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笑語

第二章 笑語

“小九。”吳三娘撩起簾子,沖着大堂招手。

喚作小九的少年搓了搓手,三步并作兩步地走了過來:“何事?”

吳三娘吩咐了幾句,少年随着她一起步入後廚。

少刻,吳三娘端着面走了出來。緩踏蓮步,袅袅婷婷。

“慢用。”吳三娘開張的第一碗面放在趙大跟前。

王武撇嘴道:“三娘,我的面呢?”

“這就來。”

相較于那頭的熱鬧,吳仁這邊着實冷清。

吳仁垂首,摩挲着自己的指骨。吳地的小娘子還是睚眦必報,他不過說了幾句不中聽的話,就遲遲不給他上面。

正出神想着,面就上來了。

端面的不是她,而是那個喚作小九的少年。

“大人,慢用。”少年的聲色比吳三娘青澀不少,也多了幾分疏離。

他瞥了一眼少年,五官周正,一副低眉順眼的生意人模樣。

“給我一碟醋,裏面需添上搗成碎末的胡蒜,切成絲發般細長的姜絲,還要一碟油潑辣子。”

“這……”小九為難地看向吳三娘。

Advertisement

“你若是做不了主,就把主人家喊來。”吳仁端坐在窗邊,眉頭緊蹙地道。

吳三娘正在給別人上面,聽到小九的耳語,轉首瞥了一眼吳仁。吳三娘的眼神冷淡,只是蜻蜓點水般地掠過他,又挪向別處。

她應該生氣了吧?吳仁心中暗忖。

沒一會兒,小九端來一碟醋和一碟油潑辣子,恭謹地放在桌上。小九轉了個身,正要松口氣,沒想到又被吳仁喊住。

“我要一壺綠茶。須用活水或者雨露烹煮,用白瓷杯盛之。”

小九撓了撓頭:“我們家的茶都是用井水煮的。”

“诶,難道不在吳地,就要如此糊弄人嗎?”吳仁質問道。

小九無奈,只得去找三娘,将吳仁的話又原原本本講了一遍。

吳三娘把托盤在櫃臺上一摔,走到吳仁那桌,一手捏起一碟料汁,直接倒地上了。

“三鮮面,講究一個鮮字。我這面,有鮮筍、鮮蝦、鮮菇,吃的就是食材的原汁原味。看來大人對吳地美食的喜愛,也不過是葉公好龍,又何必來為難我們這家破瓦之店呢?”

她站着斜睨他,眉目之間皆是不悅的神色。

“吳娘子好厲害,竟然敢當面嗆主簿大人。”大堂中響起竊竊私語。

吳仁擡眸,對上吳三娘的那雙明淨秋水,緩緩地垂下眼簾:“罷了,不與你計較。”

吳三娘沉着臉離去。

小九挑起簾子,吳三娘彎腰走入後廚。小九連忙閃身跟上,側身附耳道:“他可真讨厭。”

吳三娘把手中的碟子塞入他的手中,眉目間的怒氣已然消散,壓低着聲對他道:“別忘了我們來做什麽的。”

“我只是替姐姐感到不值。”小九小聲抱怨。

“萬事都要向長遠看。”

“有什麽可看的。一個涼州主簿,至于看得那麽緊嗎?”

“噓——”吳三娘把手指豎在唇邊,小九立刻噤聲。外面人多口雜,他可不能讓人聽了牆角。

吳三娘再度回到大堂之時,幾位食客正在高談闊論。

“聽說匈奴馬上要借道武威,去長安納貢了。”

“什麽時候?”

“就這兩日吧。據說匈奴這回要獻上兩千頭牛,五千頭羊,一百車金銀錠。州府還真擱不下這些,刺史大人征用了一整座山,以作匈奴的休憩之用,就在我嬸娘家後頭。”

見到吳三娘走近,王武開口問道:“三娘,你見過匈奴人嗎?”

“沒有。”

王武颔首:“還是不要見為好。我小時候,經常見匈奴,每回都要死不少人。近些年反倒少見了,我都快記不清匈奴人的長相了。”

“都是一雙眼睛一個鼻子,有什麽可看的?”趙大吃了滿口的面,含糊不清地道。

“廢話!哪個人不是一雙眼睛一個鼻子?三只眼的那是二郎神!”

“是是是。”趙大連連應聲。

“吳三娘。”身後冷不丁地傳來一聲低喚。聲音沉落,有肅肅之意。

“結賬。”

吳仁坐在窗邊,清瘦的身子挺如修竹。手中拿着一塊石青色的方帕,仔細地擦拭手指上沾染的浮油。

吳三娘一直知道他的手很好看。半只手裹在帕子內,露出軟玉削青蔥般的長指,與那人的手生得一模一樣。

“二十文。”

吳仁拿出錢袋,等了半晌也不見吳三娘走近。他掃了一眼大堂,吳三娘正在招呼別的客人。

還真是稀奇。別的店家都搶着收錢,這吳三娘卻毫不在意,也不怕客人逃賬。

他摸出一個銅板,扣在桌上,斜眼瞥着吳三娘。

女人在一群糙漢中談笑風生,進退自如,完全略過了他。

他又取出一枚銅板,緩緩按在桌面,這回是正眼盯着吳三娘。

“兩千頭牛和五千頭羊,這得要多大一座山啊!”吳三娘感慨道。

“不大,就一個小山包,在城東,那裏有河,牛羊吃的草也多。”先前提到嬸娘家的那人回道。

“這樣啊。此處離城東還挺遠的……”吳三娘的眸中難掩失落。

“匈奴從城西穿城而過,吳娘子可以同我們一道在街上看個熱鬧。”

“你們一群大男人,我湊什麽熱鬧?說出去不叫人笑話!”

吳三娘掩唇一笑,眉眼彎彎,似染春晖。

吳仁從錢袋捏起一枚銅板,若有所思地放下。這回,他斂了目光,從錢袋裏面一枚一枚地取出銅板,疊成高高的一堆。

二十枚,不多不少,疊得比茶杯還要高。

他又多摸了一枚,孤零零地放在一旁。

錢已付清,他起身走人。

吳仁走後,小九過來收拾。見桌上疊着一柱錢,便推平了銅板,拂入自己的手心。數了一遍錢,卻見桌子的另一側單獨擺了一文錢。

“二十一文……”他低喃。

小九揚起頭,對着吳三娘喊:“阿姐,大人落下一枚銅板。”

吳三娘走來,小九指着桌面道:“大人放了二十枚銅板在這,那邊又多放了一文。”

吳三娘捏起那枚銅板,似乎還能摸到餘溫。

“大人賞我的。”

小九一拍自己的腦袋:“阿姐,我真是太蠢了……”

吳三娘向門外望去,見那青衣人正撩起衣袍,緩步過橋。風靜雲歇,蟬鳴聒噪,暑氣如浪而至,男子的背影隐隐綽綽。

她就這麽看着,直到看不見為止。

大人,守在涼州,你甘心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