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23章 第23章

唐玥問:“許久未見崔大人, 今日過來可是有事?”

崔钰稍微平複氣息:“無甚大事。”

他稍微走近到櫃臺前,見店裏無其餘顧客才道,“今日我恰好休沐, 從同僚家出來後聽聞長公主一行人往京郊當鋪這邊來, 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麽事, 就想着過來看一看。”

來時他甚至想好了, 若是長公主對如意當鋪有惡意,随便掰扯個借口就想懲罰掌櫃的或是強行買了當鋪,哪怕是拼着以後官路無望的未來, 他也得挺身護着如意當鋪。

如意當鋪于他恩重如山,夫子教導不管入仕後走到哪一品階, 都不能忘了來時路。

唐玥琢磨出他未盡之意,笑道:“不用擔心,長公主過來是與當鋪裏的巧兒有淵源,過些時日你就知道了。”

崔钰徹底放下心來:“那便好。”

他交代幾句話, 才放心離開。

吳川看着他這一番行事* ,知道他就是明松之前說過的當鋪當了三十兩銀子給他的崔狀元,心裏感嘆不愧是讀書人, 知恩圖報。

少安則沉浸在一連串的震撼中。

他居然有幸見到長公主, 性情和善幫忙幹活的巧兒姑娘居然是長公主的幼女,自家當鋪與崔侍讀有着不解淵源。

夜裏,唐玥幫着把唐憶婉的東西搬回她原先的房間去。

先前收下巧兒,讓唐憶婉搬來和她一起住, 也是想着短時間內巧兒會與長公主相認離開,不然她也不至于攬下這責任, 委屈唐憶婉和自己一起住。

搬回去時,唐憶婉還挺不樂意:“大姐, 我想和你一起住。”

她和大姐感情好,以前就愛跟在大姐身後做事,和大姐住在一起總覺得自己是安全的。尤其是現在寒冷的日子裏,被窩裏有大姐暖着,她挨近了睡特別舒服。

唐玥柔聲拒絕:“不行,小婉長大了還是得習慣自己睡,咱家又不是沒有這條件。之前為了給巧兒找個地方住,委屈你搬過來,現在搬回去正好。”

這段時間和唐憶婉住同一個房間,她晚上也沒有進過銀鋪。

唐憶婉不情願答應:“好吧。”還故作重重嘆了口氣,好似經歷了什麽委屈似的。

唐玥可沒辦法顧及她這點小情緒,也知道她只是一時不習慣試圖争取下,招呼着小妹把棉布枕頭那些搬回她房間,睡一晚也就習慣了。

忙完後,她回到房間坐下歇了會,想起白日裏成功将巧兒帶入長公主府視線,引得長公主上門來認清的事還是覺得激動。

那些金元寶和绫羅綢緞貴重不說,這段時間她對巧兒不錯,順利的話長公主府日後也會記着如意當鋪這份情。旁人知道後想要對如意當鋪不利,多少也會顧忌些。

唐玥意念一動進了銀飾鋪,進了手作室拿起熟悉的工具根據突然冒出來的靈感打造銀飾。沉浸在熟悉的領域,她真正放松下來。

隔日,當鋪休業。

唐玥喊上吳川,帶着那十顆金元寶到錢莊去,直接給換成銀票和銀元,免得放在家裏容易遭賊人惦記。

黃金價貴,在市面上流通較少,只有高門貴族才會讓人打造成金元寶用于贈禮,或者打造成金珠和金瓜子賞給下人。一兩黃金等于十兩銀,長公主贈送的金元寶每顆十兩重,共有十顆,也就是價值一千兩銀。

一大筆巨款了。

錢莊的夥計看到唐玥從包裹裏不斷掏出金元寶來也是一驚,見她一顆又一顆,拿出足有十顆後停下來才松了口氣。

他拿過金元寶用試金石對比過,确定沒有摻假,才一顆顆收起來,問:“請問客官要兌換成什麽?”

