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煲仔飯 身價倍漲
第15章 煲仔飯 身價倍漲。
第二日一大早,史如意和溫媽媽提上食盒,直奔雲府正院。
也不知道那茶杯羊羹在其中發揮了多大的作用,太太曾氏聽聞此事,二話不說,派了奶娘李嬷嬷,并幾個身強力壯的婆子。
一群人浩浩蕩蕩地來到下人院。
這下人院畢竟也歸府裏管,溫媽媽和史如意又是因着為雲老爺做點心才晚歸家。
于情于理,她都該為溫媽媽母女倆讨個公道。
“對不住了,大家。
因着溫媽媽家昨個兒夜裏遭賊,太太吩咐了,讓我到各家來查一查。
大家容我老婆子行個方便,回頭我去太太那裏也好回話。”
李嬷嬷作為曾氏奶娘,身份不同,算是雲府裏半個主子,連雲老爺對她也頗有敬重。
如今李嬷嬷把下人院裏的人都招來,話也說得客氣,底下人就算心裏有怨怼,表面也不敢多說什麽。
史如意和溫媽媽站在李嬷嬷後頭,還有不少丫環婆子湊上來,一臉關心地問這問那。
“哎喲喂,溫媽媽,屋裏可丢了啥子?”
“你們娘倆可沒事吧?”
溫媽媽在前頭忙着應付這七嘴八舌。
香菱激動地擠開人群,沖進包圍圈和史如意咬耳朵,咬牙切齒的,熱氣噴了她滿臉。
Advertisement
“如意,定是那老虔婆搞的鬼!
我前幾日就看她在大廚房偷偷翻我們的櫃子了……鬼鬼祟祟的,天曉得她在找什麽!”
史如意看香菱一眼,她也是這麽想的。
要說整個下人院,有誰跟她們家沖突最大,那當然要數同在廚房做事的沈婆子了。
廚房管事娘子就一個位子,沈婆子和溫媽媽之間,那關系不是東風吹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
沈婆子之前就總仗着資歷,拿鼻孔看她們母女二人,自從知道她廚藝得了二少爺歡心後,更是背地裏恨得咒罵。
沈婆子能做得出翻人屋子的事情,史如意一點兒也不覺得奇怪。
在史如意巧妙地引路之下,李嬷嬷第一個就來到沈婆子的院子。
沈婆子開門的時候,史如意在後邊眯起眼盯着。
沈婆子臉上變換出十分複雜的神色。
她的震驚不似作僞。
随後是幸災樂禍,甚至還有一閃而過的恐懼……
她恐懼什麽,史如意想不明白。
随後沈婆子清了清嗓子,讓開身子,大大方方地放了李嬷嬷和打手婆子進去。
史如意便曉得,在沈婆子屋裏估計是搜不出什麽來了。
不過一晚上的時間,沈婆子能把東西藏哪去?
……如果不是沈婆子幹的,又會是誰這麽記恨眼紅她們家?
史如意在院子裏皺着眉冥思苦想,沈婆子孫女杏果見着了,還以為她是因家裏丢了東西郁悶。
不顧史如意的推拒,硬是塞給她一朵桃紅的絹花。
這絹花是小姑娘戴在頭上臭美用的,杏果自個兒就收集了十幾種顏色,每天和衣裳換着搭。
史如意有些哭笑不得,握着那絹花,正有些感動。
杏果一開口就原形畢露。
“哎,史如意,你給老爺做的那盒子點心,大廚房裏還剩了幾個沒?”
杏果舔舔嘴唇,眼裏滿是渴望。
史如意心念一動,挑眉問她。
“你婆婆昨個兒回來沒告訴你麽?
這點心頗費功夫,我們在廚房忙了一晚,也只得那麽一盒。”
她是故意這麽問的,昨個兒下午沈婆子做完下人的飯菜,早早就離開廚房了。
杏果失望地“哦”一聲,她轉開眼睛,漫不經心地打了個哈欠,開口抱怨。
“沒呢,婆婆昨個兒半夜才歸家。
她回到的時候我都睡熟了,又把我拍起來給她開門。
你指揮我婆婆幫你做事,還不給我們家留幾個點心……”
史如意呼吸變得急促起來。
沈婆子剛剛在李嬷嬷面前可不是這麽說的,“哎喲,我夜裏睡得早……這些動靜可全沒聽着。”
史如意深深看杏果一眼,笑着轉移了話題。
拿了東西,總不可能一直藏着,是貓是老鼠,日子久了總會現原形的。
最後還是沒在下人院中查出什麽來。
史如意和溫媽媽雖料到會是這樣的結局,心中還是不免失望。
李嬷嬷去報給太太曾氏聽,再回來的時候,手上捧了一個鼓囊囊的包袱,臉上笑眯眯的。
“娘子心疼你們家裏遭賊,讓我去庫裏補了這些好東西來。
快打開看看。”
李嬷嬷催促她們。
包袱打開,頂頭便是一件整齊疊着的鵝黃色月季紋的襖子,下面疊一件粉紫的小裙兒,搭配的正好合适。
這顏色粉嫩,卻不合溫媽媽的年紀,一看便知是給史如意的。
另外一匹雨過天青色的素面料子,才是給溫媽媽的。
李嬷嬷心知是這兩人呈上來的點心別致,入了老爺太太的眼了,賞賜才如此大方。
早膳老爺嘗了那茶杯羊羹,忍不住一連吃了好幾塊,差點就帶不去府邸了。
還跟曾氏說,今年過年給親近人家走動的年禮,盡可以添上這點心去,比在外頭點心鋪買的都好。
李嬷嬷忍不住拿眼去瞅史如意。
這丫頭了不得,小小年紀,廚藝卻極好,行事也有分寸。
曾氏早膳時讓佑哥兒嘗這羊羹,佑哥兒卻笑了,說昨晚他便已經嘗着了。
時刻記得自個兒是給誰做事的,忠心為主,這對底下人來說是頂頂重要的事。
這丫頭雖然是給老爺做點心,第一時間卻也給二少爺送去了。
昨晚蘭芝回屋,托她的福,李嬷嬷也嘗着那茶杯羊羹的味了。
清甜不膩,口感綿密,确實是好。
她以前跟着曾氏在京城娘家住着,連那宮裏賞下來的點心都沒這麽好的味。
這樣一個好廚娘,若是傳出去了,可是各個大戶人家都會争着搶着要的。
不說別的,操辦喜事,宴請客人,甚至逢年過節送的年禮,這些都代表了一府的臉面。
那些送禮送不好的夫人,回頭少不得被人嚼舌根子,臊都要臊死了,連帶着自家官人也在外頭丢臉。
溫媽媽和史如意這娘倆,身價眼看着就要水漲船高了。
沒見太太特地賞了這麽好的料子,就為了先籠住她們嗎?
