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勉強來的父子情 生活在這樣的家,不變……
第33章 勉強來的父子情 生活在這樣的家,不變……
*
此等想法出現後, 他們又忍不住打了個寒顫:這猜測太肉麻了。
水幕裏的人哪裏能夠知道現實的情況?
更不用說,游戲來自于未來,誰操控它, 未來的人又如何能夠知道?
而且, 如果事情真如他們所想, 那麽前面直郡王、四貝勒、太子操作的時候, 怎麽就沒有任何的反應呢?
總不能是水幕裏的「愛新覺羅·禛禛」看他們不順眼吧?
*
若是太子、直郡王也就罷了,從那些內容中可以看出他們的關系似乎不怎麽融洽。但四貝勒呢?
某種程度來看, 四貝勒與水幕中的「愛新覺羅·禛禛」是同一人。
既然是同一人, 總不能什麽都不顧及吧?
還是說, 水幕裏的四貝勒眼裏只有十三阿哥呢?
各位朝臣的腦海裏浮現出相應的畫面, 最後打斷自己的想法。
想得很好,日後還是不要再想了。
老實去看游戲獎勵和新劇情吧。
*
Advertisement
胤禔也覺得該把注意力放在獎勵和新劇情。
但是比起新劇情,他認為獎勵更具有吸引力。
在他看來, 父子情估計就是老二和汗阿瑪的。
他與汗阿瑪是否有父子情可講?或許是有,但絕對沒有老二多。
所以,對他來說,獎勵的事情更實際點。
當然, 這裏面還有一點便是, 他想要趁此機會再看看水幕裏的獎勵是否能夠拿出來。
不管沙琪瑪還是荔枝都可以試試, 雖然其它的物品也不是不可以,但它們的存在實在令人意外了。
怎麽就給吃食了?就他們所看的畫面裏沒有任何一處提到吃食, 讓人不得不去猜測它出現的緣由。
是根據提及到的人物愛好, 還是別的方面。
至于藥膏, 倒是可以想到原因。無非是十三未來生病時需要使用。但它的效果如何,就值得探讨了。
*
胤祥也想到這方面,他對着獎勵逐個點擊, 查看着它們的信息。
「銀幣:可以購買物品(除此以外,似乎還有特殊的用途)」
若不是眼神好,胤祥還真注意不到括號裏的那行小字。好像在說明什麽,又好像什麽都沒有說明。
但它的形容無端端給人一種掩耳盜鈴的感覺,讓人都有些無法判斷它究竟是想要告訴他們有特殊用處還是沒有特殊用處?
再去觸摸,沒有任何的訊息。
可能是需要他們自己去探索,這使得胤祥又朝着其它的銀幣去查看,給出的解釋也是如此。
于是,胤祥把注意力放在其它的物品。誰知耳邊傳來康熙的聲音:“去看看前面獲得的那枚金幣。”
胤祥聞言,手裏的動作沒有任何的停滞,找到目标。
「金幣:當積累到一定的數目,可以擁有意想不到的功能。」
這也是括號裏的內容,和銀幣的意思有些差別,暗示意味也很明顯。
但同樣的沒有說明‘一定數目’究竟是多少。
不過,這也不影響游戲的繼續。胤祥在獲得提醒後,接着查看起來另外幾件物品。
「精品藥膏:貼在身上疼痛的地方,即可藥到病除。」
「書信:似乎是誰的詩?(将它交給胤禛,每封可以增加好感5,最多可疊加23封)」
一衆看見括號中內容的朝臣還有皇子阿哥,只覺得這水幕實在是夠了,別給他們在這種時候也說明四貝勒跟十三阿哥之間的感情有多好。
還有疊加的事情,怎麽恰好把數量精準到23呢?難道不能多點嗎?
更重要的,似乎水幕到現在一直都沒有需要使用這些東西的時候?
是時間的問題,還是他們沒有注意到呢?