唐玥早就想好了:“一張五百兩的銀票、三張一百兩的銀票和四張五十兩的銀票。”

夥計應好,從後頭賬房櫃子裏數出足量的銀票,清點後遞給唐玥:“這位客官您看下。”

唐玥清點後沒有問題,又從包裹裏掏出一塊二兩的銀元遞過去:“麻煩你給兌換成銅錢。”

錢莊裏多的是拿銀元換銀票,手裏都是銅板的人也不會走進錢莊,眼前這位倒時不時拿銀元換銅錢,夥計見怪不怪,接過後給數出對應的銅錢,整整四十貫遞給唐玥。

唐玥接過放進包裹裏,分量不輕沉甸甸的,她起身往外走。

吳川在錢莊門口等着,她招呼道:“吳大哥,事情都辦好了,我們回去吧。”

吳川也沒有多問錢莊裏頭的事,他的職責就是保護唐玥和銀錢不被搶走,應了聲後跟着唐玥回當鋪。

之後當鋪照常營業,偶有顧客進來典當物品也是小單生意,以銅錢作為交易貨幣。

大概是在巧兒離開的五日後,她又回來了。

不同于初次被先前農家婦女帶着來典當的忐忑不安,也不同于在當鋪裏幫忙時的樸素平凡,今日進來的巧兒穿着昂貴的綢緞衣裳,舉手投足間是得體的禮儀風度,眉眼間皆是淡然自信,身後還跟着兩個丫鬟。

巧兒,或許應該喚作蕭若籬,如舊日般恬然一笑:“掌櫃的好久不見。”

唐玥瞧見她回來也高興:“好久不見,近日來一切可好?”

蕭若籬知道她是關心自己到了長公主府後的日子,她直言道:“一切都好,娘和大家都很照顧我,前天還在府裏舉辦了場宴會,向京城裏的人介紹我。”

從當鋪跟着那位稱是自己親娘的長公主離開時,她滿心茫然和不安。她也未曾想過,不過幾日已經能如此熟稔自然地喊一聲娘了,想起娘對自己的疼愛和珍視,蕭若籬滿心歡喜。

唐玥聽她的話和語氣,還有那日長公主的緊張和重視,就知道她回到長公主府後的日子不會差:“那便好。”

蕭若籬從衣袖裏拿出一張當票遞給唐玥:“掌櫃的,今日我過來主要還是想用這張當票真正贖回自己,和過去真正做個了斷。”

“娘回去後和我詳細聊過以往十來年的生活,特派人去了我以前住的地方捉拿了那一家子問話。原來當年我被拐子拐走後,途中發燒遲遲不退,拐子哪裏敢送我去藥館看病配藥,出京城路過郊外山林時直接給丢棄了。也是湊巧,我以前這對爹娘從娘家回來路過山裏,看見我可憐就給撿了回去,還正好退燒給養活了。 ”

說到這,蕭若籬冷嘲一笑,“原來當初我這對爹娘成婚六年一直沒有懷孩子,抱我回去也是因為聽了人說抱養個女娃在家可以招弟來家,一年後還真懷孕生了個男娃,就這樣一直過了十來年。也難怪,這麽多年總是偏着疼親生的男娃,沒錢時舍得把我當掉換錢。”

“我娘原本以為是這對夫婦拐賣了我,想着要重罰他們。但問清楚後,當年要不是他們從山裏抱養我,我恐怕早就沒命了,可這麽多年待我一般,家裏重活累活都讓我幹也是真的,索性就找他們要了這張當票,讓他們一家以後都不要出現京城裏,出現在我眼前。”

以前同住屋檐下的一家人,如今一位貴為長公主府小郡主,他們則是京郊農莊裏再普通不過的老百姓,如非有意,應該一輩子都不會有見面的時候了。

唐玥聽完忍不住嘆了口氣,而後又笑道:“你如今可算是苦盡甘來,往後都是好日子了。”

蕭若籬早已想開,笑着應了聲後又從衣兜裏掏出張銀票:“這是一百兩,還請掌櫃你收下。要不是那天你帶我去城北集市買東西,我也不能這麽快認到親娘。先前那是我娘感謝你送的禮,這回是正式贖回我的銀子,你可得收下!”

