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章

第 33 章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這一刻,韓國大殿中,聽見蒙恬高呼出這一句,全殿群臣愣住了。

這一句情景交融!

直接就将當下天下局勢。

給完美襯托渲染了出來。

尤其是這一句,山雨欲來風滿樓。

這讓韓王安聽了,瞬間神色一凝,因為,這句詩中的太陽不就說的是秦國嗎!?

秦國如太陽初升。

韓國則危如蟲卵。

這頗有一番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然而,此刻蒙恬大吼着,話還未停……

鳥下綠蕪晉苑夕,蟬鳴黃葉韓宮秋。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蒙恬此言一出。

Advertisement

在場的衆位士大夫反應過來。

頓時沸騰了。

并有的武将甚至是青筋暴起。

這掏出配劍,就有意将蒙恬趙翰給劍斬于此……

因為。

這詩雖然極度精妙。

但其中的兩詞“晉苑夕”、“韓宮秋”,這不明擺着在詛咒韓國嗎?!

對此。

還算對秦國有些許好感的長史恪。

當即拔劍大怒道,“趙翰,你在我王大殿說這話,就不怕死嗎!?”

然而蒙恬不是吃素的。

即使此地乃韓國王宮,蒙恬掏出配劍也絲毫不懼。

“我倒要看看,到底是我蒙恬的劍快,還是你長史恪的劍快?!”

……

而這邊。

聽了趙翰一言詩。

也算頗有才學的韓王安沉默了。

因為,這首詩寫的奇妙。

不論其背後所隐含的意義,就說這一句“山雨欲來風滿樓”,就又是一句千古佳句,足以讓趙翰名留青史。

但,就算他趙翰是嬴政養子。

今日他趙翰如此侮辱韓國。

韓王安忍不了。

不想這時,韓王庭裏,因為趙翰的這一句詩,全場劍拔弩張。

趙翰則再次一禮,對着諸殿群臣以及韓王安道:“大王,趙翰這詩,并無其他指向……”

“只是想跟大王提個醒,若韓國還與當年一般,想着與五國合縱,共同來抵禦秦國,恐怕,韓國就真要成韓宮秋了……”

“三晉園苑已去……”

“難道大王不見我師,不見我父之令,這真是想與我秦國做對,與山東五國一同踏入墳墓!?”

《鹹陽城西樓遠眺》這首詩乃是唐代詩人許渾所作!

是一首仿古詩。

前兩句趙翰完全借鑒。

後兩句中,趙翰則是把“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中的,“秦苑夕”、“漢宮秋”,改成了晉苑夕、韓宮秋……

借此來暗諷如今韓國的局勢。

即将是如當年那不可一世的晉國,随後化為烏有,晉苑、韓宮這一切都要化作歷史的塵埃。

最後新鄭古都。

只能成為草樹瘋長的田野,綠蕪遍地,唯有蟲鳴……

而這樣的一首詩,自趙翰手上做出。

自然是贏得了韓國君臣的針對。

然而。

趙翰此言一出。

韓王安則冷靜了。

因為,趙翰作為秦使,他背後的秦國似乎真有讓韓國成為歷史塵埃的可能。

韓國貧弱!

這是根本沒有和秦國大戰的可能的。

秦國如今沒有吞并韓國。

這也僅僅是因為山東其他五國。

然而盡管如此,近些年秦國韓國之戰。

韓國雖沒有被徹底滅掉。

但昨年的南陽,以及前些年的幾十城,這已經讓韓國的版圖越來越小了。

如今韓國,似乎真處在了生死存亡之間!

這也是讓韓王安沉默了,好久之後,韓王安方才大手一揮,止住了在場的劍拔弩張。

也同時放棄了給趙翰下馬威的想法。

當即吩咐道,“罷了!”

“一篇詩作而已!?”

“來人,給翰公子和蒙将軍賜座!”

身為一國之君。

韓王安并不意氣用事。

這次李斯來訪,韓王安之所以不見李斯。

就是意識到了秦國和韓國之間,秦國很有可能想再次來劫掠韓國一把。

所以避而不見。

是韓王的态度。

其實也是治标不治本。

畢竟,外交使臣解決不了的問題,最後只能用戰争來解決。

韓王安他是可以托住李斯!

但不能永遠拖着李斯。

因為韓王安需要給李斯以及秦國一個交代。

不然的話,等待着韓國的,就是來自于王剪的秦國大軍。

“謝大王!”

這邊。

見韓王安終于是把自己放在了使臣的态度上。

趙翰緊張着的心,此刻也是終于放下,給蒙恬使了個眼神後,便與蒙恬安然坐下。

随後對着韓王安再次一禮,“趙翰今日前來,其實是待師前來……”

“至于老師來韓國的目的,我父秦王嬴政已經在國書中言明!”

“大王看了便知!”

趙翰雖七歲。

但卻展露出來了,不輸于一般王公大臣的魄力。

且不僅是膽量。

趙翰剛剛的那一首詩。

也同樣是讓衆人驚嘆。

然而這邊。

當沉下心來。

認真觀看了來自于嬴政的國書。

看着看着,韓王安的表情也是越來越複雜。

這坐在韓王寶座上,拳頭也都緊緊捏了起來。

怒氣是在心裏積累着。

似乎随時都要爆發。

良久後,當放下國書,望着前方的趙翰和蒙恬。

韓王沉呼一口氣後,也是當即質問道,“你們秦國也太過分了吧!”

“你們秦國這難道真是想讓我韓國成為你們秦國的一個郡縣!?”

“若是如此的話,你們大不了大軍來犯就是!”

“孤這韓王也不當了!”

韓王安扔下國書。

一臉憤怒。

而這邊,韓國王氏龍泉君撿起國書,這一仔細看了。

龍泉君也是徹底怒了,當即憤憤道:“你們這是在命令我韓國嗎!?”

“你們竟讓我韓國驅使韓國境內的所有山東五國之人!?”

“我看你秦國這不是國書吧,而是一紙命令……”

國書中。

是由李斯陳述,嬴政親筆寫下的孤韓之策!

~韓國驅離五國章式!

即,只要韓國驅離了山東五國的所有人。

秦國便可以承諾,給予韓國保留現有領土的承諾。

從此之後,兩國修好!

秦國放過韓國,以後或許可和韓國結成同盟,一起進攻山東五國……

“大王,我父這并不是在命令大王!”

“而是在給大王和韓國一個機會!”

“畢竟秦韓實力對比,十倍有餘”

“一旦我秦軍東出崤山……趙翰可斷言,三日內,韓國必滅!”

韓王殿中,趙翰起身,再深深一禮,随後道。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