*
胤祥卻是想到可能是在其它游戲上使用的。
他還沒有忘記,游戲最初介紹的是《清宮神秘事件簿》,但獲取內容的方法是《奇跡禛禛》,通過給水幕裏的四哥搭配衣物,游戲碎片,從而獲得相關的事件。
這就導致游戲想要通關,說不得要将所有事件獲取。但想要獲取到所有的事件,還是要給水幕裏的四哥搭配衣物,以此循環下去,也不知道今天能不能結束。
想到這裏,胤祥将思緒按捺在心底,對着水幕平靜的操作。
「沙琪瑪:又名“薩其馬”,一種滿族特色甜味糕點。口感酥松綿軟,味道不錯。聽說胤祥很喜歡,投喂給他有可能獲得意想不到的結果。」
「荔枝:水果的一種,有“百果之王”的美稱,具有行氣散結,祛寒止痛等功效。據說胤禛很喜歡,康熙也知道這件事。」
他們承認薩其馬、荔枝味道不錯,也都很好吃,但沒有必要将誰喜歡給指出來吧?尤其還只标注一個人物,是不是有些不妥當呢?
除此以外便是将四貝勒喜歡荔枝,還将“聖上知道”這件事特別标明,難道是說接下來的劇情是有關聖上跟四貝勒的?
雖然他們不知道聖上跟四貝勒有沒有特別濃厚的父子情,但它暗示的态度很讓人覺得奇怪。
*
胤禔也覺得奇怪,即使他不怎麽喜歡吃荔枝,但是游戲獎勵專門說出來誰喜歡荔枝,莫名有種将所有人排外的感覺。
畢竟,吃荔枝這件事不應該只有老四吧?!
察覺到視線的胤禛也是不知道怎麽形容這種每次等你以為沒有問題的時候,突然出現新問題的尴尬。
只是他也清楚,尴尬也沒有辦法。誰讓這是真實的事情,總不能主動去說他不喜歡荔枝吧?
那只會讓事情變得更奇怪。
好在,這樣的狀況沒有持續多久,新劇情開啓了。
【康熙對于太子胤礽從小就很喜愛,在康熙十七年的時候,太子胤礽不幸染上天花,康熙寝食難安,唯恐太子發生意外。
最後,康熙坐卧不寧的情況下想到個好辦法,便下旨讓各部院的奏章都送到內閣,這樣他既能夠全心全意的照顧太子,也方便處理奏折。
當看到太子痊愈後,康熙欣喜若狂,便昭告天下此等喜事,并且還去祭掃了太廟。】
看着水幕裏宏大的畫面,本來還平靜的胤禔心裏面頓時有些酸,沒有想到出現的內容還真的是太子跟汗阿瑪。
他感覺接下來還是不要看了,以免心裏更加的不平衡。但想歸這麽想,胤禔還是忍不住去看。
有些自虐的行為,他都不知道怎麽形容。尤其是瞥向胤礽,他好像已經陷入了回憶。
這無疑讓胤禔覺得更沒滋沒味了。
不過,很快的他又提起精神,覺得現在看得畫面再好,只要想到未來的結果說不得會更難受。
他就等着對方難受。
即使水幕裏已經展現過相關的畫面,但不代表只有那麽點。
若是這後面的內容都講述汗阿瑪跟胤礽,那總歸可以看到想要看到的。
頓時,胤禔的心情又變好了。
*
水幕中也仍然繼續着畫面的播放。
【康熙每次外出的時候,都不會忘記問候留在宮裏的太子。以至于有時候康熙給太子寫去的信,太子不重視的時候,都會感到焦急。
有次,康熙對着太子直接在信中說:“要是你的請安文書朕沒有收到,心裏會特別不安。”
面對這樣的情況,太子也表示他從來依戀膝下,習以為常,為此告訴康熙:“奏章多日未畿回示,他心裏亦是寝食不寧。”】
只是,進行到這裏,影像逐漸變成康熙與胤礽互通信件的情景,偶爾瞥見的信件內容完全能讓觀看的人感受到父子兩人的深厚感情。
這無疑讓胤禔懷疑水幕是不是故意的,前面才展現出太子被廢的事情,現在又來讓他們去體會兩人的感情。
好像他們沒有什麽存在感似的,就不能換個人來嗎?別總在太子和他汗阿瑪以及老四、十三之間抽人選了。
可惜的是,水幕感受不到他的想法,播放的依然是康熙跟太子的畫面。
不僅是康熙在塞外每次看到新鮮的事物便将它們給太子帶回去,便是康熙谕旨太子寄去幾件舊衣服來睹物思人。
嗯??!
