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兄弟情還是父子 不是說兄弟情嗎?!……

第31章 兄弟情還是父子 不是說兄弟情嗎?!……

*

還是說新的兄弟情與前面播放過的兄弟情有所不同呢?

莫名間, 在場的一些人心裏浮現出不好的預感:該不會接下來的兄弟情要展現的是十三阿哥與四貝勒之間的兄弟情吧?

想到這點,他們眼前不禁浮現出胤禛操控水幕時的情況。

雖然當時的畫面不是這個名稱,但不能說那些內容并不是在敘述四貝勒跟十三阿哥之間的兄弟情。

如此, 十三阿哥操作水幕, 出現他跟四貝勒的畫面也屬于情理之中。

就像方才四貝勒的人物卡。

但這樣是不是顯得更不對勁了?

在場的皇子阿哥那麽多, 怎麽就獨獨是四貝勒?

不能是別的人呢?

雖然他們清楚這想法有些沒道理, 在十三阿哥獲得【兄弟情】以外,還有觸發另外的劇情, 未必不是別人。

不對, 一定是別人。要不然怎麽能夠被稱為“政治新星”呢?

最後得出結論, 他們或許想多了。

但同樣的, 猜測也不無可能。

要不然為什麽輪到十三阿哥的時候,就出現【兄弟情】呢?

Advertisement

即使他們也知道在結果沒有出來前,不能貿然下定論。

于是, 他們又從別的方面猜測,以此來進行判斷。

結果卻不知怎麽回事,他們的腦海裏一直被“十三阿哥觸發的兄弟情很可能是跟四阿哥有關”的想法所萦繞着。

其情況,讓人很無奈。

也很奇怪。

但又想想水幕的存在, 其實也沒有什麽特別奇怪的地方。

不值得大驚小怪。

*

這樣的想法胤祥并不知道, 但不影響他察覺到氣氛的變化, 以及身邊兄長的反應。

比如,太子和大哥, 他們似乎對于水幕中的新劇情頗為在意, 又頗為嫌棄。

矛盾的表情使得胤祥都有些懷疑他們是不是顧及到汗阿瑪的存在, 才會如此。

但又想到不久前,即使汗阿瑪在,他們也能夠互相冷嘲熱諷。

所以, 也有可能是別的因素。

可到底何種因素,胤祥又不好确定。

最後,他決定不去糾結這個問題,繼續水幕裏的游戲。

将光點移到劇情【炙手可熱的新星】。

不是不想看【兄弟情】,也不是不想知道裏面的內容是什麽,但如今人心湧動,若是再來一些關于兄弟不太好的劇情,似乎只會讓局面陷入尴尬。

就像太子跟大哥之間的“兄弟情”,使得本就争鋒相對的氣氛,演變得更加濃烈。

尤其是随着四哥跟九哥的畫面出現後,更如此。

為此,胤祥覺得趁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兄弟情】,來點別的也能緩和下狀态。

而當下沒有什麽比【炙手可熱的政治新星】更合适了,特別是汗阿瑪也沒有對他的行為表現出不滿意的态度。

然後,胤祥發現他的計劃奏效了。

在他沒有點擊兄弟情後,相對冷凝的氣氛平和許多,他們似乎都想要知道所謂的“政治新星”是誰。

*

事實也的确如此,看着胤祥的動作,以及康熙的反應,在場的大臣都知道可以把注意力放回水幕。

只是,瞧着還未顯現出真實畫面的水幕,有些大臣忍不住在心中開始揣摩起新劇情的主人公會不會是哪位認識的同僚。

但這樣的想法很快被他們拍散,如果真是哪位同僚,不可能看不出來。

那麽是未來科舉時的青年才俊嗎?也不是沒有可能。

如此,還不知道未來到底會有哪些青年才俊被康熙看中的朝臣們頓時沉默了。

可這也阻止他們探索的道路,比如他們想起在場的同僚家中有些年齡适應的子女。說不得所謂的青年才俊就是在他們的家中?

當然,他們也不是不想自家孩子有上進心,有好的出路。可孩子到底是個什麽樣子,他們比誰都清楚。

就算是真的被錄用了,到底是個什麽樣的狀況,閉眼也能說得出來。

*

同樣的,胤禔、胤礽、胤祉也不由得猜測會不會是手下部署。

但也很快的,他們将這想法給抛除,直接把目光定格到之後的考試中。

包括胤禛。

他想到前面水幕裏提到過的年羹堯,說不得就是對方。

只是也不能肯定,具體情況還得看過詳細的內容才能知道。

于是,保持着這樣的想法,胤禛目光灼灼的盯着水幕。

水幕中,畫面逐漸變得清晰,最後呈現出所有的影像。

【康熙三十九年,年僅二十一歲的年羹堯在中為進士後,很快吸引了朝中重臣納蘭明珠的視線。

為了将這名青年才俊收到碗裏來,納蘭明珠便将他招為自己的孫女婿。】

納蘭明珠表示:這是他會做的事情。

在場的其他朝臣,也表示這是納蘭明珠會做的事情。

尤其是索額圖,想得更多。

如果明珠将年羹堯招為孫女婿,豈不是讓直郡王手底下多一員大将?!

