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好好一個鳳族太子, 對上陸壓全廢了, 西岐這邊學聰明了, 只要孔宣出戰,他們就請陸壓來, 談情還是調情随便你們, 導致仗根本沒法打下去。僧人一看這樣, 就唆使龍族出戰, 把對方吹得是天上地下絕無僅有, 就差沒在臉上寫牛逼。

龍族聽得飄飄然, 本身他就是個好鬥分子, 要不是自家族長攔着不讓去,他也不會在軍中當什麽炊事班班長。現在李靖投降西岐, 原本大放光彩的孔宣被陸壓氣得胃疼, 怎麽看也該是他龍族出場了。

至于自家族長那句不打架被他忘得一幹二淨。換上戰甲就氣勢洶洶上了戰場,和西岐扯起頭花來。沒了孔宣和陸壓,西岐那邊以為又回到了菜雞互啄,誰知道這厮雖然攻擊力沒孔宣高,防禦力高的一比, 刀槍不入都是小事, 幾個法寶砸下去跟沒事龍一樣。又因楊戬哪吒被捉,導致西岐這邊暫無好手, 姜子牙不得不挂出免戰牌, 表示讓我家射手先發育發育。

姜子牙有些發愁,西岐雖有好兵良将, 架不住對方高手多,一個孔宣就把他們玩廢了,更別說後來的龍族,打架就跟推土機一樣,直接一波帶走,他們表演的機會都沒有。

最最重要的是,伯邑考被捉了。

伯邑考是誰,姬昌的大兒子,西岐的繼承人,未來的西伯候。本來伯邑考挂帥只是為了加點經驗,方便日後接手西岐。出發之前姜子牙也沒多想,只當還有個哪吒楊戬,伯邑考肯定沒事,誰知道三個一起被捉了。

回去挨罵不說,地位下降才是最要命的。姬昌不是他一個人的,還有個金蟬子和姬昌親親熱熱,動不動就坐在一起談人生談理想,談的姬昌很開心,姜子牙很傷心。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一個人老色衰的姜子牙,哪比得上水靈靈的金蟬子。

為了保住地位,也為了一雪前恥,姜子牙和剩下幾個大将商量起來,怎麽弄死對面的龍族。商軍看起來占上風,實際上孔宣被陸壓壓制,可以說孔宣有跟沒有一樣,餘下的大軍姜子牙胸有成竹,唯一的麻煩就是龍族,打又打不過,罵得比你還難聽,簡直兇的不要不要。

有人提議,讓陸壓去。

姜子牙嘆氣否決,他問過陸壓,陸壓表示欺負孔宣可以,打龍族不可以。陸壓心裏頭清楚得很,誰知道會不會打了小的來了老的,那條母龍能逼孔宣懷孕,還有什麽事做不出來。

這個時候李靖很靈性提了條建議,"讓哪吒的師父過來看看。"

不得不說姜還是老的辣,哪吒的師父是誰,闡教十二金仙的太乙真人,道行遠在衆人之上,又是有名的寵徒狂魔,當年人皇神農之女女娃命喪東海,神農悲恸不已,太乙真人憐起父女情深,以起死回生之術複活女娃,父女再聚。現在哪吒被捉,當爹的好傷心傷心,太乙真人能不能幫個忙。

你家徒弟,我家兒子,幫個忙怎麽了?

姜子牙了悟,"我這就知會師兄一聲。"

這邊姜子牙試圖場外援助,那邊商軍捷報連連,朝歌的帝辛聽了格外高興,打算讓這支隊伍剿了西岐,碧龍妹子直接命族人拔營回朝。

按理來說這支商軍應該歸帝辛管,無奈現在主帥是龍族,自家族長說回來,尤其還是大罵讓他回來,他不敢再打,乖乖班師回朝,把軍權交還給帝辛,被碧龍妹子拎着耳朵回去訓話了。

這樣一搞兩邊人馬就很不高興了,帝辛是覺得龍族完全不把他這個看在眼裏,西方教那邊也不開心,本來西岐都要打下,佛子馬上就要回來了,結果一道诏令把人叫回來,你們龍族搞什麽。

碧龍妹子壓根不管盟友的埋怨,她很清楚再打下去就是來了老的,她不怕那些闡教十二金仙,族人可不一定。龍族向來團結,一龍被打全族出動,回頭鬧大了誰都沒好處。能忍則忍,只要商滅了西岐,磨個十年她都不介意。

秦風在邊上看熱鬧,勸說僧人,"道友莫急,此行收獲不小,眼下伯邑考落在我們手上,道友何不書信一封,讓西伯候把金蟬子道友送來。"

