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 章

23   第 23 章

◎真話◎

心外科學術論壇是全國心外科協會舉辦的一個線下活動,兩年舉辦一次,主要是各大醫院心外科手術的技術交流和案例分享。

醫生的需求是重明科技很重要的研發方向,齊溯通過朋友拿到兩張入場券。來京州一趟,總要有些收獲。

論壇是下午開始,主辦方邀請了幾位外科手術大拿分享案例,參加活動的大多都是醫生,也有少部分企業代表。

技術大拿們分享後,在場的醫生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讨論病情或技術。論壇會結束時,已經有些晚了。

江洄午飯吃得随意,開了一下午的會,早就餓了。正當江洄以為可以馬上回酒店吃飯的時候,有人在他們身後叫住了她。

“小江姑娘?”

“袁醫生,您也在這兒?”江洄沒想到才過了兩天又見到了袁為民。

不過想來也是,這個論壇,他可是專家中的專家。袁為民身邊還跟着另一個中年男人,看起來跟他有幾分相似。

“我來學習學習。”袁為民說着介紹起身邊的人,“這是我兒子袁世新,也是個醫生,心外科的。”

“小袁醫生好,剛剛您講的內容,我們都受益匪淺。”江洄順便也給小袁醫生介紹自家老板,“這是我老板齊溯,是重明科技的創始人。”

袁世新跟齊溯握手:“齊總,久仰大名。”

“袁主任客氣了!”

簡單的寒暄過後,袁為民提及來意,拍拍兒子的肩膀:“那天我們回去以後,你張姨跟他說了你救童童的事情,他非說要當面謝謝你,我以為你們前兩天已經回東江了,就沒聯系你,沒想到在這兒碰到你,看來是天意。”

江洄一陣羞赧:“您快別這麽說了,張姨已經說了好多次謝謝,您再提,我是真的不好意思了。”

“小江姑娘這是哪裏的話,救命之恩再怎麽感謝也不為過的。”袁世新握着江洄的手,一個勁兒感謝,“我也聽我媽說了你的情況,再怎麽說,也要讓我做東,請你吃頓飯,我才安心啊。”

“這……”江洄左右為難,看向齊溯,希望他随便編個理由幫自己解圍。

齊溯像是沒看到江洄的求助,大方放行:“你去吧,晚上沒有別的安排了。”

袁世新卻說:“齊總一起啊,聽我爸說,那天跟你們幾個年輕人聊得很開心,正好我也想當面請教些問題。”

“您言重了,我們跟袁老也只是随意交流。今天的主角既然是江洄,我就不去叨擾了。”

袁為民卻一展笑容,拍了拍齊溯的手臂:“走吧小齊,別推辭了,你難道忍心一個小姑娘人生地不熟的,大晚上一個人回酒店?”

話說到這份上,齊溯再推辭就不禮貌了:“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江洄本以為齊溯參加這個論壇是要拓展下人脈資源的,她之前還疑惑為什麽不讓劉興泰或者董雲帆一起參加。現在看來是另有用意。

江洄跟着幾個人,若有所思,今天這場“偶遇”太巧了,很難不讓江洄懷疑,是齊溯故意安排的。她不喜歡這種挾恩圖報的感覺。

幾人到了一家中餐館,為了聊天方便,還特意選了個包間。袁世新作為東道主,詢問了齊溯和江洄的口味,點了幾道特色菜。

“小江是東江本地人?”

