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這些鄰家啊 一日清晨,慧娥剛洗完臉,……
第5章 這些鄰家啊 一日清晨,慧娥剛洗完臉,……
一日清晨,慧娥剛洗完臉,端着盆子在門外潑水,正碰見薛棉香挎着個籃子經過。
慧娥笑道:“大侵早,幹啥去?”
薛棉香笑道:“夜裏下了陣子小雨,我到山坡上看看有蘑菇呗。”
慧娥說道:“是嗎?咋夜裏俺就睡得那麽死,啥也沒聽見,早起見院裏有點濕,心說下雨了。你稍等俺一會兒,俺也給你一同去,摘一籃子回來炒頓兒菜。”
薛棉香只得等着她。慧娥也知道薛棉香家裏過的不如意,她男人脾氣不好,又窩囊,薛棉香自己的身子骨也虛,家裏裏裏外外都靠她一個人把持着。慧娥的日子過的也緊緊巴巴哩,但也時常幫她一幫。
慧娥一路走,一邊勸道:“棉香,就過麥了,人家城裏劉千戶的娘子跟他大公子回鄉收麥哩,俺男人說去他家打幾天短工哩,還說劉千戶家裏還想找幾個做飯女人幫忙,你想去呗?半個月,也掙個錢。”
薛棉香低頭想了想,劉千戶也是第一年包地,又不是熟人,害怕給不了工錢,說道:“去不成啊!俺家裏也好幾畝地哩,管不過來。”
慧娥說道:“你男人一個人還顧不過來麽?”
薛棉香說道:“他自己幹不過來,他是個急性子,做啥也沒耐心。”
慧娥勸不過,随她去吧。她男人也不好說話,別回家再讓人夫妻倆鬧別扭。一到山坡上,還有點露水,日頭還沒出來,涼涼爽爽,下過雨後,遠遠一看,一層層大樹都是新綠的模樣,河裏的水也新新鮮鮮。地裏有趁着墒,牽着黃牛,種谷子哩,種豆角哩,撒生菜哩,都在村北菜地裏熱鬧。
沒過一個時辰,薛棉香摘了滿滿一筐大蘑菇,慧娥也是發愁找了半天,就摘了一捧指頭大小的蘑菇,剛剛沾滿筐底,還丢人哩。
薛棉香說道:“你也不常來摘蘑菇,不知道哪兒多哪兒少,蘑菇都長在幹草窩哩,石頭縫子哩。”
慧娥嘆道:“你看看你眼明手快,是個好幹家……”說道這裏慧娥也就不說了,本來想說,薛棉香恁能幹,本應該過上好日子,誰知……
薛棉香說道:“日頭出來了,別摘了,我回家分你一點吧。”
一路上慧娥跟着薛棉香一道走着,人家一會兒低頭撿一穗麥子,一會兒貓腰在地上拾起一根油菜,都是別人着急丢的,不一會把筐都堆滿了。慧娥只是眼紅,自己看不上路邊掉的糧食,覺得拾起來發不了大財,誰知人家到拾了半筐。
Advertisement
回到家裏,一進薛棉香的屋,只見一只瘦幹的貍花貓卧在椅子上,較黃的眼珠子,眼角有淚,積着一大塊眵目糊,可憐惜惜的。薛棉香拿起門後的火鉗子就打,說道:“這是誰家的小病貓子,賴俺家也不走唻,偷吃了俺多少幹紅薯,氣死個人。”
慧娥一見小貓就心疼,攔着說道:“你打它幹啥哩?要不給了我好了。”
薛棉香氣呼呼說道:“家裏也沒個老鼠,養着它也是白養。它吃東西還挑揀哩,不知道從哪兒跑來了,打也打也不走了。”
慧娥從地上抱了起來,它還怯怯的,瘦的骨頭架子都看出來了,抱在懷裏,呼嚕呼嚕瞅着慧娥,說道:“它也是條性命,俺可稀罕貓哩。”
薛棉香說道:“正好,你麻利把它捉走。我正怵劫它哩。在俺家裏,早晚叫俺男人打死它。”薛棉香分了一半的蘑菇給慧娥,慧娥就抱起貓往家裏走。
一進門,見小鸠兒站坐在門坎上吃火燒。慧娥說道:“誰給你火燒吃哩?”
小鸠兒說:“俺小段叔給俺吃哩。”
慧娥心裏嘀咕,西鄰家這小夥兒是怎麽一回事?一天天招着小鸠兒,不是給個瓜,就是給把棗,要不給一塊兒餅啊,糕啊!他恁好看的一個小夥兒也不說娶媳婦,打算怎麽哩?
慧娥把小貓放在地上,對小鸠兒說:“你把火燒掰一塊兒給我,我喂喂這小貓。”
小鸠兒蹭把火燒藏在身後,說道:“這麽好的火燒,怎麽能喂貓哩?”
慧娥說道:“你不看它快餓死了。快給我一口,一會兒我給你炒蘑菇,多放點油,炒的香香哩。”慧娥千哄萬騙從小鸠兒手裏弄出一塊火燒,自己放在嘴裏嚼了嚼,吐出來才給小貓吃。
誰知小段正在門口看着,笑道:“嫂子還有這好心兒哩……”
慧娥吓得一哆嗦,扭身一看是鄰家小段,笑嘻嘻的。慧娥說道:“小段啊,冷不丁喊俺一聲,吓了一大跳!你找你大哥哩,他鋤地去啦。”
小段笑道:“俺找你哩!”
慧娥只管摘蘑菇,也不看他,說道:“你找我幹啥哩?”