當初那那婦人帶着她來典當,掌櫃的本不想收她,最後不忍給了一兩銀子。一兩銀子,就可以把她典當給當鋪。

如今拿着當票來贖回自己,蕭若籬給一百兩銀票來感謝當初這份恩情,卻是因為怕給多了掌櫃的不肯收。

話說到這個份上,唐玥笑道:“那我也不和你客氣了。”她接過那張當票和一百兩銀票,“從此你就算和過往徹底撇清了,就是希望別忘了我們才好。”

蕭若籬笑道:“你放心,我永遠記着和你們生活在一塊的日子。”

兩人聊了幾句後,她還去了後院找劉婆子和唐憶婉聊天,一個時辰後才離開。

望着這姑娘離去時自由的背影,唐玥也忍不住感嘆,還好那天那婦人帶她進的是自家當鋪,還好小七出聲提醒她的真實身份,不然還不知道要再蹉跎多久,才能回到親身爹娘身邊。

接下來的日子裏,如意當鋪迎來了一年中最後一個生意好的月份。

臘月臨近年關,不管是高官貴族還是平民百姓都很重視,總想着順應節慶備上些好年貨,給家裏人過個好年,和親戚往來間別失了面子。

買東西要銀錢,銀錢不夠那就拿上自家有價值的東西去典當,換了點銀錢回來周轉。

不少城裏三品以下官員的府邸送禮得多,底下田莊鋪子送過來的年例不夠,就喊管事拿上地契鋪契去當鋪裏典當換錢。這種不光彩的事,一般每家府邸都固定只找一家信得過的當鋪,每年固定在他家典當,周轉一兩個月的銀錢。

今年倒是奇怪,唐玥細數着,自家當鋪最近已經收了十來單生意,都是周圍農莊的管事拿着田地契和鋪契過來典當。照着那些位置一看,各個的主家都是城裏的官員。

當鋪還接了好些個商人的典當生意。

臨近年關,各個鋪子急需新進足夠量的貨物,才能迎合各家府邸和廣大百姓的采購需求,柴米油鹽醬醋茶還有绫羅綢緞那些。這些商人以往大多直接在城裏有名的當鋪那典當,這次反而舍近求遠跑來如意當鋪這邊。

剛開始碰上一個兩個,拿着鋪契說要當個一二百兩,唐玥還不奇怪。連着碰上五六個,直接把當鋪裏所有周轉的銀錢都當光了,她才後知後覺反應過來,這不對勁。

沈慶峇也想着趁年前大家都籌備購買過年新衣時多賺一筆,各地開的綢緞莊有不夠銀錢進貨的都找當地當鋪去典當銀錢。京城這邊,他直接拿上鋪契去典當。

這會不同于上次的窘迫,城裏有名的當鋪朝奉都知道他家生意興旺,那細紗布料制成的棉衣受歡迎得很,不怕賣不出去,肯定有贖回的能力,朝奉給報的價錢也高。

如願典當到周轉的八成銀兩,沈慶峇想起曾經幫助自己度過難關的如意當鋪,想着有些錢也該由她家來賺才是,于是又帶着老宅的房契過來京郊清風巷這邊,想要典當剩下的三百兩銀子。

唐玥聽還算相熟的沈老板說明來意後,無奈一笑:“沈老板,您這好心送生意上門真不是我不做,是沒辦法做。先前有好幾個商人拿着鋪契過來典當,把我們當鋪能周轉的銀兩都借走了。我們這幾天就做一些小老百姓的生意,都是用銅錢來結算的。”

這回不同于上次沈慶峇處于危難窘迫之際急需用錢,小七貫徹着“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的原則,自然不為所動,不會額外提供用于典當的銀兩。

唐玥也就實話實說了。

沈慶峇一臉來遲了的懊悔:“看來是我過來的速度太慢了。”

他爽朗一笑,“沒事,既然掌櫃的你們這邊典當不了,回頭我找別家典當就是了。倒是聽起來,掌櫃的你這邊最近生意興旺啊。”

