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只有我關心胤禛 難道老三就跟你不是兄……
第7章 只有我關心胤禛 難道老三就跟你不是兄……
*
保持着這樣的想法,他側頭朝着胤禛的方向看去。
同樣的,康熙和胤礽等人也朝着胤禛的方向看去。
其他的朝臣雖然也想要知道胤禛怎麽想的,但顧慮到身份就沒有做出太明顯的舉動。
可就算如此,胤禛依然能夠感受到落在身上的眼神有多少,他們又是以什麽樣的心态看待的。
這讓他都有些不知道該說什麽話,實在是他舍身處境的想了想,畫面裏「雍正」的做法很有可能發生。
當然,他也覺得非常離譜。但真的如果他處于畫面裏的條件,十三弟又盡心竭力的對待他,他怎麽可能不會以同等的态度去對待十三弟呢?
人心都是肉長的,不過比起這點他更好奇的是為什麽只有十三弟在呢?其他的弟弟都去哪裏了?
就以現在的兄弟數量,不可能到最後只有十三弟在他身邊吧?還是說他們都早逝了?
胤禛很不想朝着這方面去想,畢竟誰都能夠想到,若不是如此,那結果并不是他所想要的。
這點在場的胤礽、胤禩等人也能夠想到。只是,比起猜測,眼前劇情畫面裏的「吾弟」才顯得耐人尋味吧?
直接在朝堂上,不掩飾自己的情感,讓朝臣看出來胤祥的重要性,真的沒毛病嗎?
沒有人給他們答案,包括胤禛。即便他心裏有所想法,但也沒有将它表現出來。
*
于是,胤禔在毫無所獲後,決定繼續推動水幕裏的劇情。
Advertisement
即使這裏面有康熙的示意,依然不影響他的動作。
然而,事情的發展出乎意料。
【本段劇情已結束,是否重新觀看?】
【是】【否】
重新觀看?胤禔沒有那樣的想法,很自然的選擇後者。
雖然他知道重新觀看的确可以加深對未來事情的了解,掌握可能沒有察覺到的細節。
但以他對他汗阿瑪的了解,在方才的時間裏,估計已經獲取所有重要信息。
而且誰也不清楚水幕什麽時候會消失,哪怕它有注冊保證,也有游戲規則,但還是存在風險。
所以,與回顧老四和十三的兄弟之情比起來,還是後續的游戲內容更為重要。
*
對于胤禔的想法,胤禛沒有注意。
他在看到屏幕畫面回歸到「養心殿」後,就觀察起它的四周景象,然後發現布置怎麽每處都那麽合意。
尤其是擺放着的瓷器,正當他這樣想着的時候,胤禔操作着的「愛新覺羅·禛禛」也摸向了那些物品。
就在衆人以為它會跟前面想進入其它宮殿卻顯示「不可進入」「地圖沒有解鎖」差不多意思的時候,卻見屏幕上出現相關的詞條:雍正設計,怡親王督造。
等等!這是不是有什麽問題?
胤禔很不明白,為什麽宮殿內的花瓶都要顯示出這樣的提示?你們就算是想要展示兄弟情也不是這樣展示的吧?
和他擁有類似想法的還有胤禟等人:“看樣子只有十三是四哥的弟弟了,我們都不算啊!”
他真的很不想要吐槽,但實在是沒有辦法不吐槽。
十三到底是怎麽和他這四哥擁有如此深的感情?
別說前面産生的可能性猜測,在事情沒有發生前都只是猜測。
胤禛聞言,表示:“現在不過是解鎖了一段劇情,或許要到之後解鎖相關的內容才可以看到。”
或許是為了證明他的話,就見屏幕上再次閃過一道光亮,緊接着出現一行文字:
【NEW!觸發劇情:葬禮】
“葬禮?誰的葬禮?”有那麽瞬間,在場的人沒有反應過來。
但很快的他們意識到除了十三/十三阿哥以外,還能有誰?
才結束就沒有多久的劇情,根本不需要回想。
然而,卻也因為這樣的關系,他們的表情有些遲疑。
觀看十三阿哥的葬禮,哪怕是未來的十三阿哥,怎麽感覺怎麽怪。
胤禔也有類似的感覺,就像提前預言未來,哪怕那個未來是很久以後的未來。
若是十三弟不在也就罷了,但十三弟在場給人的感覺更怪了。
等等!想到胤祥,胤禔發覺自從水幕出現以後,胤祥似乎一直沒有說過話。
胤禛也只有那麽一兩句,可就那麽一兩句,跟十三弟沒有絲毫的關系。
再聯系到水幕中他倆人的互動,割裂感是不是過于嚴重了?