再看明珠,眼裏的笑意都快要止不住。

*

納蘭明珠也沒有想到居然會有好消息傳來,雖然他已經知道在這前面胤禔的情況讓他有種墜入谷底的感覺,但眼前的信息真的挺讓人高興。

就是不知道接下來又會呈現出什麽樣的內容?

胤禔也在關注着,而胤礽面上看不出任何的表情。

【由于本就出色,科舉成績不錯的他,做事也勤勉紮實,頗受康熙的喜愛。

不僅被屢屢破格提拔,還在康熙四十八年就任禮部侍郎的時候,被派出去代表中央出使朝鮮。

出使的過程中,他又通過展現出不俗的能力,使得康熙将他升任為四川巡撫,負責一方的民政。

然而,在到達就任地點後,年羹堯除卻民政,插手了軍務。這樣明顯越權的行為,使得一些人上奏給康熙。

誰知,康熙在得知此事後,沒有對年羹堯的行為進行任何的懲罰,反而給予了支持。】

“嘶”也不知道是誰輕呼出聲,但沒有人在意。

實在是水幕裏「年羹堯」的待遇讓他們眼紅,那可是軍權啊!就那麽支持了?

雖然有些朝臣忍不住猜測,或許是未來四川提督能力不行,所以才會被康熙支持。

但不管怎麽樣,他們真的是眼紅。

怎麽自己就沒有遇到這麽好的事情呢?再想對方還被納蘭大人給看中了……不對,現在還沒有到那個時間,他們也有機會。

只是這樣的想法很快就冷卻了,與納蘭明珠相比,他們的身份對方能夠看上?何況,他們家也沒有适齡子女。

更重要的是,對方的父親也在朝堂上,就算不知誰是他的父親,可通過姓氏還有某些細節也都能夠看出來。

那麽,在知道未來的情況下,是會選擇納蘭明珠還是會選擇他們呢?

要知道,現在的局面還都什麽沒有發生。

尤其是瞧這劇情似乎還沒有結束?

【康熙五十七年,十四阿哥胤禵被任命為撫遠大将軍領兵出征。年羹堯在其中一邊前哨偵察敵情,一邊搞後勤押運糧草,為戰争的早期勝利奠定了基礎。

于是,趁着自己深得聖心,聖眷日隆的情況下,年羹堯就對着康熙上奏說:“雖然打仗勝利了,但是四川軍務還有許多的問題。我身為四川巡撫,處理起來這些事情實在不太方便,頗有些名不正言不順的感覺。希望您能夠給我個四川總督的虛銜,等到我把所有的事情處理完了就走,絕對不多待。”

康熙将奏折看後,當即欣然應允,很是爽快的将他升職為四川總督。

哪怕後來戰争完全結束,也沒有收回成命。

甚至,在康熙六十年的時候,康熙又将年羹堯升職為川陝總督,全權負責大将軍王胤禵的軍事後勤。

也就是這樣,四十三歲的年羹堯成為了當時最有權勢的封疆大吏之一。】

真的不愧是“炙手可熱的政治新星”,能夠以那樣的年齡成為封疆大吏,還有權勢,只要未來不做出什麽不好的事,絕對可以安穩的做下去。

而且,很令他們驚訝的是,對方跟聖上要官的行為。

究竟是有多少才能才會讓聖上不計較這件事情呢?

康熙也想要知道,他清楚如果對方的能力讓他格外看重,也不是不可以給個恩典。

還有十四,未來的情況也讓他期待。

*

但胤禔不怎麽期待,他能夠看出來,十四估計就是汗阿瑪拿來代替他的。

在未來的他被圈禁後,能夠在軍事方面拿出來的兄弟或許就是十四。

雖然不知道老三哪裏去了,但瞧着畫面裏只有十四,就能夠看出來許多的問題。

比如老三的情況也不比他好?

當然,也有可能是十四在這方面要比老三強?

不論是哪種緣由,在胤禔看來,糟糕透了。

*

胤禵卻覺得很興奮。

大将軍王诶!不是別的職務,意味着他未來的地位只高不低。

尤其是想到水幕裏的景象,他身體都有些熱血沸騰。

雖然,他也清楚與他相關的場景只出現片刻,但也不影響他心情的激動。以及迫切希望未來快點到達和快速的上戰場的願景。

可惜,全都不能實現。以他的年齡和能力,還有大哥的存在,只能等待。

這個認知無疑讓胤禵感到失望,可是又不能說什麽。

*

察覺到他的想法,他身邊的胤禟等人沒有說什麽。

或者說,他們覺得胤禵的注意力會很快被轉移。

比如,在畫面結束後,胤祥又點擊了新的劇情。

【兄弟情】

【康熙三十七年七月,在胤祥第一次被康熙帶往盛京木蘭圍獵後,往後的十年裏,無論是外出巡游還是木蘭圍獵,康熙都會将他帶到身旁。】

等等!不是說兄弟情嗎?!

怎麽看起來那麽像父子情?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