僧人覺得有理,正打算回去琢磨怎麽寫勒索信,那邊被削了面子的帝辛做了一件事。

他直接殺了伯邑考祭天。

得知消息的西方教跳腳,跑去質問帝辛,當然還是給帝辛幾分面子,沒罵帝辛是個腦殘,但說的也不好聽,"大王,殺了伯邑考惹西岐衆怒,實乃不明智之舉。"

被兩撥人馬踩在頭上帝辛已經很不爽了,做護國神獸可以,想當國教也沒問題,把手伸到朝政,還完全無視他這個當大王的命令,帝辛簡直不能忍,他又不是吃軟飯長大的,抱大腿抱習慣了,他前半生戰功赫赫,八方諸侯臣服,朝中就算罵聲成片,見了他還不得下跪喊大王,現在龍族來了,西方教來了,他就得伏低做小,問過他帝辛沒有。

"不明智。"帝辛冷笑一聲,"我商王曾親自獻身祭天,一個諸侯之子能被獻于神靈,是他天大的福分,自己的兒子做了祭品,他姬昌應該高興。再來,朕做事豈容你等置喙。"

商的祭祀制度屬于那種兇起來我自己都祭,成湯建商的時候七年不下雨,成湯一看沒辦法了,就說拿我祭天吧。要不是上火堆的時候下了場及時雨,估計也沒商什麽事了。

人雖然差點沒了,祭祀這塊還是很好發展了下去。人祭一直延續到帝辛這一代,殺個諸侯之子祭天,震懾諸侯,尤其還是吃了敗仗的西岐,有什麽不對,他爹幹過,他爺爺幹過,他太太太爺爺也幹過。從前你們都喊殺得好,憑什麽到了我這就罵我不是東西。

僧人氣急敗壞,想找人聯合起來和帝辛對着幹,結果發現龍族完全不鳥這事,朝中大臣安安靜靜,和帝辛罵的最兇的兩大忠臣比幹和商容都沒出聲。僧人這才反應過來,不是他帝辛一個人奇葩,是整個商人都奇葩,不把外族人當人看。

人祭不符合西方教的價值觀,僧人有理沒處說去,最後又苦哈哈跑到秦風這,和秦風哭訴,帝辛他不是人,他殺了伯邑考祭天,還兇人家。

秦風安慰道,別哭了,伯邑考這麽好的人,封神榜一定會厚待他的,沒準你們以後還能在天庭見上一面,喝茶聊個天。

至于是主人和客人喝茶,還是兩位公務員一起喝茶,自由心印證。

僧人哭完之後秦風笑眯眯說,"道友不必傷心,伯邑考雖死,人質還有。"

僧人秒懂,"道友是指闡教弟子楊戬和哪吒。"

秦風面帶微笑,"正是如此,我聽說這兩位不太習慣朝歌生活,道友不介意的話讓我去游說,難得離了戰場,休養幾日,調養身子。"

喂得白白胖胖才好,不然回頭闡教找事,他西方教都沒處哭去。僧人點頭答應,又派了教衆跟着秦風一起去,以免秦風善心發作,把兩個祖宗給放跑了。

這可真冤枉秦風了,他真的是好心照顧兩位師侄,好奇哪吒的蓮胳膊蓮腿而已。再來秦風也猜準了金蟬子不會來朝歌,帝辛這樣的名聲,商人殘暴的祭祀制度,西方教自己都受不了,金蟬子要是來了,指不定替天行道先把帝辛滅了。

因為楊戬和哪吒身份特殊,加之伯邑考一事,西方教不敢再把人放在帝辛那,特意提出來關在別處,好幾個西方教教衆看守,不是怕楊戬他們跑,而是怕被帝辛拉過去祭天。

等見到楊戬哪吒時,兩個少年郎在院子裏遛狗逗鷹,完全看不出被囚後的苦悶,秦風默了一秒,覺得自己有點瞎操心。

小日子過得不是挺好的。

楊戬見了秦風眼眸發亮,拉過身邊的紅衣少年郎給秦風行禮,"師伯。"

哮天犬學着楊戬的殷勤勁,在秦風腿邊蹭來蹭去,滿臉寫着求摸,倒是那位少年郎有些生疏,半大不小,生得男身女相,見了秦風也不說話,一味揪逆天鷹的尾巴。

秦風也不奇怪,靈珠子這世還沒見過自己,認不得自己也正常,只和楊戬聊起來,"你放心,他等擒你們來只是為了金蟬子,待金蟬子來朝歌,我就送你們回西岐。"

楊戬松了口氣,又問起伯邑考的下落,秦風沒有隐瞞全交代了,哪吒聽完大怒,被楊戬死命攔着,沒了法寶兩人就是小孩打架,楊戬沒個輕重,直接把哪吒胳膊拆了。望着手裏頭鮮嫩可口的蓮藕,楊戬垂着腦袋,幹巴巴和哪吒道歉,"我幫你裝回去。"