這料子可是拿了鑰匙,從曾氏嫁妝箱子裏取的,安陽這小地方是買不到這樣好的東西的。
李嬷嬷心裏轉着念頭,面上的笑容更加熱情了三分,又從身後取出一吊子錢來,遞給溫媽媽。
“太太說了,讓你拿着錢,屋裏有什麽要補充的,都去買新的去。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我看吶,溫媽媽,你也甭難受了。
你有這麽個好閨女,福氣還在後頭呢。”
往時李嬷嬷經手的銀子,總是要昧一些下來的,底下人也不敢跟她分辨。
但這溫媽媽史如意眼看着就要成太太前面的紅人了,犯不着為了這麽一兩百文跟她倆過不去。
溫媽媽受寵若驚。
她在大廚房做慣了,以為做這點心跟做其他吃食沒什麽兩樣,只當是曾氏寬厚,體恤她們母女倆。
一時間眼淚都要落下來。
恨不得指天發誓,日後定要好好做事,來回報太太的恩情。
李嬷嬷滿意地點點頭,正要打道回屋,就看見史如意抱着一個罐子朝她走來,嘴裏話說得甜。
“辛苦嬷嬷,為了我們家的事,跑了這一早上。
這罐子裏是我和娘用古法,九蒸九曬制成的芝麻丸,給嬷嬷帶回去嘗一嘗,最是補腎氣,吃了黑頭發呢。”
還以為是什麽好東西。
這芝麻丸她吃的多了,屋頭還擱着大半瓶呢,沒人吃。
李嬷嬷擺擺手,又不想直接推拒史如意的好意,意思意思地用手拈了一顆,送進嘴裏。
入口便是濃重的芝麻香味。
不知道裏頭另外加了什麽料,嚼起來軟糯滋潤,似乎還帶着點蜂蜜的甜味,竟是一點也不油膩。
吃了一顆卻還想再吃。
李嬷嬷把那芝麻丸咽下去,揮到一半的手,硬生生在空中改變了方向,把那罐子抱在懷裏。
臉上密密的皺紋都笑開來。
“既如此,老婆子我就不客氣了。”
史如意叮囑李嬷嬷早晚各用一顆,最好是用溫好的黃酒送服了。
若是不送酒,就含着丸子,細細咀嚼碎了再吞下,如此功效才是最好。
史如意說話時仰頭看人,稚嫩的小臉上微微笑着。
一字一句,語氣誠懇又真摯,就像真的在用心關懷她的身子一般。
李嬷嬷覺着自己怕不是年紀大了,看這小小的人兒也覺得格外可憐起來。
送走李嬷嬷,史如意回到大廚房給雲佑做晚膳。
她用木勺挖一塊潔白細膩的豬油,将砂鍋上下刷過一遍,往裏倒香菱早上舂好的米,加水後,合了蓋焖煮。
又跑到院子裏,取兩根用麻繩倒挂着風幹的臘腸,在清水中泡過,切成細細透明的薄片。
待砂鍋裏頭飄出米香時,掀開蓋子,往頂上疊一層臘腸切片。
再打一個雞子進去,把爐子調成文火。
史如意讓香菱在旁邊燙一小把油麥菜來,自個兒去一邊調醬汁。
焖至飯收水,起鍋巴,将瀝幹水分的油麥菜也一齊擺進去,均勻澆上白糖、麻油和醬油調成的醬汁。
“滋”地一聲輕響。
剎那間,香味四溢。
砂鍋中米粒晶瑩細白,顆顆飽滿,因刷過一層豬油的緣故,更顯得油光發亮。
臘味誘人,那雞子還流着金黃的溏心,油麥菜是鮮嫩的青綠色,被醬汁包裹着,散發出濃郁的鹹香。
史如意待會還要到通判府上給江小姐送點心,便托了香菱去送飯。
“記得跟長風哥說,一定讓二少爺把飯攪拌勻了再吃。
底下豬油煎出的那層鍋巴是最香的。”
吃煲仔飯,最不能放過的就是底下這層鍋巴,集中了整個鍋的精華,色澤金黃,幹香脆口。
史如意說着都有些想流口水。
她使勁甩甩腦袋,賺錢要緊。
上回去西市,她特地去鋪裏買了幾個上好的竹盒,專為了裝這點心用的。
史如意手托油紙,挨個放上做好的花點,按四季分別用心擺放在盒裏。
既是決定了這點心要走高端路線,那從樣式到包裝,必須樣樣都顯出精致才好。
她滿意地合上竹蓋,小心提在手裏,從角門出發了。
這通判府離雲府不過兩三刻鐘的腳程,若是走快些,應該能趕在太陽落山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