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章
第 12 章
然而趙翰卻有。
這豈不是說,他李斯的蒙恬其實還比不得上一位七歲孩童?
“你難道說的是楊端和?他對付李牧,倒是有一些手段……”疑惑間,李斯開口問。
然而趙翰卻搖了搖頭,“不,學生認為,既然此次秦國要徹底滅亡韓國,那就要選一個對韓國最有力的殺器出來,這人不需要有絕世之武功,也不需要有絕世之謀略,只需要有百姓認可之民聲,如此,他之出兵,行至之地,必将百姓歸複,破韓,唾手可得也……”
趙翰這話。
再度讓李斯蒙恬一驚。
因為這個說法頗為新潮,頗為齊巧!
滅韓之人!
不需要有絕世之武功,也不需要有絕世之謀略!
只需要有百姓認可之名聲?
如此,便會百姓歸附,天下歸附?
一旦出兵!?
就會勢如破竹,唾手可得?
“翰兒,你說的這人是誰?誰這麽厲害,一人出,可當我秦國數十萬的鐵軍?”
李斯遠想着,若秦國實在無人可選。
Advertisement
便可從李信王剪兩人中選出一人。
讓其帶着數倍于韓國的兵力,踏平新鄭。
雖說這樣,秦軍恐怕會付出頗大代價,但這,或也是當下秦國最好的辦法了。
卻見此刻,趙翰緩緩道,“南陽假守內史騰,學生之前聽鄉裏說,昨年秦國得了南陽後,大王派內史騰去南陽作假守,結果南陽百姓擁護,百姓富足,就連韓國的一些難民,也時常流到南陽來……”
“民間還傳言說,內史騰為人間賢聖!”
“俗話講,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內史騰得韓國百姓擁護,滅韓,唾手可得也!”
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
馬車裏,聽到趙翰這話,李斯沉默了,對呀,六國之內,自古的王道之師皆有一個共性,那便是,得到了百姓的擁護!
讓王翦李信攻秦!
這是國戰!
就算韓國貧弱,為了國家,韓國軍民也會拼死力戰……
可若是主帥換成了內史騰。
或許,結果變不一樣了。
因為,內史騰原本就是韓國人。
秦國之所以得了南陽。
便是因為內史騰不滿韓國內政混亂、苛政毒人,于是內史騰便轉投了秦國。
被嬴政封為內史。
還是管理南陽。
将南陽管理的十分富足。
百姓民心歸附。
“翰兒,你的這一句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還真是點醒了我!”
“好一個孟軻,”
馬車上,得了趙翰的這一點。
李斯極其高興。
這當即便下了馬車。
引來一匹快馬!
先行快馬加鞭趕回鹹陽了。
這讓馬車裏的趙翰有些懵,心想,自家老師是咋的?!
咋如此雀躍?
一旁的蒙恬則道,“翰兒,你真是得你家李老師喜愛呀……”
“如今朝野大将皆在争論,想要一得滅韓之功,可是他們或多或少都有缺陷,無能為主,你點出了這一內史騰,倒是這滅韓的極佳人選……”
“好一個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內史騰得韓國百姓擁護,如今又得我秦國大軍,我秦國此次出兵,這只要不傷及民生,出兵韓國便是一軍王道之師,可謂是勢如破竹也!”
蒙恬高興着。
看趙翰就像是看個寶貝一樣。
愛不釋手。
……
與此同時。
鹹陽宮。
小朝堂上。
李信、王剪王贲、楊端和、蒙骜蒙武,正在鹹陽宮裏的沙盤上指指點點。
“大王,給我二十萬軍隊,老臣我有九成把握滅韓!”沙盤外,蒙骜杵着拐杖,一臉自信。
然而嬴政卻并未點頭。
而是示意李信,詢問李信是否有滅韓之策。
此刻李信則道,“回大王,讓蒙老将軍配合李信,李信親自領兵渡黃河,攻占新鄭,龍老将軍率一隊人馬,以防李牧,李信有七成把握……”
聽聞李信的話。
嬴政還是不語。
而是示意王剪,王剪此刻則咳了咳,回答道,“回大王,近日王剪身體抱恙,雖也可出戰,但這內涵的把握也只有五成……”
蒙骜、李信、王剪的勝率越來越低。
這讓嬴政沉默了。
因為,正如趙翰所說。
如今是秦滅韓的絕佳時機。
若把這時機白白浪費。
嬴政非常不願。
但,手下之人,皆無徹底滅韓之成算。
嬴政沉默了,“難不成,我秦國重要錯失此等良機?”
嬴政沉默着。
卻這時,朝會外突然急匆匆走來的李斯。
這讓嬴政見了也是一愣,問道,“你不應該在石門山上嗎!?”
“這麽急匆匆的到來,難不成是出了變故?”
朝會上,見秦君三大将皆在此處,李斯先做一禮,後連忙道,“大王,臣有一人舉薦,若能使其出兵,滅韓之成算,臣有十成!”
李斯此言一出。
王剪、蒙骜、李信的目光都聚了過來。
并心中略有疑惑與不屑。
因為,李斯雖貴為丞相。
但李斯只是個文官,并無統兵之才。
李斯有十成把握?
王剪、李信、蒙骜,此刻都不信!
然而嬴政卻從李斯的眼裏看到了一絲別意,開口問道,“你且來說說,你的十成把握在哪?”
小朝會上,李斯道,“《孟子·盡心章句下》講,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天下之中,百姓最為重要,國家在其次,國君最後……”
“昨年,我秦國得南陽,廢井田,開阡陌,施郡縣,南陽在內史騰的管理下,百姓富足、明星歸附只一年時間,就有近十萬韓國流民入南陽,我秦國因南陽一郡,便就多了十萬百姓。”
“韓國,內政混亂,韓王安橫征暴斂,茶獨享樂,韓國百姓早已苦不堪言,百官亦是混亂不堪,韓國之所以能夠綿延今日,不過便是靠的三晉之趙魏唇寒!”
“如今,趙魏韓三國內有嫌細……”
“若使南陽假守內史騰橫渡黃河,以南陽之兵,以韓攻韓,這便占了百姓之利!”
“再加上我秦國大軍策應輔助,滅韓,十成把握也!”
李斯此言一出。
王剪、李信、蒙骜都蒙住了。
內史騰此人,頗有大才。
王剪、李信、蒙骜也都聽過,知道其治世之才,但南陽如此盛況,民心如此歸附……
“有點意思……”
“李斯,這是你的計策嗎?”
李斯學通百家。
如今以孟子一篇,訴明了韓國必滅的道理。
指出以韓攻韓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