唐玥坦誠道:“是挺不錯的,臨近年關了嘛。不過和往年有點不一樣,城裏好些人家反而跑過來我這邊典當,怪稀奇的。”

京城裏當鋪那麽多,自家如意當鋪名氣小,也就上回賣冰塊的時候出了點風頭,再往前就是借錢給崔狀元的事。

她随意提一嘴,也就是問下這位在京城開着最大的綢緞莊生意特別好的沈老板,是否知道些其中的內情。

沈慶峇:“掌櫃的你還不知道吧,前些時候長公主府設辦宴席介紹走失的小郡主給那些個有身份的人認識。席間消息傳出來說,長公主特別感謝京郊的如意當鋪,收留了小郡主還照顧得好,要不然她也不能認回幼女。”

“大家可都記住了你家如意當鋪,長公主都惦記着感謝的鋪子,或許想着給誰家生意不是做,幹脆就把典當的生意往你這送了,也是賣長公主府的好。”

這典當生意,要只是臨時周轉鐵定會來贖回的,那一兩個月裏當鋪光是收利息和管理費就能賺不少錢。

唐玥想到近日裏收到的都是些地契鋪契,輕薄的幾張紙保管起來簡便,交易金額以百兩為單位,只要不出問題,妥妥就是送錢的生意。

她恍然大悟:“原來如此。要不是沈老板你說起這事,我還真不知道呢。”

沈慶峇:“也就是和幾個相熟的好友在吃飯時聽到那麽幾句,要不是你提起最近的生意,我還想不到這件事去呢。”

他那會聽到也忍不住感嘆,這如意當鋪掌櫃是真有眼力,典當了個人在當鋪裏幫忙,還恰好是長公主的幼女。有這重身份在那,也算是搭上了長公主府的門路。不過得虧掌櫃的待人和善,但凡這姑娘在當鋪裏過得有半點不舒心,都得招長公主的嫌棄。

想當初自家生意危及,知交好友不願意來往,當鋪不願意借錢,反而是如意當鋪的掌櫃只要老宅一塊磚頭就願意借三百兩銀子給自己,可見這掌櫃的夠膽識有魄力,最重要的是有眼光。

心裏感嘆幾分,既然如意當鋪這邊沒錢典當,想送錢給她家賺都不行,幹脆回頭送點年禮過來好了,沈慶峇說了幾句後離開。

唐玥終于搞明白這陣子大單生意的由來,想着這些人既是看在長公主的面子上過來典當的,自家守好這些典當物品,勿要發生意外,到時完好歸還顧客,就算完成好自家生意了。

臨近小年,附近農莊有需要的百姓都帶着自家最值錢的東西過來如意當鋪這典當,換了銅板去購置年貨了。

風雪飄搖中,街上少不了采買路過的人,交談中滿是對過年的期待。只是少有走進當鋪來的。

唐玥守在櫃臺前,想着明後天差不多可以歇業了。

這陣子家裏年貨購置得差不多了。

她私下和劉婆子商量着定下要采買的東西,劉婆子幫忙去把接下來要吃到的雞鴨魚肉買回來處理好凍着,到時候做飯随時拿出來解凍炒了吃。連雞蛋都買了四十個,每天早上煮了吃。青菜放不了太久,劉婆子就交代經常去買的那家菜販子,讓隔日給送到如意當鋪這邊來。

與唐家來往的親戚少,唐玥算過要走的年禮也就洪門武館的周館長一家,再就是放假前給唐明松的夫子送一份節禮,還有劉婆子、少安和吳川的年禮。

買年禮的時候,唐玥抽空和劉阿婆一起去采買的。送給周館長的年禮,還是照着唐父以前送的東西照舊送,給唐明松夫子的節禮則是一塊兩斤的臘肉、一只熟食館燒制好的雞、一匹藏青色的布料和二兩銀子。