“嗯,對。”其實江洄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東江人,只能說是在東江長大的。

“據說齊總在國外長大,東江那邊口味也比較清淡,我就自作主張點了幾個菜,希望合你們的胃口。”

“袁主任太客氣了。”

沒過一會兒,服務員陸續上菜了。

年輕的服務生在幫江洄倒飲料,埋頭吃飯的江洄沒注意,不小心碰到了手邊的勺子,服務員連忙道歉想去撿,但勺子掉在她和齊溯中間的位置,服務員不好操作,一時間手足無措。

江洄放下筷子安撫慌亂的服務生:“沒事,我來就行。”

有老板在,江洄自然地把社交的任務交給了齊溯,自己專心吃飯,本來也餓得不行了。

桌上有道珍珠丸子,表面裹着香軟的糯米,潔白如玉,丸子圓潤而飽滿,盤底搭配着晶瑩的料汁,很是誘人。

她夾起一顆珍珠丸子,正跟袁世新聊天的齊溯提醒她:“這裏面是羊肉。”

“啊?”江洄不吃羊肉,但眼下菜已經夾起來了,萬不能再放回去的。

“給我吧。”

齊溯見她沒動,又說:“別浪費。”

這邊的小動靜引得袁家父子側目,江洄只好聽話地把這顆丸子放到齊溯的碗裏,難為情地說:“謝謝老板!”

齊溯當什麽事都沒有發生,低頭咬了一口丸子,鮮嫩多汁,味道不錯。

袁世新見狀問江洄:“小江不吃羊肉?”

江洄解釋到:“也不是。是我有個弟弟不吃羊肉,家裏為了遷就他也沒再吃過,久而久之就習慣了。”

袁世新了然地點點頭,說:“果然家長都更遷就最小的孩子。”

他想到自己的母親,自從童童出生後,生活重心都放在小的那個身上,他不止一次提醒母親,對待兩個孩子要一碗水端平。

“也不全是因為這個,我弟弟有心髒病,小時候總是很瘦弱,又不敢運動,看着怪可憐的,家裏只能在別的地方遷就他一些。”

袁家父子是心外科專家,對病情很關心:“心髒病?那現在如何了?”

“是先天性心髒病,四年前做了手術,現在穩定下來了,每半年去複查一次。”

雖然不知道江洄的年紀,但看她為人處世沉穩,應該已經工作幾年了。袁為民猜測她的弟弟年紀應該不會太小。

他又問江洄:“弟弟多大了?”

“今年十四了,十歲的時候做的手術。”

袁為民痛心患者的情況,下意識問:“怎麽這麽晚才做手術,先天性心髒病的孩子早做手術比較好。”

江洄知道袁為民醫者仁心,只簡單解釋:“家裏情況特殊,之前沒有條件做手術。”

這話一出,兩位醫生都陷入沉思。他們行醫多年,見過無數因為沒錢而放棄治療的病人,只是沒想到眼前這位姑娘家裏竟也是這樣的情況。

“四年前我弟弟能做手術,還多虧齊總幫忙。”

袁家父子不約而同看向齊溯:“哦?”

江洄隐去當年的具體情況,只說結果:“是齊總資助了我們。”

袁世新面露微笑:“原來如此。之前偶然看過一篇齊總的專訪,裏面就提過齊總資助了一些心髒病的兒童。原來齊總這麽早就開始做這件事了?”

齊溯跟兩位醫生解釋:“也沒有。我們團隊五年前才回國,那時候還沒什麽錢,江洄的弟弟……是個特例,資助的事是這兩年才開始的。”

“怎樣都好。現在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也不多了,病人嘛,能救一個是一個。”袁為民雖說是頂尖專家,但醫學之外的很多事情還是無能為力。

用餐逐漸接近尾聲,袁為民親切地問江洄用餐感受。

“菜品很好吃,謝謝袁醫生的款待。”

袁為民回想自己跟江洄少數的幾次對話,她一直稱呼自己為“袁醫生”,今天遇到他兒子,也是稱呼“小袁醫生”。多年來,他聽慣了別人奉承式的稱呼,主任、教授、專家甚至大佬,退休後稱呼變成了袁老。

袁為民覺得挺有意思,就問江洄:“小江啊,你老板和同事都是恭恭敬敬地叫我一聲‘袁老’,怎麽你一個小姑娘,叫我醫生就算了,還叫我兒子‘小袁醫生’,他可是比你、比你們齊總都年長很多。”

“啊?”江洄被問得有些懵,也不知道怎麽回答這個犀利的問題,只好避重就輕地說,“可您二位不就是醫生嗎?”