小段說道:“我前幾天見你搓打麻繩,我腳下也沒鞋了,你用草繩給我編一雙吧。”
慧娥忙說道:“哎呀,你還叫我給你辮鞋了,快算了吧!我辮的草鞋都胳腳不能穿,你大哥都不穿我辮的鞋。你要是真想穿草鞋,去叫棉香給你辮一雙,人棉香做得那活可好哩。”
小段被慧娥晾在一邊,臉上挂不住,半響才說道:“咱又不是相親去,随便穿一穿,就麻煩嫂子給我辮一雙吧,不麻煩人別人家了。”
小鸠兒也跑過來拉着慧娥袖子說道:“你就給俺小段叔做一雙t鞋吧,你就給俺小段叔做一雙鞋吧……”
慧娥一把打掉小鸠兒的手,說道:“快給我回屋洗臉去,大清早,臉也不洗就吃飯讓人笑話哩。”
小段走進身前。擱在板凳上十個銅板,說道:“大麥下的,那就麻煩嫂子了。”說完就走了。
慧娥慌忙抓起那幾枚銅錢,說道:“鄉裏鄉親的,辮雙草鞋,不值這麽些個錢,快拿回去。”說着小段也走遠了。
小段一來,倒是提醒了慧娥,先前宋高出門時囑咐自己,讓抱點子麻繩給他大伯子家送去,怕黃氏不在家,沒人搓繩,他們收麥子不夠用。慧娥也是不高興,人家家裏出了麻煩,自己也過不好,恁大嫂就那麽不懂事,大麥夏季哩,在娘家待幾天消消氣也就完了,請她還不回來。
慧娥給小鸠兒做了小米粥,熥了五個高粱面窩窩,從甕裏撈了一顆酸菜,洗幹淨,切成絲,蘑菇切成片,菜籽油一炒就是盤香噴噴好菜。
慧娥抱着一捆麻繩往村西宋老大家裏來,一進門看到芸生拿着篦子正給她妹妹梳頭。這宋老大有一個兒子一個閨女,兒子十四五歲了,在鎮裏張秀才家裏讀書,除了過年過節回家看看,平常也不回家。宋老大和黃氏一心供用芸生念書,芸生也很争氣,張秀才一直誇他是好材料,考上舉人都不是事。
話也說回來了,窮人老百姓供一個孩子念書不容易,而且張秀才是十裏八鄉裏面要錢最多的一個教書先生,一個學生一年交十六兩銀子。宋老大交不起那麽多,每年只能交六兩銀子,再送給張秀才六袋麥子,兩袋棉花才算完,芸生還要留在張秀才家裏幹活。這算下來可是不小的開銷。
慧娥說道:“嘿!芸生怎麽回來了?”
芸生一見有人來,忙放下篦子,上前對着慧娥作揖,說道:“嬸子來了。俺正說到嬸子家給叔叔和嬸子請安哩,還沒來得及去哩。”
慧娥看見芸生這樣的讀書人心眼兒裏就高興,芸生穿着一身幹幹淨淨的白長袍,頭發梳得光光溜溜,臉又白,個子不高不矮,就是稍微瘦點,辦事說話又斯文,又懂禮數,像個女孩兒一樣,不比村裏瘋跑的孩子。慧娥心裏喜歡,拉着他細膩的手說道:“真是個懂事的孩子,你不好好念書,怎跑回來了?”
芸生說道:“俺娘不在家,家裏忒忙,俺爹也忙不過來,就把我從鎮裏叫回來了。”
慧娥嘆道:“這麽着也不是一回事,你年紀又小,沒幹過地裏的力氣活。別說收秋過麥了,在地裏曬一晌也是受不了,你這手是拿筆寫字哩,哪能是拿鐮割草唉!”
芸生微笑道:“嬸子心疼侄兒,侄兒心領了。幹活我也不怕,我就是想叫俺娘早點回家哩。”
慧娥擡頭看看太陽,說道:“天還不晚哩,要不你給我一同去你姥姥家請你媽回來吧!”
芸生低下頭來,深深又是一揖,說道:“侄子正是這個想法,就是害怕嬸子家裏也忙,不敢再去麻煩。都說嬸子識大局,侄子在這裏替俺爹娘謝謝你了。”
慧娥拍了他一下子,笑道:“少他娘給我扯臊!快收拾了東西走。”又對九春說道:“春兒,快去俺家裏找你小鸠兒哥哥吃飯去,嬸子炒的蘑菇,可香哩,去晚了就沒了。到家裏給你小鸠兒哥哥說,我給你芸哥哥上你姥姥家請你娘去了,叫你小鸠兒哥哥對你叔叔說一聲,晌午叫他們自己做飯吧。”
芸生這就跟着慧娥往他姥姥家去了。路過劉紅村,今日初九,人家村裏過集,慧娥跟芸生一起趕集買了點東西。慧娥買了五斤粉皮,兩支鮮藕,芸生多是感謝。芸生自己又掏錢買了六尺海清布。慧娥少不了問他,“你從哪兒來的錢?”
芸生說道:“是爺爺得事給我的錢,我在學校用不着就攢下來了。”
慧娥心裏又免不了多想一步,既然公公不言不語給了芸生錢,他做爺爺的,一碗水也應該端平,怎麽着多給少給,也得給小鸠兒幾個錢吧?怎麽也沒聽小鸠兒說起過,心裏不由得多了一個心眼。少不了回去要問問小鸠兒,看看他爺爺有沒有給過小鸠兒零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