發給劉婆子、少安和吳川的年禮要實在些,直接多發一個月的月銀,讓大家有足夠的銀子過個好年。再是發放一只燒雞、一斤臘肉和二十個農家人自己腌制的鹹鴨蛋。

劉阿婆購買的這家人自己腌制的鹹鴨蛋鹹香入味不說,刀一切開能流一案板的油,饞人得很。平時早飯經常煮鹹鴨蛋配粥喝,先前就說笑說發節禮就發這鹹鴨蛋好了,百吃不膩。

過年期間的安排,唐玥也已經問過三人。

劉阿婆家就住在京郊農莊這邊,除了除夕、初一、除二那三天休息,其餘時間都能過來煮飯幹活。

少安的話家就在京郊這邊近得很,家裏沒什麽事,走親戚也不過是閑時打發時間的。不過他這個票臺只有當鋪營業才有活計幹,自然是聽從當鋪安排,什麽營業什麽時候回來。

吳川家在外地,卻是當鋪裏一日不可或缺的護院,庫房裏放着的各式各樣當品還有現如今收在唐玥屋裏的田契地契鋪契都得有人來守護。就怕有賊人趁着過年夥計放假的空檔,妄圖來竊取財物。

這些典當的物品可容不得有一點閃失。

唐玥私底下詢問:“吳大哥,過年期間你是回老家那邊還是?”

吳川心裏早有打算:“小姐,我今年過年就先不回老家了,還是守在當鋪這裏。老家那邊我爹娘一切安好,半年前剛回去看過他們,那邊有我兄弟照看着,我也不擔心。以後要是我有打算回老家看他們,肯定提前和你說,并且聯系武館那邊武藝好的兄弟過來頂替我一陣子。”

“你放心,我肯定會盡好護院的職責,守好當鋪安全的。”

唐玥安下心來:“那就好,辛苦吳大哥了。”她盤算着過年期間的月銀按照兩倍來發放。

這天當鋪最後一天營業,大門敞開着也沒見一兩個顧客進來。

下午日光漸散,風呼嘯地吹,寒意襲來,唐玥守在櫃臺裏,穿着一身細紗棉衣捂着毛線圍脖都覺着冷。

在寒風中迎來一位顧客,唐玥等對方走近了細看才發現是老熟人了。

羅大娘也是等到今兒才有空過來:“掌櫃的,提前和你道聲新年好。想來想去沒什麽值當拿來送你的節禮,幹脆捧了自家腌制的一壇蘿蔔幹和一壇辣白菜送給你,平日裏炒菜吃配飯吃都很香,希望你能喜歡。”

唐玥還是頭次碰到顧客過來送節禮的,驚喜道:“羅大娘你也太客氣了!你拿回去留着自家吃就好了,心意我領了,前兒剛備好年貨什麽都有呢。”

羅大娘堅持道:“送出去的東西哪有往回領的道理,這蘿蔔幹和辣白菜也不是什麽貴重東西,你就收下慢慢吃好了。”

她笑道,“我今兒來也是想和你報聲喜。我家那口子啊在工部帶着幾個匠人一起制作那弓弩,後頭還研制了個什麽可以水力灌溉農田的器械。領頭的上報後大人帶着去地裏試了說是很有用,大人直接組了個水力灌溉器的隊,讓我家那口子當領頭的呢,說是多制作些等開春了在京郊農田先用上,回頭要論功行賞。”

“我尋思着也是往上升了,得過來和你說下這好消息才行。”

唐玥真誠道:“那可是真是恭喜了,果然有能力的人進了工部遲早都會被提拔的。”

她想到小七說的這位大娘的丈夫未來會是工部尚書,才進工部不到幾個月就從一名普通匠人升成一個項目隊伍的領頭,縱然往上升遷會不斷增難,想來也不是不可能。

她收下那壇蘿蔔幹和辣白菜,和羅大娘又聊了幾句,對方才高興離開。

即将到當鋪歇業時,來了第二位客人。

身着棉衣将渾身捂得嚴嚴實實的老妪走三步咳嗽一下,老皺的面容蒼白,唇上沒有點血色,連說話都在發顫:“掌櫃的,你看這把短刀可以當個多少錢?能給老身看個病開藥吃就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