夏真的談話實際上并沒有持續多久,因為按照他們對浮華宗的一貫印象,他們一行人來到浮華宗地界內是肯定會受到埋伏的,就算是不遇到埋伏,說不準也會同浮華宗弟子來個“巧遇”什麽的。
結果沒想到居然是他們猜錯了嗎?
宋昭摸了摸下巴,覺得此事有些奇怪。
夏真其實比宋昭接觸浮華宗的人次數更多,她也覺得按照浮華宗喜歡暗算人的脾性,不給他們路上添點堵是很不正常的。
Advertisement
當然也不排除浮華宗的弟子們忽然改變了想法先他們一步出發了的可能性,但是宋昭總覺得這種可能性極小。
為什麽這麽說呢?因為宋昭已經感知到了暗中有人在注視着他們。而且這種注視中透露出的情緒可不是帶着善意的。
被人定位為獵物而被注視着的感覺說實話可不是那麽舒服,甚至有些讓人脊背發涼。
但暗中藏着的人選擇按兵不動,宋昭自然也不會去主動招惹,畢竟他也不清楚那些人究竟是有什麽目的,但是有一點他能夠肯定的是,暗中埋伏着的人,大概率有着想要暗算誰的念頭的,就算不是沖着他們天瀾宗,也會是其他宗門。
一想到這還沒到雲起宗,明争暗鬥爾虞我詐就已經開始,宋昭就有些不舒服,但是沒辦法誰讓修真界大環境就是這樣的呢。
現在的他還沒辦法做到去改變環境,自己能做到不被環境改變就已經很不錯了。畢竟在大環境影響之下而迷失自己的人比比皆是,無論是現代社會還是如今的世界中,宋昭這些年已經見過不少了。
想到這,他扭頭看向了沈清遠以及一衆小弟子。
小弟子們如今還目光澄澈,對這個世界還抱有美好的期許,只是這份心情在不久的将來就會被大環境的你争我奪弱肉強食給消耗殆盡,最終化為對這個世界冷漠的目光。
現今修士們的處事原則說實話都是大多利己主義且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這樣就會顯得人很功利與冷漠。
白桦已經在這種環境下浸染了多年,他已經意識到這一點的弊端,所以從沈清遠他們這代小弟子開始,他就提倡宗門弟子之間要團結友愛互幫互助。
當然白桦的想法是好的,可是宗門其他長輩卻覺得在這種事情上傾注心力是很沒有必要的事情,浪費時間浪費精力,甚至還有不少人的教育弟子的原則是與白桦的理念相違背的,但是只要不引起宗門之間的明顯矛盾,白桦為了大局考慮一直以來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
暗中隐藏着的人遲遲沒有采取任何舉動,饒是自己覺得自己還算有耐性的宋昭都真的開始懷疑這些人的目标并不是他們。
相較于宋昭靜觀其變适時反擊的做法,夏真的脾性更喜歡主動出擊打對方個措手不及,她沖宋昭使了個眼色,看樣子想要先手給對方一個驚喜,當然這份驚喜應該驚吓居多。
宋昭覺得此舉實在是沒必要,畢竟有句話說的好,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加倍還之即可。
夏真見宋昭沖她搖了搖頭,秀眉微皺,心中明顯是有些不爽,但是手指一松,還是把剛拔出刀鞘的刀又收了回去。
宋昭注意到夏真的神色,輕聲解釋了一番,夏真雖然性格上相較于其他人确實好鬥了些但是實際上也不真是那麽沖動的人,不然也不會在修真界這般環境之下活到現在。
她将宋昭的話聽了進去,于是神情便頃刻鎮定了下來。
小弟子們還不知道宋昭這邊的動靜,他們只顧着欣賞浮華宗周遭的美景,對于現在身處的情況一無所知。
倒是沈清遠注意到了宋昭和夏真這邊的有些異樣的情況,但是究竟具體發生了什麽,他也是不清楚的。
而且就算他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但是他知道自己的身份目前也幫不上什麽忙,于是也就選擇了在旁邊默默觀察宋昭這邊的動靜,靜觀其變。
其實暗中有人在隐藏着,沈清遠在剛才觀察靈植的時候就有所發現,他之所以沒有告訴宋昭,一來是他知道宋昭向來敏銳自己就會察覺到,二來,他也不想表現的太主動,多說多錯,多做也是一樣的。
宋昭見小弟子們已經休息的差不多,于是便讓大家接着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