“說得好!”袁為民哈哈大笑起來:“小齊啊,你有個好助理。”

別的稱呼都是虛名,醫生才是本質。袁為民頻頻點頭。

齊溯也笑着說:“謝謝袁老誇獎,江洄一直都很優秀的。”

“小江是個坦誠的姑娘。”袁為民又突然收起笑容,少了皺紋堆積在眼角,袁為民銳利的眼神直直看向江洄:“那我問你,前兩天在展會,你是不是故意引我去你們那兒的。”

果然,老狐貍就是老狐貍,她一個初出茅廬的菜鳥哪能瞞過他。江洄坦然承認:“是。”

“好,果然夠坦誠。說說你的理由。”

突然的質問讓吃飯時和諧的氛圍蕩然無存。

袁世新自然知道父親為什麽這麽做,但江洄一個小姑娘,又是對他們家有恩的人。見江洄似乎被吓着了,袁世新終究有些于心不忍,看向齊溯:“你不幫小江說說話?畢竟你才是老板,公司效益好,員工最多分點獎金,老板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齊溯語氣輕松:“不需要我,她自己就可以。”

江洄确實是被問得有點懵,在沉默的幾秒鐘裏,她也在猶豫要不要說實話。

現在這個時代,說真話的代價太大了,她拿不準坐在對面的袁家父子究竟是什麽意思。

聽到齊溯的話,江洄決定相信自己的直覺。她站起來,面色有些凝重:“袁老,首先,我很抱歉利用了張姨的善良。當時張姨帶着童童來道謝,我認出了她。我想留住她,您自然就會來我們展位,才編了一個請她幫我完成‘KPI’的借口。”

“但是這件事到現在,沒有人因此受益或受損。重明科技确實非常需要一個機會,但這個機會何嘗不是醫生和患者的呢。”

“相信兩位醫生見過太多因為幾萬塊甚至幾千塊放棄治療的病人,他們不想好好活着嗎。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就是窮病,正如我弟弟一樣。”[注]

“心外科手術是外科寶塔上的明珠,其難度和精細程度可想而知,如果有精密儀器的加成,對手術效率和術後風險都是有益的。但國外的設備——”

江洄猶疑了一瞬,這種時候不宜捧高踩低,國外的醫療設備情況如何,兩位醫生比她更清楚。

“如果治療的費用降下來一些,是不是就少一些因為費用止步手術間的患者呢。”

“至于利益,企業不是做慈善,自然是要賺錢的。其實這是個多方共贏且能持續發展的局面。”

江洄一口氣說了一大堆,義正言辭,在這樣一個吃飯的場合,多少有些格格不入。

袁為民了解了江洄的想法,也不再為難她,跟她開着玩笑:“那你呢,你這麽為公司着想,是為什麽?又是因為‘KPI’?”

“那倒不是。再說,齊總也沒說要給我獎金呢!”

江洄越說越小聲,引得現場幾位大笑。嚴肅的氛圍也因為江洄一句看似抱怨的話而重新破冰。

袁世新更是“指責”起齊溯來:“齊總,這就是你的不對了,哈哈哈。”

齊溯無可辯駁,眼裏含笑看了眼江洄,回答袁世新:“是我考慮不周。”

聽了齊溯的話,江洄更無地自容了,恨不得把頭埋進桌子底下的樣子。

而低頭“害羞”的江洄忍不住想,果然,不管什麽年紀的男人,在面對涉世未深的年輕又懵懂的女孩時,防備心都會下降。

他們理所當然地覺得自己才是掌握話語權的那方。

齊溯看着低着頭的江洄,她因為害羞,脖子耳朵都紅透了,眼睛盯着桌面,不敢看其他人,像只鴕鳥,想就此挖個坑把自己埋了。

齊溯用手背輕輕擡了擡她快垂到胸口的下巴:“好了,袁老沒怪你。”

【作者有話說】

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就是窮病——《我不是藥神》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