哪吒才不要楊戬的好心,他奪過蓮藕,踩了楊戬一腳私洩恨,指着秦風說,"他在這來去自如,一堆禿驢對他畢恭畢敬,指不定就是西方教派來的。"

楊戬護着秦風,"不許你這樣說師伯,師伯是好人,來朝歌是有苦衷的。"

打又打不過,說理沒楊戬厲害,哪吒惡狠狠揪掉逆天鷹的翎毛,把鳥毛往楊戬身上一扔,"你和他一樣壞。"

逆天鷹慘叫一聲,兇手是自家主人師弟,沒法報複,只能抱着尾巴默默流淚,楊戬摸着鳥頭給抱抱,對上秦風尴尬,"哪吒脾氣不太好。"

秦風面帶微笑,"無妨。"

又不是他徒弟,惹禍太乙真人擦就是。橫豎現在石矶還在碧游宮考試,他犯不着跟一個小孩子怄氣。

"我來是想問金蟬子情況,他入西岐多時,西方教弟子多有擔憂。"

此話一出後頭的光頭一個個探出來,齊刷刷望着楊戬,指望從楊戬嘴裏知道自家佛子一絲消息。

提到金蟬子楊戬還真有些話說,第一句就是,"西伯候挺喜歡他的,還經常和他論佛法。"

"本來西伯候還想讓金蟬子帶兵,後來不知道出了什麽事,金蟬子閉門不出,好些佛徒勸他,他也不理。又因西伯候的緣故,師叔不曾虧待他,只當貴客相處。"

秦風笑容不變,金蟬子現狀和他猜的差不多,本就是一個赤子之心向佛,原來助西岐伐商金蟬子問心無愧,天帝之位相争後,西方教倒戈商,一般教衆好騙,騙不了強行帶回靈山就是,金蟬子這種死心眼的就不好勸了,尤其金蟬子還有習得一身武藝,打暈帶走不可能的事。

除非西方二人親自去西岐。

給西方教吃了顆定心丸後,秦風囑咐楊戬好好休息,優哉游哉回了女娲宮。蘇妲己見秦風滿面春風,好奇不已,"道長遇到什麽好事了?"

秦風抽走蘇妲己懷裏一支芍藥,想起金蟬子現狀,眼裏頭笑意點點,"大約是無心插柳之喜。"

一仗就打得三方不滿,再打幾次,這同盟關系也差不多了。

**

西岐那邊,楊戬哪吒被捉,兩個做師尊的急忙趕來,太乙真人還沒發話,做師弟的玉鼎真人就質問姜子牙,"楊戬呢?"

他就楊戬一個徒弟,捧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要不是封神之劫哪舍得楊戬下山,臨行前姜子牙是打包票說沒問題,結果轉頭人就沒了。

姜子牙聽過玉鼎真人的名聲,知曉這位師兄雖深居簡出,但極得天尊喜愛,另外幾個師兄也是寵愛有加,可以說玉鼎要天上的星星,廣成子也會摘下來給玉鼎打彈珠玩。

可憐姜子牙一把年紀還得在青春貌美的玉鼎面前裝孫子,大氣不敢出,"有個叫孔宣的,使得一手神通,我等不曾見過,師侄連人帶法寶一起被收了。"

玉鼎還沒罵,太乙就噴了,"遇事三思而後行,不知對方底細就出手,腦子呢?"

姜子牙他冤,本來大家都是小號對打,誰知道商軍後院起火,随行的幾位幹了李靖自己上臺。打仗打到一半換主帥從古至今能有幾回。

用自家教主的話說就是運氣不行。

愛的教育還沒接受完,那頭姬發跑過來找姜子牙,也不管多出來的兩人,一頭撲在姜子牙懷裏悲切道,"尚父,大哥被殺了。"

姬昌幾個兒子感情都很好,姬發和伯邑考更是如此,标準的兄友弟恭。這次出征所有人都覺得是個熱身,沒想到是商軍的大豐收。

且不說痛失愛子的姬昌現在醒過來沒有,姬發說了另一件事,"朝歌那邊要我們把金蟬子交出來,不然尚父兩個師侄……"

就算西方教說他們一定安全歸還,有個前車之鑒伯邑考,楊戬和哪吒怎麽看都沒好果子吃,姬發的話還沒說完,玉鼎表情一冷,提着劍轉頭離去。

太乙還想勸玉鼎幾句,出了大帳不見玉鼎人影,太乙臉色大變,"糟了。"

作者有話要說:一句臺詞都沒有的伯邑考(泣聲):明明是三個人的電影,我卻始終不能有姓名。

妄圖想要日六結果失敗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