.
胤禔懷疑他是不是看錯了,否則怎麽會看到這樣的內容?他汗阿瑪跟太子沒事吧?
如果太子的年齡跟十四弟那麽大小也就罷了,但都成年了,怎麽還搞這樣的行為?
突然間,胤禔覺得他跟康熙沒有太子跟康熙那麽好的父子情其實也不錯。
他是真的不想要經歷那種奇奇怪怪的眼神。
雖然在場的那些大臣沒有透露出來自己的情緒,但他不相信所有的人在看到這樣的內容都會感嘆太子跟汗阿瑪的父子情深。
*
等等!胤禔發現那些大臣的臉皮還真厚啊!居然都在感嘆汗阿瑪跟太子的父子情深。
仿若汗阿瑪跟胤礽的行為都是沒有任何的問題。
而且,去看胤礽,他臉上的表情也沒有什麽變化,俨然是習以為常。絲毫不覺得尴尬,所以汗阿瑪這種行為到底多少次了?
胤禔的腦海裏忍不住浮現出各種各樣的場景,最後回過神來。他發現根本不好确定,除非去問汗阿瑪跟胤礽。
但兩人都不可能回答,或許還會問他,想要知道這種事情做什麽?
*
頭痛.jpg
胤禔只覺得糟糕透了,心裏更加希望水幕換點別的內容。
或許是察覺到了他的想法,又或許是本就準備展現不同人的父子情,水幕的畫面慢慢轉場,人物變成了胤禛。
嗯?
嗯!
胤禔不由得眨了眨眼睛,以此來确定水幕上的人是不是胤禛。
在确定後的确是胤禛,他不由得沉默了。
這接下來是準備進行汗阿瑪跟老四的父子情?
他們之間有什麽樣的父子情?
還是說老四兒子跟十三的父子情?
回想起方才胤禛讓弘晝叫胤祥王父的情景,應該不是他所想的這樣吧?
*
胤祥倒是沒有想這麽多,他覺得或許真的是四哥跟汗阿瑪的畫面。
不管怎麽樣,汗阿瑪都是他們的阿瑪,不可能沒有半點父子情。
或許沒有跟太子的感情深,但該有的還是會存在。
腦海裏想到這裏,他的眼睛注視着水幕。
【康熙三十七年,康熙大封皇子,胤禔與胤祉因功封為郡王,胤禛卻只能跟幾位弟弟一起封為貝勒。
有人提議,應該将皇子們集體封王,而不是有的封王,有的封為貝勒。
聽到這樣的話,康熙直接表示:“朕對阿哥們留意時間很久了,四阿哥為人太輕率,七阿哥天性魯鈍。情況暫時就這樣,你們也不要再請封了。等到日後他們要是有所進步,再來加封。”
就這樣,胤禛的生存處境陷入了尴尬境地。
但他并沒有被挫折打倒,清楚認知到何種原因的他決定改變道路。既然在騎射方面無法使得皇父另眼相看,那就用文學來代替。
恰值康熙喜歡帶年長的皇子一起出去,于是,胤禛開始從各方面來發揮自己的文學天賦,以此來獲得康熙的喜愛。
雖然無法獲得如同太子那般自然的父子情,但勉強來的父子情也不錯。
即便強扭的瓜不甜,但胤禛認為只要問心無愧,就算前面有千軍萬馬阻擋,他也偏要勉強。】
嗯?!
胤禔真心認為胤礽、胤禛有病,雖然他也期待父子情,但不代表他想要的父子情是這樣啊!
誰家的太子會給汗阿瑪寄送随身衣物啊!雖然這是汗阿瑪要求的,太子不能拒絕,但也沒有道理如此。
又誰家的兄弟想要強扭父子情,不勉強還不行?難道就不覺得奇怪嗎?
随後,胤禔又嘆了口氣,都是他家的啊。
他愛新覺羅家的啊!
這讓他想到,最後會變成水幕裏的那個樣子好像也挺正常。
畢竟,生活在這麽個家,不變化不可能啊!
畢竟都挺不正常。