沒有人能夠回答他這個問題,就算是康熙也讓他別耽誤時間了。
似乎是只有他關心胤禛跟胤祥怎麽回事?
*
為了驗證這樣的想法,他眼角瞥向其他人,他們的目光仿佛都落在水幕上。
好像真的是這樣。
胤禔不由得在心中嘆了口氣:還真是只有他關心四弟跟十三弟啊!
既然知道是什麽情況,胤禔便沒有出聲,按照步驟點擊屏幕。
畫面轉場很快,只見環境已經從養心殿變到新的地方。
但是這仍然不影響康熙、胤禔、胤礽、胤禛等人認出地址,也抵不過他們對于新劇情的震驚。
【怡親王的病逝,雍正悲痛欲絕,決定親自主持葬禮。】
他們都以為老四對待十三已經夠離譜的了,怎麽事情還能夠更離譜呢?!
作為皇帝給臣子主持葬禮,難道就沒有人出來阻止嗎?
當然,他們不是不知道對方是皇帝的親弟弟,但那也是臣子啊。
明明這件事完全讓人去操辦,即使親臨參加葬禮也沒有問題,可親自主持葬禮……真的很難以描述。
結果,随着接下來的畫面播放出來後,他們發現自己想得還是太少了。
【出于對怡親王的重視,雍正命令所有大臣都必須哭,只要哭得傷心哭得用心就賞,哭得不傷心就罰。
于是,去參加怡親王葬禮的臣子都哭得很傷心。可就算如此,依然挽回不了怡親王的性命。】
真的!他們怎麽也沒有想到當四貝勒未來的臣子還要遭遇這種事,尤其是有的大臣在畫面裏還看到了自己的身影。
他們懷疑自己是否看錯了,但并沒有錯誤,這使得他們都不知道該說什麽。
本來,能夠知道壽命是件很高興的事,可現在看着他們給未來的十三阿哥哭喪,業務是不是過于不對勁?
誰家的大臣還要做這種事情啊?
康熙也不想說什麽了,畢竟不管是胤禛還是胤祥都是他的兒子。而且,如果他沒有看錯,畫面裏面的四子哭得比那些大臣哭得還要過。
從這方面就能看出來,老四跟十三是兄弟情深,不存在虛假。
這點在場的所有人都有注意到,他們的心情也更為複雜。
【悲痛欲絕、哭得很傷心的雍正發現前來參加葬禮的允祉一點反應都沒有,更不用說是哭泣。
尤其是他又想到,對方前來吊唁的時間不僅沒有提前來,反倒是遲到了一刻鐘。
兩者結合,使得本來就已經很不高興的雍正更加的不高興了。
于是,在葬禮之後,莊親王允祿、禦史趁勢彈劾他,雍正便把他交給宗人府議罪,再次廢除他的“親王”爵位。】
這是誰都沒有想到的結果,尤其是胤祉本人,他覺得胤禛是不是做的太過了。
他怎麽就被奪取爵位了?怎麽就被下宗人府了?不就是沒有在十三的葬禮上面露悲痛之色嗎?沒有哭出來嗎?
相比于他的怨言,胤禔卻是注意到一件事,他沒有在畫面中找到他的身影,這使得他産生種不好的預感。
是不是他在此前就離世了呢?要不然十三的葬禮,他怎麽就沒有來參加呢?
雖然,他的年齡比十三要年長許多,離世也正常,但真的是這麽回事,還是有點讓人無法接受。
*
胤禛卻沒有如此的感覺,他也沒有覺得胤祉被剝奪爵位有什麽不妥。
畢竟,他做出的事情本來就不對,先不說十三弟本來就是親弟弟,弟弟去世,身為兄長即使他沒有辦法悲痛,但就算是演戲也得演出來。
像那些大臣就很不錯。
可結果呢,連大臣都不如,那還是跟十三弟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人,他們能夠哭出來,為什麽他就哭不出來呢?
等胤禔回過神來,就看到了胤禛這認同的表情。
這讓他的嘴角有些抽搐,心裏只能替他慶幸,幸虧他是站在前面,如果是跟老三站在一起,那估計有的說了。
不過,想想胤祉可能有的反應,胤禔覺得也正常。
誰家皇帝會因為葬禮上表現的不夠悲痛,就奪取爵位啊?最多就是扣除俸祿什麽的。
而且,就你跟十三是兄弟,老三難道就跟你不是兄弟了?
想到這裏,胤禔莫名的再次想起來「吾弟」這個稱呼,發現好像真的是那麽回事兒。
不僅是不要弟弟了,就連兄長也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