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需要

第50章 需要

後面的挑戰賽是前二十五名自動進入選拔,不過挑戰賽并不是強制參加的,這個主要是關乎和雲裳集團簽約發展,如果沒有意向也可以拒絕。

說實在阮今鳶并不是一個很比賽性格的人,但思考了一下還是決定嘗試一下。

這二十五名選手也不是每個都願意參加,只是放棄之後也不會有人補位,最後參加的人只有二十個。

挑戰期一個半月,這次會角逐出一位金獎選手,直接獲得與雲裳集團的簽約資格。比賽會做成節目,全程錄制,比之前直播要專業得多,最後制出成衣的答辯環節改為推賣,會有不同品牌買手參與。

節目中間會有行業內知名設計師來授課,也會指點技術,指出他們設計的不足。

鄒圓圓非常遺憾,前面競争太激烈,還有同分數的,導致她擦線二十八,就差一點點就可以跟她一起比賽。臨走前依依不舍,說要跟她常聯系,還會多關注她動态。

甚至阮今鳶去送時,鄒圓圓還真情實感地抱着她哭了一頓,不知道的還以為她倆永別了。把她弄得不知所措,最後只能安慰安慰。

很快比賽開始。

比賽同樣是固定的主題,這一次是環保再生主題,把一些生活中常見不常見的垃圾“變廢為寶”,同時還要融入華夏傳統審美文化,做成系列成衣。

成衣同樣還是三到五套,這一次節目組會提供模特,至于造型還是需要他們自己動手。這次除了鞋子以外的所有飾品也得獨立手工完成,對他們來說是不小的挑戰。

阮今鳶糾結許久,選定垃圾袋作為靈感材料來制作衣服。至于花紋圖案這些她選擇了手繪,使用的顏料也是利用食物殘渣來提取色素,與金屬鹽混合,經過過濾、自然風幹和研磨一系列程序,做成可使用的廢物再生顏料。

光是做顏料這一步就花了阮今鳶兩三天的時間。

從尋找靈感到完成設計稿部分就用了一周,顏料做完後,她先鋪開不同色的垃圾袋進行拼接,看大致效果。

她給這套作品命名為《破繭》,理念是對環保的摸索探尋,以改造迎來重生,體現垃圾也有另一種價值。一共設計了三套禮裙,互相呼應襯托。

過程中阮今鳶磕絆了許多次,一次次嘗試去創作,又因為差點意思而否決,設計稿定完之後有很多細節仍舊在重新改動。

好在她也摸索着靈光一現想出了其他的替代方式,禮服和飾品上的蝴蝶用透明塑料袋以熱縮的方式塑型,再用自制的廢物顏料進行上色,最終成型。

禮服背後的翅膀也用廢鐵絲擰成了想要的形狀,再套進塑料袋裏縫制。為此阮今鳶還特地搜了一下北臨的廢品回收處,最後找到了一家專門收廢鐵廢棄金屬的回收廠,找他們買了兩卷粗細不同的廢鐵絲。

可以說從比賽開始的時候阮今鳶就已經感覺到了十足的壓力,不過也算是有壓力才有動力,她明顯能感覺到自己進步了不少。

中間大師課也沒有辜負他們的期待,請來的是雲裳旗下資歷最深的設計師朱英秀。雲裳當年一躍進入大衆視野就是憑借她出圈,後來進軍國際市場也以朱英秀的設計打出名聲,可以說沒有她就沒有雲裳的今天。

本來朱英秀前兩年就漸漸隐去聲音,基本連定制都不接了,這一次突然空降,也給了他們這些新生代設計師很大的驚喜。

她以前在外都是一副寡言幹練的模樣,但來給他們授課時出乎意料的溫柔和煦,後面指點他們的設計作品時用詞也非常溫和,同時一針見血。

對于他們來說,這節大師課還真是受益匪淺,也算是壓力下的巨大福利。很多可能還沒有想清楚的地方和不足之處也有了修改靈感。

後面的時間就是全力籌備成衣制作,做完後彩排,彩排完這次不再分兩天走完,也不再分組。直接采取抽號碼的方式,每個人帶上模特上臺走秀,闡述設計理念和優勢。

買手們給出購買意向,旁邊評委給出分數,二者互相不影響。

雖說後面幾名沒有直接獎勵,但也會分出前三,第二名和第三名都會獲得獎牌鼓勵,以及雲裳集團內賣會入場券一張。

拍攝節目這個事情對于他們來說有影響,但不是很大,而且節目是在他們快要到最終評選環節才播出第一期,也不會影響到賽制,反而給了他們一個被大衆了解的機會。

阮今鳶抽到的號碼卡在中間,是第十位。設計都以淺色為主,第一套禮服是藍粉相間前短後長的設計,腰間用熱縮塑料蝴蝶作為點綴,頭發中也用兩種顏色塑料袋側編點綴,背後一片大翅膀。

第二套紫白相間但以白為主,單肩壓褶木耳邊裙,肩部用紫白雙色層疊做成花團,還做了兩條花苞形斷袖。腰部用塑料袋包裹鐵絲凹出造型,直接用塑料袋剪成蝴蝶形狀疊出幾層,縫制在鐵絲上,行走間仿佛蝴蝶圍繞着人扇動翅膀。

最後一套是件綠色斜擺抹胸裙,裙身是綠色塑料袋剪成一片片柳葉,又一層層縫上去,在最外層點綴了小花,突出了森林精靈的輕盈感。頭飾是用塑料袋做成的花冠,還披了件同色塑料袋做的披帛。

有兩家禮服品牌同時看中并競争起了她的設計,最後由出價更高的附風之境成功拿下她這套設計的優先購買權,至于願不願意出售還是以她的主觀意願為主,這就是下了比賽私下交流的事情了。

而他們給出的價格是兩萬八千八,這對于一個毫無知名度甚至還是學生的作品來說價格已經比較高了,可能也有節目的性質在,播出去後出價不會顯得很小氣。

這對于阮今鳶來說也是一個很不錯的價格,後續的商議流程走的很順利,對方是直接買斷她的設計,後續投入成衣制作這些都不會有和她分成,阮今鳶也接受了。

直到比賽完全結束,她還有點沒回過神來的恍惚,轉眼在這裏住了三個月,不止是設計,很多其他方面也成長了不少。

還意外結識了兩個朋友,一個就是已經走了的鄒圓圓,前兩天節目第一期播出的時候她還截圖喊話給她打call來着。

另一個就是之前《萬物生息》的設計師萬冉,這一次挑戰賽她也參加了,兩人也是這時候正式認識的。萬清冉就是北臨本地人,是北臨服裝設計學院的應屆畢業生,家中都從事的設計行業,從小耳濡目染。

北臨服裝設計學院和南沅服裝學院一直都是設計院校內的頭部存在,兩校明裏暗裏生源競争也挺激烈,不過不耽誤阮今鳶和萬冉意外相處得來。

兩人性格很相似,屬于內斂少言但想法很天馬行空的那類,因此很同頻聊得來,也互相加了好友。

萬冉提起規劃,她大三時本來準備申請保研,後來還是決定出國深造,正好家裏也有這樣的門路。

阮今鳶在她問起時只是搖了搖頭,說還沒想好。她之前确實也有在糾結過是考研還是出國,但沒有太過明确的意向,就暫時把想法擱置了。

但萬冉的話也提醒了阮今鳶,應該盡快考慮好未來的方向了,無論選擇哪個方向都要抓緊準備申請了。學習績點這塊兒阮今鳶不擔心,高質量實習經歷和論文就是她比較缺失的部分了。

本來阮今鳶還想着這陣子壓力太大,先休息一段時間再說,卻莫名其妙被萬冉給卷到,把自己休息日壓縮了幾天。

她計劃在五月底前找到工作,在此之前還得去參加表哥的正式婚宴,時間早在一個多月前就告知過她了,就在五月二十號。

而對于阮今鳶來說還有一個不錯的消息:俞弋的培訓也即将結束,後面有一陣短暫的休息時間,他終于可以回國了。

得知了具體的回國日期,是在婚宴的後一天,并不沖突,也不需要額外去排時間。

參加婚宴對阮今鳶來說也有點心情複雜,更像是無意間闖進了一場商業宴會,人來人往觥籌交錯,即使談笑也離不開各自生意。

似乎沒有太多人把注意力放在婚宴本身。

阮今鳶不免對這一切感到不舒服和不喜。她知道表哥喜歡寧寧姐,但寧寧姐大概對表哥無意。而且這場婚姻就像一場交易,沒有太多真摯可言,長輩也根本不在意小輩的幸福。

阮今鳶覺得婚姻不該是這樣的,她父母和大姨家都是以愛出發,所以從小到大她感受到的都是家庭的溫暖和愛護。為什麽到了他們這輩,就要犧牲自己的感情,成為商業利益的工具呢?

她同樣擔心明明都那麽好的兩個人,最後關系會徹底僵化破裂,變得無法挽回,連做朋友都不行。

只是她也沒資格對這一切置喙,畢竟在場的所有人都心知肚明這是一場公告,宣告駱家和孟家的利益捆綁,地位再難撼動。

參加完婚禮,她無端想了很多未來的事情,忽然發覺自己大概是不希望很早進入一段婚姻,家庭和小孩不是她這個階段所需要擁有的東西。

或許未來某一天她會有結婚成家的,但絕對不會是什麽一畢業就結婚之類的,婚姻和愛也不應該成為一種對自己的束縛。

她需要擁有的是自我,愛好和想追求的事業。

--------------------

一直都覺得婚姻和愛不應該成為對自我的束縛,但在上一輩身上就總是有這樣的感受,尤其是女性。她們會為了家庭,丈夫,小孩,各種各樣的一切去犧牲她們自己,變得沒有自我。小時候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只是偶爾覺得媽媽很辛苦,又有點可憐。後來長大了我和我媽不斷的強調先愛她自己再來考慮愛我這件事,因為有時候她的愛也會給我們雙方造成一些誤解矛盾和負擔,起初她似乎沒有理解,她會覺得她的付出是應該的,但好在這兩年逐漸有了成效…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